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惠州市高中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卷的指定位置上。
第一部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天然气
B. 铝热剂
C. 液态氨
D. 氨水
【答案】C
【解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故为混合物,故A错误;B、铝热剂是铝和某些金属的氧化物的混合物,故B错误;C、氨气为纯净物,故C正确;D、将氨气溶于水中即得氨水,故氨水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辨别,只由一种物质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物质构成的是混合物,应注意的是氨水是混合物。
2. 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蚕丝
B. 塑料
C. 化学纤维
D. 合成橡胶
【答案】A
【解析】A.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塑料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化学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合成橡胶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明确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分子质量是解题的关键。
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属于
A. 单质
B. 有机物
C. 氧化物
D. 无机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而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中含有多种元素,故选项错误;B、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因此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C、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中含有多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
错误;D、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是无机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类
【名师点晴】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有机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包括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
4. 常温下,下列物质能用铝制器皿盛放的是
A. 稀硫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稀硝酸
D. 浓硝酸
【答案】D
【解析】A、稀硫酸有弱氧化性,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B错误;
C、铝与稀硝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C错误;
D、浓硝酸是强氧化性的酸,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铝制品容器可以盛放浓硝酸,故D正确;故选D。
5. 石油和煤都是重要的化石能源,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纯净物
B. 都含有碳元素
C. 都是可再生能源
D. 都有固定的沸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煤、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因此答案选B
考点:考查煤,石油性质的相关知识点
6. 提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周期律编制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道尔顿
B. 牛顿
C. 门捷列夫
D. 阿佛加德罗
【答案】C
【解析】A.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A错误; B.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故B错误;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D.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D错误;故选C。
7.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IVA族的是
A. 钠
B. 氧
C. 硅
D. 硫
【答案】C
【解析】属于第三周期ⅣA族,则原子结构中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即质子数为14。
A.钠的质子数为11,故A不选;B.氧的质子数为8,故B不选;C.硅的质子数为14,故C选;D.硫的质子数为16,故D不选;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第三周期ⅣA族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2+8+4=14。
8. 下列元素属于卤族元素的是
A. Li
B. P C He D.F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卤族元素包括F、Cl、Br、I,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卤族元素等知识。
9. 现代光纤通信是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A. 硅
B. 铜
C. 二氧化硅
D. 铝
【答案】C
【解析】A、硅常用于半导体材料以及太阳能电池,故A错误;
B、铜最大的用途就是电力系统,常用来制导线,故B错误.
C、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正确.
D、铝是用来电力或船舶飞机等工业的,故D错误.
10.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石油蒸馏
B. 淀粉水解
C. 蛋白质水解
D. 煤的干馏
【答案】A
【解析】石油蒸馏是利用沸点不同把石油分成多个馏分,属于物理变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答案选A。
二、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11. 在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
A. 过渡元素的化合物
B. 第IIA族元素的化合物
C. 第IVA族元素的化合物
D. 第VA族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C
【解析】人类已知化合物中,有机物种类最多,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为C元素,碳元素处于第
二周期ⅣA族,故选C。
12. 某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是H2RO4,则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可表示为
A. HR
B. H2R
C. RH4
D. 不确定
【答案】B
【解析】非金属元素中,其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一般的化合物中,O元素显-2价、H元素显+1价,某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是H2RO4,则R的最高正价为+6价,其最低负价为-2价,所以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故选B。
13.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催化剂
B. 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C. 反应物的浓度
D. 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反应物物质本身的性质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答案选B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相关知识点
14. 关于A1(OH)3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与盐酸反应
B. 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选D。
15. 下列各组的三种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A. C、H、O
B. F、Cl、Br
C. Li、Mg、B
D. Si、S、P
【答案】B
【解析】A.H只有1个电子层,而C、O有2个电子层,则不在同一周期,不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故A错误;B.F、Cl、Br原子在外层电子数都为7,位于周期表ⅦA族,故B正确;C.Li、B都有2个电子层,而镁三个电子层,所以三种元素不在同一周期,不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故C错误;D.Si、S、P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一周期但不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知识,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
数相等,位于周期表中同一纵行。
注意把握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16.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 B. NaOH C. D. H2O
【答案】B
【解析】A.氯化镁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B.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H-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C.C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D.H2O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明确二者概念区别是解本题关键。
一般而言,活泼金属和活泼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本题中金属的氢氧化物、含氧酸盐和铵盐等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17. 对于溶液中的反应,下列方法中不能显著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升高温度
B.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 增大压强
D. 增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错误;B、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错误;C、增大压强,改变反应速率,研究对象是气体,对溶液影响不大,故正确;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错误.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知识。
