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7aee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懂得故事主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感悟和表达。
4.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语言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主题。
2.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提高语音语调准确度。
3.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感悟能力。
4.进行课文的思辨分析,提高学生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园地》四年级上册2.多媒体教学设备3.教学课件4.黑板、彩色粉笔5.朗读比赛奖品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2. 学习课文(20分钟)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重点强调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课文讲解:理解课文内容,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3.小组合作活动:请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3. 情感体验(15分钟)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学生进行情感表达,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4. 语言运用(20分钟)1.学生进行课文改编,发挥想象力,重新书写故事情节。
2.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者,并颁发奖品。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检测1.请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评分评选优秀者。
2.请学生进行课文理解测试,检验学生的课文掌握程度。
六、课后作业1.课文默写:要求学生默写课文中的一段文字。
2.课文复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体验:让学生写一篇感悟课文的文章,包括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七、反思与建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八单元《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薛法根教学实录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八单元《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薛法根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953b04d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8.png)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八单元《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薛法根教学实录教学实录1、理解课题本节课研究的是《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
首先,让学生画出“西门豹”,并了解他的姓名和职务。
___是一个复姓,他管理治理邺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学生们齐读课题,理解了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
2、梳理脉络(课后第一题)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脉络。
为什么派___去治理邺县呢?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学生们理解荒芜的含义是田地没有东西,但教师指出荒芜的意思是没有人耕种,这些田地都荒废。
___到达邺县后,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开始调查原因。
他找了一位老大爷询问,调查人烟稀少和田地荒芜的原因。
从第一小节调查原因,到第七小节调查好了。
最后一自然段写的是兴修水利。
学生们需要理解整个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脉络。
3、概括故事要素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要素,包括兴修水利和破除迷信。
学生们需要自己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要素。
在兴修水利方面,西门豹发现邺县缺乏水源,于是开始修建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力。
在破除迷信方面,___发现邺县的官绅和巫婆都是骗钱的,于是杀鸡儆猴,揭露他们的真面目,破除了迷信。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们能够了解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脉络,概括故事要素,提高语文素养。
在这节课中,老师提出了两种方式来处置官绅,一种是破除迷信,另一种是惩治官绅。
学生们可以自己选择哪种方式更好。
老师选择了“破除迷信”这个主题来教授这节课。
课文中,___来到一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他做了三件事:调查原因、破除迷信、惩治官绅。
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板书,研究了如何用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
这样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研究“调查原因”这一部分时,老师让学生合作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通过问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学生们逐渐了解了___调查的原因,即河神娶媳妇闹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ba7d87e21af45b207a858.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三十二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名师教案(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三十二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名师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0d8a3e3b3567ec102d8aac.png)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例、筛、辐、汰、肴、尿、碱”7个生字;理解“遨游、用武之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
4、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了解设问的作用。
5、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法、品读词句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像鸟儿一样飞向天空,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
你还记得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发射是什么时候吗?生自由说,师总结补充: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
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其实,飞船上除了杨利伟,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你知道是什么吗?(植物种子)(板书课题: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学生齐读课题。
3、理解课题。
那么,现在,你可以告诉我“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中“飞船”指什么?“特殊乘客”又指什么呢?(飞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
特殊乘客:植物种子)为什么航天飞行要带上这些植物种子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文中的一些设问句。
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二)交流汇报。
1、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2、总结整理:这篇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药用及他用。
3、出示带音生字:例、筛、辐、汰、肴、尿、碱(1)学生自由读生字。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b431695a8102d277a22f29.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部编小学课文《蝴蝶的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读中想像,深刻感受作者对蝴蝶的担心。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想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蝴蝶的家》这篇课文。
先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作者为蝴蝶找家)师引导学生详细说(2人)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来探寻《蝴蝶的家》。
(教师手指一下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教师板书:着急担心师:那么,课文中哪些语句能够表现出作者为蝴蝶担心着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勾画相关的语句,并简单标注自己的感受。
