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预防感冒》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健康《预防感冒》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的第四章《身体小卫士》,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预防感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感冒的成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感冒的基本知识,知道感冒的成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幼儿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懂得关心同伴的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感冒的成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图片、视频、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卫生纸、洗手液。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扮演小兔子,讲述自己感冒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感冒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激发幼儿学习预防感冒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通过PPT展示感冒的成因,讲解病毒感染、着凉等原因导致感冒。

(3)讲解预防感冒的方法,如勤洗手、多喝水、加强锻炼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
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预防感冒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预防感冒的好方法,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健康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1. 感冒的成因
病毒感染
着凉
2. 感冒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3. 预防感冒的方法
勤洗手
多喝水
加强锻炼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画一幅预防感冒的宣传画。

答案:幼儿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内容,创作一幅预防感冒的宣传画。

2.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感冒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
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预防感冒”这一主题,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取合适的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

在讲解感冒成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时,要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实例,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教学难点是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如感冒的成因、传播途径等。

教学重点是指需要幼儿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如预防感冒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讲解和巩固。

四、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通过扮演小兔子等角色,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幼儿分享自己或家人感冒的经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2. 例题讲解:针对感冒的成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师应运用PPT、图片等辅助教学工具,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思考和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3. 随堂练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如画图、连线、填空等,让幼儿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如
使用符号、颜色、线条等,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同时,注意板书的
动态性,根据教学进程逐步展示,引导幼儿关注。

六、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实际生活。

例如,画一幅预防感冒的宣传画,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感冒的日记,培养幼儿的文字表达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教师应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幼儿在知识掌握、技能提
升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部分,可以组织家长参与预防感冒的活动,如家庭卫
生计划、共同完成任务等。

还可以邀请医生或卫生专家来园开展专题
讲座,提高幼儿和家长的保健意识。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更容易理解
和接受。

2. 语调富有变化,如讲述感冒成因时用低沉的声音,强调预防措
施时用明快的声音,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讲故事形式吸引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图片等辅助教学工具,详细讲解感冒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简单有趣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能力。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鼓励幼儿思考和表达。

2. 注意提问的顺序,由浅入深,引导幼儿逐步掌握知识。

3. 及时给予反馈,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参与。

四、情景导入
1. 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如扮演小兔子讲故事,使幼儿产生共鸣。

2. 通过提问、分享等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生活,是否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是否能够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4. 教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5. 作业设计是否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是否具有趣味性。

6. 课后反思是否到位,是否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