18. 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的最简单的试剂是
A. 新制生石灰
B. 无水硫酸铜
C. 浓硫酸
D. 金属钠
【答案】B
【解析】A.加入新制生石灰,如水较少,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鉴别,故A错误;B.加入无水硫酸铜,如含有水,生成硫酸铜晶体,固体变蓝色,故B正确;C.加入浓硫酸,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鉴别,故C错误;D.因二者都含有-OH,都能与钠反应,则不能用钠检验,故D错误;故选B。
19.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生铁
B. 金属铝
C. 不锈钢
D. 青铜
【答案】B
【解析】A、生铁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故A错误.B、金属铝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B正确.C、不锈钢是在普通钢中加入金属铬而形成的耐腐蚀合金,故
C错误.D、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故D错误;故选B。
20.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 SO2和NaOH
B. CO2和H2O
C. Cl2和 NaOH
D. CCl4和KCl
【答案】B
【解析】A.SO2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氢氧根离子内部含有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A错误;B.CO2和H2O分子中都只含共价键,且都是极性键,故B正确;C.Cl2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氢氧根离子内部含有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D.CCl4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KCl中钾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明确物质构成微粒之间作用力即可解答。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
21. 在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大气层时,为防止其与空气剧烈摩擦而被烧毁,需在航天飞机外表面安装保护层。
该保护层的材料可能为
A. 铝合金
B. 合金钢
C. 新型陶瓷
D. 塑料
【答案】C
【解析】A、铝合金的熔点较低,不耐高温,故A错误;B、合金钢的熔点较高,但是导热性好,不能保护内部材料,故B错误;C、新型陶瓷熔点较高,所以能耐高温,故C正确;D、塑料的熔点很低,所以不能耐高温,故D错误;故选C。
22. 分别加入适量下列物质,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是
A. NaCl
B. Fe粉
C. 盐酸
D. 新制氯水
【答案】D
【解析】氯水可氧化I—为I2,呈现蓝色
23.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B.
C.
D.
【答案】C
【解析】A.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
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C.
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D.
属于取代反应,也是酯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C。
点晴: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含义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答题的关键。
有机物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的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作加成反应。
24.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 金刚石和C60
B.
C. 与
D. CH3CH3与CH3CH2CH2CH3
【答案】D
【解析】A. 金刚石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
的结构相同,是同种物质,故B错误;C. 与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 CH3CH3与
CH3CH2CH2CH3的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同系物的判断。
互为同系物的物质满足以下特点: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分子式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研究对象是有机物。
25. 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
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氯化钠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常温下能溶于水
B. 水溶液能导电
C. 熔融状态能导电
D. 具有较高的熔点
【答案】C
【解析】A.能溶于水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氨气、HCl等,故A错误;B.水溶液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硫酸、硝酸等,故B错误;C.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以分子存在而不导电,故C正确;D.熔沸点较高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钨丝、金刚石等,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键的判断,可以根据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是否导电判断,注意不能根据溶解性强弱、水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判断,为易错点。
26. 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与水反应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钙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乙醇燃烧是氧化反应,是常见放热反应,故B错误;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则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吸热反应,难度不大,掌握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27.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A+3B2C,在10秒内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由1mol降到0.6mol,则反应速率ν(C)为
A. 0.04mol/(L.s)
B. 0.08mol/(L.s)
C. 0.4mol/(L.s)
D. 0.8mol/(L.s)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的反应速率=(1-0.6)/10="0.04" mol/(L.s),根据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分析,C的反应速率为A的反应速率的2倍,故为0.08 mol/(L.s)。
考点:反应速率的计算
28. 小明家里收藏了一件清代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
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 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 铝被氧化生成的氧化膜稳定且致密,保护着里面的铝
D. 铝的氧化物熔点很高
【答案】C
【解析】A.铝的活动性较强,属于活泼金属,易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B.铝的氧化物不再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反应,故B错误;C.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被氧化,但氧化铝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铝与氧气的接触,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故C正确;D.铝的氧化物熔点很高,与佛像未锈蚀无关,故D错误;故选C。
29.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来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A. 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 1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 金属间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 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答案】B
【解析】A.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来,通过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B.1mol金属单质失电子的多少由原子结构决定,与失电子能力强弱无关,所以1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失电子能力越强,可以通过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可以判断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故选B。
30. 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B. 苯不能被KMnO4氧化
C. 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D. 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
独特的键,因此苯是易取代,能氧化,难加成,A错误;B.苯不能被KMnO4氧化,B正确;C.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例如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C正确;D.苯和乙烯都能在空气中燃烧,D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苯的结构和性质
31. 下列各组物质中为同位素的是
A. 1H与2H
B. O2与O3
C. 乙烯与丙烯
D. 异戊烷与新戊烷
【答案】A
