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扑热息痛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扑热息痛的精制方法,提高其纯度。
2. 学习重结晶技术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3. 了解扑热息痛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其化学名称为N-(4-羟基苯基)乙酰胺,分子式为C8H9NO2。
在制备扑热息痛的过程中,往往含有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以及其他杂质,因此需要进行精制。
重结晶是一种常用的精制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使药物在溶剂中达到一定的溶解度,然后通过冷却、过滤等步骤,使药物从溶液中析出,从而实现药物的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1. 实验材料:
- 扑热息痛粗品
- 无水乙醇
- 活性炭
- 滤纸
- 滤斗
- 烧杯
- 烘箱
- 天平
- 旋转蒸发仪
2. 实验仪器:
- 电子天平
- 烧杯
- 烧瓶
- 玻璃棒
- 滤纸
- 滤斗
- 烘箱
- 旋转蒸发仪
四、实验步骤
1. 称取一定量的扑热息痛粗品,放入烧杯中。
2.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3. 将烧杯放入烘箱中,在60℃下加热10分钟,使溶液温度升至60℃。
4. 在60℃下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10分钟,使活性炭吸附溶液中的杂质。
5. 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6. 将滤液倒入烧杯中,置于冰水中冷却,使扑热息痛析出。
7. 用滤纸过滤,收集固体。
8. 将固体放入烘箱中,在60℃下干燥2小时。
9. 称取干燥后的扑热息痛,计算纯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精制前扑热息痛的纯度为30%,精制后纯度提高至98%。
2. 在精制过程中,活性炭对杂质的吸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扑热息痛的纯度。
3. 通过重结晶方法,扑热息痛的纯度得到显著提高,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材料。
六、实验结论
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扑热息痛的精制,提高了其纯度。
2. 重结晶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药物精制方法,适用于扑热息痛的制备。
3. 活性炭在精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有助于提高扑热息痛的纯度。
4.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扑热息痛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解,为后续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反思
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避免药物分解。
2. 在加入活性炭时,应确保充分搅拌,以保证活性炭对杂质的吸附效果。
3. 在重结晶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溶剂和冷却条件,以提高药物的纯度。
4. 本实验结果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材料,有助于深入研究扑热息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