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856-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第6章 6.1 网络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920852-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第6章 6.5 信息安全

920852-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第6章 6.5 信息安全

消息认证技术
安全单项散列函数的要求: 一致性、单向性、唯一性、易于实现高速计算。
身份认证技术
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
①口令认证 认证方要求被认证对象提交口令。 实现简单,不需要额外的硬件设备,但易被猜测。 ②一次口令机制 用户的密码按照时间或使用次数动态变化,且每个密 码只使用一次。 ③生物特征认证 常见的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
特点:加密解密速度私钥两个密钥成对出现,互不可推导。 加密模型 加密解密速度慢,不需秘钥分发。
认证模型
⑵认证技术
证实被认证对象是否属实和是否有效的一个过程。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验证被认证对象的属性来确认被 认证对象是否真实有效。
认证
消息认证 用于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身份认证 用于鉴别用户身份。
6.5 信息安全
6.5.1网络安全
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 保护,不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 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 中断。
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 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 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1.基本特征
①保密性 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 ②完整性 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即信息在存储或传 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 ③可用性 在任意时刻满足合法用户的合法需求。 ④可控性 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2.网络安全技术
⑴数据加密技术
基本思想
对称加密
文件加密和解密的密钥相互可以推导。
⑶数字签名技术
数字签名以防止信息发送者抵赖行为的发生,目前
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数字签名是最常有的方法。
发送方 加密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 版)_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_[共6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 版)_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_[共6页]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2版)
刘超史晓峰主编
唐明双王妍姜亦学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编写。

本书既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阐述,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数据库基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基础。

本书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高职或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作为各行各业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
♦主编刘超史晓峰
编著唐明双王妍姜亦学
责任编辑武恩玉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
邮编 100061 电子函件 315@
网址
北京楠萍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19.75 2010年9月第2版
字数:521千字 2010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ISBN 978-7-115-23439-1
定价:33.0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67170985 印装质量热线:(010)67129223
反盗版热线:(010)67171154。

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第6章

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第6章

6.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6.2 计算机通信的基本概念6.3 计算机局域网基础知识6.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6.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社会的信息化、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各种计算机资源共享等种种应用需求,推动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

图6.1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示意图。

高速通信线路主机终端通信子网通信控制处理机终端终端主机主机主机图6.1 计算机网络示意图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远程终端联机阶段由一台大型计算机和若干台远程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组成联机系统,进行远程批处理业务。

2.计算机网络阶段3.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由于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终究有限,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故将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起来,形成规模更大的网络,这就是互联网络。

20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主要支柱产业。

1993年,美国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就是把分散的计算机资源通过高速通信网实现共享,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计算机网络的种类繁多,很难用单一的标准将它们统一分类。

这里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有助于弄清计算机网络究竟是什么。

1.按地理范围分类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联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类:广域网、局域网和互联网。

2.按拓扑结构分类拓扑结构就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

对应的网络就称为星形网、总线网和环网,如图6.2所示。

工作站工作站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工作站(a) 星型拓朴结构图6.2 网络的拓扑结构工作站工作站工作站工作站文件服务器(b) 环型拓朴结构工作站工作站工作站工作站文件服务器工作站(c) 总线型拓朴结构网络传输介质就是通信线路。

计算机网络背诵

计算机网络背诵

计算机网络(第2版)复习资料第1章引论1.1、计算机网络是密切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正迅速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2、现代意义的计算机网络是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建成的ARPANET实验网开始的。

1.3、计算机网络:利用各种通信手段,例如电报、电话、微波通信等,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有机地连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而且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的系统。

1.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提高可靠性(4)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1.5、网络的组成元素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网络节点(又称网络单元)和通信链路。

网络节点又分为端节点和转接节点。

1.6、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状、环状、全互连型和不规则型等五大类。

对于点到点全互连型网络,连接数随节点数的增长迅速增长;当网络中有N个接点时,全网共需N(N-1)/2条线路,它只适用于节点数很少的广域网中。

1.7、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1.8、按信息传播方式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点对点网络和广播式网络两大类。

1.9、所有的因特网协议标准都是以RFC文档的形式发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此类文档都是因特网协议标准。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2.1、波特率、比特率、误码率的计算。

2.2、码元速率:又称为信号速率,指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Baud),也称为波特率。

