2013-2014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2.1.2 化学反应的限度 课件(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解析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v( 正)=v(逆 ),①叙述的都
是逆反应,②根据计量数之比,转换为同一物质时v(正)≠v(逆),
①、②不能说明,③可以。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强调各自的浓
③叙述的是一正一逆两个反应,转化为同一物质时 v(正)= v(逆 ),
度不变,而不是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④、⑤都不能说明。 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同,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能说
自主探究Biblioteka 精要解读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九
可逆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
【案例】 甲、乙两个研究小组决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证明化学
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平衡状态”。
(Ⅰ)甲组:取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2 mL,发生如下反应:2I-+2Fe3+ 2Fe2++I2。为了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他们设计了如 下实验:①取少量反应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有少量的
mol·(L·s)-1。
(2)0.8 mol·L-1
自主探究
答案
(1)0.16 mol· (L·s)-1
(3)0.2 mol· (L·s)-1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求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尽管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根据 定义直接求或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来求的。运用“三段 法”求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有关题目时,要注意这三组量必 须是相同的物理量,单位要统一。
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 分数一定
一定 一定 一定 不一定 一定 不一定
各组分浓度
保持不变
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一定 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 总物质的量一定
混合气体的
当m+n≠p+q 时 当m+n=p+q 时
总压强一定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例 1】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N2 催化剂 +3H2 2NH3, 试判断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 高温高压 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N2 同时生成 3n mol H2; ②H2 的生成 速率等于 NH3 的生成速率;③一个 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三个 H—H 键形成;④容器中 N2、H2、NH3 的浓度之比为 1∶3∶2;⑤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⑥混合气体的总物 质的量不变。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3】 若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反应后,其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反应物、生成 物的浓度又怎样变化?
提示
(1)反应开始时,v(正)最大,v(逆)为0。当反应进行时,
v( 正 ) 逐渐减小, v( 逆 ) 逐渐增大。反应达平衡时, v( 正 ) = v(逆)。(2)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浓度为0。 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L×5 min=2 mol,n(C)∶n(D)=2 mol∶2 mol=1∶1,所以x=2。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反应掉的B的量 1 B 的转化率为: ×100%= ×100%=20% 5 起始时B的总量 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 3 mol 平衡时 A 的浓度: = =0.75 mol〃L-1 4L 容器的容积 p平 n平 (3+4+2+2)mol = = =1,所以 p 平=p 始。 p始 n始 (6+5)mol 答案 D
衡状态;因为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不论反应开始进行,
还是达到平衡状态,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能作为判定
依据;该反应是一个气态反应,在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 始终不变,故密度也不能作为判定依据。 答案 A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
1. 三段分析法:化学平衡计算的万能钥匙——“始、转、平”三段
和反应限度,则应该检验反应体系中存在I-、Fe3+、Fe2+ 和I2四 种微粒。从反应物的量的角度考虑,I-相对过量,所以不能检验 I-。为了检验方便、典型,只需检验溶液中存在Fe3+和I2即可,
分别用KSCN溶液、淀粉溶液(或CCl4萃取)等合理方法。
(4)“动”是指化学平衡是一种 动态平衡,在化学平衡状态下 化学反应仍在 进行 ; (5)“变”是指当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 一段时间后会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 【慎思 1】 2NaHCO3=====Na2CO3+CO2↑+H2O 和 Na2CO3+ CO2+H2O=== 2NaHCO3 属于可逆反应吗? 提示 不属于可逆反应,因为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不相同。 【慎思 2】 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 2 mol SO2 和 1 mol O2,一定条 件下经足够长的时间,最终能否得 2 mol SO3? 提示 不能,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生 成 SO3 的物质的量小于 2 mol。
间改变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 可逆反应不能用此标志。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体验1】在一定条件下的固定容器中,反应2A+2B
3C+D(A、B、C、D均为气体)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同时生成n mol D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
正反应 速率和 , 不再发生变化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3. 化学平衡状态特征:可以用“逆”、“等”、“定”、“动”、 “变”五个字概括。 (1)“逆”是指研究对象为 可逆反应 ; (2)“等”是指正反应速率 等于 逆反应速率;
(3)“定”是指反应混合物的组分浓度 保持不变 ;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体验2】把6 mol A气体和5 mol B气体混合放入4 L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 2C(g)+xD(g)。经
