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工程》课件——第五章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患者为中心,面向各类功能障碍患者,帮助改善日 常生活能力、心理、认知、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功能。23二、学科内合作
各专业之间要团结协作,发挥本专业的技 术专长,围绕一个共同目标,才能实现全面 康复。
康复工程
1. 社区(community)的概念 2. 社区的构成 3. 社区的分类 4. 社区功能
社区人类生活的基本场所,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10
二、社区康复的概念
健康教育
康复
保健
计划生育
医疗
预防
社区康复 ——社区卫生服务中六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工程
11
二、社区康复的概念
康复工程
2. 社区康复的概念
第五章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1
目录/contents
第一节:机构康复 第二节:社区康复 第三节:工作方法 — 康复协作组 第四节:康复工作流程 第五节:康复结局
2
康复工程
掌 握:机构康复和整体康复的概念,社区康复的概念,基本原则和
工作内容,康复团队的基本工作方法及组成,优秀康复治疗组 的特征,康复病房及康复门诊工作流程,康复结局,康复治疗 和结局的关系,评定的作用和目的。
运 动 功 能 评 定
心 肺 功 能 评 定
电 生 理 诊 断 科
物 理 治 疗 科
作 业 治 疗 科
言 语 吞 咽 治 疗
心 理 治 疗 科
假 肢 矫 形 器 科
传 统 康 复 治 疗
文 体 治 疗 科
职 业 康 复 科
社 会 工 作 科
科科


康复工程
8
第二节 社区康复
刘玉林
9
一、社区的概述
13
三、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2010年《社区康复指南》 2006年《世界残疾报告》 1999年《偏见与尊严》 1994年《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 1992年社区康复发展评估 1985年建立社区康复培训中心 1981年社区康复全球发展规划 1979年《在社区中训练残疾人》初稿 1976年社区康复(CBR)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CBR) 的定 义多次被修订。 1981年WHO定义: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利 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加以实施,包括依靠有病损、弱 能和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
12
二、社区康复的概念
康复工程
1994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科教文、 WHO 《关于残疾人康复 的联合意见书》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康复的目标、概念和实施办法。 我国社区康复的定义: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政府领导 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及其亲友积极参 与,采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面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 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
第一节 机构康复 张立新
4
一、机构康复概念
康复工程
机构康复是在综合医院中的康复医学科、康复门诊、专科康复门诊、 康复医院(或中心)、专科康复医院(或中心)以及特殊的康复机构等 进行的康复
具有如下特点: 1. 具有完善的康复设备 2. 具有正规训练的各类康复专业人员 3. 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4. 能解决各种康复问题 5. 病、伤、残者必须来机构方能接受康复服务
熟 悉: 康复医疗机构形式,社区康复的特点,康复医学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学科间合作及学科内合作,社区康复工作流程,康 复结局评定的常用量表,影响结局评定的因素。
了 解: 综合性康复中心组织结构图,社区康复的产生与发展,康复
医学专业人员的职责,康复临床工作路径及意义,疗效评定的 标准和结局评定的模式。
3
20
六、社区康复的内容
残疾预防
残疾普查
医学康复
教育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康复
独立生活指导
康复工程
21
第三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
22
一、学科间合作
康复工程
学科间合作是指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为了患者的全 面康复,康复医学还需要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治疗医 学、中医学、工程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 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提高康复疗效 。
广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全国开展社区康复


“十二五”(2011~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十三五”(2016~2020年)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 规划纲要
18
四、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康复工程
19
五、社区康复的特点
康复工程
1. 体现“人人享有康复服 务”的基本策略 2. 社会化的管理方式 3. 主要对象是残疾人,也包括其他有康复需求的患者 4. 强调伤、病、残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 5. 有技术支持和转介服务系统 6. 康复训练场地就近,采用适宜技术,训练时间可持续、持久 7. 社区康复服务效果与效益良好
6
二、康复医疗机构形式
1. 医院康复 2. 康复医学科 3. 康复门诊 4. 疗养院 5. 长期照顾单位
康复工程
7
康 复 中 心


门 诊
病 房
教 务 科
科 研 科
复 评 定
复 治 疗


神 经 康 复 病 房
骨 科 康 复 病 房
脊 髓 损 伤 病 房
小 儿 康 复 病 房
心 肺 康 复 病 房
康复工程
14
(二)中国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康复工程
15
康复工程
1986年,WHO为我国培训十余名社区康复骨干


《在社区中训练残疾人》手册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

国家卫生部在4省(区)城乡开展了社区康复试点

1988年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
16
康复工程
“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


“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

“社区康复实施方案”作为一项独立方案纳入 “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中

1990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17
康复工程
“九五”(1996~2000年)开始, 社会化方式推进阶段、制定“九五” 计划纲要

“十五”(2001~2005年)社区康复工作计划制定
5
整体康复
康复工程
整体康复,是康复医疗机构从事康复医疗业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所谓整体康复,就是从躯体上、心理上、职业教育上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
对残疾患者进行全面而综合性的康复,康复的着眼点不仅是遭受损害的功能 障碍的器官或肢体,更重要的是将残疾患者作为和健全人平等看待的整体 “人”,应能进行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从事适宜的工作和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