2.3、Nyquist公式和Shannon公式的应用与计算。

(P59-62)(1)在带宽为10MHz的信道上,如果使用4电平的数字信号,每秒钟能发送多少位(或多少字节)?(2)一个数字信号通过信噪比为20dB的3kHz带宽的信道传送,其数据速率最大为多少?2.4.1、基带传输:计算机等数字设备中,二进制数字序列最方便的电信号形式为方波,即1或0分别用高(或低)电平表示,人们把方波固有的频带称为基带,方波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在信道上直接传送数据的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2版 第6章 无线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2版 第6章 无线局域网
(2)系统提示输入管理密码,默认密码是public,输入密码后,可打开AP设置 “USB Configuration Utility”对话框,如图6-3所示。在“System”选项卡中 显示本AP的基本信息和MAC地址。
(3)设置AP的IP地址
在“USB Configuration Utility”对话框中单击“IP Config”选项卡,将“DHCP Client”(DHCP客户端)设置 为“Disable”(禁止)再在上面几个框中设置本地网络的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地址,使得AP可以连通局域网。 本实验设置IP地址为192.168.0.117,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下面通过一个实验举例如何组建无线家庭网络。实验使 用一个AP,使得台式机和笔记本计算机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一) 安装无线网卡和AP
1.硬件设备
局域网接口或ADSL路由器接口,可以连接RJ45线路; 无线AP:这里使用D-Link DWL-900AP;
无线网卡: (1)PCI DWL-520+,用于接入台式计算机; (2)PCMCIA无线网卡 DWL-650+,用于接入笔记本电脑。
【提示】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已经内置了无线网卡,不 需要另外安装。
(3)安装网卡的驱动程序。网卡驱动程序安装成功后,在Windows任务 栏的托盘上会出现一个无线网络标志,如下图6-1所示
图6-1 托盘上会出现一个无线网络标志
3.安装AP
(1)测试有线线路网络连接正常。 (2)将AP电源线接好,并使用网线把AP的RJ45端口和有线网络的RJ45端
900的驱动光盘,光盘开始自动播放(如无法自动播放,自行点击光盘里 面的Setup.exe可执行文件),出现设置起始界面,如下图6-2所示。单 击Install Config Utilities ,按照向导完成驱动程序安装。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
全书共分6章,分别介绍计算机概述、操作系统、计算机络、办公信息处理、数据的数字化和数据安全等。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出版工作
该教材主编为张岩、杨亮、裴若鹏,副主编为刘立群、丁茜、周颖。其中第1章由刘立群裴若鹏编写,第2章 由周颖编写,第3章由张岩编写,第4章由丁茜、邹立娜编写,第5章由杨亮编写,第6章由裴若鹏、张岩编写。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
20xx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教材特色
目录
02 内容简介2版)》是由张岩、杨亮、裴若鹏主编,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等学 校通用教材、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材。该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 材,也可作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培训和自学教材。
2012年8月13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操作系统、计算机络、办公信息处理、数据的数字化和数据安全、 软件理论基础。每一章配有本章小结和习题。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学资源
该教材配有辅助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训(第2版)》。
教材特色
该教材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教材,目的是使学生学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相 关知识,培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该教材注重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力图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主动性。
作者简介
张岩,女,中共党员,博士,牡丹江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谢谢观看

计算机网络教程 课件 (第二版) 谢希仁 第6章

计算机网络教程 课件 (第二版) 谢希仁 第6章
Page ‹#› 单击此处结束放映
互联网
局域网
结点交换机 局域网
广域网 路由器
图6-1
Page ‹#›
由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互联网
单击此处结束放映
广域网与互联网
相距较远的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与广域网相连,组成了 相距较远的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与广域网相连, 一个覆盖范围很广的互联网。这样, 一个覆盖范围很广的互联网。这样,局域网就可通过 广域网与另一个相隔较远的局域网进行通信。 广域网与另一个相隔较远的局域网进行通信。 互联网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网络的“互连”,它使用路 互联网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网络的“互连” 由器来连接多个网络,并在网络间进行分组转发; 由器来连接多个网络,并在网络间进行分组转发;广 域网指的是单个网络,它使用结点交换机连接各主机, 域网指的是单个网络,它使用结点交换机连接各主机, 在单个网络中进行分组转发。 在单个网络中进行分组转发。 广域网和局域网都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构件, 广域网和局域网都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构件,从互联 网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平等的。 网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局域网还是 广域网,网内主机进行通信时, 广域网,网内主机进行通信时,只需要使用网络的物 理地址即可。 理地址即可。
Page ‹#›
单击此处结束放映
图6-2
Page ‹#›
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
单击此处结束放映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主要区别
表 6-1 对比的方面 思路 连接的建立 目的站地址 路由选择 当结点出故障时 分组的顺序 端到端的差错处 理和流量控制 虚 电 路 服 务 与 数据 报 服 务的 对 比 虚电路服务 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 来保证 必须有 仅在连接建立 阶段使 用, 每 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 路号 在虚电路建立 时进行 ,所 有 分组均按同一路由 所有通过出故 障的结 点的 虚 电路均不能工作 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 目的站 由分组交换网负责 数据报服务 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 主机来保证 不要 每个分组都有目的站 的全地址 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 由 出故障 的结 点可 能会 丢失 分组 , 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 变化 到达目的站时不一定 按发送顺序 由用户主机负责

