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及预防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de6fce3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f.png)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及预防
中学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
在进行体育活
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时有发生。
本文将从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
浅谈。
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体育课程设计不合理。
有些体育课的内容
过于强调竞技性,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超负荷运动,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第二,体育活
动过程中的技术动作不规范。
有些学生为了追求速度和效果,容易忽略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从而增加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缺乏适当的热身准备。
热身运动可以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的
强度和节奏,缺乏热身准备容易导致肌肉和关节的拉伤或扭伤。
第四,缺乏适当的休息和
恢复。
连续进行大强度的体育活动会导致肌肉疲劳和紧张,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除了以上措施,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学生应该了解运动损伤的危害和
预防措施,学会正确对待运动损伤并及时寻求帮助。
学校还可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体育课
程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安全意识。
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理的体育课程设计和预防措施
的加强,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希望各位老师和学生能够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体育活动环境。
中学生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中学生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c7507db3186bceb19e8bbbb.png)
2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2 . 1 、对体育安全的不重视
导 致 中 学 生 运 动 损 伤 最 主 要 的 原 因
就 是教 师 与 学 生 的体 育 安 全 意 识 薄弱 ,忽
意识和 自我保护能力。在发生运动损伤之 后,学校和体育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分析、
3 . 2 、提 高体育 教师 的专业 素质 体 育 教 师是 进 行 中 学 生体 育 教 学 中至
的发展 ,对全面提 升人 的综合素质起 着至
关 重要 的作 用 。但 是 , 当前 我 国的 中 学体 育教 育 中 经常 出现 学 生运 动 损 伤 的 情 况 , 本 文 将对 运 动 损 伤 产 生 的原 因进 行 分析 , 并提 出几点预 防措施 关 键 词 : 中学体 育 教 育 运 动损 伤 预 防 策略 体 育 教 育 与德 育 、智 育 、美 育 、和 劳 育 共 同 作 用 , 最终 实 现 培 养 全面 发展 的 人
关重要的部分 ,他们 的体育素质高低将会
直 接 影 响学 生 运 动损 伤 事 件 发 生 的概 率 , 也 就 是 说 ,体 育 教 师 的素 质 越 高 , 学生 产 生 运 动 损伤 的概 率 就 越 小 ,反 之 , 则会 产 生 较 多 的运 动损 伤 事 件 。 因此 ,学 校要 将 对 体 育 教 师 体育 素 质 的提 高工 作 放 在 体育 教 学 中 的 重要 位 置 上 , 只有 体 育 教 师 的 素
质提高了,在进行中学生体育教学时,才
能保 证 合 理 的热 身运 动 、 教授 正 确 的 运 动 方法 和 技 能 、合 理 安 排 运 动 负荷 ,才 能 有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及预防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4a1d654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a.png)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及预防中学体育课是学生们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场所,运动损伤的出现却不可避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及预防进行浅谈。
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可以归咎于运动技术不当。
学生在进行各种体育项目时,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和姿势,就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进行篮球运动时,如果学生跳投时的动作不正确,比如着地时的姿势不稳定,就会容易造成脚踝扭伤等损伤。
教师在体育课上应重点教授学生正确的运动技术和动作要领,引导学生们正确掌握技能,并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
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也与缺乏适当的热身和放松活动有关。
研究表明,适当的热身活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而放松活动则有助于恢复身体的正常状态,减少运动后的不适感。
在中学体育课上,许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两个环节,直接进行剧烈的运动,容易导致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运动损伤。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宣导,让他们明白热身和放松的重要性,并在课前和课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活动,保证他们身体状态的良好。
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还与缺乏适量的锻炼和过度运动有关。
锻炼对于身体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过度锻炼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在中学体育课上,一些学生往往过于追求运动的强度和效果,而忽视了身体的承受能力。
在长跑项目中,学生过度追求速度,长时间高强度地奔跑,容易导致骨骼、肌肉等方面的损伤。
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身体的极限和承受能力,并在锻炼过程中合理安排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的损伤。
中学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包括运动技术不当、缺乏适当的热身和放松活动,以及缺乏适量的锻炼和过度运动。
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宣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和姿势,重视热身和放松活动,并合理安排锻炼强度和时间。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体育课真正成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之路。
——谈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谈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bd9813b7375a417876f8f00.png)
运动多一份安全,学生多一份健康——谈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313100)范辉锋【摘要】: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让学生能更科学、合理参与体育运动,促进身心正常、健康发展。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并结合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在本文中阐述现阶段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损伤原因对策【正文】:学校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但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由于器械、动作、身体状况、教学组织、场地、天气等各种因素,往往导致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的发生。
这不仅给身体带来损伤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而且对周围的学生和广大群众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这不但不利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而且又加重了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
如何正确处理学校体育与安全问题,减少学校体育教育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并结合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宝贵经验,简要谈谈中学体育教育中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其对策。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但由于锻炼而造成运动损伤这就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了。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一些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分析现阶段体育教学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主要的还是以下四方面:一、学生因素(一)、生理因素1、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据国内外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要原因,因此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必须要做好准备活动,即做好一般性和专门性两种准备活动,因为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能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加大关节活动幅度,使人能更好地进入运动工作状态。
