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_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座位号:
庆阳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
一、选择题(其中1-8为单选每题3分,9-14为多选每题4分,共计48分)1.要使两物体间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8,可采取的方法是(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保持不变
B.使两物体间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其中一个物体质量减为原来的1/2
C.使其中一个物体质量减为原来的1/4,距离不变
D.使两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减为原来的1/4
2.如图1所示: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 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θtan gR ,则()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θ
cos mg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θcos mg
3.星球上的物体脱离该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 2与第一宇宙速度v 1的关系是v 2
v 1。

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
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1/6。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gr 3
4.滑冰运动员受的最大摩擦力为其重力的k 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 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若仅依靠摩擦力来提供向心力而不冲出圆形滑道,其运动的速度应满足(

图1
A .kRg v ≥
B .kRg v ≤
C .kRg v 2≤
D .2
kRg
v ≤5.如图2所示,斜面上有P 、R 、S 、T 四个点,PR =RS =ST ,从P 点正上方的Q 点以速度v 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落于R 点,若从Q 点以速度2v 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落在斜面上的()
A .R 与S 间某一点
B .S 点
C .S 与T 间某一点
D .T 点[来源:学§科§网]
6.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轨道半径的1/3,则
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A.1天~4天
B.4天~8天C.8天~16天D.16天~20天7.人造地球卫星与地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1.5倍,卫星正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R、ω、g 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
)
22g 2g 33g 25g A. B. C. D.55R 5R 22R 52R ω=ω=ω=ω=8.两颗行星绕某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到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是8∶1,两行星的公转速度之比为(
)A.1∶2 B.2∶1 C.1∶4 D.4∶1
9.关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它的质量是1.24t,若将它的质量增加为2.84t,其同步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
B.它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它可以绕过北京的正上方,所以我国能利用其进行电视转播
D.它的周期是24h,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且距地面高度一定
10.如图3所示,一个大轮通过皮带拉着小轮转动,皮带和两轮之间无滑动,
图2
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3倍,P 、Q 分别是大轮和小轮边缘上的点,S 是大轮上离转动轴的距离是半径的一半的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 、S 、Q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3:3:1
B .P 、S 、Q 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2:1:2
C .P 、S 、Q 三点的周期之比为1:1:3
D .P 、S 、Q 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611.在离地面足够高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桌子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 的小钢球接触,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小钢球恰好在桌子边缘,如图4所示。

桌子的右边缘距墙壁的水平距离为s,让钢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静止释放,使钢球沿着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后打在竖直墙壁上,下落高度为h。

则()
A.弹簧的压缩量x 越大,其他条件不变,则下落高度越大
B.弹簧的压缩量x 越大,其他条件不变,则下落高度越小
C.桌子右边缘距离墙壁的水平距离s 越大,其他条件不变,
则下落高度越大
D.桌子右边缘距离墙壁的水平距离s 越大,其他条件不变,
则下落高度越短12.有一宇宙飞船到了某行星上(该行星没有自转运动),以速
度v 接近行星表面匀速飞行,测出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可得()
A.该行星的半径为vT 2π
B.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23GT π
C.无法求出该行星的质量
D.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2
24v T π13.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轴O 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如图5所示。

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其在竖直平面
内做圆周运动,且刚好能到达最高点P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m P O
图5
图3
A.小球在最高点时对杆的作用力为零B.小球在最高点时对杆的作用力为mg
C.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球对杆的力一定增大
D.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球对杆的力可能增大
14.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

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从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已知它们的运动周期为T,两星到某一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

那么,双
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质量关系是(
)
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
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231224(R R )GT π+
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为122
1m m R R =∶∶D.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22
1122
4R (R R )GT π+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5.一条河宽400m ,水流的速度为2.5m/s ,船相对静水的速度5m/s ,要想渡河的时间最短,渡河的最短时间是_______s ;此时船沿河岸方向漂移_______m 。

16.如图6所示,穿在竖直杆上的物块A 与放在水平桌面
上的物块B 用绳相连,O 为定滑轮。

将A 由图示位置释放,当
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A 物块的速度大小为A v ,则此时物
块B 的速度大小为
,若滑轮至杆距离为d ,则B 物块在此过程中的位移B s =。

17.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
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7所示的装置。

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
上白纸和复写纸。

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
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
图6
座位号:
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5.02cm,B、C间距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cm,A、B间距离y
1
=14.82cm.请回答以下问题(g=9.80m/s2)
离y
2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
__________。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__________m/s。

(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
18.(8分)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若从地
球表面高为h处平抛一物体,水平射程为60m,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水平射程为多少?
19.(10分)如图8所示,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小球p从A点静止下滑,当小球p开始下滑时,另一小球q从A点正上方的D点水平抛出,两球同时到达斜面底端的B处。

已知斜面AB光滑,长度l=2.5m,斜面倾角θ=3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求:
(1)小球p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
(2)小球q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

图8
20.(10分)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某颗中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离地面的高度是地球半径的3倍.求:
(1)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为多少?
(2)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多少?
21.(10分)如图9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距地面高度为h
1
的近地圆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最后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 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如图所示。

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

求:
(1)卫星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大小;
(2)远地点B
距地面的高度。

图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