好,开始吧。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5分钟后,教师问下面的问题)师:谁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看出作者为蝴蝶担心着急的?生:如果学生用读第二自然段的方式回答。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蝴蝶是怎样的?生:轻盈素洁柔弱(板书:轻盈素洁柔弱)师:“轻盈”是什么意思?(形容蝴蝶身体优美轻柔)师:蝴蝶“轻盈”到什么程度?(生:轻盈得载不动一个水点)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通过他的读,我还没体会到蝴蝶“轻盈”呢,谁再读读?)(谁还有补充?)师:“素洁”是什么意思?(形容蝴蝶身体素雅而洁净)师:蝴蝶“素洁”到什么程度?(生:素洁得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通过他的读,我还没体会到蝴蝶“素洁”呢,谁再读读?)(谁还有补充?)师:“柔弱”是什么意思?(形容蝴蝶身体轻柔软弱)师:蝴蝶“柔弱”到什么程度?(生:柔弱得比一片树叶还无力)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通过他的读,我还没体会到蝴蝶“素洁”呢,谁再读读?)师:出示课件: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们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单元备课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5607aa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3.png)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课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的阅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快乐与幸福的真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基本要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快乐和幸福的情感培养,使他们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并且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学生识字和自读: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课文解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朗读:教师进行课文朗读示范,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4.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共享自己快乐的事,让他们体会并理解快乐与幸福的真谛。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文的默写和感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配合,提高课文理解和朗读能力。
2. 示范引导: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朗读技巧。
3. 情感引导:通过学生快乐事的共享和课文情感的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快乐与幸福的真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通过语文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快乐与幸福的内涵,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获取语言表达能力,还能积极面对生活,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引导,要善于发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六、课堂教学实施1. 学生识字和自读:学生自读课文,并用笔标出不认识的生词,教师在课后跟进,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生词。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 蝴蝶的家 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 蝴蝶的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dcd48a2161479171128c8.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 蝴蝶的家教案8*蝴蝶的家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以问题为线索,思考蝴蝶的家有哪里,以雨天蝴蝶躲藏在哪里贯穿全文,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具有的善于思考,长于观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
课文篇幅比较短小,线索明晰,语言优美,学生比较喜爱。
学生在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尝试着养成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习惯,对本课的学习十分有利。
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形式理解重点词语。
2.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读中加深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对蝴蝶的怜惜,激发学生关爱弱小生命的情感。
重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学习中尝试着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重点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落实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一、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那你能说说家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家是温馨的港湾,让我们的心暖和,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停靠……) 教师引入:(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花丛中、阳光下,小动物们在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
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青鸟、麻雀都回家躲避起来了,小蝴蝶躲到哪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蝴蝶的家。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dea8dfec3a87c24128c42b.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
8 蝴蝶的家(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避、撼、喧”等5个生字,读音多音字“雀”,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2.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避、撼、喧”等8个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重点)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难点)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重点)
板书设计
8 蝴蝶的家
下雨着急
猜想
关爱生命心系自然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让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蝴蝶的生活状况,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不足之处:
1.由于时间关系,小练笔没有让学生展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比较少,激励性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因为老师的赞扬,成功的喜悦,都很好地激励着学生更加努力发奋。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教学设计教案首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ce30f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7.png)
语文园地1。
复述课文时注意熟悉课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
2.学会利用一个熟字加部首的方法识记汉字。
3.认真、正确地抄写词语,注意易错字;认真读句子,学会用简短的话来概括长句子.4.认真、正确地抄写一段话,在抄写中掌握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5.读准词语的读音,积累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重点1.正确复述课文,注意按照一定顺序,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
2。
积累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学会正确表达。
难点学会按照一定顺序,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1.字词积累“识字加油站”中形声字的积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和它们一样。
“词句段运用”中,对于易错字,可以开展“我是小医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这些错别字,采用温馨提示的方法,让学生注意这些生字。
2.语言运用“交流平台"以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时,注意熟悉课文内容,重点部分要讲得详细一些,次要部分要简略一些,复述时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
