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栓(D V T)形成是骨科患者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血栓形成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
者的身心健康,甚至致残或危及生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往往又合
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增加发病的危险性。
为预防全髋关节置术后D V T的发生,我科
对2011年1-12月收治的2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1年1-12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
16例,年龄55-72岁,体重52-65公斤,伴有高血压22例,糖尿病12例.术前3月无血栓性病史,无凝血功能障碍,彩超检查下肢无DV T。
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对照组25例,观察组
25例。
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
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增加以下内容:通过增加术
前评估,术前指导,术后患肢使用弹力绷带,指导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一)术前评估。
术前详细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及凝血情况,对高龄、吸烟、糖尿病、肥胖、
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的高危患者认真仔细评估,及早
处理全身性疾病。
(二)术前指导
(1)术前宣教。
通俗易懂地向患者讲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方法及DVT形成的主要原因、高危因素及后果,加强患者认知,提高患者警惕性。
对易形成D V T的高危患者通过健
康教育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积极配合治疗,劝导患者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
给予低脂、粗纤维、富含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为避免血液浓缩,嘱患者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
(2)术前康复训练指导。
目的是让患者预先练习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掌握术后注意事项,为术后康复锻炼作准备。
体位: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止假体脱位采取的正确体位为平卧位或
半卧位,患髋屈曲小于45°,患肢外展30°,并保持中立位,两腿之间垫软枕或梯形垫,同时
将一小枕或垫放在膝下,膝关节能较好的屈曲,以感舒适为度。
训练引体向上运动时,患者
卧于备有拉手的病床上,双手吊住拉环,使臀部离床5-8秒后放下。
如此反复练习多次。
训
练床上排便。
指导下肢肌肉锻炼及关节活动训练方法。
指导正确使用拐杖及助行器,以及在
患肢不负重状态下行走。
(三)术后患肢立即使用弹力绷带,于患肢足背处至大腿上三分之一,从静脉远端逐渐向上
呈阶梯状缠绕包扎。
并注意绷带松紧度,并随时观察患肢皮肤色泽及肿胀情况。
(四)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
(1)术后当天,麻醉消失后即指导患者开始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活动。
(2)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或等张收缩训练。
股四头肌训练。
腓肠肌
练习。
股二头肌训练。
臀大肌训练。
(3)术后第二天,继续第一天的训练。
拔出术区引流管后,协助患者开始患髋、膝关节的
被动活动。
(4)术后第三至六天,协助患者在患髋伸直状态下进行患肢的内收和外展运动,并进行抗
阻内或外展等长肌力训练。
协助患者坐起,患肢应外展,但避免患髋关节屈曲大于90°,若
患者坐起时无不适感,可借助助行器站立或行走。
开始原地踏步练习,后再练习行走。
(5)术后第七天,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梯练习,上楼时健腿先上,患退后上,拐杖随后或
同时。
下楼时拐杖先下,患腿随后,健腿最后。
这样可减轻患髋负重屈曲。
(6)术后第二周,巩固第一周训练,直到伤口折线。
并指导患者逐渐加大活动强度,强度
标准为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
2 结果
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二例患者手术后24小时出现患肢胀痛持续加剧,患肢皮肤发红,触及条索感。
经彩色多普勒诊断证实为DVT早期,经治疗症状缓解。
3 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很容易造成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下肢
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甚至危及生命。
关节置换术
中使用止血带、长时间被动体位、术后下肢活动减少、局部肿胀等均可以引起下肢血流减慢,术中灌注骨水泥所引起的热聚合反应及激活多种与凝血机制有关的组织因子,术后抗凝血酶
原降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受到抑制等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由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的特殊性而决定护理的特殊性。
本研究观察组在常规
护理的基础上从术前评估,加强术前指导,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及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几方面进
行护理干预。
术前评估是为了使医护人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引起足够的重视,术
后严密观察患肢情况。
术前宣教是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后果及危险因素,让患者充分理解护理干预实施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术前康复训练指导让患者预先
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术后功能锻炼作准备。
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可促进患肢
血液循环,减轻患肢肿胀程度。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使血液黏稠度降低,最大限度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本次实验结果对照组有二例深静脉血栓发生,观察组术
后至出院无一例发生,说明早期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作用显著,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