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课题名称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以酸雨或废电池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能力目标: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
力;
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重点目标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
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难点目标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
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
的情感。

导入示标你说我说大家说。

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
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

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目标三导导学:[学生活动] 观察、思考、质疑。

(1)多媒体显示四幅画面(浓烟滚滚、江水混浊、喷洒农药、被腐蚀的佛像),
学生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
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及佛像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
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3)通过对我国于电池的产量、消费量、回收率的资料分析及专家测试结果─
─“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
地失去利用价值”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探究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导做:[学生探究] 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
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
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

探究提示内容如下:
导思:1.你选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你为什么要这样选取?
2.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材料
和条件(如环境、管理、观察记录等)上有什么要求?
3.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如果需要,尝试设计一种你认为简单明了的统计
格式,以便记录观察实验的结果。

4.只做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为
什么?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

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过程,并
对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

导学:[学生活动] 进一步认识危害性,环保从我做起
酸雨形成的动画效果加深了学生对酸雨成因的了解;三组(树林、池塘与鱼、竹林与熊猫)今昔对比图,使学生对酸雨给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
了解;通过对废电池被丢弃销蚀后,内部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环境的途径的动画
及水俣病、骨痛病图片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对废电池给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
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环保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师提示的问题“回
想你和你周围的人有哪些行为习惯曾经或正在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生物圈
中的一员,你打算为环保做些什么”,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环保
责任和义务,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学生活动] 环境保护,从现在做起
提示学生慎重处理实验中用过的材料用具,环保从日常的身边小事做起。

[学生活动] 解读诗句,关注全球环境
导做:此为本节课拓展环节。

通过对著名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诗句的欣赏与解
读,对国外有关酸雨情况报道的录像片段的观察与感悟,使学生领悟到酸雨等
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由来已久,遍及全球。

加强了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生物圈的紧迫感、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将人文精神融入了科学探究
中。

达标检测1、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燃烧煤气
B、大量燃烧含锰量很高的煤
C、大量燃烧含硫量很高的煤
D、大量燃烧沼气
2、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3.温室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物质造成的()。

A.含汞和镉的电池 B.二氧化碳
C.含氮废气 D.汽车尾气
4.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

A.重金属污染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造成臭氧层破坏
5.社会上提倡“免赠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A.减少固体垃圾 B.移风易俗
C.减少家庭消费 D.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6.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也就是()。

A.二氧化碳+水蒸气=酸雨
B.二氧化碳+水蒸气=酸雨
C.二氧化硫+水蒸气=酸雨
D.二氧化镁+水蒸气=酸雨
7.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原因是()。

反思总结导思:1.知识建构: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能力提高:学生整理本节知识
3.课堂体验:酸雨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有()。

①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②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产量降低
③导致河水、湖水酸化,影响鱼类和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④腐蚀建筑物、
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后练习1.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增高,形成“悬河”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上曾发生严重泥石流
B.黄土高原植被破坏
C.黄河流域食物链被破坏
D.黄河下游环境受污染
2.你居住的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了问题,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导致的()。

A.人口数量剧增 B.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C.工矿企业大量增加D.以上都有可能
3.臭氧层具有的作用是()。

A.具有吸收热量的作用
B.具有阻挡热的作用
C.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D.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4.住宅刚装修完毕时,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
有害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A.关闭门窗,喷洒消毒剂
B.关闭门窗,洒大量的醋
C.喷空气清新
剂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5.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 长年的水旱灾害
B. 臭氧层空洞
C. 人口过度增长
D. 野生动植物死亡
6.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与臭氧层破坏有关()?
A.森林被大量破坏
B.大量使用化学燃料
C.大量使用氯氟烃类制冷剂
D.大量使用农药
7.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可导致( )
A.噪声污染 B.酸雨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
8.下列污染物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是:()
A. 沙尘暴
B. 二氧化硫
C. 汞.镉等有毒物质
D. 氟利昂
9.白色污染是指()
A.工业烟囱排放出的白色烟尘
B.白色涂料
C.塑料垃圾
D.以上都不对
10.下列哪项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使用健康环保的筷子
D.长期使用农药、化肥
11. 1955年日本富山市发现一种使人痛不欲生的“痛痛病”是由于()造成
的。

A.镉中毒 B.汞中毒
C.铅中毒 D.碘中毒
12.城市中的废旧干电池成了污染环境的一大难题。

家庭中废旧电池的处理最好采用()?
A.积攒起来进行深埋
B.随手丢入垃圾箱
C.烧掉
D.收集起来交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