“日积月累”中都是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学生积累这些词语,并尝试在说话、习作中加以运用。
1。
预习提纲(1)复述课文,说说自己复述课文时要注意什么。
(2)从自己的作文本、抄写本上,搜集自己平时写错的生字,尝试找出自己的易错点。
(3)搜集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
2。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复述课文时注意熟悉课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
2。
了解“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都是由一个熟字加部首组成的。
3。
认真、正确地抄写词语,注意易错字;认真读句子,学会用简短的话来概括长句子。
一、交流平台1。
教师谈话:平时上课时,老师会让大家复述课文,有的同学复述课文有详有略,很有条理,很多同学对此羡慕不已。
其实做到这些也不难,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其中的方法。
2。
所谓复述课文,就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完整而连贯的叙述,它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作文任务》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作文任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67e3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6.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作文任务》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单元重点词语、短语
2. 理解文本大意,学会运用描述性词语和句子来描绘自然景色
3. 感受自然之美,增强保护自然意识
4. 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文任务
教学重点
1. 掌握描述性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 学会描绘自然景色并且理解自然之美
3. 完成作文任务
教学内容
1. 朗读课文《秋光》
2. 分析课文,研究描述性词语和句子,并完成相关练
3. 感受诗意美,讲解自然景色描写,鼓励用心感受,用文字描绘一幅自然美景图
4. 作文示范,详解作文要求和评分标准
5. 作文时间(50分钟),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朗读、解析与欣赏
2. 图像展示与文字总结
3. 个人写作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
2. 作品展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描述自然景色并且完成一篇作文。
通过朗读、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描述性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在欣赏诗意美的同时,也要关注自然之美,提高保护自然意识。
最后,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文任务,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bc473e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1.png)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第八单元的词汇和句子结构;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表达;3.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第八单元的主要课文;2. 词汇:本单元的重要词汇;3. 句子结构:本单元重点句型的学习。
三、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2. 词汇的掌握和运用;3. 句子结构的学习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彼此学习和进步;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分角色表演;3. 学习词汇: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教授本单元的重要词汇;4. 学习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并进行练习;5. 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巩固所学知识;6. 游戏活动:设计语文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能力等;2.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定期进行口头或书面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全套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3cedc2b580216fc700afd64.png)
教
学
目
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5、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重
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0、《电脑住宅》1课时
31、《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课时
《语文园地八》4课时
机动3课时
合计:13课时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难点
1、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4、指导写想象作文的方法。
教法
读、议结合法,自主探究法,情景导读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29、《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c809c1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9.png)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简要复述的方法。
2.能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纲、授”等12个生字。
3.能正确抄写易写错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汉字中的易错字。
4.能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
5.能在横格里正确、工整地抄写文段,提高书写的速度。
6.能积累描写人物精神风貌的四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1.能交流、总结简要复述的方法。
2.能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纲、授”等12个生字。
3.能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总结简要复述的方法。
2.能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纲、授”等12个生字。
3.能正确抄写易写错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汉字中的易错字。
教学过程一、交流方法,复述课文1.教师谈话: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项重要的本领——简要复述课文。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练习复述课文时获得的经验。
2.学生交流。
预设1:我在学习《西门豹治邺》时,知道了复述课文要做到主要内容说详细,次要内容说简略。
预设2:在《故事二则》中,我学到了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复述,这样不容易遗漏主要信息。
3.学生自主默读“交流平台”中简要复述的要点,用笔勾画出关键语句,梳理出简要复述的方法。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梳理、总结。
5.运用所学方法,复述《盘古开天地》。
(1)教师谈话,明确任务:只知道方法还不够,只有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把“知”变成“会”。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上刚才总结的方法,简要复述第四单元的课文——《盘古开天地》吧。
(2)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温习内容。
(3)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在混沌中沉睡——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
(4)请学生交流:这篇课文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简要复述?预设1: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复述。
预设2:“开天辟地”和“化为万物”是故事的主要情节,可以说得稍微详细一些,其他部分可以简洁一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14a3b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4.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识字策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短文。
3.能够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书写。
二、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正确的课文朗读技巧。
3.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4.引导学生进行有关课文内容的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表达。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
4.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课文对话互动。
四、教学环节1. 导入利用图片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