5 min达到平衡,此时生成C 2 mol,测定D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0.1 mol·L-1· min-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2 B.B的转化率为20% C.平衡时A的浓度为0.75 mol·L-1 D.恒温下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85%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1.5n mol C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解析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D,则v(正)=
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 1.5n mol C,都是表示的逆反应速率,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条件
特征
是否平衡 一定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m mol A同
时生成m mol A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B同时 v(正)=v(逆) 消耗p mol C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B同时 生成q mol D v(A) ∶v(B)∶v(C)∶v(D)= m∶n∶p∶q
自主探究
(1)v(A)=0.8 mol·L-1÷5 s=0.16 mol·(L·s)-1。(2)5 s末时c(C) 也可以通过 v(A)∶v(D) = 4∶5 ,计算出 v(D) = 0.16 mol·(L·s) -
1×5÷4=0.2
=0.8 mol·L-1。(3)v(D) =1.0 mol·L-1÷5 s=0.2 mol·(L·s)-1。
)。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解析
本题是一道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各
个 量 的 含义 。 因 n(D) = v(D)×V×t = 0.1 mol·L - 1〃min - 1×4 3A(g)+B(g) 起始量(mol) 变化量(mol) 平衡量(mol) 6 3 3 5 1 4 2C(g)+2D(g) 0 2 2 0 2 2
分析法:根据可逆反应方程式,求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①
初始物质的量或浓度;②过程中转化的物质的量或浓度;③平衡 时(终态时)物质的量或浓度。 2.计算中常用到的关系 (1)对反应物:c(起始)-c(转化)=c(平衡); (2)对生成物:c(起始)+c(转化)=c(平衡); (3)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 反应物的转化量 (4)反应物的转化率= ×100%。 反应物的起始量
黄色沉淀(AgI)生成,证明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全;②再取少量
反应液,加入少量CCl4,振荡,发现CCl4层显浅紫色,证明 萃取到了I2,即有I2生成。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结合①②的结论,他们得出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条 件下会达到反应限度。 (1) 指导老师指出他们上述实验中①不合理,你认为是 ____ ,改 进的方法是___。
明反应达到平衡,⑥可以。
答案 ③⑥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v(正)=v(逆)”是指同一物质的速率,对不同物质要根据计量 数转换为同一物质进行比较。“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强调体系中 各自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不变,可扩展为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 数、气体的体积分数等均保持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
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可利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否随着时
(2)有人认为步骤②适合检验生成I2较多的情况,还有一种简单的
方法可以灵敏地检验是否生成了I2,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 (Ⅱ)乙组:取4 mL 1 mol·L-1的CaCl2溶液于试管中,发现滴入1 发生的反应是:Na2SO4+CaCl2 CaSO4↓+2NaCl。
mol·L-1的Na2SO4溶液6 mL后已经观察不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了,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笃学一 可逆反应
1.定义:在 同一 条件下,既能向 正反应 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 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特点:(1)在同一条件下,正逆反应 同时发生。这儿所谓的正逆
反应也是相对的,一般把向右进行的反应叫做 正反应 ,向左进
行的反应叫做 逆反应 。 (2)反应物和生成物 同时 存在于同一反应体系中。 (3)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有一定 限度 ,反应物 不能完全转化 为生成物。所以可逆反应用 “ ” 代替“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例2】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气体和6 mol B气体,在一 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 A(g)+6 B(g) 4 C(g)+5 D(g)。
经5 s反应达到了平衡,平衡时剩余B的物质的量为3.6 mol,
试回答: (1)0~5 s内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2)5 s末时C的浓度; (3)0~5 s内用D的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解析
本题是有关反应速率计算与比较的题目,利用“三段法”
求解如下:
4 A(g)+6 B(g)
开始 (mol·L-1) 2.0 转化 (mol·L-1) 0.8 平衡 (mol·L-1) 1.2 3.0 1.2 1.8
4 C(g)+5 D(g)
0 0.8 0.8 0 1.0 1.0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证上述反应具有可逆性和反应限度,
简要列出实验步骤和结论:________。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解析
要探究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以在某一反应物相对过量的
前提条件下,检验另一种反应物和某种生成物都存在,从而证明
化学反应没有彻底进行,即化学反应有一定的可逆性和反应限度。
(Ⅰ)甲组:为了证明2I-+2Fe3+ 2Fe2++I2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当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
【慎思4】 如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
提示 抓住两点来判断,一是v(正)=v(逆)≠0,这是反应达 到平衡状态的实质,二是各种成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
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发生mA(g)+nB(g) pC(g)+qD(g)可逆反应,下列状态下,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
自主探究
”。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笃学二 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反应的限度: 可逆 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 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物 不能完全 转化为 生成物,即可逆 反应有一定的 限度 。 相等 速率 逆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2.化学平衡状态概念: 可逆 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解析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v( 正)=v(逆 ),①叙述的都
