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重心的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重心的知识点总结
一、重心的概念。
1. 定义。
-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 与质心的关系(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
- 在地球表面附近,当物体的线度远小于地球半径时,物体可视为质点系,质心与重心的位置重合。
质心是从质量分布角度定义的一个点,而重心是从重力作用角度定义的点。
二、重心的位置确定。
1.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
- 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其几何中心上。
- 例如:
- 均匀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
- 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
- 均匀圆柱体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
2. 薄板状物体重心的实验测定 - 悬挂法。
- 原理:薄板静止时,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 操作步骤:
- 用细线将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画出细线的延长线;
- 再换一个位置将薄板悬挂起来,画出另一条细线的延长线;
- 两条细线延长线的交点就是薄板的重心。
3. 不规则物体重心的计算(高中阶段较少涉及复杂计算,简单了解)
- 对于由多个质点组成的物体系统,可以根据重心坐标公式x_c=frac{∑_i =
1^nm_ix_i}{∑_i = 1^nm_i},y_c=frac{∑_i = 1^nm_iy_i}{∑_i = 1^nm_i},z_c=frac{∑_i = 1^nm_iz_i}{∑_i = 1^nm_i}(m_i是第i个质点的质量,x_i,y_i,z_i是第i个质点的坐标)来计算重心位置,但在高中阶段主要以理解概念和简单确定特殊物体重心为主。
三、重心与物体平衡的关系。
1. 重心与稳度。
- 稳度是指物体的稳定程度。
- 物体的重心越低,底面积越大,物体的稳度就越高。
- 例如:
- 不倒翁的底部较重,重心很低,所以它不容易倾倒;
- 而一些高大的建筑物,底部面积大,也是为了增加稳度,防止倾倒。
2. 重心的移动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 当物体的重心位置发生改变时,物体的平衡状态可能会受到影响。
- 如在汽车装载货物时,如果货物装载不均匀,使汽车的重心偏离了正常位置,汽车行驶时就容易发生侧翻等危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