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资料生物化学课件第九章 脂类代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酸活化在细胞液中进行,而催化脂肪 酸氧化的酶系是在线粒体基质内,因此活 化的脂酰CoA必须进入线粒体才能代谢。
脂酰CoA在肉毒碱脂酰转移酶催化下,与肉毒碱反应,生成 脂酰肉毒碱,然后通过线粒体内膜。脂酰肉毒碱在线粒体内 膜的移位酶帮助下穿过内膜,并与线粒体基质中的CoA作用, 重新生成脂酰CoA, 释放出肉毒碱。肉毒碱在移位酶帮助下, 回到线粒体外的细胞质中。
至此,生成的丁酰-ACP比开始的乙酰ACP多了两个碳原子;然后丁酰基再从ACP 上转移到β-酮脂酰合成酶的-SH上,再重复 以上的缩合、还原、脱水、还原4步反应,每 次重复增加两个碳原子,释放一分子CO2,消 耗两分子NADPH,经过7次重复后合成软脂 酰-ACP,最后经硫脂酶催化脱去ACP生成软 脂酸(16碳)。 每合成1个软脂酸需要消耗7ATP和 14NADPH 。
贮能和供能的主要物质
脂肪组织贮存脂肪, 约占体 重10~20%。在 某些
条件下,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合理饮食 脂肪氧化供能占 15~25%。 空腹 脂肪氧化供能占 50% 以上。 禁食1~3天 脂肪氧化供能占 85%。 饱食、少动 脂肪堆积,发胖。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
Ketone bodies are converted to acetyl-CoA in extrahepatic tissues.
乙酰乙酸在肌肉线粒体中经3-酮脂酰CoA转移酶催化,能 被琥珀酰CoA活化成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被β氧化酶系中的硫解酶裂解成乙酰CoA进 入三羧酸循环。
4、酮体过量的危害
可造成酮血症、酮尿症。 正常代谢时血尿酮体含量很少。在饥饿、糖 尿病等异常情况下,酮体大量产生。当超过 肝外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时,血中酮体含量 升高。血中酮体堆积称“酮血症” 。由于 乙 酰 乙 酸 和 β- 羟 丁 酸 降 低 血 液 pH , 造 成 “酸中毒”。酮体随尿排出称“酮尿症” 。 临床上把糖尿病患者血尿酮体的异常称为 “酮症”(ketosis)。
RCH2 C CH C SCoA NADH + H
④ 硫解
在β-酮脂酰CoA硫解酶催化下,β-酮脂酰 CoA与CoA作用,硫解产生 1分子乙酰CoA和 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O O CH C SCoA CoASH O RCH2C O SCoA + CH3C SCoA
硫解酶
RCH2 C
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
3、脂肪酸β-氧化的能量计算
n n 2 3 1 22 -1 2 2
以软脂酸(16C)为例计算其完全氧化所生成 的ATP分子数:
16 16 1 2 3 12 2 129 2 2
(三)脂肪酸的其它氧化方式
an alternative route to NADPH in addition to the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② 丙二酸单酰CoA的生成
CH3CO~SCoA
乙酰CoA羧化酶 Mn 、生物素
2+
HOOC-CH2CO~SCoA
+ຫໍສະໝຸດ HCO3+ ATP
+ ADP + Pi
β-羟丁酸在β-羟丁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氢生成乙 酰乙酸,然后再转变成乙酰CoA而被氧化。 丙酮可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转变成丙酮酸或乳酸,进 而异生成糖。
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① 是生理情况下,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② 是长期饥饿情况下、脑、肌肉组织主要的 供能物质。
③ 是应激情况下,防止肌肉蛋白过多消耗的 一种形式。
-氧化:在动物体内,C10或C11脂肪酸的碳链 末端碳原子(-碳原子)可以先被氧化,形成 二羧酸。二羧酸进入线粒体内后,可以从分子 的任何一端进行-氧化,最后生成的琥珀酰 CoA可直接进入三羧酸循环。 -氧化:在植物种子萌发时,脂肪酸的-碳被 氧化成羟基,生成-羟基酸。-羟基酸可进一 步脱羧、氧化转变成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再进行正常的-氧化。
