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转课堂的定义---就是在正式的学习中,学生在课 前利用教室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材料等) 自主的学习课程,接着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 动活动(解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 学形态。
翻转课堂的优势 1、可以帮助繁忙的学生 2、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增加了课堂互动 4、让教师更了解学生 5、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6、改变了课堂管理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未来教室的硬件包含教师端的电子白板 、实物投影机、触控笔记型计算机和学生端的电子书、小笔电 、数字比等;软件则由博客、实施追踪、补救教学等系统与硬 件进行无缝整合;各科目的多媒体互动数字教材更是为了教室 的灵魂角色,而无线宽带网络环境则是为了教室的基础建设。
11
精选课件
未来的课堂1-------翻转课堂
常见学校信息化的学习环境 1、计算机教室 2、多媒体教室 3、网络教室 4、信息化增强学科实验室 5、录课室(微格教室) 6、教室研讨室 7、学习频道
学习平台和学习软件的变化 1、学习平台:Blackboard和Moodle 2、学科学习软件:如数学几何画板、物理仿真实验室、化学虚拟实验室、 小学科学虚拟实验插件、数码生物显微系统、敏特英语(特别适合单词记 忆学习)、网络中不同级别编曲软件(支持音乐学科学习)等。
二、教育云---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迁移称为“教育云 ”,包括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计算资源, 这些资源经虚拟化之后,向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 和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的平台 。
10
精选课件
未来的教室
1、国外研究现状:该未来教室主要传递一种“处处是学习场所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的理念,学生人手一个电子书包, 将学习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未来的教室里设置了五个情景,无 论是教室或者社交场所,桌面都设置有触控式大屏幕,学生只 要将电子书包放置于课桌附近,电子书包就会自动连接到大屏 幕,方便与其他学生交流、互动、组成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还会收到教室传递的任务。
1、教学直观演示工具:如PPT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或者素材库、模拟 软件、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动态地演示某些实验或者科学现象等
2、学生个性化学习工具: 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形成娱乐游戏为一体的个别化学习 课件,如国际上提出的“电子作业支持系统(EPSS)”
3、小组合作学习工具:基于Internet网络的合作学习,合作模式有竞争、合同、伙伴 和角色扮演四种。(10-11页)
16
精选课件
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
课题1:变化真大啊 课题2:统计与可能性
17
精选课件
谢谢!请多多交流!
18
一、云计算的概念---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 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 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 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支援能够被快速提供, 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者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 的等系统。
融合的关键要做到:
1、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科学教学。
2、“融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和信息技术简
单的“拼合”。
4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融合要实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实施模 式的优化选择。
二、“融合”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 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5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特征
4、师生交流工具:博客、BBS、聊天室或Email等,提提供有声有色的如超媒体、流媒 体、虚拟现实等技术。
5、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加中,使其成为有机整体中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环境
技术发展与学习环境的构成 1、学习环境的构成:如:课桌、黑板、粉笔、教室实验室、参考书、教具 、学具、学习空间等。 2、方式与手段的发展
学生学习目标:信息技术知识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目标。如“以任务驱动作 为学习目标”的方式,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写一篇作文或者画一幅画来掌握信息技术 课程中的某个知识和技能。
教师教与学生的学: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学,作为工具, 我们关心的是有哪些方面是可以更有效地为提高和改善教学服务?还有哪些技术和 方法值得人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提高?带着这些问题,合理的应用这些技术,最终直 接或者间接地达到或实现与学科融合之目的。工具层面可分为下几个主要方面:
三、微课类型 1、讲授式 2、问题解答式 3、讨论式
四、微课视频 语文--《惊弓之鸟》 数学--《加法运算》
15
慕课
精选课件
慕课的定义---慕课是一种参与者和课程资源 都分散在网络上的课程,只有在课程是开放的 、参与者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这种学习形 式才会更有效。
慕课的特点:
1、开放 2、大规模 3、课程要素完整 4、强调交互
7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要求
明确信息技术的内涵 做好融合的基础---资源融合 理顺融合的途径---过程融合 明确融合的目的---能力融合 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8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方法
传统讲授式法 合作学习法 探究性学习法
9
网络条件下的学科教学融合-精选-课-件 --教育云技 术
融合---可解释为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 体、一体化等。从哲学的意义上,融合通常是 指若干相关事物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合成为 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构建和程序化过程。在这 一个过程中,既是此事物“融合于”彼事物的 过程,又是彼事物“融合于”此事物的过程, 其结果是引起这些相关事物的共同发展变化, 以及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
3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区别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不同
“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整 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整合强调的是在 教育教学中要用到的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 合则包含着互不分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一体 化的过程,强调有机的结合、无缝的链接,而不是 谁辅教学的整合,与助了谁,而是二者要逐渐融为 一体。
12
翻转课堂的精彩案例1
精选课件
13
翻转课堂的精彩案例2
精选课件
14
精选课件
未来的课堂2------微课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 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短小精悍 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目标明确 3、重新构建学习流程---易于分享 4、复习检测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1
精选课件
因为传统的教育存在着很多弊端, 所以要对它进行改革。那么开展信息技 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是我国当前信息技 术教育应用和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 题。但在这个热点之前我国教育改革的 是什么?答案当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 整合。