920851-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第6章 6.6 信息传递与共享

920851-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第6章 6.6 信息传递与共享
6.6文件共享与及时通信
1.文件共享与高速下载
BT是一种专门的P2P协议。用户只要安装BT客 户端软件后,在网上查找能通过“种子” (torrent文件)下载的Web网站,单击torrent文 件链接,就可以下载所需要的文件。
BT将一个文件分成N份,每部分长度为256KB。 如果客户1读取其中的第i个部分,客户2读取第j 部分,则客户1可以直接向客户2读取第j个部分, 而客户2可以直接向客户1读取第i个部分。文件下 载的速度取决于客户端能连接的同时上传/下载该 文件码是加密 传输的,而其他数据则是明文传输的,因此 QQ 的 聊 天 信 息 并 不 保 密 。 在 实 际 的 系 统 设 计中,为了降低QQ服务器对整个系统安全 性的影响,采用分布式服务器配置。
QQ可以提供在线聊天、视频电话、文 件传输、QQ邮箱等。
3.流媒体应用
PPLive是当前流行的互联网视频直播 流媒体软件之一。P2P网络中心是视频源与 服务器。视频源提供视频内容服务,服务 器记录用户选择的频道。视频源将视频内 容数据分割成长度固定的帧。每个节点在 接收数据帧的同时,也缓存一定时间的数 据,以提供给下一个节点。这种方法的优 点是加入PPLive系统的用户越多,播放节 目越流畅。
迅雷是一款基于P2P技术的新型下载软 件。迅雷能够将网络上存在的服务器和计 算机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构成独特的迅 雷网络,通过迅雷网络各种数据文件能够 以最快速度进行传递,可以对服务器资源 进行均衡,有效降低服务器负载。
2.及时通信应用
QQ属于集中式P2P结构,是腾讯公司开 发的及时通信P2P软件。
4.共享存储
OceanStore是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任 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加入OceanStore。如果 一台计算机加入OceanStore,则要为系统提 供自己的存储空间,同时也能获得其他人提 供的存储空间。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
一套工业标准的协议集, 目的是使不同 厂 家生产的计算机 都能在共同的网络 环境下运行。它是Internet中计算机之 间通信所必须共同遵守的通信规定.
2.TCP/IP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②TCP与IP协议的作用及工作过程 IP协议负责数据传输, TCP协议负责数据 传输的可靠性。 首先, TCP协议将数据分段 (称数据报) , 并加上报头;IP协议再加上目的地址, IP协议 还具有路由选择功能; IP数据报可通过不同 的路径传输, 对出现的乱序、丢失等错误,由 TCP协议处理。
networks”即“互连各个网络”,简称 “互 联网络”,又叫“因特网”。
Internet起源于ARPANET, 它全部采 用TCP/IP协议。
当今的Internet主要由互联网服务提 供商ISP的骨干网络互联组成。
Internet基本概念 拥有我国骨干网的ISP主要是中国电
信、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教育部的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网 CSTNET等。
局域网络的功能和特点 主要功能和作用: 实施网络通信和共享网路资源。 包
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 局域网可分
为有线和无限局域网(Wireless LAN)。 局域网具有以下特点: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1.有限的覆盖范围 2.高数据传输率、低误码率,支持多种
传输介质(速率达10Mbps以上) 3.一般归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
关于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无线局域网是利用WiFi无线通信技术将
PC等设备连接起来, 构成可以互相通信、 资源共享的网络。一般是由无线路由器或 AP和无线网卡组成无线网络。
AP(Access Point) 是有线局域网和无线 局域网之间的桥梁。相当于一个内置无线 发射器的集线器或路由器,无线网卡是接 收AP所发射信号的客户端设备。

