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张宏杰)
①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谈一面。
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②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
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
阮修则“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
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
“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
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③他们公然蔑视礼法。
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
”他们中的很多人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
《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召,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④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
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⑤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
许多世家大族势力急剧膨胀,甚至发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类似领主状态,许多士族富厚过于王侯。
东晋士族庄园遍布江左,他们“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
园林拟上林,馆第僭太极”。
正如柳诒微所说:
“魏晋以降,易君如举棋,帝国朝代之号如传舍然。
……当时士大夫以地方绅士,操朝廷用人之权。
于是朝代虽更,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岂惟可以激扬清浊,仰亦所以抵抗君权也。
”因此世家大族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牵制,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谚语。
⑥在这种情况下,铁桶一般的大一统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许多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世族们)犹昂然以门第自负。
”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甚至对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抱一种隐隐的睥睨之态。
面对政治权威,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许多人甚至不屑于为皇帝服务。
(选自《杂文月刊》)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许多魏晋人士多才多艺又落拓不羁,其纵酒放达、纵情越礼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如刘伶、阮修等。
B.“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从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纵性任情。
C.魏晋人士崇尚清谈,见面必清谈,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谈间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一直被后人追慕,并且纷纷模仿。
D.阮籍与王安丰追求个性自由发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简旷达,纵性任情,追求享乐,这些行为让后人内心向往却不敢仿效。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没有去赴任。
由此说明,在魏晋时代,王羲之的社会价值相当低。
B.魏晋士人多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合作,视仕途为污秽之地。
为此,嵇康与山涛绝交,阮籍曾经一醉六十余日。
C.魏晋士人颇有春秋战国遗风,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D.相对于汉朝和唐朝,魏晋时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
魏晋时代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春秋战国时代非常相似,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更换频繁,皇权极不稳定。
B.从魏晋时代“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势力很大,甚至能够
牵制皇权。
C.在魏晋时代,世家大族的势力比较强大,但无论如何富不过王侯。
只要经过朝代的更替,世家大族的势力就会动摇。
D.在魏晋时代,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面对政治权威,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他们甚至瞧不起门第远不如他久远的皇帝。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黄旭华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前不久,老人还荣获了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黄旭华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
此后的20多年里,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
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
黄旭华少年时期曾在聿怀中学读书。
2017年9月29日,聿怀中学举办建校14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
黄院士携夫人精神矍铄地回到母校出席活动,寄望同学们立自强之志,迈坚寒步伐,成为新一代国家栋梁。
(摘编自《汕头日报》)材料二:
1958年,中国的核动力潜艇完全白手起家。
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
其中,核动力装置、艇体结构及艇型等7项难题号称“七朵金花”。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艇型是“水滴型”,美国为实现水滴型构造,谨慎走了三步。
中国该怎么办?黄旭华大胆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
既然国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就说明这条路切实可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只能少走弯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
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
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
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
方案一出,黄旭华又一头扎进上海交大的试验室。
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前进”牌算盘。
在没有计算机之前,研制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就是从这把算盘上跳出来的。
黄旭华说,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常常是两拨人一起算,结果一致还好,不一致两边都要重新算。
除此之外,黄旭华还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
核潜艇体积狭窄,而装艇设备和管线数以万计,如何知道艇体和设备的精确重量、确保重心稳定?黄旭华要求,所有设备都要过秤。
在之后数年的建造过程中,大小设备件件如此、天天如此。
“斤斤计较”使得排水量达4000多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完全吻合。
为了艇上千万台件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网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可想而知。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了。
(摘编自《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曾拿着算盘算数据》)材料三:
下潜的深度,决定了核潜艇能否躲过对手的监视而成功攻击目标。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
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为了稳定军心,黄旭华在和潜艇的官兵们开会时,大胆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决定。
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在这一深度,一张扑克牌大小的核潜艇艇壳要承受1.5吨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摘编自臧江江、吴夏曦《核艇之父黄旭华人间蒸发30年成就赫赫之功》)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中的颁奖词赞颂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深潜人生。
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第一代核潜艇研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直至耄耋之年仍延续着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
B. 材料一写黄旭华93岁仍坚持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还到校园参加活动,为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人才培养奔走操劳,贡献余热。
C. 材料二中,中国早期核潜艇科研手段一片空白。
黄旭华只能带领同事拿着算盘算数据,用此手段提出了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原有的尖端技术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D. 材料三写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时,下去后再没有上来,艇上人员
葬身海底。
一是证明科学研究总是存在危险的,二是为写黄旭华作铺垫。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比较生动的语言,含蓄地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浑金璞玉般的品质,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情感力度。
B. 材料二提到美国三步实现艇型水滴型构造,意在为下文衬托黄旭华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作铺垫。
C. 这三则材料运用了引用、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就黄旭华的事迹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
D. 材料三中,作者写到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说明黄旭华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其他做此研究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须沟(节选)
老舍
[提示]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宝庆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
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初夏。
[娘子由外面匆匆走来。
二春:娘子,看见二嘎子没有?
