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工部右侍郎熊尚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工部右侍郎熊尚文
熊尚文
熊尚文,字益中,别号思城,江西丰城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福建提学、湖广督学、浙江参议官,官至工部右侍郎。

曾督学湖广,江夏贺逢圣、熊廷弼同受知于督学熊尚文。

1.人物简介
受学于李材之止修学派。

[1]
2.事迹简述
1. 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徐学聚巡按方良彦,福建督学熊尚文等屡经请从祀议。

[2]
2. 万历年间,湖广巡抚熊尚文重建问津书院。

[3]
3. 熊尚文题额“问津书院”,并在河南商城汤池建问津书院分院。

[3]
4. 升太常寺少卿熊尚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廵抚湖广兼提军务[4]
5.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提学佥事熊尚文见《两贤祠》。

查复旧址,修葺一新,又以豫章,延平,考亭为龟山弟子,乃列主配飨。

[5]
6.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督学熊尚文重修拙斋祠。

[6]
7. 整饬扬州兵备副使臣熊尚文与廵按直隶监察御史臣谢正蒙同订《高皇帝御制文集卷第一》[7]
3.著作
书名录
《兰曹读史日记》《重订赋役成规》《语录》《经济录》《天申明刑录》《天申习课》《兰台读史日记》《从祀疏稿》《闽学移抄》《倭功始末》《督抚楚台奏议》《周易家训》《符司记》《天中明刑录》《见罗李先生观我堂稿(熊尚文编)》
《谒祠文》
于惟龟山道宗列圣,亲承北学之传,教演六经,创辟南来之统,爰至豫章、延平,益相承于一脉。

迨乎考亭夫子,随兼集其大成。

海滨邹鲁,悉资群贤羽翼之功,飨祀春秋。

旧有特祠崇报之典,顾流传既久,而祠宇寝荒,始缘假馆,诸生耽为游息之别业,继坐僦居氓隶,渐成牧畜之秽场。

于是或有构木诛茅,竟生心于席卷,或有窥窗伺牖,阴蓄意以侵渔,或有潴其宫而鞠为蔬圃,或有穴其地而戏为樗蒲。

上不足以妥先灵,下非所以观来学,凡有纲常之责,可无兴起之图?第尚文自受事于兹。

殊苦校文未暇,虽曩因岁考之竣,曾造谒其遗祠,然粗修肃拜之仪,未诘穷其窃据,愍愍袭舛,几虚度乎此生;赫赫儒宗,幸假灵于今日,始知侦访,深用惊惶,随檄县以清查,务周详于检勘,追夺其已侵之地,即寸址必使复原;驱逐乎占住之人,虽诸生毋容寝处。

且量捐薄俸,庀役缮修,薙蔓草于庭阶,榱题稍焕;坯垣墙于界限,侵削无虞。

又祠门扃钥,专责云礽之管承,若苾祀牲牷,豫饬有司之洁备,崇儒盛典,或者藉以永光;为道夙心,庶几无至终负。

聊荐苹蘩之奠,愿言几席之歆。

《知本同参·天中习课》
丰城熊尚文益中著
问:“初学纔要止,又觉当修,纔去修,又便不止,未知下手处?”曰:“非礼勿视听言动,是止不是止?”曰:“是止。

”曰:“即此是修不是修?”曰:“是修。

”曰:“然则何时何地不是下手处?虽然夫子先说个复礼,以颜子之聪明,不得不复问,子一点出视听言动四字,始信是下手妙诀矣。


视听言动,形而下者,孰主宰是,孰隆施是,便是形而上者,岂是悬空另有个形上的道理!唯形上即在形下之中,故曰修身为本性学也。

物虽纷纭,岂不各有个天然的本末,事虽杂冗,莫不各有自然的始终。

人惟临局当机,莫知所先,则精神无处凑泊。

譬之弈然,画东指西,茫无下手,只缘认不得那一该先耳。

夫既认定一个本始,当先而先之,则当下便自归止。

此固未尝不用知,然却不在知上落脚,故曰摄知归止。

本体粹然,何所可戒,而亦何所可求,故其功在止。

止即戒慎恐惧之谓。

心是把捉不得的活物,必须止得住,方可言存养。

盖形生神发后,这灵明只向外走,就是睡时,他也还在梦?走滚,故这灵明上无可做手。

但要识得这灵明从何处发窍,便从那发处去止。

4.碑文记载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两贤祠内堂增祀提学佥事熊尚文,福州文人林材为撰去思碑《闽学宪思城熊公去思碑》,立在当时乌山的两贤祠里。

碑文实录:
昔汉人有云‘经师易获,人师实难’,余尝三复其言,而以衡当世负师儒之寄者,兼擅两端,备有纯懿,则无逾吾闽学宪熊公,公蚤占江右,贤书第一,寻擢南宫上第,无何出。

守汝南晋秩宗伯,官属
所在,卓然以千秋名教为已在。

适奉简书,来视闽学,甫下车,即为絜令,与士确守如金石。

已,驰汀州郡,一再遍试所品,列上下驷,莹如水镜然,悉禀至公,皎如烈日,且厘代试鬻名,暨宾党作奸诸宿弊,智如神明。

试事甫毕,亟辇试牍,进诸庙,随陈以议,言言确如蓍蔡,衡校稍暇,亟廉察士行,略有□纇,不惮拂拭,嘉与庚始。

惟跃冶已甚者,则罢褫靡稍贳,其誉髦率教惟谨者则拳拳煦接,时进诸函丈,朝夕训诲,晷移高下,舂靡告,或有窭士寒畯灶突不日烟者,昏聘不能具贽雁者,襄事不获举轮坎者,胤遗不及奉烝尝者,则又捐常饩及学饷余羡,随所为周恤。