OH O 烯 脂 酰 C oA 脱 氢 酶 O
+ +
O
RCH2 CH CH C SCoA NAD
RCH2 C CH C SCoA NADH + H
② 加水(水合反应)
△2反烯脂酰CoA在△2反烯脂酰CoA水合酶 催化下,在双键上加水生成L-β-羟脂酰 CoA。
H O RCH2C C C H SCoA OH O SCoA
限速酶
2、酮体的利用
*酮体的利用指酮体在肝外组织重新转化为乙
酰CoA 。
*肝脏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使酮体进一
步氧化分解,而是采用酮体的形式将乙酰 CoA经血液运送到肝外组织,作为它们的能 源,尤其是肾、心肌、脑等组织中主要以酮 体为燃料分子。在这些细胞中,酮体进一步 分解成乙酰CoA参加三羧酸循环。
1、脂肪酸合成概述
脂肪酸合成部位在胞液中。 脂肪酸合成在肝脏、脂肪组织特别活跃。 脂肪酸合成的碳源是乙酰 -CoA ,提供最初的两个 C 原子,以后延长的2C单位由乙酰-CoA的活化形式丙 二酸单酰CoA(重要的三碳单元中间体)提供。 脂肪酸合酶( Fatty acid synthase )只合成软脂酸 (C16),进一步的延长和去饱和由其他酶体系完成。
第九章 脂类代谢
脂肪的分解代谢 • 脂肪的生物合成
•
讲授提纲
脂肪的分解代谢(重点) 脂肪的生物合成
脂类代谢的意义
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脂肪)、磷脂和类固醇等。
脂类代谢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脂肪在动物体内和植物种子及果实中大量存储。 脂肪在 氧化时可以比其他能源物质提供更多的能量。 每克脂肪氧化时可释放出38.9 kJ 的能量,每克糖和 蛋白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仅分别为17.2 kJ和23.4 kJ。 (2)许多类脂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理作用。脂类代谢 的中间产物是合成激素、胆酸和维生素等的基本原料, 对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有重要作用。 (3)人类的某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和酮尿症 等都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关。
(3)脂肪酸的β氧化
长链脂酰CoA的β氧化是在线粒体脂肪酸氧 化酶系作用下进行的。 每进行一次-氧化,需要经过脱氢、水 化、再脱氢和硫解四步反应,同时释放出1分 子乙酰CoA。
① 脱氢
脂酰CoA经脂酰CoA脱氢酶催化,在其α和 β碳原子上脱氢,生成△2反烯脂酰CoA, 该脱氢反应的辅基为FAD。
The formation and export of ketone bodies in liver under fasting and diabetic conditions。
三、脂类的合成
(一)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机体内脂类的合成是十分活跃的,特别是在 高等动物的肝脏、脂肪组织和乳腺中占优势。脂肪 酸合成的碳源主要来自糖酵解产生的乙酰CoA。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在细胞液中进行,需要CO2 和柠檬酸参加;而氧化降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脂肪酸β-氧化的能量计算
脂肪酸β氧化最终的产物为乙酰CoA、 NADH和FADH2。假如碳原子数为Cn的脂肪 酸进行β氧化,则需要作(n/2-1)次循环 才能完全分解为n/2个乙酰CoA,产生(n/2 -1)NADH和(n/2-1)个FADH2;生成 的乙酰CoA通过TCA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 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而NADH和FADH2则通 过呼吸链传递电子生成ATP。
丙二酸单酰 CoA
③ 脂肪酸碳链的延伸(脂肪酸合酶)
④ 软脂酸(16碳)的合成
以软脂酸(16碳)为例(在细胞液中进行)。 催化该合成反应的是脂肪酸合酶复合体,共有七 种蛋白质参与反应,以没有酶活性的脂酰基载体 蛋白(ACP)为中心,组成一簇。
装载 缩合 还原 脱水 还原
④ 软脂酸(16碳)的合成
H2O
RCH2 CH CH C
烯 脂 酰 C oA水 合 酶
③ 脱氢