2. 学习新词教师介绍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理解生词的意义并进行朗读。
3. 课文教学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讲解课文的内容和生词,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4. 培养思维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5. 课文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6. 练习与拓展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与课文相关的习题。
2.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思考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写一篇小结。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课文内容展开,通过导入、学习新词、课文教学、培养思维等环节,深入学生思维,在巩固识字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458f29f242336c1eb95ecd.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部编小学课文《蝴蝶的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读中想像,深刻感受作者对蝴蝶的担心。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想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蝴蝶的家》这篇课文。
先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作者为蝴蝶找家)师引导学生详细说(2人)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来探寻《蝴蝶的家》。
(教师手指一下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教师板书:着急担心师:那么,课文中哪些语句能够表现出作者为蝴蝶担心着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勾画相关的语句,并简单标注自己的感受。
好,开始吧。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5分钟后,教师问下面的问题)师:谁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看出作者为蝴蝶担心着急的?生:如果学生用读第二自然段的方式回答。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蝴蝶是怎样的?生:轻盈素洁柔弱(板书:轻盈素洁柔弱)师:“轻盈”是什么意思?(形容蝴蝶身体优美轻柔)师:蝴蝶“轻盈”到什么程度?(生:轻盈得载不动一个水点)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通过他的读,我还没体会到蝴蝶“轻盈”呢,谁再读读?)(谁还有补充?)师:“素洁”是什么意思?(形容蝴蝶身体素雅而洁净)师:蝴蝶“素洁”到什么程度?(生:素洁得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通过他的读,我还没体会到蝴蝶“素洁”呢,谁再读读?)(谁还有补充?)师:“柔弱”是什么意思?(形容蝴蝶身体轻柔软弱)师:蝴蝶“柔弱”到什么程度?(生:柔弱得比一片树叶还无力)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通过他的读,我还没体会到蝴蝶“素洁”呢,谁再读读?)师:出示课件: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们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257da7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4.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
2.能够朗读、理解并背诵诗歌《小船儿》。
3.能够运用文学常识,倾听小说《皇帝的新装》并分析故事情节。
二、教学内容1.诗歌:《小船儿》2.小说:《皇帝的新装》三、教学重点1.诗歌《小船儿》的朗读和理解。
2.小说《皇帝的新装》故事情节的分析。
四、教学环节1. 热身启动(10分钟)•让学生通过问题引导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唱歌或游戏等方式活跃气氛。
2. 导入新知(15分钟)1.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诗歌和小说。
2.分享诗歌《小船儿》的内容和背景。
3.引入小说《皇帝的新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深化教学(40分钟)1.学生朗读诗歌《小船儿》,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2.分组讨论诗歌的构成要素,如押韵、对仗等。
3.分析小说《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深层含义。
4. 练习巩固(20分钟)1.学生分角色朗读小说片段,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分组编写故事大纲,总结小说的核心内容。
5. 课堂评价(10分钟)•点名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
•收集学生课堂笔记或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诗歌和小说的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适时的调整,进一步深化文学素养的培养。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优秀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a220a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1.png)
课堂达标训练题
学习名言分享:
1、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2、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4、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华罗庚
5、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高永祚
6、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7、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高尔基
8、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陈景润。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界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58c88d07482fb4daa58d4bb3.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科学常识性的课文。
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用语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阅读的能力,能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学生对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多。
学校的网络设备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充分了解20世纪的科技发明和创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技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唤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深入学习课文。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第四自然段入手,教学课件展示,学生通过朗读,感受20世纪的科技发展。
在谈到人类生活的改变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人类的生活从古至今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同时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古人的许多幻想都已经成为了现实,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通过理解“发现”和“发明”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技造福于人类的现实意义。
最后,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想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受,体会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
教学目标: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及句子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20世纪所取得的科技成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游戏:比眼力、比嘴力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江树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颜宏流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第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人物,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板书课题生齐读)2、提问:读课题后谁来说一说课题的意思。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
),那是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生答)师板书:周恩来。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指名读全文,正音。
2、同桌互读,并交流积累的词语。