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和处理
![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5d612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5.png)
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和处理x一、常见运动损伤1、扭伤扭伤是运动伤害中最常见的损伤,主要由肌肉及关节活动过度引起。
典型症状:肌肉痛、腿部关节或膝盖出现“绑痛”感、皮肤呈现紫红色、痛痒、肿胀及凹陷等。
2、拉伤拉伤是肌肉结构在拉伸时出现破裂,一般发生在双膝、肩膀、腰部等局部,如果拉伤程度较重的话,则可同时损伤肌腱或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典型症状:突然出现劳累感、肌肉酸痛、肿胀、疼痛、僵硬等。
3、骨折骨折是因运动受力过度、外力猛击等原因,引起骨骼结构破坏,使用关节发生移位,出现症状。
典型症状:骨折部位突然出现明显的疼痛,患部位变形、皮肤变色、出现紫红色、肿胀、疼痛等。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1、做好体育锻炼多坚持体育活动,细心观察身体变化,尽量避免运动过量、过度负荷、动作技术不正确、忽视体育安全等情况,以预防运动损伤。
2、正确饮食和调节作息应当选择营养均衡的饮食,多食坚果、鱼、肉类、蔬菜等,能有效提供机体营养,从而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
3、选择合适的运动器材使用合适的运动器材,如球拍、篮球、足球等,可以减少对身体的刺激,从而预防损伤的发生。
4、注意暖身应当对每次体育活动进行充分暖身,像跳绳、慢跑、拉伸等,可以有效预防损伤。
三、运动损伤的处理1、止痛在出现损伤症状时,采取冰敷、搭扣带绑扎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2、保持伤部活动受伤部位可以采取轻度的活动,让肌肉及关节保持活动,以防止因活动受限而发生更大的损伤。
3、进行治疗性按摩可以按摩伤部,增强肌肉、结缔组织的活性,促进伤部的愈合,以减少症状的发展。
4、多喝水多喝水、补充营养,以加快伤部的恢复,增强机体免疫力,以预防更大的损伤发生。
四、总结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扭伤、拉伤、骨折等,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应当坚持体育锻炼、正确饮食和调节作息,并选择合适的运动器材和做好暖身准备。
当患有运动损伤时,应当采取冰敷、搭扣带绑扎等措施,保持伤部活动,并进行治疗性按摩,多喝水、补充营养,以加快伤部的恢复,减少损伤的发展。
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最新教育资料
![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最新教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c2ff0ea7f1922791688e86d.png)
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1.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分析1.1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发生运动损伤由于教师在思想上对运动损伤、预防不够重视或认识不足,从而导致运动前准备活动内容不得当、不充分、不全面,不能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准备活动,使学生们不能很好地进入运动状态,造成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事件。
再者由于当前学生锻炼极少,身体能力极差,加之学生思想上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薄弱,上课不认真,不积极配合教师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总是带有侥幸心理,认为不可能受伤,思想上麻痹大意而忽视了安全问题,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1.2缺乏运动损伤知识在体育运动中,体育教师缺乏必要的预防运动损伤基本知识,不善于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懂得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导致运动中的事故发生。
在体育活动中错误估计学生的身体能力,运动负荷超过学生身体的生理承受能力,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潜在性伤害。
1.3教学组织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运动量和运动负荷是否适中;在教学中是否遵循了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组织得是否合理有序;在器械练习时是否对学生进行了合理的保护与帮助,这些因素与伤害事故的产生也有密切的关系。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遵守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教师负责的学生人数过多,缺乏必要地保护措施及自我保护能力;运动场地小,人多拥挤,不区分使用;教师对学生的组织纪律要求不严,允许有伤病的学生参加剧烈运动等,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运动损伤的产生。
1.4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等存在安全隐患及课前场地器材准备不充分由于资金等原因许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较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当,很容易引发伤害事故。
如运动场地不平,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不光滑或有裂缝,器械安装不牢固或放置位置不妥当等,都很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由于体育教师对伤害事故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在课前场地器材准备不充分,在课中、课后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没有遵循运动规律,任意更改教学项目等,这都与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关系。
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及应对措施
![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d3226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0.png)
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及应对措施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一员,在运动锻炼中可能会遭受各种不同类型的损伤。
这些损伤可能是由于运动姿势不正确、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或者是由于体质原因引起的。
正确的分类成因及应对措施对于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及应对措施做一番探讨。
一、分类成因1. 运动姿势不正确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或参加各种运动比赛时,往往会因为技术不熟练或者缺乏正确的指导而采取不正确的姿势,导致损伤发生。
跑步时脚部着地不正确、篮球比赛中运球动作不标准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 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有些中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设施或者没有正确使用保护设备,容易导致损伤。
比如在进行篮球、足球等高风险的运动时,未穿戴护膝、护肘等护具,容易导致韧带拉伤、骨折等损伤。
3. 体质原因有些中学生的体质较差,骨骼发育不良,肌肉力量不足,这些体质原因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
这类中学生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往往难以承受大的运动压力,容易出现损伤问题。
二、应对措施1. 加强运动训练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学生应该接受专业的运动训练,学习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培养正确的运动技能,以及提高运动的专业素养。
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2. 正确使用保护设备在进行高风险的运动活动时,中学生应该正确使用护具,例如护膝、护肘、头盔等保护设备,有效地降低损伤风险。
而且学校和家长也应该重视这一点,让孩子们明白使用保护设备的重要性。
3. 定期体检中学生在进行运动训练或参加比赛之前,应该接受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发现有身体上的隐患或者体质原因,应该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4.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中学生在进行日常的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时,应该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负荷。
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强度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并减少受伤的风险。
浅谈中学体育课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谈中学体育课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588b65877232f60ddcca1ef.png)
证 明, 剪报练笔 、 前演 讲 、 课 时文 鉴 赏、 论竞 赛 , 内 辩 课
课外 、 口头笔头多渠道广 开教学 之路。在教学 中, 培养
还 中国语文 的本来面 目, 让学生多读 , 思 , 咀嚼 , 多 多 多 品味 , 多观察 , 多写作 , 各种作 品发 挥其 固有 的光辉 , 使 在带领学生推 敲语 言文字 如何 运用 的同 时 , 撒播做 人 的种子 , 化 的种 子 , 其 健康 人 格 的形 成 。尺 水 兴 文 促 波, 三尺讲 台就 是创 造 的天 地。让我们 在 教学 中多 一 份创造 意识 吧 , 这是发展 的需要 , 是时代 的期 盼。 也
一
12 准备活动不充分 .