920854-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第6章 6.3 互联网

920854-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第6章 6.3 互联网

拨号入网
ISP网络
INTERNET 电话网
PPP账号 口令
局域网接入
6.3.5因特网基本服务 1.浏览器(Brower)
INTERNET
Communicator
信息服务 WWW
软件 Browser Internet explorer
2.超链接 给你带来更多的与此相关的文字、 图片等信息。
Hyperlink
本地主机
返回解析 结果
本地域名 服务器
其他域名 服务器
返回 解析 结果
4.因特网的组成
物理网 实现信息流的传送
协议 共同遵守的交流规范
应用软件 与网络打交道的交互界面
信息 网络的灵魂
6.3.4因特网接入方式
城市地面固定电话铜线网 调制解调器接入 ISDN “一线通” 不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ADSL 有线电视HFC网宽带接入 移动通信接入 卫星通信接入 LAN接入系统
0
8 16 24
32
A类 0 网络号
机器号
B类 1 0 网络号
机器号
C类 1 1 0 网络号
机器号
A类 1677214 1.X.Y.Z~126.X.Y.Z
B类 65534 128.X.Y.Z~191.X.Y.Z
C类
254
192.X.Y.Z~223.X.Y.Z
6.3.2因特网协议
IP协议以IP分组格式穿过由因特网路由器连接的 不同的网络,从源主机将分组传输到目的主机。各种 不同的局域网和广域网通过IP协议能够互联起来。
传输层协议
①TCP 协议 对所接收的IP数据报通过差错校验、确认重传以 及流量控制等控制机制,实现端系统之间完全可 靠的数据传输。
②UDP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不可靠的端系统数据传 输服务。

kj6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kj6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联网的计算机要一台以上、且各自独 立构成系统。 (2)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之间又是相互 连接的。 (3)要有网络协议的支持。

计算机基础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6页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联网的目的是把分散的单一功能的 计算机组织起来,通过线路的连接充分利 用网上计算机的资源,方便地使用单机上 没有的软硬件设备,这种连接使用的方式 称作共享。 数据资源 软件资源 硬件资源

网络中各个站点相互联接的方法和形式称 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的 一个重要特性。它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设计、 性能、可靠性以及建设和通信费用等方面 因素。
计算机基础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12页
1、星型结构

星型拓扑是将各站点通过链路单独与中心 结点连接形成的网络结构;各站点之间的 通信都要通过中心结点交换,中心结点执 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
计算机基础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23页
四、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基础
4、TCP/IP协议 ►(1)链路层。位于TCP/IP协议的最低层。负责从网络 上接收发送物理帧以及硬件设备的驱动。 ►(2)网络层。遵守IP协议,负责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首次检查合法性,将 数据报文发给合适的网络接口,解决寻址转发、流量控 制、拥挤阻塞等问题。 ►(3)传输层。遵守TCP协议,提供应用程序间(即端 到端)的通信,其功能是利用网络层传输格式化的信息 流,提供连接的服务。它对发送的信息进行数据包分解, 保证可靠性传送并按序组合。 ►(4)应用层。它提供一些常用的应用程序,如电子邮 件(SMTP)服务、文件传输(FTP)服务、Telnet服 务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2版第6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2版第6章
的一些按钮,如图6.39所示。
第6章 网络技术基础
图6.39 标准按钮工具栏
第6章 网络技术基础
6.3.3 历史记录
1.使用历史记录浏览信息 历史记录记录了一段时间内IE浏览器曾经访问过的Web
页地址。
(1) 在标准按钮工具栏上,单击【历史】按钮,在浏览 器栏中出现【历史记录】列表,其中包含了最近几天或几星期 内访问过的Web页和站点的链接,如图6.40所示。
第6章 网络技术基础
图6.13 【网络连接】窗口
第6章 网络技术基础
图6.14 【属性】对话框
第6章 网络技术基础
图6.15 【选择网络组件类型】对话框
第6章 网络技术基础 2.设置网络协议
(1) 选择【开始】|【控制面板】|【网络连接】命令打开
【网络连接】窗口。单击选中要配置的连接,右键单击该连
第6章 网络技术基础
6.1 网络基础知识 6.2 局域网的使用和Internet连接技术
6.3 IE浏览器的使用
6.4 搜索引擎
6.5 网络生活
6.6 收发电子邮件
6.7 文件下载
6.8 常用杀毒软件
第6章 网络技术基础
6.1 网络基础知识
6.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般来讲,计算机网络就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 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 路连接起来,实现彼此通信,并且使得计算机的软件、硬件
【用拨号调制解调器连接】单选按钮;如果用户使用ADSL
宽带上网,应选中【用要求用户名和密码的宽带连接来连接】 单选按钮。我们选中第一个单选按钮,然后单击【下一步】, 打开如图6.31所示的对话框。
第6章 网络技术基础
图6.30 【Internet连接】对话框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2版)PPT 第6章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2版)PPT 第6章

