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艺术》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范围内,依据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主要素材,根据功能要求,遵循科学原理和艺术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居住、游憩、观赏的境域。
2、质感:指物体表面的质地特性作用于人眼等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反应。
即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感受。
3、肌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理,它使质感增加了装饰美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指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富于韵律、协调统一的图案效果。
4、比例:所谓“比例”是指一个事物个体中局部与局部,或局部与整体,抑或某一个事物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之间的关系。
5、风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6、造景:在园林绿地中,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谓之造景。
7、对景:与观景点相对的景物称为对景。
8、障景:障碍视线的景物称为障景,亦称抑景。
9、夹景: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
10、框景:既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洞、窗或由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透空,把景致范围起来,使游人产生错觉,所观赏到的景物称框景。
11、漏景:是框景的进一步发展,利用漏窗、花墙、漏屏风、疏林树干等作前景与远景并行排列形成景观。
12、孤植:指乔木的孤立种植类型。
13、对植:指用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
14、列植:乔、灌木沿着一定的方向栽植方式。
15、丛植:指数目在2-10株之间,由具有较为独特的个体美的乔木组成的以
表现群体美感为主的种植形式。
16、林植:凡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构成林地或森林景观的称为林植。
17、花坛:实际上是用来种花的种植床,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和观赏价值。
18、花境:即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的方式,有花径之意。
19、园林意境:就是造园家所创造的园林景观(实境)与欣赏者在特定的环
境下所触发的联想与想象(虚境)的总和。
20、亭:“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园冶》
21、台: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又称平台,一般用土石和砖
头垒砌而成,用来眺望或游观之用。
22、楼:重屋曰楼。
建在园林里的楼一般用作观赏风景。
23、榭:一般指有平台挑出水面观赏风景的园林建筑。
“榭者,藉也。
藉景
而成者也。
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园冶》
24、舫:也称旱船,不系舟。
25、斋:是古人戒之所,即守戒,屏欲的地方。
26、殿:古时把堂之高大者为殿。
27、轩:原为古代马车前棚部分,建筑中把厅堂前卷棚部分或殿堂的前檐称
之为轩,也有将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称为轩的。
28、馆:客舍也,是接待宾客的房舍。
29、堂:堂者,当也。
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30、廊: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一《园冶》
廊:带顶棚的路。
二、填空题:
1、造园四大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
2、世界三大园林流派:东方园林、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
3、园林的类型
(1)园林的类型根据规划形式分:自然园林、规则式园林、综合式园林
(2)中国园林根据空间地域来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3)中国古典园林根据所属来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宗教园林
4、色彩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其中无彩色有黑、白、灰
5、色彩的三属性为:色相、明度、纯度
6、质感可分成三种调子,即粗调子质感、中调子质感和细调子质感三类。
7、肌理主要有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种。
8、影响比例的因素:功能性质、材料结构、传统习惯
9、均衡有静态均衡、动态均衡,其中获取动态均衡有:构图中心法、杠杆
均衡法、惯性心理法三种方法。