准 备活动促使 血液循 环加快 ,
需氧量增加 , 机体 的代谢速 度加快 , 还能使 体温略微 升 高 , 肉、 肌 肌腱 的弹性 、 伸展 性等处于 良好 的状 态 , 高 提 肌 肉的收缩 力和速度以及动作 协调性 , 避免运 动损伤。
如准备 活动不充 分 、 准备 部分 与基本 部分 之 间隔离 时
翻, 不可直臂支撑地等 , 来加强 学生 的 自我保护 意识和
自我保 护能力 。
在 教学 内容 的安排上 尽量合理 化。在每学期 的前 几 节课 , 要针对性地进行 身体素质训 练 , 以后 的学 习 为 打好基础 。冬季教学 内容 的安 排应 以武 术 、 中长跑 、 游 戏 为主 , 这些 内容练 习时既 安全 , 易发生 伤 害事 故 , 不
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学生在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谈
几点看法 。
1 运动损伤产生 的原 因
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5fb2bf9f90f76c661371a3d.png)
部位 的练 习 , 高其 机能 , 预 防 提 是 运动损 伤的积极 措施 。 6加强 医务监督 工作 . 对 学 生 应 定 期 进 行 体 格 检 查 。对体 检不合格 者 , 不让参加 则 或少 量参加 体 育 活动 。对伤 病初 愈 的学生参 加体 育 锻炼 在取 得 医 生的 同意 下进行康 复性练 习。
息 。避 免 因 过 度 运 动 而 造 成 运 动 损伤。 ( ) 时 间 的寒 冷 潮 湿 刺 激 3长 也 会造 成运 动损 伤 。穿着 潮 湿 的 衣服 , 不及 时更 换 , 至在 阴冷 的 甚 地 面上 坐卧 ; 炎热 天气 运 动后 , 或 不 将汗 擦 干即用 冷水 冲洗 ,饮 用 生 水 。这 种 寒 冷 潮 湿 的 刺 激 , 仅 不 降 低肌 肉 的工作 能力 ,还 常可 引 起 运动 员 的风湿 性关 节痛 、风 湿 性 肌 肉痛 、 风湿 性神 经痛 等病 症 。 教 师应 针对这 一情 况 在 内堂教 学 时 ,让学 生 了解体 育卫 生 及保 健 的有 关 知识 。提 高学 生预 防损 伤 的意识 。 4教 学 组 织 安 排 不 当 . 在 教 学过 程 中 ,不 遵循 个别 对 待 原 则 ;在 运 动 安 排 上 没 有 遵 循 运 动负 荷从 小 到大 ,技术 动作 从 简单 到 复杂 逐步 提高 的循 序渐 进 原则 。教 师 在上 课前 应对 每一 位 学 生 的身 体 素 质进 行 了解 , 教
学 应做 到 区别 对待 。在 进行 器械 练 习 时 ,教 师应 遵循 循 序渐进 原 则 降低 教学 难 度 ,减 少 因恐惧 而 造 成 的意外 运 动损 伤 ,还要避 免 因负责 的学 生太 多缺 乏 必要 的保
护 或 男 教 师 对 女 学 生 的 保 护 不 便 而 造 成 的 运 动 损 伤 。 因 此 教 师 可 以通 过 培养 学生体 育 骨干 让他 们 代替 教 师保 护 ,教 师 可 以巡 回辅 导 , 督 练 习 , 而 有 效 的 预 防 意 监 从 外运动 损伤 。 5场 地 设 施 及 配 套 装 备 不 良 . 场 地不 平有 碎 石 、 物 ; 道 杂 跑 太硬 、 滑 , 坑 沙 量 过 少 、 过 沙 过硬
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及应对措施
![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cdce1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3.png)
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及应对措施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加之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很容易忽视对自身健康的保护。
中学生运动损伤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缺乏科学理性的运动和保护,就容易引发运动损伤。
本文将就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成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中学生缺乏运动训练的专业知识,容易在运动时采取不正确的姿势,导致肌肉、韧带或关节的受伤。
比如说,膝关节的扭伤、脚踝的扭伤等都是由于不正确的运动姿势造成的。
2. 过度训练在学校或者社会体育活动中,有些中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或者追求身体的更好状态,会进行过度的训练。
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身体过度疲劳,从而容易出现各种运动损伤。
3. 不合适的运动设备有些中学生在进行运动时,可能没有使用合适的运动设备,比如穿着不合适的运动鞋、使用不合格的运动器械等,这些都会增加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
4. 不合理的营养摄入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比较大,如果长期摄入不足或者单一的营养成分,容易导致骨骼、肌肉发育不良,从而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5. 忽视身体的疼痛信号有些中学生在进行运动时,会忽略身体的疼痛信号,继续进行运动直到出现严重的损伤。
这种行为会极大地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1. 加强运动训练中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并由专业的教练员进行指导。
学生要学会正确的运动姿势,并且要逐步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过快过大的训练量。
2.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学校或者社会体育俱乐部应该合理安排运动训练的时间,避免过度训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与恢复。
3. 提高运动器材的质量学校或者家长应该提供符合标准的运动器材,比如优质的运动鞋、护腕、护膝等,以及标准的运动场地,避免因为没有合适的器材而引发运动损伤。
4. 合理饮食营养学生在进行运动时应该合理补充体能消耗的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钙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营养师为学生制定营养计划。
谈体育课中学生的运动损伤
![谈体育课中学生的运动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837fc21852d380eb62946d1a.png)
、
预 防 运 动损 伤 的 意 义
2. 理 安 排 教 学 、 练 和 比 赛 合 训
如 果在体育锻炼时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 没有采取 积极 的预防措施, 就可能发 生各 类伤害事故, 轻者影响学 习和工 作, 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 命, 严重地妨碍运动技术水平 的 提高, 并造成不 良的心理影响 。 因此, 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 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 练都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 根据 学生的年龄 、 性别 、 健康状况 和运动技术水平 , 认真研究教材 , 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 生损伤 , 做到心中有数 , 事先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 , 全面提高学 生 的身体素质 , 强基本技术教学, 加 使学生正确掌握跑 、 、 跳 投等 动作要领 , 发展学生 的活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 尤其要注 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量和伤后体育活动 的安排 ,避免单一训 练方法 , 防止引起局部负担量较大。对 于活泼爱动 的儿童少年 , 即使身体出现疲劳时,仍表现出对体育活动强烈 的愿望和浓厚 的兴趣 , 对此要 适当加以调整或抑制 , 要遵守循序渐进 , 个别对 待等教学训练原则 , 运动负荷要逐渐增加 。在学习新动作时 , 要 注意正确示范 , 做到从易到难 、 从简到繁 、 分解 动作到完整动 从 作 的教学。在一节体育课中 , 要把较难 的、 费力大 的动作练习放 在基本部分的前面或 中间 ,练习强度和重复练习次数等要根据
套预防措施 , 以促进“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活动 中的贯彻 实施。
关 键 词 : 动损 伤 ; 发 生 原 因 ; 预 防 运
中图分类号: 3 .9 G6 3 6
一
文献标识码 : A
论述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论述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6a8a808cc17552707220861.png)