L-β-羟脂酰CoA在L-β-羟脂酰CoA脱氢酶催 化下,脱去β碳原子与羟基上的氢原子生成 β-酮脂酰CoA,该反应的辅酶为NAD+。
OH O 烯 脂 酰 C oA 脱 氢 酶 O
+ +
O
RCH2 CH CH C SCoA NAD
脂肪酸的β-氧化和从头合成的异同
本章小结
脂肪的分解
脂肪酸的β -氧化,酮体
脂肪的合成
乙酰CoA羧化生成丙二酸单酰CoA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贮存于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在
3 种脂肪酶作用下 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转移到肝脏的过 程,称脂肪动员。 过度的脂肪动员可导致发展成脂肪肝,这时肝脏被 脂肪细胞所浸渗,变成了非功能的脂肪组织。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甘油的氧化分解
(二)脂肪酸的β-氧化
脂肪酸在细胞质中被激活 脂肪酸降解 转运到线粒体内
载体:酰基载体蛋白(ACP)
ACP的结构
active site
2、脂肪酸合成步骤
① 乙酰-CoA从线粒体运输到胞浆。 ② 丙二酸单酰CoA(malonyl-CoA)的生成。 ③ 脂肪酸碳链的延伸。
① 乙酰-CoA从线粒体运输到胞浆
柠檬酸穿梭系统:
Acetyl-CoA从线 粒体运输到胞浆。
(二)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不饱和键由去饱和酶催 化形成。人体内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棕 榈油酸(16C,一个不饱和键)、油酸(18C, 一个不饱和键)、亚油酸(18C,两个不饱和 键)、亚麻酸(18C,三个不饱和键)以及花 生四烯酸(20C,四个不饱和键)等,前两种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由人体自己合成,后三种为 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因为哺 乳动物体内没有△9以上的去饱和酶。
以二碳单位降解
1、脂肪酸β-氧化的概念
2、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
(1)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 长链脂肪酸氧化前必须进行活化,活化在 线粒体外进行。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 CoA合成酶在ATP、CoASH、Mg2+存在条件 下,催化脂肪酸活化,生成脂酰CoA。
(2)穿膜(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二、乙酰CoA的去路
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酮体的概念
在肝脏中,脂肪酸经-氧化生成的乙酰CoA, 转变为乙酰乙酸、羟丁酸和少量丙酮,这三 种物质统称为酮体。这种现象在饥饿或糖尿 病状态下尤为明显。酮体是肝脏向肝外组织 输出能量的一种方式。
Ketone bodies
1、酮体的生成 Acety-CoA can be converted to ketone bodies in liver under fasting and diabetic Conditions.
脂酰CoA在肉毒碱脂酰转移酶催化下,与肉毒碱反应,生成 脂酰肉毒碱,然后通过线粒体内膜。脂酰肉毒碱在线粒体内 膜的移位酶帮助下穿过内膜,并与线粒体基质中的CoA作用, 重新生成脂酰CoA, 释放出肉毒碱。肉毒碱在移位酶帮助下, 回到线粒体外的细胞质中。
至此,生成的丁酰-ACP比开始的乙酰ACP多了两个碳原子;然后丁酰基再从ACP 上转移到β-酮脂酰合成酶的-SH上,再重复 以上的缩合、还原、脱水、还原4步反应,每 次重复增加两个碳原子,释放一分子CO2,消 耗两分子NADPH,经过7次重复后合成软脂 酰-ACP,最后经硫脂酶催化脱去ACP生成软 脂酸(16碳)。 每合成1个软脂酸需要消耗7ATP和 14NADPH 。
贮能和供能的主要物质
脂肪组织贮存脂肪, 约占体 重10~20%。在 某些
条件下,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合理饮食 脂肪氧化供能占 15~25%。 空腹 脂肪氧化供能占 50% 以上。 禁食1~3天 脂肪氧化供能占 85%。 饱食、少动 脂肪堆积,发胖。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
Ketone bodies are converted to acetyl-CoA in extrahepatic tissues.