10、风景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图形性、象征性、功能性
11、园林赏景根据赏景的视角不同可分为平视观赏、仰视观赏、俯视观赏
12、根据观景视距不同,赏景的效果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视距为一倍景高时观察景物的细部、视距为二倍景高时观察景物的整体、视距为三倍景高时观察景物的整体与环境
13、对景类型:正对、侧对;单对、互对
14、“犹抱琵琶半遮面”体现的造景手法为对景中的侧对
15、障景类型:树丛障、山石障、影壁障、建筑障
16、框景类型:入口框景、端头框景、流动框景、镜游框景
17、庭院堆山的位置:壁山、池山、庭山、楼山
18、江南园林三大名石:苏州留园的冠云峰、杭州西湖的皱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
19、园林植物的分类:乔木、灌木、草地、花卉、藤本、竹类、水生
20、草地类型从使用功能分:游息草坪、观赏草坪、体育草坪
21、草地类型按种类组合不同分:单纯草坪、混合草坪、缀花草坪
22、攀援植物依其生物学习性可以分为四类: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钩刺类
23、水生植物分为四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
24、园路的类型按规划形式划分:规则式、自然式
按路面材料分: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料路面
按功能与性质分:主路、二级环路、散步小路
25、最早正式提出“意境” 一词的是盛唐诗人王昌龄。
他在《诗格》中提
到,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指山水美;二曰“情境”,指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三曰“意境”,指心理活动,可以说是“意境”的诞生。
26、园林意境的创造过程:意在笔先、赋形、暗示
27、太湖石表现于外的形体之美为瘦、透、漏、皱、丑
28扬州个园四季假山,其中春山用到的石材为石笋,其中夏山用到的石材为太湖石,秋山用到的石材为黄石,冬山用到的石材为宣石
29、明代计成《园冶》中“得景无拘远近,佳则收之,俗则屏之”体现两种造景手法,其中“佳则收之”为借景,“俗则屏之”为障景
30、山之三远:平远、深远、高远
31、水之三远:阔远、幽远、迷远
32、中国古典园林特点之一就是诗画的情趣,很多景点取意于诗词文章意境,例如拙政园有一景点与谁同坐轩取意为宋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词:“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
33、中国古典园林特点之一就是诗画的情趣,很多景点取意于诗词文章意境,例如拙政园有一景点远香堂取意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香…”
34、中国古典园林特点之一就是诗画的情趣,很多景点取意于诗词文章意境,例如湖南岳麓山公园有一景点爱晚亭取意为唐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5、中国古典园林特点之一就是诗画的情趣,很多景点取意于诗词文章意境,例如北京陶然亭公园取意为唐白居易诗《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中“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36、“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是著名景点苏州迨浪身上的一幅对联。
37、“四面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是著名景点苏州荷风四面亭上的
一幅对联。
38、明代计成《园冶》中“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
堪餐”体现的造景手法为借量
39、中国古典园林特点之一就是诗画的情趣,很多景点取意于诗词文章意境,例如拙政园有一景点玲珑馆内匾额题玉壶冰,取意为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中的名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西湖十景中曲院风荷的景色。
三、选择题:
1、下列属于欧洲系统风格的园林有(AD)
A、古罗马园林
B、莫卧儿园林
C、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D、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2、杜甫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体现了园林景观(AC)两种处理手法。
A、借景
B、对景
C、框景
D、隔景
E、漏景
F、夹景
3、中国古典造园中,常采用“一池三山”的理水叠山形式,其中,三山指的是自然界中的(BED)。
A、泰山
B、蓬莱
C、普陀
D、方丈
E、瀛洲
F、昆仑山
4、关于对称与均衡的描述正确的有(ABC)
A、对称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右、前后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
B、均衡是对称的一种延伸,是事物的两个部分在量上大致相当。
C、对称是均衡的,但均衡不一定对称。
D、不对称均衡又叫静态均衡。
5、园林设计风格通常反映地方特点,如英国园林的典型形式分别对应为(D)
A、山水园
B、台地园
C、建筑园
D、风景林
E、岩石园