摘 要: “ 发展 体育运动 , 增强人 民体质” 是 当前社会主义建设 中的重要 环节 , 因此在现代的学校 中都开设 了体 育课程 。开设体育课 程 能够提升 学生的综合素质, 并且还能够为我 国的体 育事 业发展起 到重要作 用。然而在 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 中, 由于各种 原因使得 学 员产 生运动损伤 问题。教 学中运动损伤 问题 不仅给 学生的 身心造成严重的影 响, 甚至还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 因此文 化
论述体育教学 中运动损伤产 生 的原 因和预 防措施
吴立威 ’ 张春 志 ( 1 、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 育教 学训练学 2 0 1 1级研 究生, 黑龙 江 牡丹江 1 5 7 0 0 0 2 、 牡 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 5 7 0 0 0 )
产生的原 因和预防措施进 行研 究不仅意 义重大 , 而且迫在眉睫。通过研 究体育教 学中运动损伤 的产 生原 因, 找 出切 实可行的预 防措施 , 能 够有效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 并且也为学生的生命安 全建立起 一道 坚固的屏障 。通过对体 育教 学中运动损伤 产生原 因的分析 , 然
后提 出 了相 应 的预 防 措 施 , 以供 同行 参 考 。
关键词: 体育教 学; 运动损 伤; 预防措施
引言 易造成学生在活动时发生摔伤等。 体育教学是现代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身 2运动 损伤的预 防 体素质的主要手段。然而在近 几年来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报道屡 2 1加强 思想教育 见不鲜 ,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身 健 康, 并且还威 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 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 给现代的体育教育期 向 了警钟 , 并且 . 体育教学中运 用 , 正确 、 认真地搞好安全教育宣传这块阵地 , 消除伤害事故隐患的出现 , 动损伤问题也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体育教学的本质特 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 必须加大措施 , 落实到实处 , 才能行之有效地 性, 也即是说不沦 育教学的水平如何, 在体育教学中都还是有可能产生 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 更好地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贯彻落实学校教育“ 要 运动损伤问题。然而在体葡 云 动中, 只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 杜绝运动 树立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健康、 合格的有用之材。 损伤问题还是大有可为的。 因此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 为了有效的控制体 对于我们处在教学—线的体育教师, 也决不可以站在圈外看热闹, 应 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其重点就在于预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加强学 理所当然的站在宣传发动的第—线。要通过认真实践和推广实施切实可 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并耳 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就能够有效地减 ! 冲 育教 行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宣传 ,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 学中运动损伤问题的发生。然而女 I 1 何才能够有效的预防体育教学中运动 围, 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 只有这样 , 才能防止了一系列伤 损伤的产生?就必须要加大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原因的分析研究 害事故 发生 。 力度 , 从而j 函 过研究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 找出切实可行的预 2 2认 真 做好准备活动 防措施, 能够有效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 同时也为学生的生命安全 在体育教学之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能够提高身体中中枢神经的兴 提供有力的保证。 本文 从体育教学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出发 , 对体育 奋 , 从而使其达到适宜运动的水平。 做好准备活动还能够使身体各个器 教学中运动损伤进行分析, 并且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 官的能动陛得到加强, 并 目还可以使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 , 从而为正式的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 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进而为我国今 运动做足准备。 而在做准备活动的过程中, 应该按照个人身体状况适量进 后在体育教学中预防运动损伤起到_定的参考作用。 行, 比如部分同学的机体兴奋性 比蹬低或者天气较冷使也可以适当多做 因 些准备活动, 而通常认为做好准备活动的标准为身体发热和微微出汗。 1 . 1 教师方面 2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身体状况的了解 , E 匕 女 口 有些学生身体可能患有 运动负荷安排不足 , 不能达到促进 ^ 体运动能力提高的目的, 运动负 某些疾病或者天生残疾 , 不能够进行剧烈活动以及某些特殊的体育项 目, 荷安排过大, 不仅使运动系统的局部负荷过重, 从而就很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还可能由于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完 劳, 致使全身机能下降, 协调能力降低 , 注意力、 警觉反应都减弱, 从而容 善, 从而使学生不按照老师在教学中的要求进行运动, 并且老师对某些危 易发生损伤。为了减少损伤 , 教师、 参加体育锻炼者应严格按照运动训练 险性皎大的体育运动项 目没有实行严格管理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引 的原则, 根据年龄、 性别、 健康状况 、 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损伤的特点, 个 导学生在运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 , 5 l 而导致关节活动不充分, 因此极容易 别对待 , 循序渐进,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发生关节肌肉的拉伤事故; 教师在 匕 课之前没有进行充分准备, 因此对体 2 4 ‘ 掌握动作要领, 加强保护和帮助 育场地和教学器材没有进行仔细的检查。 体育课中发生意外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所以, 我们体育教师要f 勤口 / J 、 心, 加强保护 , 确保安全。尽量让事故减少到零, 在教学科 目中, 要针对教 1 2 学生方 面 1 21 思想不重视。 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对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学内容 , 重点加强保护。 麻痹大意是造成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最主要的原因。比如在运动 3运动损 伤处理 运动损伤中最多见的软组织的损伤。软组织一般包括肌肉、 肌腱 、 腱 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热身 ; 在运动中急于求成 , 在技术动作不正 确白 勺 J 隋况下 自 行加大运动强度和技术难度 , 技术动作违反了人体结构的 鞘 、 筋膜 、 韧带、 血管、 关节囊 、 软骨等。 发生在这些组织的损伤称为软组织 损伤。根据损伤后皮肤 、 粘膜是否有创 口和外界相通, 分为开放性与闭合 生理特点都易造成运动损伤。 1 2 . 2 技术动作不规范。 有些学生课 匕 思想不集中删技术讲解和示范 性损伤两大类。 