乙酰乙酸在肌肉线粒体中经3-酮脂酰CoA转移酶催化,能 被琥珀酰CoA活化成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被β氧化酶系中的硫解酶裂解成乙酰CoA进 入三羧酸循环。
4、酮体过量的危害
可造成酮血症、酮尿症。 正常代谢时血尿酮体含量很少。在饥饿、糖 尿病等异常情况下,酮体大量产生。当超过 肝外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时,血中酮体含量 升高。血中酮体堆积称“酮血症” 。由于 乙 酰 乙 酸 和 β- 羟 丁 酸 降 低 血 液 pH , 造 成 “酸中毒”。酮体随尿排出称“酮尿症” 。 临床上把糖尿病患者血尿酮体的异常称为 “酮症”(ketosis)。
RCH2 C CH C SCoA NADH + H
④ 硫解
在β-酮脂酰CoA硫解酶催化下,β-酮脂酰 CoA与CoA作用,硫解产生 1分子乙酰CoA和 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O O CH C SCoA CoASH O RCH2C O SCoA + CH3C SCoA
硫解酶
RCH2 C
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
3、脂肪酸β-氧化的能量计算
n n 2 3 1 22 -1 2 2
以软脂酸(16C)为例计算其完全氧化所生成 的ATP分子数:
16 16 1 2 3 12 2 129 2 2
(三)脂肪酸的其它氧化方式
an alternative route to NADPH in addition to the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② 丙二酸单酰CoA的生成
CH3CO~SCoA
乙酰CoA羧化酶 Mn 、生物素
2+
HOOC-CH2CO~SCoA
+ຫໍສະໝຸດ HCO3+ ATP
+ ADP + Pi
β-羟丁酸在β-羟丁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氢生成乙 酰乙酸,然后再转变成乙酰CoA而被氧化。 丙酮可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转变成丙酮酸或乳酸,进 而异生成糖。
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① 是生理情况下,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② 是长期饥饿情况下、脑、肌肉组织主要的 供能物质。
③ 是应激情况下,防止肌肉蛋白过多消耗的 一种形式。
-氧化:在动物体内,C10或C11脂肪酸的碳链 末端碳原子(-碳原子)可以先被氧化,形成 二羧酸。二羧酸进入线粒体内后,可以从分子 的任何一端进行-氧化,最后生成的琥珀酰 CoA可直接进入三羧酸循环。 -氧化:在植物种子萌发时,脂肪酸的-碳被 氧化成羟基,生成-羟基酸。-羟基酸可进一 步脱羧、氧化转变成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再进行正常的-氧化。
OH O 烯 脂 酰 C oA 脱 氢 酶 O
+ +
O
RCH2 CH CH C SCoA NAD
RCH2 C CH C SCoA NADH + H
② 加水(水合反应)
△2反烯脂酰CoA在△2反烯脂酰CoA水合酶 催化下,在双键上加水生成L-β-羟脂酰 CoA。
H O RCH2C C C H SCoA OH O SCoA
限速酶
2、酮体的利用
*酮体的利用指酮体在肝外组织重新转化为乙
酰CoA 。
*肝脏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使酮体进一
步氧化分解,而是采用酮体的形式将乙酰 CoA经血液运送到肝外组织,作为它们的能 源,尤其是肾、心肌、脑等组织中主要以酮 体为燃料分子。在这些细胞中,酮体进一步 分解成乙酰CoA参加三羧酸循环。
1、脂肪酸合成概述
脂肪酸合成部位在胞液中。 脂肪酸合成在肝脏、脂肪组织特别活跃。 脂肪酸合成的碳源是乙酰 -CoA ,提供最初的两个 C 原子,以后延长的2C单位由乙酰-CoA的活化形式丙 二酸单酰CoA(重要的三碳单元中间体)提供。 脂肪酸合酶( Fatty acid synthase )只合成软脂酸 (C16),进一步的延长和去饱和由其他酶体系完成。
第九章 脂类代谢
脂肪的分解代谢 • 脂肪的生物合成
•
讲授提纲
脂肪的分解代谢(重点) 脂肪的生物合成
脂类代谢的意义
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脂肪)、磷脂和类固醇等。
脂类代谢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脂肪在动物体内和植物种子及果实中大量存储。 脂肪在 氧化时可以比其他能源物质提供更多的能量。 每克脂肪氧化时可释放出38.9 kJ 的能量,每克糖和 蛋白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仅分别为17.2 kJ和23.4 kJ。 (2)许多类脂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理作用。脂类代谢 的中间产物是合成激素、胆酸和维生素等的基本原料, 对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有重要作用。 (3)人类的某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和酮尿症 等都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关。
(3)脂肪酸的β氧化
