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2.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3.如图所示,一只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人对车的推力有做功
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一袋大米随输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袋大米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这袋大米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这袋大米对输送带的压力与输送带对这袋大米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当输送带突然停止运动时,这袋大米将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6.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刀切芒果
B.线切鸡蛋
C.用针绣花
D.厚纸片垫提手处
7.下列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纸片托住水B.橡皮膜外凸
C.U型管中液面相平D.手指夹住铅笔两端8.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吸盘吸附在墙面
B.塑料袋向四周鼓出
C.去壳熟鸡蛋吸入瓶内
D.纸杯托水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和 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 = P2 = P3
B.P1<P2<P3
C.P1>P2>P3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10.如图,质量相同的A、B、C三容器盛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容器的底面积均为S,下列关于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 A>p B>p C F A>F B>F C
B.p A=p B=p C F A>F B>F C
C.p A=p B=p C F A=F B=F C
D.p A>p B>p C F A=F B=F C
11.如图,利用水管测量某地的大气压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地大气压强等于10.3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B.图中C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
C.图中A点的压强等于B点的压强
D.若把该实验装置移到海拔高度更高的地方,水管中水柱会变长
12.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大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二、填空题
13.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A 点上升高度h A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__N;钩码的重为__________ N;从开始提升到 h A=30cm 的过程中,钩码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__cm.
14.泸州云龙机场用传送带为顾客运送行李,主要有水平运送和沿斜面运送两种形式,甲为水平传送带,乙为倾斜传送带,如图所示。

当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甲传送带上的行李所受的摩擦力______(选填“等于零”或“不等于零”),乙传送带上的行李所受的摩擦力______(选填“等于零”或“不等于零”)。

如果乙传送带上的行李随传送带向下做匀速运动,则行李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

15.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

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

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___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_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 (选填“不变"或“变化")。

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16.图中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_________p B.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F A__________F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 A’_______p B’(填“>”、“<”或“=”).
17.三个相同的烧杯如图所示,甲杯放盐水,乙杯放清水,丙杯放油,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ρ盐水>ρ水>ρ油)
(1)画出乙杯和丙杯内液面的大概位置_________;
(2)杯内液体质量的大小关系是:m盐水_________m水_________m油(选填“>”“<”或“=”)。

18.独轮车的车箱和砖头总重为1000N,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刚好抬起时力F为
________N,力F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独轮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推车时要用力握紧车把,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__来增大摩擦力.
19.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他用劣质橡皮擦修改,却因为劣质橡皮质硬,擦字常打滑,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_____。

他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_____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

20.篮球表面的凹凸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__________的;小朋友击篮球时手感到疼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向上抛出的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这是由于篮球具有_____________.
21.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刀要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
______________,车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一装有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______,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将_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请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和物体A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_____)
24.如图所示,一个弹簧测力计在不加力的时候,指针指在A处,当加上4N的拉力的时候,指针指在B处.
(1)根据题意,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刻度为0.5N的刻度;
(2)在弹簧测力计上画出3.5N拉力时指针所指的位置.
25.重为10牛的木球浮在水面上,在图中作出木球所受到的重力以及水对它的浮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6.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在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7.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芳想利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分开来。

(1)当压强计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芳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出现此情况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以下调节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芳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乙和丙所示。

他发现图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丙杯子中盛的是清水。

你认为,小芳的结论是_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8.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晓彬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前,应将弹簧测力计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放置调整指针到零刻度线;测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______运动,这样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想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应该比较______两次实验;下列实例中,是应用这两次实验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
A.大力刹车。

车更容易停 B.鞋底做成凹凸不平 C.行李箱下装轮子
(3)晓彬比较甲和丙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你认为这个结论______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
(4)晓彬还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

于是进行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以不同接触面在同一块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9.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下图: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小车要从同一斜面的同一_____由静止开始往下滑,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

(2)上图实验中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f2、f3,则他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

(3)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物理兴趣小组中小芳突发奇想,如果正在足够光滑的水平面上滚动的足球,足球将会做_______________运动。