是逆反应,②根据计量数之比,转换为同一物质时v(正)≠v(逆),
①、②不能说明,③可以。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强调各自的浓
③叙述的是一正一逆两个反应,转化为同一物质时 v(正)= v(逆 ),
度不变,而不是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④、⑤都不能说明。 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同,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能说
自主探究Biblioteka 精要解读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九
可逆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
【案例】 甲、乙两个研究小组决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证明化学
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平衡状态”。
(Ⅰ)甲组:取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2 mL,发生如下反应:2I-+2Fe3+ 2Fe2++I2。为了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他们设计了如 下实验:①取少量反应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有少量的
mol·(L·s)-1。
(2)0.8 mol·L-1
自主探究
答案
(1)0.16 mol· (L·s)-1
(3)0.2 mol· (L·s)-1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求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尽管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根据 定义直接求或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来求的。运用“三段 法”求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有关题目时,要注意这三组量必 须是相同的物理量,单位要统一。
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 分数一定
一定 一定 一定 不一定 一定 不一定
各组分浓度
保持不变
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一定 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 总物质的量一定
混合气体的
当m+n≠p+q 时 当m+n=p+q 时
总压强一定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例 1】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N2 催化剂 +3H2 2NH3, 试判断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 高温高压 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N2 同时生成 3n mol H2; ②H2 的生成 速率等于 NH3 的生成速率;③一个 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三个 H—H 键形成;④容器中 N2、H2、NH3 的浓度之比为 1∶3∶2;⑤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⑥混合气体的总物 质的量不变。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3】 若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反应后,其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反应物、生成 物的浓度又怎样变化?
提示
(1)反应开始时,v(正)最大,v(逆)为0。当反应进行时,
v( 正 ) 逐渐减小, v( 逆 ) 逐渐增大。反应达平衡时, v( 正 ) = v(逆)。(2)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浓度为0。 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L×5 min=2 mol,n(C)∶n(D)=2 mol∶2 mol=1∶1,所以x=2。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反应掉的B的量 1 B 的转化率为: ×100%= ×100%=20% 5 起始时B的总量 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 3 mol 平衡时 A 的浓度: = =0.75 mol〃L-1 4L 容器的容积 p平 n平 (3+4+2+2)mol = = =1,所以 p 平=p 始。 p始 n始 (6+5)mol 答案 D
衡状态;因为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不论反应开始进行,
还是达到平衡状态,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能作为判定
依据;该反应是一个气态反应,在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 始终不变,故密度也不能作为判定依据。 答案 A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
1. 三段分析法:化学平衡计算的万能钥匙——“始、转、平”三段
和反应限度,则应该检验反应体系中存在I-、Fe3+、Fe2+ 和I2四 种微粒。从反应物的量的角度考虑,I-相对过量,所以不能检验 I-。为了检验方便、典型,只需检验溶液中存在Fe3+和I2即可,
分别用KSCN溶液、淀粉溶液(或CCl4萃取)等合理方法。
(4)“动”是指化学平衡是一种 动态平衡,在化学平衡状态下 化学反应仍在 进行 ; (5)“变”是指当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 一段时间后会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 【慎思 1】 2NaHCO3=====Na2CO3+CO2↑+H2O 和 Na2CO3+ CO2+H2O=== 2NaHCO3 属于可逆反应吗? 提示 不属于可逆反应,因为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不相同。 【慎思 2】 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 2 mol SO2 和 1 mol O2,一定条 件下经足够长的时间,最终能否得 2 mol SO3? 提示 不能,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生 成 SO3 的物质的量小于 2 mol。
间改变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 可逆反应不能用此标志。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体验1】在一定条件下的固定容器中,反应2A+2B
3C+D(A、B、C、D均为气体)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同时生成n mol D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
正反应 速率和 , 不再发生变化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3. 化学平衡状态特征:可以用“逆”、“等”、“定”、“动”、 “变”五个字概括。 (1)“逆”是指研究对象为 可逆反应 ; (2)“等”是指正反应速率 等于 逆反应速率;
(3)“定”是指反应混合物的组分浓度 保持不变 ;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体验2】把6 mol A气体和5 mol B气体混合放入4 L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 2C(g)+xD(g)。经