没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 技术动作不合理 , 或者动作粗野、 用力过猛甚至 结束 语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学员产生运动损伤问 故意犯规, 做—些危险动作, 这方面的损伤比例最高。常见于足球排球篮 球等运动中。 题。 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不仅给学生的身 造成严重的影响, 甚至还威胁 在预防涔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时 , 首先必须要对产 1 2 . 3 运动量过大。目 前学生的体质普遍较差、 功课繁重、 锻炼缺乏。 到学生的生命安全。 如果体育课中运动负荷超过学生可以承担的生理负荷量 , 尤其是局部负 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深 ^ 分析, 从而才能够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 通过 担过重, 同样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 _ 跹 当地{ 本文对体育教学 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的深入分析和提出的预防措施 , 总而言之,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 整教学目标, 的, 这佯f 1 就能 自 觉积极的参 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危害巨大 , 因I H ,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极大对运动损伤问题的研究力 与到这项运动中。 度, 并制定出更加完善的预防措施体系, 从而才能够有效的促进体育教育 l 3客观条件 场地和器械缺陷 : 运动场地的不平整 、 不规范和短缺 , 同时保护措施 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证。 的不得当; 室外体育器材生锈 、 腐烂, 学校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都容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462ea7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2.png)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
x
一、体育教学损伤的原因
1、训练过度:参与者因训练过度而导致的损伤最常见,特别是训练量过大或锻炼时间过长等。
2、技术不足:不熟练的技术操作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运动过程中不恰当的姿势或力量过大等。
3、外界环境因素:施加外力,或有毒有害物质等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对参与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4、缺乏营养:体育教学中参与者的营养摄入不足,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严重时将会导致伤害。
二、体育教学损伤预防对策
1、选择合适的器材:要求教师挑选款式合适的运动器材,并定期更换失效的器材,以确保安全操作,减少损伤发生。
2、根据不同人群选定运动量:根据参与者的性别、年龄等不同条件,及时调整运动量和持续时间,以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3、认真掌握技术:要求参与者认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避免不良势力和力量造成伤害。
4、补充营养:参与者必须有充足的营养摄入,为自身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保护身体健康不受影响。
- 1 -。
体育教学中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体育教学中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c8b5b8eb9d528ea81c779ce.png)
防运动损伤 , 足提高教学质量 , 更好地发展 学生体 质 , 高全 民族 健康 秩序井然是安全的前提。 提 水平 的重要保证。 其次 , 课前及时了解场 地情况 , 地不 符合安 全要求要 及时修 整 , 场 造 成 运 动 损 伤 的原 因 器材不牢固或存在安全隐患要 及日 更换 。要 求学生穿符合要求 的运 动 寸
全方面都应有充分的准备 。一些老师 专业思 想不牢 固 , 上课 责任心 不 逐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 , 尤其是新 教材 , 生的好奇 心强 , 想一试为 学 总 强, 随便应付一节课 了事 , 因此课中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 快, 如第一次跳箱、 投标枪 、 背越 式跳 高等。在 教学中教 师要遵 循循序 2 准 备 活 动 不足 、 渐进的原则 , 从基础 学起 , 断掌握 动作要领 , 不 不能盲 目学 习以免出现 准备活动不足或准备 活动不 当, 在损伤 中 占比例最大 。因为不 充 安全事故 , 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 , 教师的示 范动作要 正确 , 示范讲解有 分活动身 体 , 肉、 肌 韧带 没有充分 得到 活动、 力量、 柔韧 和伸展 性都 不 机结合 , 注意练习步骤 , 先看示 范——徒 手练习——低 要求、 小强度 、 轻 够, 最容易使身体各部位受伤。其次 , 准备活动的 内容 与量如果没有 根 重量的练习——符合 技术要 求的 学习——巩固提 高。在练 习过程 中, 据训 练目的内容 , I 依据个体 机体状况 而定 , 没有 针对 性 , 并且对 运动 中 教师应 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认真组织好课堂秩序 , 意练习的节奏 , 注 分 负担较大和易受伤 的部位 如果没有充 分的做好 准备 活动 , 损伤 的几 率 组练习肘要指定小组安全负责人 , 投掷练习时绝对不 能面对面投掷 , 如 将大大提高。 果分组 , 组别之 间要有充分 的距离。保护设施要符合 要求 , 不能因陋就 3 安 全 意识 不 强 、 简, 如单杠 、 跳箱教学需要垫 子。教师要 用正确 的保护动 作保护 学生 , 很多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解 安 全措施 , 习时 往往 由于 技术 并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保 护自己和 同伴 , 高学 生之 间的团结 协作 练 提 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 。在教学 中, 有些老 师和学 生把一 般 的 能 力。 运动损伤看成足正常现象 , 动损伤意识较 淡薄 , 运 运动损伤不 能得到及 再次 , 对学生加强理论教育 , 理论知 识教学 中 , 在 要让 学生 了解运 时治疗 , 从而导致运动损伤不 断加深 , 进一 步伤害 了学生 的身体 健康 , 动生理的基本知识 , 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充分作好准备活动 , 怎样 才能 阻碍 了学生运动成绩 的提 高。 做好准备活动。重视 思想教育 , 体育教学在开放 的环 境中进行 , 生的 学
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58827f5941ea76e58fa047b.png)
场地 中是否 存 在碎 石 以及 其 他杂 物 : 器 材 的 安 全 性 、可靠 性 上 能 否 符 合
要 求 :学校 提供 的设 备 中垫 子 是 否 出 现损 坏情 况 、器 材 与学 生 的身 高 、
教 师 应 当将 安 全 理 念 始 终 如 一 地 贯 彻 在 每 节 课 中 ,并 将 其 作 为 备 课 的 重 点 .使 学 生 能 够 在 良好 的组 织 下 接 受 教 育 。 中学 生 男 女 性 格 不 同的 特 点 ,应 当相 应 的对 其 教 育 ,让 男 生 在 保 障安 全 的前 提 下 从 事 体 育 运 动 。 女 生 则 引 导 她 们 不 要 太 过 羞 怯 .应 当 以大 大 方 方 的态 度 进 行 体 育 运 动 。针 对 教 学 过 程 中 突 发 的 事
本 部 分 的 间 隔 时 间 、 准备 活动 量 没 有 合 理 控 制 、没 有 针 对性 都是 引发
准 备 活 动 对 于 学 生 顺 利 开 展 体
育 活 动有 着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这 一
够 全 面 发 展 的 有 效 途 径 。值 得 赞 扬
与 肯 定 。然 而 喜 人 现 实 背 后 .近 几
危险 .而是 消极应付 。一旦 出现 了
意外 事 故 ,也 不 进 行 仔 细 的总 结 分
析 .导 致 下 次 发 生 同样 事 故 的概 率
课 前 检 查 是 确保 每 节课 能够 顺 利 进
行 的 最 后 一 个 环 节 .是在 物 件 设 备
依 然很大 。第二 ,在体育 学习 中 ,