(4)本实验能直接说明________(填字母)
A.牛顿第一定律
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小车下滑过程中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
E.小车在水平面上从运动到静止时只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
30.小明利用木块和砝码探究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下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2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若拉力增大到7.5N,木块将做_______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______(填“左”或“右”),若用图丁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在木板向左运动过程中,木块A相对于木板向右滑动,因此木块A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不是静摩擦力,故A错误;
B.木块A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B错误;
C.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因素均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变化,故C错误;
D.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木块A相对于木板向右滑动,所以,木块A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C
【解析】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分别作用在水和浆上;故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分别作用在人和地球上;故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分别作用在水桶和手上;故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解析:A
【解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A. 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茶杯上,是一对平衡力;
B. 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二力方向都向下,且没有作用于一个物体,不是一对平衡力;
C. 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二力相互作用,没有作用于一个物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桌面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二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A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点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
4.D
解析:D
【解析】A、人对车的作用力和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车静止,受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平衡,则人对车的推力等于地面对车的阻力,故B错误;
C、车没有通过距离,故没有做功,故C错误;
D、在水平方向,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C
【详解】
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及所处的状态等都无关,故A错误;
B.大米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大米对输送带的压力与输送带对大米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输送带和大米上,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这两个力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当输送带突然停止运动时,由于惯性,这袋大米将会继续向右运动,此时大米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D
【详解】
ABC.都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提塑料袋时,用厚纸片垫在提手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7.A
解析:A
【详解】
A.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是因为大气压支持着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故A符合题意;
B.橡皮膜向外凸出,是因为管中的水给橡皮膜一个向下的压力,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不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在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不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手指同时压铅笔两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左手和右手受到的压力相同,由于右手的受力面积小,铅笔对右手的压强大,所以右手感到疼,不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解析:B
【详解】
A.吸盘式挂衣钩向墙上按时,是里面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大气压把吸盘压在墙上,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不符合题意;
B.装水的塑料袋向四周鼓,即说明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有压强,不能说明大气压强的存
在,符合题意;
C .将去壳的鸡蛋放在瓶口,瓶内酒精燃烧时消耗了一部分空气,使得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去壳鸡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瓶内,故能说明大气压存在,不符合题意;
D .标准大气压支持10.3m 高的水柱,当然能支持一杯水.故该选项能说明大气的存在,不符合题意.
9.B
解析:B
【解析】
规则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可以用液体压强的公式来解释. 即:F G gV gSh P gh S S S S
ρρρ===== 三物体由同种材料制成,密度相等,由图知,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所以压强也逐步增大.
即123P P P <<.
故B 正确.
10.B
解析:B
【详解】
三个容器内装有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装有相同高度的液体。

则体积关系为
A B C V V V >>
由于容器中都装有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根据m V ρ=可知
A B C m m m >>
因为
F G G m m g =+=+容液容液()
而且三个容器质量相等,所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A >F B >F C
故选B 。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读图可知,管内水面到水槽中水面的竖直高度为9.8m ,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9.8m 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故A 错误;
B .
C 点的上方是真空,压强为0,B 点的上方有水柱,所以图中C 点的压强小于B 点的压强,故B 错误;
C .A 、B 两点的压强都等于当地大气压强,所以C 正确;
D.若把该实验装置移到海拔高度更高的地方,大气压强变小,所以水管中水柱会变短,故D错误。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设如图放置时的底面积为S大,倒置过来后的底面积为S小,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倒置过来后水的高度增大了,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倒置过来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

第一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大,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大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如图:
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小=ρgh′S小,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小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如图:
对比前后两次情况,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会变小,且倒置后,液面升高,据p=ρgh,h变大,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变大;故A错误,B正确;
且倒置前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重力不变故压力不变,而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
减小。

根据
F
p
S
可知,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大;故CD错误。

二、填空题
13.8 2 20
【解析】
【详解】
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8N;
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所以根据图乙可知,故钩码所受的重力
解析:8220
【解析】
【详解】
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8N;
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所以根据图乙可知,故钩码所受的重力为2N;
当缓缓提钩码离开桌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2N,即示数不再变化,则钩码通过的距离为30cm-10cm=20cm=0.2m=20cm。

14.等于零不等于零向上
【详解】
[1]甲传送带上的行李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题意可知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假设行李在水平方向会受到摩
解析:等于零不等于零向上
【详解】
[1]甲传送带上的行李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题意可知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假设行李在水平方向会受到摩擦力,那它在水平方向肯定会受到另一个力和摩擦力平衡,但我们找不到这个力的存在,所以假设不成立,即甲传送带上的行李所受的摩擦力为零。

[2]乙传送带上的物体会受到重力和传送带对其的支持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支持力的方向和传送带垂直向上,也就是说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并不相反,所以这两个力不能平衡,而乙传送带上的行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行李肯定会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在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下,行李处于平衡状态。

[3]乙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该行李有沿传送带向下运动的趋势,而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由此可知行李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沿传送带向上的。

15.小相平深度大大不变相等
【分析】
(1)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2)压强计测量
解析:小相平深度大大不变相等
【分析】
(1)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2)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漏气,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变化;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
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

【详解】
(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
[2]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3)[4][5]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压强越大,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

(4)[6][7]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

16.> = <
【详解】
由于杯子是上宽下窄,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根据液体压强p=ρgh,倒立时,深度变小,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变小,即p A >pB ;
水平
解析:> = <
【详解】
由于杯子是上宽下窄,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根据液体压强p=ρgh ,倒立时,深度变小,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变小,即p A >p B ;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两种放置方式中,这杯橙汁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压力不变,即F A =F B ;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应用公式P=F/S ,压力一定,倒置后受力面积变大,压强变小.
17.= =
【详解】
(1)[1]已知ρ盐水>ρ水>ρ油,且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可知,液体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密度越小,液体深度越大,所以三液体深度,如图所示 解析: = =
【详解】
(1)[1]已知ρ盐水>ρ水>ρ油,且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液体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密度越小,液体深度越大,所以三液体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