更核城西有湖利,旧没于豪,□公赀以普赡之。

至于兴复礼教,则尤拮据,靡遗余力,凡异时文庙祀典有庭实弗充者,卮漏靡于胥吏者,俎惠滥于舆台者,悉为厘正,镵刻成帙,诸如沈貍疈磔,有祀于山川神祇者,亦类举而申饬之。

闽之闻儒往哲,若罗豫章、李延平,宜侑祭于瞽宗者,并次第而疏请之。

故公视学垂三易春秋,自紘纲迄细纪,靡不肃也。

自律身迄范士,靡不虔也。

自初振铎迄代瓜移节,靡不光明正大,俨如一日也。

此经师人师亶兼有全,媺即余燥发以来,历观学宪,实不得不推公为领袖耳。

当公将戒车入淮阳时,闽士已泐石于泮宫之堂,纪公大节以式永永。

迨公既去闽三载,多士愈瞻依无已也。

随谋于文毅、文节两贤祠之内堂,为主而祀,因丐余一言记之。

余惟尸祝之义,昉兹庚桑畏垒,晚近祖而行之,然率耳食无当,有如经师人师兼微如公,且三年粹然,有如一日,此道路有口,妇竖有心,犹知羽仪公。

况多士骎服习于其教,安得无畏垒之思,第以袝诸两贤者何居,乃多士绍介请曰:两贤为豫章,理学之宗。

昔学宪徐公尝倡道闽邦,景慕乎里中先正而表章之。

繄吾师于徐默有渊源,而直纂两贤之衣钵,则俎豆之同堂奥也奚疑焉。

余乃进曰:‘自洙泗一脉之传,由濂、洛、关、闽而衍于豫章,两贤接其统,徐学使复翼其绪,至公克集其成,用并祀于此,洵为志同道合,后先自足辉映,第以公在闽之功,顜诸两贤,似不可一辙论者,盖两贤用迁客游闽,过化未久,又轮蹄未遍海滨,即廉顽立懦之风所兴起,曾几何?而公职在师率,业周三蜡,且州郡以及下邑,教铎所振,虽幽僻邱陵,犹将生韵治化钧陶,将千百世而下,犹仰昌黎山斗。

此久
暂不无稍判,以是差次,必祀公其在阼也。

雨贤其犹在祊也,仅仅同庑而荐,恐尚非公所安耳。

虽然,齐人祀泰山,必先于配林,维兹数武地,亦为公之配林也,亦犹行古之道也夫,第余因斯祠,而窃感人心之近古,尤有大焉。

方公在闽时,闽士狃于积宽,后当公事事持正,稍以严见惮,至有欲蜚中之者,既侦公无垢疵可索,为法实严而不残,清议竟伸,迄今三载,后犹遗思,重勒诸贞珉,岂非三代直道之是非,自有不容枉者耶。

美哉斯举,真足以劝矣。

公名尚文,字益中,别号思城先生,江西丰城人。

5.事迹详述
熊尚文乡试轶事
明万历十三年(1585)江西照例举行乙酉科乡试。

在此之前,丰城知县吴达可在学宫举行考试,测试参加乡试人选。

当时参加考试的诸生中有一个叫熊尚文的学子超过了时限,别人交完了卷,他还在构思答题。

吴达可走到他身边取笑他说:“你这个速度,难道还要去参加乡试吗?”熊尚文笑着说:“学生不去,今年的解元就没人当了!”吴达可说“好!如果你中了解元,我就亲自备礼去龙头山接你们!”因为一般知县接新科举人,只在大北门城门口接,尚无到十多里外的龙头山接的先例。

吴达可本是一句戏言,结果熊尚文在省城参加考试,力压各府才子,夺得当年江西乡试第一名,高中解元。

除熊尚文外,丰城同时还考取了9名举人,空前盛况大大出乎吴达可的意料,他赶紧准备花红酒礼,率领僚属赶往龙头山迎接解元熊尚文等新科举子。

此后,迎接新科举人都要由知县亲自到龙头山迎接,成为丰城的一件盛事和美谈,并沿习至清代。

熊尚文请禁吏生
万历三十七年(1609)六月初四日,福建学臣熊尚文疏言学政,
请禁吏生,以杜幸进。

说:汉之人才,出于吏。

唐宋昭代之才,出于儒。

吏生之设,各省皆无。

三品以上京堂考满,方有官生。

覃恩,始有恩生。

而为吏者,即有吏生,何其无章。

以后吏生、乐生、之名,皆不许巧立生端。

[8]
参考资料
1.斟灌李氏研究.斟灌春秋 [引用日期2013-01-30] .
2.南宋大儒——罗从彦(下).大武夷新闻网[引用日期2013-01-30] .
3.湖北书院考略——2011年国学论坛”学术论文.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 [引用日期2013-01-29] .
4.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四.恒言古典文学[引用日期2013-01-30] .
5.道南祠.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2013-01-30] .
6.林之奇与拙斋祠.福州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3-01-30] .7.高皇帝御制文集卷第一.古代人物大全 [引用日期2013-01-30] .
8.万历三十七年.中华博物 [引用日期2013-01-3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