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422034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e.png)
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运动损伤在初中体育课中非常常见,这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运动损伤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原因1. 不正确的姿势许多初中学生在进行运动时往往忽略了正确的姿势,例如膝盖弯曲、肩膀下垂、身体扭曲等。
这些错误的姿势会造成肌肉和骨骼的压力,导致运动损伤。
2.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原因。
许多初中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而过度训练,造成身体的过度疲劳,从而导致运动损伤。
3. 不足的热身不足的热身也是一个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
在体育课中,许多学生忽略了热身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他们的肌肉和关节没有被充分准备,很容易受伤。
4. 营养不良许多初中学生营养不良,身体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非常差,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运动损伤的影响。
二、预防措施正确的姿势对于预防运动损伤是非常重要的。
在上体育课或进行自己的运动训练时,请确保你的姿势是正确的,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过度训练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身体的过度疲劳,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训练时,请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不要一开始就追求高负荷的训练。
热身是防止运动损伤的关键。
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这样可以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减少对身体的冲击和损伤。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运动损伤也非常重要。
保持均衡的饮食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减少受到运动损伤的影响。
综上所述,预防运动损伤非常重要,学生们在进行运动时一定要注重正确的姿势、训练量的控制、充分的热身和保证营养摄入,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411cbe960590c69ec37675.png)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怀集县第一中学李培芳摘要:现今中学生的体育活动是中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并且是期待解决,即运动损伤问题。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善,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要对中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损伤类型和解决办法进行研究,找到切实可行教学方法,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使体育教学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前言:近几年来报道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给中学体育教育敲响了警钟。
但是,实际上,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在体育锻炼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对中学生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
只要我们思想上防伤观念常备不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中学生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日常教学、训练中,对运动损伤应采取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总结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运动损伤的预防。
不能因噎废食而不敢训练,在教学中训练、竞赛中,各项防护措施具体到位,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发生。
特别是要让中学生正确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学习和掌握一些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提高中学生体育科学素质,增强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于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更是非常必要的。
这无疑也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1、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缺乏了解,个别学生身体患有某些疾病,不适合剧烈活动或某些体育项目,教师没有了解或者即使了解但没有区别对待;教学组织管理不严,学生没有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活动,老师对危险性较大的项目没有严加管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关节活动不充分,从而容易导致关节肌肉的拉伤;教师课前准备仓促,没有对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进行仔细检查,都会增加学生受伤的几率。
中学体育训练中避免运动损伤的几点建议
![中学体育训练中避免运动损伤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1bcbe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b.png)
中学体育训练中避免运动损伤的几点建议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体育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中学体育课堂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逐渐上升,这是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体育训练时,教师应注重训练方式科学性、合理性的体现,尽量避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损伤。
标签:中学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素质教育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存在明显不同,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其良好意志品质的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会进行激烈对抗与身体运动,比较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为了使学生的安全得到保证,训练得到强化,教师需针对运动损伤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
一、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思想上的不重视。
其次,缺少充分准确活动。
准备活动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学生需氧量,并且使其机体的整体代谢速度加快,促进体温升高,保证肌腱弹性、肌肉以及伸展性等状态良好,提升肌肉的伸缩速度与伸缩能力,加强身体协调能力,避免在运动中出现损伤[2]。
在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或者是准备和训练之间间隔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
再次,教学组织缺乏合理性。
最后,器材以及场地的影响。
跑道、场地过滑、太硬、不平以及杂物,器械表面实际粗糙程度,器材安装是否合理,都会对损伤的发生产生影响。
同时在护具不合适或者运动服不合适的影响下,也会引发运动损伤问题。
除此之外,学生心理素质影响。