2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概念
翻转课堂的优势 1、可以帮助繁忙的学生 2、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增加了课堂互动 4、让教师更了解学生 5、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6、改变了课堂管理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未来教室的硬件包含教师端的电子白板 、实物投影机、触控笔记型计算机和学生端的电子书、小笔电 、数字比等;软件则由博客、实施追踪、补救教学等系统与硬 件进行无缝整合;各科目的多媒体互动数字教材更是为了教室 的灵魂角色,而无线宽带网络环境则是为了教室的基础建设。
11
精选课件
未来的课堂1-------翻转课堂
常见学校信息化的学习环境 1、计算机教室 2、多媒体教室 3、网络教室 4、信息化增强学科实验室 5、录课室(微格教室) 6、教室研讨室 7、学习频道
学习平台和学习软件的变化 1、学习平台:Blackboard和Moodle 2、学科学习软件:如数学几何画板、物理仿真实验室、化学虚拟实验室、 小学科学虚拟实验插件、数码生物显微系统、敏特英语(特别适合单词记 忆学习)、网络中不同级别编曲软件(支持音乐学科学习)等。
二、教育云---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迁移称为“教育云 ”,包括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计算资源, 这些资源经虚拟化之后,向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 和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的平台 。
10
精选课件
未来的教室
1、国外研究现状:该未来教室主要传递一种“处处是学习场所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的理念,学生人手一个电子书包, 将学习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未来的教室里设置了五个情景,无 论是教室或者社交场所,桌面都设置有触控式大屏幕,学生只 要将电子书包放置于课桌附近,电子书包就会自动连接到大屏 幕,方便与其他学生交流、互动、组成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还会收到教室传递的任务。
1、教学直观演示工具:如PPT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或者素材库、模拟 软件、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动态地演示某些实验或者科学现象等
2、学生个性化学习工具: 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形成娱乐游戏为一体的个别化学习 课件,如国际上提出的“电子作业支持系统(EPSS)”
3、小组合作学习工具:基于Internet网络的合作学习,合作模式有竞争、合同、伙伴 和角色扮演四种。(10-11页)
16
精选课件
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
课题1:变化真大啊 课题2:统计与可能性
17
精选课件
谢谢!请多多交流!
18
一、云计算的概念---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 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 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 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支援能够被快速提供, 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者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 的等系统。
融合的关键要做到:
1、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科学教学。
2、“融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和信息技术简
单的“拼合”。
4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融合要实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实施模 式的优化选择。
二、“融合”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 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5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特征
4、师生交流工具:博客、BBS、聊天室或Email等,提提供有声有色的如超媒体、流媒 体、虚拟现实等技术。
5、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加中,使其成为有机整体中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环境
技术发展与学习环境的构成 1、学习环境的构成:如:课桌、黑板、粉笔、教室实验室、参考书、教具 、学具、学习空间等。 2、方式与手段的发展
学生学习目标:信息技术知识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目标。如“以任务驱动作 为学习目标”的方式,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写一篇作文或者画一幅画来掌握信息技术 课程中的某个知识和技能。
教师教与学生的学: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学,作为工具, 我们关心的是有哪些方面是可以更有效地为提高和改善教学服务?还有哪些技术和 方法值得人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提高?带着这些问题,合理的应用这些技术,最终直 接或者间接地达到或实现与学科融合之目的。工具层面可分为下几个主要方面:
三、微课类型 1、讲授式 2、问题解答式 3、讨论式
四、微课视频 语文--《惊弓之鸟》 数学--《加法运算》
15
慕课
精选课件
慕课的定义---慕课是一种参与者和课程资源 都分散在网络上的课程,只有在课程是开放的 、参与者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这种学习形 式才会更有效。
慕课的特点:
1、开放 2、大规模 3、课程要素完整 4、强调交互
7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要求
明确信息技术的内涵 做好融合的基础---资源融合 理顺融合的途径---过程融合 明确融合的目的---能力融合 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8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方法
传统讲授式法 合作学习法 探究性学习法
9
网络条件下的学科教学融合-精选-课-件 --教育云技 术
融合---可解释为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 体、一体化等。从哲学的意义上,融合通常是 指若干相关事物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合成为 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构建和程序化过程。在这 一个过程中,既是此事物“融合于”彼事物的 过程,又是彼事物“融合于”此事物的过程, 其结果是引起这些相关事物的共同发展变化, 以及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
3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区别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不同
“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整 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整合强调的是在 教育教学中要用到的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 合则包含着互不分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一体 化的过程,强调有机的结合、无缝的链接,而不是 谁辅教学的整合,与助了谁,而是二者要逐渐融为 一体。
12
翻转课堂的精彩案例1
精选课件
13
翻转课堂的精彩案例2
精选课件
14
精选课件
未来的课堂2------微课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 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短小精悍 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目标明确 3、重新构建学习流程---易于分享 4、复习检测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1
精选课件
因为传统的教育存在着很多弊端, 所以要对它进行改革。那么开展信息技 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是我国当前信息技 术教育应用和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 题。但在这个热点之前我国教育改革的 是什么?答案当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 整合。
2
精选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