F、生态园
6、在对园林景观的观赏视距中,人若头部不动,视域的垂直视角和水平视角分别是(BC)
A、18°
B、30°
C、45°
D、60
E、75°
F、90
7、得景无拘远近,佳则收之,俗则屏之。
这句话所描写的景观处理手法指(AD )
A、借景
B、对景
C、框景
D、障景
E、配景
F、夹景
8、下列可以做障景的是(ABCD )。
A、绿篱
B、建筑
C、树丛
D、影壁
9、水体的作用(ABCD )。
A、环境功能
B、丰富景观
C、开展活动
D、经济功效
10、质感可以分为三种形式(ABD )。
A、粗调子质感
B、中调子质感
C、光调子质感
D、细调子质感
11、下列植物树形为垂枝形的有(ABD)。
A、垂柳
B、龙爪槐
C、国槐
D、垂枝桃
1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是“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很多园林建筑就半藏于自然山林之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体现了园林景观(B)一种处理手法。
A、借景
B、对景
C、框景
D、隔景
13、意境内涵包含了三个层次(ABC)。
A、感性的艺术形象
B、艺术情趣、艺术气氛
做前二者触发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口、造园家所创造的园林景观14、“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描写的下列那处建筑的景色(D)。
A、烟台市的蓬莱阁
B、武汉市的黄鹤楼
C、岳阳市的岳阳楼
D、南昌市的滕王阁
15、肌理有两种(CD)。
A、机械肌理
B、合成肌理
C、人工肌理
D、自然肌理
16、形成动态均衡的方法有(ABC)。
A、构图中心法
B、杠杆均衡法
C、惯性心理法
D、对称布置法
17、根据赏景的角度不同,园林赏景可分为(ABC )。
A、仰视观赏8、平视观赏C、俯视观赏D、动态观赏
18、园林水景静水,主要是欣赏水的(ABC)。
A、色彩
B、影子
C、波纹
D、水生植物
19、园路按功能与性质分(ABD )
A、主路
B、二级环路
C、汀步
D、散步小路
20、中国园林按地域分为(ABD )。
A、北方园林
B、江南园林
C、巴蜀园林
D、岭南园林。
21、意境的分类为(ABCD )。
A、以情取胜
B、以理取胜
C、以形取胜
D、以神取胜
22、园林设计风格通常反映地方特点,如意大利园林的典型形式对应为(B )
A、山水园
B、台地园
C、建筑园
D、风景林
E、岩石园
23、安徽滁州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被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其中(B )取意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A、醉翁亭
B、陶然亭
C、爱晚亭
D、湖心亭24、水生植物根据生长习性可分为()。
A、挺水植物如荷花
B、浮水植物如睡莲
C、漂浮植物如浮萍
D、沉水植物如茨藻
25、下列可以做障景的是(ABCDE )。
A、绿篱
B、建筑
C、树丛
D、影壁
E、假山26、安徽滁州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被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其中(C)取意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醉翁亭
B、陶然亭
C、爱晚亭
D、湖心亭27、安徽滁州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被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其中(A)取意宋代文人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A、醉翁亭
B、陶然亭
C、爱晚亭
D、湖心亭28、地形的作用有
(ABCD )。
A、基础骨架8、造景 C、形成环抱空间D、满足土方平衡
四、简述题:
1、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诗画的情趣
(3)建筑美与自然的融揉(4)意境的涵蕴
2、简述园林特性?
(1)园林的娱乐性(2)园林的功利性(3)园林的空间性(4)园林的时间性(5)园林的综合性(6)园林的双重性
3、简述色彩的功能感觉?
(1)温度感(2)胀缩感(3)距离感(4)重量感(5)面积感(6)兴奋感4、分别简述斜线、曲线;垂直线、水平线;粗线、细线的性格特征
(1)曲线:的形态与直线相比,将会产生丰满、优雅、欢快、和谐曲线又可分为自由曲线和几何曲线
(2)斜线是介于垂直线和水平线之间的一种线的形态。
斜线本身不安定,也缺乏均衡感,但斜线具有方向性和运动性。
(3)水平线:广阔宁静、稳定、安全、永久、和平
(4)垂直线的形态富有纪念性,使人产生回顾、崇敬、高尚、权威、庄重等情感
(5)粗线:有厚重感、豪放感和紧张感
(6)细线:轻松感、纤细感、敏锐性
5、简述线的视错觉
(1)两条等长的水平直线,由于线的两头加上了斜线,因斜线与直线所形成的角度不同,便会产生不等长的错觉效果。
(2)等长的两条直线,进行90度垂直构成,较之被分割成两段的水平线,垂直方向的直线感觉要长一些。
(3)等长度的两条直线,由于其周围的长短线的对比而产生错觉。
对比越强,错觉越明显。
(4)一条斜向的直线被两条平行线断开,斜线则会产生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感
觉。
(5)两条平行直线由于受斜线角度的影响而产生错视,使平行直线呈现曲
线的感觉。
(6)在一个用直线组成的正方形周围加入曲线的因素,会使正方形的直线产生变形的错视效果。
在方框内曲线的影响下,方框直线会产生向外弯曲的感觉6、简述比例的类型?