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差,如在传球时,遇到高球或者是力量较大的球,就会有恐惧感产生。
在处理来球问题时,由于技术动作方面的失误,出现科手指挫伤问题,因此在体育训练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
如果学生心理素质较差,训练中就会出现精神不振、积极性不高、注意力分散以及情绪消极等多种问题,进而产生运动损伤。
二、中学体育训练当中避免运动损伤的主要策略(一)注重思想教育体育教学中,需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注重预防运动损伤措施的实施,因此需将安全教育贯穿在教学始终,每个动作、每节课程都需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此影响下了解运动损伤相关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与保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多一份安全,学生多一份健康——谈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313100)范辉锋【摘要】: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让学生能更科学、合理参与体育运动,促进身心正常、健康发展。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并结合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在本文中阐述现阶段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损伤原因对策【正文】:学校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但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由于器械、动作、身体状况、教学组织、场地、天气等各种因素,往往导致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的发生。
这不仅给身体带来损伤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而且对周围的学生和广大群众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这不但不利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而且又加重了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
如何正确处理学校体育与安全问题,减少学校体育教育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并结合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宝贵经验,简要谈谈中学体育教育中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其对策。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但由于锻炼而造成运动损伤这就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了。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一些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分析现阶段体育教学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主要的还是以下四方面:一、学生因素(一)、生理因素1、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据国内外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要原因,因此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必须要做好准备活动,即做好一般性和专门性两种准备活动,因为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能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加大关节活动幅度,使人能更好地进入运动工作状态。
但我们有一部分学生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认为自己运动能力强或不大运动等原因而在准备活动上“偷工减料”,最后在运动中出现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差等现象,从而导致运动损伤。
2、技术动作的掌握缺乏科学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在学习或复习动作时,尤其是学习新动作,有一部分学生往往会因为认识不到位或在学习新动作时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前的经验上,因而在运动中也常因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违背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征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如:在学习投掷时大脑的思维还停留在小学时掷垒球上,可想而知,用掷垒球的动作来投掷铅球,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3、缺乏自己调节运动量的能力在体育运动时,我们在注重教师科学安排学生体育运动量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运动量的能力,因为在实际的体育运动中学生常常会因为自己对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等原因而自作主张的“修改”教师安排的运动量,有的学生一旦遇到运动项目“适合自己的胃口”,就盲目地投入大量练习,也有的学生盲目逃避练习或象征性练几次,如此的练习,前者就严重的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且往往由于运动量过大或局部运动负担过重导致运动损伤,后者达不到健身的目的。
4、身体素质差由于受现行的升学制度影响,繁重的学习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并占去了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仅靠在校每周2至3节体育与健康课和1节保健活动课来锻炼身体,是根本无法满足学生身体快速增长的需要的,“过度肥胖”和“豆芽菜”为数不少,这也反映了目前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下降的趋势。
医学专家已经发出警告,由于缺乏锻炼,以及糖和脂肪摄入量的增加,肥胖症开始在儿童中蔓延,与此同时,高血压等病症的儿童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一个原因为许多儿童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电视和电脑上面,缺乏运动,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体育课质量的低下。
正是由于身体素质的低下,在运动中遇到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
5、视力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近视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有很多学生已经早早戴上眼镜,在体育运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戴眼镜的学生在运动中是非常“被动”的,原因:①、如果戴眼镜的话,怕眼镜由于运动而掉落或被外界器材打破,落的眼睛、眼镜“两败俱伤”;②、如果不戴眼镜的话,由于视线模糊,而影响练习。
由于视力的不佳,在体育运动中就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6、性意识的萌芽和成熟美国学者J.F.弗莱斯认为:“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讲,性是一个浪漫而常常跃跃欲试的过程”。