5 min达到平衡,此时生成C 2 mol,测定D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0.1 mol·L-1· min-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2 B.B的转化率为20% C.平衡时A的浓度为0.75 mol·L-1 D.恒温下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85%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1.5n mol C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解析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D,则v(正)=
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 1.5n mol C,都是表示的逆反应速率,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条件
特征
是否平衡 一定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m mol A同
时生成m mol A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B同时 v(正)=v(逆) 消耗p mol C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B同时 生成q mol D v(A) ∶v(B)∶v(C)∶v(D)= m∶n∶p∶q
自主探究
(1)v(A)=0.8 mol·L-1÷5 s=0.16 mol·(L·s)-1。(2)5 s末时c(C) 也可以通过 v(A)∶v(D) = 4∶5 ,计算出 v(D) = 0.16 mol·(L·s) -
1×5÷4=0.2
=0.8 mol·L-1。(3)v(D) =1.0 mol·L-1÷5 s=0.2 mol·(L·s)-1。
)。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解析
本题是一道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各
个 量 的 含义 。 因 n(D) = v(D)×V×t = 0.1 mol·L - 1〃min - 1×4 3A(g)+B(g) 起始量(mol) 变化量(mol) 平衡量(mol) 6 3 3 5 1 4 2C(g)+2D(g) 0 2 2 0 2 2
分析法:根据可逆反应方程式,求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①
初始物质的量或浓度;②过程中转化的物质的量或浓度;③平衡 时(终态时)物质的量或浓度。 2.计算中常用到的关系 (1)对反应物:c(起始)-c(转化)=c(平衡); (2)对生成物:c(起始)+c(转化)=c(平衡); (3)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 反应物的转化量 (4)反应物的转化率= ×100%。 反应物的起始量
黄色沉淀(AgI)生成,证明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全;②再取少量
反应液,加入少量CCl4,振荡,发现CCl4层显浅紫色,证明 萃取到了I2,即有I2生成。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结合①②的结论,他们得出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条 件下会达到反应限度。 (1) 指导老师指出他们上述实验中①不合理,你认为是 ____ ,改 进的方法是___。
明反应达到平衡,⑥可以。
答案 ③⑥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v(正)=v(逆)”是指同一物质的速率,对不同物质要根据计量 数转换为同一物质进行比较。“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强调体系中 各自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不变,可扩展为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 数、气体的体积分数等均保持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
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可利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否随着时
(2)有人认为步骤②适合检验生成I2较多的情况,还有一种简单的
方法可以灵敏地检验是否生成了I2,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 (Ⅱ)乙组:取4 mL 1 mol·L-1的CaCl2溶液于试管中,发现滴入1 发生的反应是:Na2SO4+CaCl2 CaSO4↓+2NaCl。
mol·L-1的Na2SO4溶液6 mL后已经观察不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了,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笃学一 可逆反应
1.定义:在 同一 条件下,既能向 正反应 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 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特点:(1)在同一条件下,正逆反应 同时发生。这儿所谓的正逆
反应也是相对的,一般把向右进行的反应叫做 正反应 ,向左进
行的反应叫做 逆反应 。 (2)反应物和生成物 同时 存在于同一反应体系中。 (3)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有一定 限度 ,反应物 不能完全转化 为生成物。所以可逆反应用 “ ” 代替“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例2】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气体和6 mol B气体,在一 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 A(g)+6 B(g) 4 C(g)+5 D(g)。
经5 s反应达到了平衡,平衡时剩余B的物质的量为3.6 mol,
试回答: (1)0~5 s内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2)5 s末时C的浓度; (3)0~5 s内用D的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解析
本题是有关反应速率计算与比较的题目,利用“三段法”
求解如下:
4 A(g)+6 B(g)
开始 (mol·L-1) 2.0 转化 (mol·L-1) 0.8 平衡 (mol·L-1) 1.2 3.0 1.2 1.8
4 C(g)+5 D(g)
0 0.8 0.8 0 1.0 1.0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证上述反应具有可逆性和反应限度,
简要列出实验步骤和结论:________。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解析
要探究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以在某一反应物相对过量的
前提条件下,检验另一种反应物和某种生成物都存在,从而证明
化学反应没有彻底进行,即化学反应有一定的可逆性和反应限度。
(Ⅰ)甲组:为了证明2I-+2Fe3+ 2Fe2++I2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当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
【慎思4】 如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
提示 抓住两点来判断,一是v(正)=v(逆)≠0,这是反应达 到平衡状态的实质,二是各种成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
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发生mA(g)+nB(g) pC(g)+qD(g)可逆反应,下列状态下,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
自主探究
”。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笃学二 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反应的限度: 可逆 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 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物 不能完全 转化为 生成物,即可逆 反应有一定的 限度 。 相等 速率 逆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2.化学平衡状态概念: 可逆 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