娘子:怎能没看见?他给我看摊子呢!
大妈:他荒里荒唐的,看摊儿行吗?
娘子:现在,三岁的娃娃也行!该卖多少钱,卖多少钱,言无二价。
小偷儿什么的,差不离快断了根!(低声)听说,官面上正加紧儿捉拿黑旋风。
一拿住他,晓市就全天下太平了。
他不是土匪头子吗?哼,等拿到他,跟那个冯狗子,我要去报报仇!能打就打,能骂就骂,至不济也要对准了他们的脸,啐几口,呸!呸!呸!
偷我的东西,还打了我的爷们!
[程疯子慢慢地由屋中出来。
二春:疯哥,你在家哪?
疯子: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娘子:又是疯话!我问你,你这两天又怎么啦?
疯子:别瞪眼!我就怕吵架!我呀,有了任务!
二春:疯哥,给你道喜!告诉我们,什么任务?
疯子:民教馆①的同志找了我来,教我给大家唱一段去!
二春:那太棒了!多少年你受屈含冤的,现在民教馆都请你去,你不是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吗?
娘子:对啦,疯子,你去!去!叫大家伙看看你!王大妈,二姑娘,有钱没有?借给我点!我得打扮打扮他,把他打扮得跟他当年一模一样的漂亮!
疯子:我可是去不了!
二春:怎么?怎么?
娘子:怎么?怎么?
疯子:我十几年没唱了,万一唱砸了,可怎么办呢?
娘子:你还没去呢,怎就知道会唱砸了?
疯子:还有,唱什么好呢?
二春:咱们现编!等晚上,咱们开个小组会议,大家出主意,大家编!
疯子:难办!难办!
[四嫂夹着一包活计,跑进来。
四嫂:娘子,二妹妹,黑旋风拿住了!拿住了!
娘子:真的?在哪儿呢?
四嫂:我看见他了,有人押着他,往派出所走呢!
娘子:我啐他两口去!
二春:走,我们斗争他去!把这些年他所作所为都抖漏出来,教他这个坏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娘子:疯子,你也来!
疯子:(摇头)我不去!
娘子:那么,你没教他们打得顺嘴流血,脸肿了好几天吗?你怎这么没骨头!
疯子:我不去!我怕打架!我怕恶霸!
娘子:你简直不是这年头儿的人!二妹妹,咱们走!
二春:走!(同娘子匆匆跑去)
疯子:(独自徘徊)天下是变了,变了!你的人欺负我,打我,现在你也掉下去了!人、老实人、受委屈的人,都抬起头来;你们恶霸可头朝下!哼,你下狱,我上民教馆开会!变了,天下变了!必得去,必得去唱!一个人唱,叫大家喜欢,多么好呢!
[狗子偷偷探头,见院中没人,轻轻地进来。
狗子:(低声地)疯哥!疯哥!
疯子:谁?啊,是你!又来打我?打吧!我不跑,也不躲!我可也不怕你!你打!我不还手,心里记着你;这就叫结仇!仇结大了,打人的会有吃亏的那一天!打吧!
四嫂:(从屋中出来)谁?噢!是你!(向狗子)你还敢出来欺负人?好大的胆子!黑旋风掉下去了,你不能不知道吧?好!瞧你敢动他一下,我不把你碎在这儿!
狗子:(很窘,笑嘻嘻地)谁说我是来打人的呀!
四嫂:量你也不敢!那么是来抢?你抢抢试试!
狗子:我已经受管制,两个多月没干“活儿”②了!
四嫂:你那也叫“活儿”?别不要脸啦!
狗子:我正在学好!不敢再胡闹!
四嫂:你也知道怕呀!
狗子: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
坦白以后,学习几个月,出来哪怕是蹬三轮去呢,我就能挣饭吃了。
四嫂:你看不起蹬三轮的是不是?反正蹬三轮的不偷不抢,比你强得多!我的那口子就干那个!
四嫂:狗子我说走嘴啦!您多担待!(赔礼)赵大爷说了,我要真心改邪归正,得先来对程大哥赔不是,我打过他。
赵大爷说了,我有这点诚心呢,他就帮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
四嫂:疯哥,别光叫他赔不是,你也照样给他一顿嘴巴!一还一报,顶合适!
狗子:这位大嫂,疯哥不说话,您干吗直给我加盐儿呢!赵大爷大仁大义,赵大爷说政府也大仁大义,所以我才敢来。
得啦,您也高高手儿吧!