长链脂酰CoA的β氧化是在线粒体脂肪酸氧 化酶系作用下进行的。 每进行一次-氧化,需要经过脱氢、水 化、再脱氢和硫解四步反应,同时释放出1分 子乙酰CoA。
① 脱氢
脂酰CoA经脂酰CoA脱氢酶催化,在其α和 β碳原子上脱氢,生成△2反烯脂酰CoA, 该脱氢反应的辅基为FAD。
The formation and export of ketone bodies in liver under fasting and diabetic conditions。
三、脂类的合成
(一)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机体内脂类的合成是十分活跃的,特别是在 高等动物的肝脏、脂肪组织和乳腺中占优势。脂肪 酸合成的碳源主要来自糖酵解产生的乙酰CoA。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在细胞液中进行,需要CO2 和柠檬酸参加;而氧化降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脂肪酸β-氧化的能量计算
脂肪酸β氧化最终的产物为乙酰CoA、 NADH和FADH2。假如碳原子数为Cn的脂肪 酸进行β氧化,则需要作(n/2-1)次循环 才能完全分解为n/2个乙酰CoA,产生(n/2 -1)NADH和(n/2-1)个FADH2;生成 的乙酰CoA通过TCA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 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而NADH和FADH2则通 过呼吸链传递电子生成ATP。
丙二酸单酰 CoA
③ 脂肪酸碳链的延伸(脂肪酸合酶)
④ 软脂酸(16碳)的合成
以软脂酸(16碳)为例(在细胞液中进行)。 催化该合成反应的是脂肪酸合酶复合体,共有七 种蛋白质参与反应,以没有酶活性的脂酰基载体 蛋白(ACP)为中心,组成一簇。
装载 缩合 还原 脱水 还原
④ 软脂酸(16碳)的合成
H2O
RCH2 CH CH C
烯 脂 酰 C oA水 合 酶
③ 脱氢
L-β-羟脂酰CoA在L-β-羟脂酰CoA脱氢酶催 化下,脱去β碳原子与羟基上的氢原子生成 β-酮脂酰CoA,该反应的辅酶为NAD+。
OH O 烯 脂 酰 C oA 脱 氢 酶 O
+ +
O
RCH2 CH CH C SCoA NAD
脂肪酸的β-氧化和从头合成的异同
本章小结
脂肪的分解
脂肪酸的β -氧化,酮体
脂肪的合成
乙酰CoA羧化生成丙二酸单酰CoA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贮存于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在
3 种脂肪酶作用下 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转移到肝脏的过 程,称脂肪动员。 过度的脂肪动员可导致发展成脂肪肝,这时肝脏被 脂肪细胞所浸渗,变成了非功能的脂肪组织。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甘油的氧化分解
(二)脂肪酸的β-氧化
脂肪酸在细胞质中被激活 脂肪酸降解 转运到线粒体内
载体:酰基载体蛋白(ACP)
ACP的结构
active site
2、脂肪酸合成步骤
① 乙酰-CoA从线粒体运输到胞浆。 ② 丙二酸单酰CoA(malonyl-CoA)的生成。 ③ 脂肪酸碳链的延伸。
① 乙酰-CoA从线粒体运输到胞浆
柠檬酸穿梭系统:
Acetyl-CoA从线 粒体运输到胞浆。
(二)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不饱和键由去饱和酶催 化形成。人体内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棕 榈油酸(16C,一个不饱和键)、油酸(18C, 一个不饱和键)、亚油酸(18C,两个不饱和 键)、亚麻酸(18C,三个不饱和键)以及花 生四烯酸(20C,四个不饱和键)等,前两种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由人体自己合成,后三种为 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因为哺 乳动物体内没有△9以上的去饱和酶。
以二碳单位降解
1、脂肪酸β-氧化的概念
2、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
(1)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 长链脂肪酸氧化前必须进行活化,活化在 线粒体外进行。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 CoA合成酶在ATP、CoASH、Mg2+存在条件 下,催化脂肪酸活化,生成脂酰CoA。
(2)穿膜(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二、乙酰CoA的去路
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酮体的概念
在肝脏中,脂肪酸经-氧化生成的乙酰CoA, 转变为乙酰乙酸、羟丁酸和少量丙酮,这三 种物质统称为酮体。这种现象在饥饿或糖尿 病状态下尤为明显。酮体是肝脏向肝外组织 输出能量的一种方式。
Ketone bodies
1、酮体的生成 Acety-CoA can be converted to ketone bodies in liver under fasting and diabetic Cond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