3、测读生字,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注重对后进生的测读和鼓励。
)4、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如:“崛”、“嚷”等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主学习。
2、学习思考:(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3)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几件事?2、合作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课文。
(2)同桌同学交流读文所得。
3、小组交流。
侧重进行自主学习思考“(3)”4、指名汇报学习和交流情况。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试给课文分段。
第一件:讲伯父嘱咐周恩来,不要到外国租界地。
周恩来对此迷惑不解。
第二件:讲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从而体会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第三件:在修身课上,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告诉大家,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有关词语。
2、把课文中的三件是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学习,对周恩来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文章的条理和主要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很好;但我还希望同学们回去很好地读课文,认真学习,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所表体现的人物品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回忆课文中讲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在这三个阶段中,周恩来的情感变化?生说,师板书:疑惑;气愤;立志。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6节)。
读课文,提问:周恩来的内心感到怎样?(很疑惑)。
疑惑什么呢?(生答)板书:中华不振。
2、学习第二部分。
(第7-9节)(1)仔细阅读这部分。
(2)提问:此时,周恩来的心情是怎样的?此时周恩来体会到了什么?(“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让他体会到的?(他看到中国人受欺凌。
)板书:中国人受欺凌(3)思考:第九自然段里为什么不把周恩来沉思的内容写出来,这段在这到什么作用?(因为这段主要是一个过渡段,第一句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的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二句巧妙第把课文引入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
这段话在这主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习第三部分。
(第10—15节)(1)朗读课文,(2)思考:周恩来沉思什么,你从哪里知道?(沉思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修身课上。
)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4、学习第四部分。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联系全文,深入思考。
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所以他立下了这个远大的志向。
课文中的三件事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前面两件事是原因,后面一件事就是结果。
)文章是怎样把三件事连一起的?(多处应用“过渡句、过渡段”衔接起来的)。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2、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写一写。
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现在让我们来学习“阅读链接”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综合性学习”又要求我们怎样做。
二、拓展阅读,理解诗句。
1、学生自由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
2、小黑板出示周恩来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和有关注释。
(1)自由读诗。
(2)看诗的注释,请学生看注释试着说说诗意思3、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三、自主习作,拓展升华自拟题目,把自己学习课文和“阅读链接”所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写下来。
四、布置综合性学习1、我们已经了解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更多人的成长的故事吧。
2、分组说说你想了解哪些人成长的故事。
你打算用什么渠道去了解。
说说你想用什么方式来展示你了解的故事。
五、教师小结:同学们学习得很好,既了解了课文内容,也从课文中得到了体会,还学习到了一定的写作方法。
这是大家认真学习的结果,让我们更加努力而获得更好的成果吧!六、布置作业1、自己收集有关“爱国的格言”。
2、找一些有关周恩来总理的故事读一读板书设计: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疑惑(中华不振)博大胸怀周恩来气愤(中国人被欺凌)远大志向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江树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颜宏流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
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认真平和质朴4.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①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②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①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
②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1.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
2.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六、拓展延伸,提出问题1.刚才你们修改的就是肖复兴《一张画像》中的句子,你们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课下可以读一读。
2.再看课题,第一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可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3.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二、回忆内容,解决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再来读一读,回忆一下,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些事。
2.还记得上节课结束时你们提出的问题吗?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继续学习。
(课题为什么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3.学习第二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课文几次写到爬山虎,给你怎样的感觉?画出相关的语句,再读一读。
(1)第七自然段。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通过想象、朗读感受到爬山虎的美丽,让人看着非常舒服。
(2)第八自然段。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补充原文了解叶老和肖复兴谈话的内容,体会叶老关爱青少年成长、平易真诚的人品。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意义非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这件事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了,“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叶老家小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在我的眼前总是那么绿着。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①通过补充课外资料,了解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特点。
②现在这句话还仅仅是指爬山虎在我眼前总是那么绿着吗?③这句话语题目呼应,表达了肖复兴的感受,让我们再读课题。
三、受到启发,交流体会板书设计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叶圣陶修改作文(1-5)“我”认真、平和字准确树立信心句规范文具体、感人堪称楷模邀请做客(6-10)教学反思: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二、利用重点的词语体会字句中含着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这个句子,体会叶老的人品、作品,体会从叶老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教育,品味并体验作者的感受。
三、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27* 《乌塔》教案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江树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颜宏流教学要求:1、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的故事的了解,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