(1)黄金分割比例(2)均方根比例(3)整数比例(4)人体模度比(5)相加级数比
7、简述韵律的类型
(1)简单韵律(2)交替韵律(3)拟态韵律
(4)渐变韵律(5)旋转韵律(6)自由韵律
8、简述获得统一的方法
(1)次要对主要从属、(2)形状协调、(3)表情一致、(4)大小一样、(5)色彩相似、(6)造型相近、(7)材料相似、(8)方向一致、(9)细部接近
9、简述对比的类型
(1)形象对比(2)体量对比(3)方向对比(4)空间开合收放的对比(5)明暗的对比(6)虚实对比(7)色彩对比(8)质感对比(9)疏密对比(10)动静对比
10、简述主景与配景手法?
(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2)在轴线端点、视线焦点法
(3)动势向心手法(4)构图中心、重心位置(5)对比衬托法
(6)尺度突出法(7)意境引导法(渐变法)
11、简述障景作用?
(1)先抑后扬,可以增强主景感染力。
(2)可组织游人视线发生变化,以增加风景层次。
(3)障丑显示美为主要目的的景物。
12、简述框景的作用:
(1)使人能产生一种错觉,富于立体感的图画,使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2)用景框作前景,使游人视线高度集中,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3)扩大空间一空间渗透
13、简述增加景深的手法:
(1)选择有较长透景线方向作前景方向。
(2)增加前景层次。
(3)色彩处理,背景用冷色调、灰蓝、灰绿一距离感。
(4)运用其它错觉:水系源头;敞、廊;虚门、隔景
14、简述借景的类型:
(1)以借景的空间距离,空间方位分
远借、近借、邻借、仰借、俯借
(2)以借景的时间流程作分类
借春、借夏、借秋、借冬、借日月
(3)以借景的内容分类
借山、借水、借建筑、借花木
(4)以借景的形式美要素分类
借形、借色、借光、借声
15、简述水的表现形式
(1)为流水:急缓、深浅;流量、流速、幅度
(2)为落水:线落、布落、挂落、条落、多级跌落、层落、片落、云雨雾落、壁落、对落
(3)为静水:色、波、影
(4)为压力水:喷、涌、溢、间歇水
(5)为拟水:枯山水、模拟波纹、模纹花坛
16、简述水体的作用
(1)环境功能、(2)丰富景观、(3)开展活动、(4)经济功效
17、简述水景的布置
(1)疏水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2)水按三远,聚散有致
三远:阔远、迷远、幽远
(3)循型应变,各辟溪径
(4)因地制宜,因境定型
(5)活体各情,景不一面
18、简述园林中假山的应用布局
(1)作为主题建筑物的对景
(2)布置在园地周围
(3)布置在园地一角一以水为主体
(4)“之”字形布局一分隔空间
(5)与水联系一山为主体
(6)入口处障景或对景
(7)又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一壁山
(8)水中山(与岛结合:山岛,礁、石)
19、简述造山要法
(1)胸有丘壑,方许作山:
(2)主次分明:组合有致
(3)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噌
(4)延伸变化,莫为两翼
(5)左急右缓,收放自如
(6)前暄后寂,幽旷两宜
(7)山形面面观
(8)山之三远
20、简述置石的实用功能
(1)作建筑物的基础、台阶i^以散石处理建筑附近
(2)护坡、驳岸、挡土墙、花台
(3)室外自然家具或器设、如石椅、石桌
(4)石垫i2围护住倾斜古木、树洞
(5)篱笆墙
(6)汀步、小石路
(7)模纹花坛
(8)其它,摸崖石刻、碑、导游牌
21、简述置石的布置方式