【解析】A.1H与2H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故A正确;B.O2与O3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乙烯与丙烯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D.异戊烷与新戊烷是分子式相同都为C5H12,但结构不同,碳链异构,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A。
点晴:本题考查了同位素的判断。
根据同位素的概念,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同位素是不同的原子,但是属于同一种元素。
32. 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A.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天然气燃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O2、H2O,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因此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选项是A。
考点:考查物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的知识。
33. 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
A. 酒精和碘水
B. 苯和水
C. 乙酸和乙酸乙酯
D. 乙酸和水
【答案】B
【解析】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混合物,说明这两种物质不互溶。
A.碘易溶于酒精中,所以不能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故A错误;B.苯和水不互溶,二者混合分层,所以可以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故B正确;C.乙酸和乙酸乙酯互溶,所以不能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应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C错误;D.乙酸和水互溶,所以不能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明确物质性质及常见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是解本题关键。
互不相同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互溶的液体一般采用蒸馏方法分离。
34.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与的元素同主族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知,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为Cl元素,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A.该元素He元素,位于0族,与Cl元素不属于同一主族,故A错误;B.该元素是O元素,位于第VIA族,和Cl不属于同一主族,故B错误;C.该元素是F元素,位于第ⅦA族,和Cl属于同一主族,故C正确;D.该元素是K元素,位于第IA族,和Cl不属于同一主族,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明确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是解本题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不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如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可能是第IIA族、He、第IIB族元素。
35. 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硫酸的洗气瓶
B.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C.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D.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答案】C
【解析】A.甲烷和乙烯与硫酸不反应,不能鉴别二者,也不能用来除杂,故A错误;B.甲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与水不反应,不能鉴别,也不能用来除杂,故B错误;C.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可用来鉴别,且能除去乙烯,故C正确;D.甲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澄清石灰水,且不反应,不能鉴别,也不能用来除杂,故D 错误;故选C。
36. 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 1和7
B. 6和8
C. 11和16
D. 12和17
【答案】D
【解析】A、原子序数为1和7的元素分别为H、N,不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故A不选;
B、原子序数为6和8的元素分别为
C、O,能形成CO、CO2共价化合物,故B不选; C、原子序数为11和16的元素分别为Na、S,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a2S,故C不选;
D、原子序数为12和17的元素分别为Mg、Cl,能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故D选;故选D。
37. 乙烯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有关乙烯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B.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聚合生成聚乙烯
【答案】C
【解析】A.乙烯是碳原子数小于5的烃,常温常压下是气体,故A正确;B. 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正确;C.乙烯含有双键,性质较活泼,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乙烯含有双键,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故D正确;故选C。
38. 3He与4He互为同位素,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3He与4He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 3He与4He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 3He与4He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D. 3He与4He具有不同的质量数
【答案】B
【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核素互称同位素,中性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3He与4He互为同位素,所以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电子数,具有不同的中子数、质量数,故选B。
39.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B.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
C. 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D. 用火力发电代替风力发电
【答案】D
【解析】A.煤的综合利用的措施主要有煤的干馏、气化、液化等,能大大减少环境的污染,故A正确;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且太阳能实际上是无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有破坏作用的物质,故B正确;C.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D.煤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破坏环境保护,用火力发电代替风力发电,不利于保护环境,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已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污染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变害为利的新工艺和新方法等知识。
40. 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A. CH3CH3
B. CH3CH2CH3
C. CH3CH2CH2CH3
D. CH3CH2 CH2CH2CH3
【答案】A
【解析】A.CH3CH3为乙烷的结构简式,分子中有1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1种,故A正确;B.CH3CH2CH3为丙烷的结构简式,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2种,故B错误;C.CH3CH2CH2CH3为正丁烷的结构简式,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C 错误;D.CH3CH2CH2CH2CH3为正戊烷的结构简式,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3种,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会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找出等效氢原子是解本题的关键。
先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再根据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一去代替氢原子,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烃。
41. X、Y是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如果X原子半径比Y原子半径大,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X的非金属性比Y弱
B. X的原子序数比Y的大
C.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弱
【答案】C
【解析】X、Y是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如果X原子半径比Y原子半径大,则原子序数X>Y,则A.同主族元素从下到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X<Y,故A正确;B.原子序数X>Y,故B正确;C、非金属性X<Y,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所以Y的氢化物更稳定,故C错误;D、非金属性X<Y,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弱,故D正确;故选C。
42. 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B. 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C. 糖类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 糖类、油脂、蛋白质可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蛋白质中含有C、H、O、N等元素,故错误;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