四嫂:当初你怎么不大仁大义,伸手就揍人呢?
狗子:当初,那不是我揍的他。
四嫂:不是你?是畜生?
狗子:那是我狗仗人势,借着黑旋风发威。
谁也不是天生来就坏!我打过人,可没杀过人。
四嫂:倒仿佛你是天生来的好人!要不是而今黑旋风玩完了,你也不会说这么甜甘的话!
疯子:四嫂,叫他走吧!赵大爷不会出坏主意,再说我也不会打人!
四嫂:那不太便宜了他?
疯子:狗子,你去吧!
四嫂:(拦住狗子)你是说了一声“对不起”,还是说了声“包涵”哪?这就算赔不是了啊?
狗子:不瞒您说,这还是头一次服软儿!
四嫂:你还不服气?
狗子:我服!我服!赵大爷告诉我了,从此我的手得去作活儿,不能再打人了!疯哥,咱们以后还要成为朋友吧,我这儿给您赔不是了!(一揖,搭讪着往外走)疯子:回来!你伸出手来,我看看!(看手)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我就放心了!去吧!
[狗子下]
四嫂:唉,疯哥,真有你的,你可真老实!
疯子:打人的已经不敢再打,我怎么倒去学打人呢!(入室)
(有删改)【注】①民教馆:民众教育馆,负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②“活儿”:偷窃。
7. 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戏剧构思巧妙,借未出场的恶霸黑旋风串联多个场景,推动剧情发展,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打黑除恶带来的新变化,从而突出戏剧主题。
B. 剧中独白能多维度展现人物性格,程疯子独自徘徊时的一段话,写出了他对时代新变化的喜悦,更表现了他害怕恶霸、不敢当面斗争的懦弱性格。
C. 戏剧善用语言刻画人物,狗子上场时,疯子说“谁?啊,是你!”四嫂说“谁?噢!是你!”,一字之差,一标点之别,尽显人物不同的内心情感。
D. 剧中的台词极具个性与地方特色,如“抖漏”“碎在这儿”“加盐儿”“玩完了”等,在展现人物性格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浓郁的北京味。
8. 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表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本文围绕程疯子写了哪些冲突?请简要概括。
(6分)
9. 现代文艺理论家周扬称赞“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句台词“有斤两”,请谈谈你
对这句台词的理解。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
..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
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金
华范景淳吏吏部
..,得疾,无他子弟。
人殆之,不肯舍。
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
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
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
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
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
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
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
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
..,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
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
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成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立,而其箕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B.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C.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D.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遺归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闾巷,小的街道,借指民间。
二十五家为一闾,后来称居民的区域为闾里、闾巷。
泛指乡里民间。
B. 吏部,曾被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其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
C. 邸,犹旅馆,古代为旅客提供膳宿的建筑。
官办的旅邸在都城有馆、驿、邸、舍名称,供公出的官员差吏使用。
D. 京师,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是帝王与朝廷所在地。
后也用来称首都周边地区。
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B. 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 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D. 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
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
(2)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
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15小题。
哀郢二首①(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②。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③,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
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
②徂岁:言岁月流逝。
下阪轮:下坡的车轮。
③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句写景,意思是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为下句的感叹作铺垫。
B. 次句将过去的岁月比作下坡的车轮,运用比喻手法生动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C. 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既伤古,又悼今。
D. 颈联“淋漓痛饮”是因为诗人被任用后的喜悦,“慷慨悲歌”是因为白发新添事业未竟。
15. 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荀子在《劝学》中善用正反设喻说理。
比如:他用蚯蚓正面设喻,得出“______________”的成功经验;接下来用螃蟹反面设喻,得出“______________”的失败教训。
(2)《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服、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对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翻拍经典,成为当下不少创作者的选择,其中,不乏超越前作的精品,但随着翻拍频率、数量的不断提升,问题愈发,不少翻拍剧泯然众人,遭遇口碑危机。
颠覆的改编、雷人的剧情,让不少观众对翻拍剧产生抵触情绪。
翻拍剧遭质疑,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
比如,有的翻拍剧只顾热度和流量,导致作品;有的为搏眼球,一味搜奇猎艳,牵强附会;有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加入不合逻辑和常识的内容;有的海外取材,却机械地复制粘贴,导致严重的“水土不服”……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是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
今天,各种拍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而我们的胸怀、创意也要跟进。
(),才能发现的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17.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突显甚至粗枝大叶源源不断
B. 凸显或者粗制滥造滔滔不绝
C. 凸显甚至粗制滥造源源不断
D. 突显或者粗枝大叶滔滔不绝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
B.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