(1)特置:也称孤置。
a、用途:
①局部构图中心
②入口处障景,对景
③漏景,框景,廊间,角隅,道路外侧转弯处。
④与建筑物,驳岸,花台结合一起
B、布局
①视距:高度即h:l=1:2.5
②背景:以天空,水面,树丛,粉墙。
忌用花墙,栏杆漏窗
③设置前置框景:漏窗,树丛,门
(2)对置
并非对称布置,而是把岩石在门庭,路口,道路两侧及桥头等处作对应布置(3)列置
用于规则式的局部,基座用规整的几何体
(4)散置
石块在园地的一定范围内分散布置,以表现灵活散放之美。
零星布置,攒三聚五,以自然式园林为主。
置石多间土坡,可种植植物和坐卧水边林下。
(5)群置:将几块或更多的石块聚集于一处的放置。
22、简述植物艺术配置的作用
(1)利用植物本身造景、造境。
(2)用植物陪衬其它造园题材。
(3)可利用植物作夹景、框景、漏景、障景。
(4)用植物分隔空间,增加层次。
(5)体现地方特色和园林特色。
23、简述根据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分别举例各五个。
观形、观干、观根、观枝、观叶、观花、观果、观香
24、简述选择植物的一般原则
(1)乡土树种为主,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
(2)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
(3)以乔木为主,乔、灌、草及花卉相结合;
(4)根据构景要求进行配置:作主景、配景;
(5)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远期与近期的关系;
(6)经济原则。
25、简述园林草地的作用和意义
(1)环保作用;
a净化和清新空气,分泌杀菌素,减少空气里的有害气体;
b调节温度和湿度,形成小气候,减少水土流失。
(2)美化环境,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
作为背景、配景、烘托其它景物的作用
(3)造景作用
(4)其它方面的作用;
a固土护坡;
b地下有工程设施需常维修的地方配置草坪;
c 土层比较薄的地面。
26、简述绿篱的作用与功能
(1)范围与围护作用
(2)分隔空间和屏障视线
(3)作为规则式园林的区划线
(4)作为花境、喷泉、雕像的背景
(5)美化挡土墙
27、简述花境的应用:
(1)建筑物与道路之间的带状空地
布置花境作基础装饰,这种装饰可以使建筑与地面的强烈对比得到缓和,为建筑物基础栽植的花境,应采用单面观赏的形式。
(2)在道路上布置花境
A、道路中央布置的两面观赏的花境。
B、在道路两侧的花境,单面观赏。
C、道路中央布置的一列两面独立演进的花境,道路两侧布置一对对应演进
的单面观赏花境。
(3)与植篱配合
在规则式园林中,常应用修剪的绿篱,在绿篱前方布置花境最为动人,花境可以装饰绿篱单调的基部;绿篱可以作为花境的背景,二者交相辉映,互有好处,然后在花境前配置园路,以供游人欣赏。
配置在绿篱前的花境是单面观赏的花境。
(4)与花架、游廊相配合
花境最好沿着游人喜爱的散步路线去布置。
中国园林建筑、游廊多,在夏季有阳光的时候和雨天,游人常沿着游廊走,所以沿着游廊来布置花境能够大大提高园林风景效果。
花架、游廊等建筑物,一般都有高出地面30-50厘米的台基,台基的立面前方可以布置花境,花境外布置园路。
这样在游廊内的游人散步,可以欣赏两侧的花境,走在园路上,花境又可以装饰花架和台基。
(5)与围墙和挡土墙配合
庭园的围墙和阶地的挡土墙,由于距离很长,立面简单,为了绿化这些墙面,可以运用藤本植物,也可以在围墙的前方,布置单面观赏的花境,墙面可以作为花境的背景。
阶地挡土墙的正面布置花境,可以使阶地地形变得更加美观。
28、简述水生植物的设计要点