但我们现实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女教师的缺少,仍存在男女生混合编班上课,高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这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学生来说产生了不同效果,注意力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学生仍能健康的发展,可一些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做起练习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从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7、女生月经时产生的恐惧感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是由于多数女中学生出于一种害羞心理,对生理知识了解过少,再加上月经期生理上的一些反应,使她们在月经期对体育运动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不敢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或者由于害羞心理,不敢向教师特别是向男教师讲原因,而是“应付”着教师安排的各种练习,可这种练习不但没有发展学生身心,反而严重阻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总之,女学生这种畏惧心理是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二)、心理因素1、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总是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永远是一个幸运者或者自从上体育课到现在从没有出现过一次损伤事故,因而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的各项安全措施也不认真做准备活动,在上课时也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练习时往往由于思想上麻痹大意而造成损伤。
2、体育教学中造成的心理压力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在手段上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导作用和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心率曲线而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使学生练而无趣;在内容上为了考核、考察的达标要求,拼命地把体育课上成身体素质课,使学生练而无味;在观念上长期不变,顽固僵化,使学生练而无劲。
如此教学,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心理上感到体育课“累”、“负担重”,丧失学习兴趣,在现实教学中这种心理压力往往也成了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诱因。
3、自我个性的影响个性是人精神面貌的总的体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体育运动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兴趣和性格,兴趣和性格既是提高练习质量的保证,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根源。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练习得很认真,而有的学生却无精打采;有的学生活泼开朗,而有的学生孤僻懒散。
前者是兴趣不同所致,不感兴趣则心理活动水平下降,身体运动技能未能激活,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后者由于性格上的差异,那些孤僻内向的学生,往往反应较慢,运动能力较弱,且在不能完成练习任务时,易产生逆反心理。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活动,不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
二、教师因素1、教学观念的陈旧传统的教育往往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成了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交往甚少,在教学中,由于受传统的军事体育影响,片面地过于强调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步伐一致,强调行动的一体化。
然而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我们的个别教师仍在“继承与发展”,他们认为这是建立教师威信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可是他们忘了,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这样的教学观念,长期以往只能将师生关系“演变”成了对立、统治、失位的关系。
教学变成了缺乏实效的机械操演,不但使原有的体育教学本色丧失殆尽,而且极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出现。
2、教学基本功的落后体育教师要成为良师益友,业务必须要硬。
这是教学工作的本身要求,也是教师工作的立足点。
业务无能,势必误人子弟,这对神圣的教师职业来说,也是不道德的。
其实教师扎实的基本功,这本身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可是有的教师在现实的教学中,存在示范不到位、讲解不透彻的现象。
最终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对动作技术、技能错误的概念。
最终学生常因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而造成运动损伤。
3、课前准备工作不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体育教学而言,“充分的准备是确保安全的一半”,可部分教师却是没有充分的准备就走入课堂,导致在课堂上忘这忘那,或干脆想到什么上什么,使课堂纪律混乱,教学条理不清。
最终,由于教师违反教学原则或学生不遵守规则、违反组织纪律而造成运动损伤。
4、教学艺术和技巧缺乏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恰当的组织教学来提高学生在整堂课中练习的情绪,使学生积极参与学练。
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只注重动作技术、技能传播,忽视观察学生思维、情绪、行为变化,不能根据教学内容、进度、场地器材的情况恰当地进行示范,讲解,组织或调整练习的方法,变换场地器材的布置,不能适时展开提问、讨论等教学活动,并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手段来调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使整堂课处于紧张状态,学生没有练习情绪的高涨,即也就失去积极的心理状态,最终懒懒散散地应付练习,因而导致出现运动损伤。
5、教学无针对性由于生理和社会的影响男女生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相同年龄或性别之间表现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性别以及运动能力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如果盲目地无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则会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稳定的积极性。
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而是用单纯的理论知识去套一些纲要,那么课的顺利进行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或强度大的动作时,就容易出现损伤。
6、对初次的损伤处理不够引起后阶段的损伤并发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可是我们一些体育教师在对待运动损伤事故时,还有“亡羊不补”或“补不牢”的现象,即在初次遇到损伤现象或有损伤倾向时,有的教师或视而不见,或敷衍了事。
学生也不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或看到教师也没有做什么,从而放松了警惕。
学生始终没有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识,更不要说,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
教师的这种反面的“榜样”作用,使得学生放松了思想,最终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7、走进课改的误区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有的教师成了课改的弄潮儿,可有的教师由于对当前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理论认识不到位、方法不优化,走进了课改的误区:首先在思想上将“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理解成“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贯彻健康第一就成了淡化或放弃体育课的“三基”教学;其次,在形式上一味在“新”字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实”;第三,在方法上重教师指导,轻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