(1)沼生植物、浮叶水生植物、漂浮植物。
(2)不宜种满一池,使水面看不到倒影;
(3)不宜沿岸种满一圈,而应该有疏有密,有断有续。
(4)种类的选择和搭配要因地制宜,可以是单纯一种,如在较大水面种植荷花等,同时可以结合生产;也可以几种混植,混植时的植物搭配除了要考虑植物生态要求外,在美化效果上要考虑有主次之分,以形成一定的特色,在植物间形体、高矮、姿态、叶形、叶色的特点及花期、花色上能相互对比调和。
(5)为了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长,常需在水下安置一些设施,最常用的方法是设水生植物种植床。
最简单的是在池底用砖或混凝土做支墩,然后把盆栽的水生植物放在墩上,大面积栽植可用耐水湿的建筑材料作水生植物栽植床,把种植地
点围起来,可以控制植物生长。
(6)规则式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多用混凝土栽植台,按照水的不同深度要求分层设置,也可利用缸来栽植,在规则式水面上可将水生植物排成图案,形成水上花坛。
(7)在园林绿化中,除了以上的栽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植物附生的形式,把附生植物附着在其它植物茎上,营造热带雨林的景观。
有时还采用挂盆栽的方法美化空间。
垂直绿化方面也常利用花斗种植软枝下垂的植物。
29、简述园路的作用
(1)组织交通:游览交通、园务交通
(2)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3)通风、铺设电缆,地下管道等工程。
(4)创造美好的地面景观
30、简述园路设线形式
直线式、弧线式、盘曲式、经过式、环曲式、集中式、分叉式、殊途同归式、若隐若现式、障碍重重式
31、简述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1)构建一池三岛,向往海岛仙山
(2)摹仿名山胜景,诗化自然风光
(3)借鉴文化典故,引用神话传说
(4)强调比德思想,突出人化景物
(5)运用优秀诗文,追求诗情画意
五、论述题:
1、试述色彩的功能感觉?
答:色彩的功能感觉有:(1)温度感(2)胀缩感(3)距离感(4)重量感(5)面积感(6)兴奋感。
(1)温度感
又称冷暖感。
由色彩产生了一定的联想,则联想到有关的事物产生了温度感。
在园林里的应用:春秋f暖色花卉,暖色照明
夏季f冷色花卉,冷色照明
严寒地带f暖色花卉
炎热地带f冷色花卉
(2)胀缩感
浅色彩给人以膨胀的感觉,深色彩给人以收缩的感觉。
红、橙、黄f明亮而清晰f膨大、很近
绿、紫、蓝f幽暗而模糊f由缩、较远
冷色背景前的物体显得较大,暖色背景前的物体则显得较小。
在园林中的应用:
园林中的一些纪念性构筑物,雕像等则常以青绿、蓝绿色的树群为背景,以突出其形象。
(3)距离感
暖色系的色相f向前及接近的感觉
冷色系的色相f后退及远离的感觉
光度高、纯度高f近距离感
光度低、纯度低f远距离感
六种标准色的距离感由近而远的顺序排列是:黄、橙、红、绿、青、紫。
在园林中的应用:
实际的园林空间深度感为了加深深远的效果,作背景的树木宜选用灰绿色或灰蓝色的树种,如毛白杨,银白杨,雪松、桂香柳。
(4)重量感
a、不同色相的重量感与色相间亮度的差异有关:
高度强色相f重量感小
高度弱以相f重量感大
如:红色、青色f黄色、橙色f要重
白色f灰色f轻灰色f黑色f轻
b、同一色相中
明色调f轻暗色调f重
在园林中的应用:
色彩的重量感对园林建筑的设色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建筑的基础部分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