DNS解析过程:
1:客户机提出域名解析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本地的 域名服务器。
2:当本地的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就先查询本地的缓 存,如果有该纪录项,则本地的域名服务器就直接把查询 的结果返回。
3:如果本地的缓存中没有该纪录,则本地域名服务器就 直接把请求发给根域名服务器,然后根域名服务器再返回 给本地域名服务器一个所查询域的主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4:本地服务器再向上一步返回的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 然后接受请求的服务器查询自己的缓存,如果没有该 纪录,则返回相关的下级的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5:重复第四步,直到找到正确的纪录。
6:本地域名服务器把返回的结果保存到缓存,以备下 一次使用,同时还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想要访问站点:
图6-3 电话网拨号接入
(2)局域网接入 (3)无线接入 (4)光纤接入
HFC FTTx
基于ADSL的接入网的组成
图6-4 基于ADSL的接入网组成
HFC网的结构图
图6-5 HFC网的结构图
6.3 域名系统DNS
问题: 域名系统如何工作?
6.3.1 域名系统概述
(1)为什么要使用域名? 域名,相对与IP地址提出,是一种易于记忆的主机
(1)国家顶级域名:常用两个字母表示。如fr表示法国,jp表示日本, us表示美国,uk表示英国,cn表示中国,共有247个。
(2)通用顶级域名:共有18个,如com(公司企业),edu(教育 机构),gov(政府部门),int(国际组织)等
(3)基础结构域名:只有一个,arpa,用于反向域名解析,又称反 向域名。
通过使用浏览器就可以得于WWW上图文并茂、五花 八门的画面,并通过超链接的方法,得到远方的文字、 声音、图片的资料。

920629-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第6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基础知识

920629-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第6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基础知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6.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 按网络覆盖范围进行分类。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6.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拓扑(Topology)也称拓扑学,是从图论演变而来的一 个数学分支,属于几何学的范畴,是一种研究与大小形状 无关的点、线、面特点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认识与接入Internet 浏览器的使用 信息检索 文件的下载与上传 即时通信与网络交流 Web2.0与我们的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6.3 浏览器的使用——WWW服务相关知识
▪ 1. WWW服务的工作原理 ➢ WWW是以超文本标注语
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与 超文本传输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为基 础,能够提供面向 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 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6.2 认识与接入Internet——Internet是怎样工作的
▪ 您给一位美国朋友写信,首先必须使用一种对方也能看懂 的语言,然后还得知道对方的通信地址,才能把信发出去。
▪ 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信,首先也得使用一种双方都能接 受的“语言”——通信协议,然后还得知道计算机彼此的 地址,通过协议和地址,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就能交流信 息,这就形成了网络。
方法。域名的功能是映射 互联网上服务器的IP地址, 从而使人们能够与这些服 务器连通。
➢ 域名一般由3-5个字符串 组成,一般表示为: 主机名.子域名.顶级域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类
按拓扑结构分: 网络连接局域网的设备之间可以采用不同方式
互联,网络中将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的结构称为网 络拓扑结构。
按地理范围分: 可以把网络类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3
种。
2.基本分类
局域网:覆盖的地区范围较小,所涉及的地理距离 上一般来说可以是几米至10千米以内。特点:连接 范围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高。
应答
Web客户
应答 应答
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求
Web客户
2.对等网络模式
在该模式中每一台计算机既充当服务器, 又充当客户机,也就是既是服务的请求者, 也是服务的提供者。常用的媒体播放、即时 通讯QQ及迅雷旋风、语音软件等都是其典型 应用。
请求
请求
请求 B A
应答 C
应答 D
6.1.2网络通讯
1.通信系统的组成 所有的通信系统都包括一个发射器、一
个接收器和传输介质。
信息源(信源):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发射器:产生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将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的物理
介质。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 噪声源:分布于通信系统中各处的噪声。 接收器:从受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
分组交换: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也称包交换,是将用户传送的数 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分组)组,通过传输 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的一种技术。
123 A
a
b c
d
f
e
B
6.1.2网络工作模式
计算机网络有两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客户 /服务模式和对等网络模式。
1.客户/服务模式
Web服务
WAeb客户 请求
6.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 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 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 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 该电路。
报文交换:将用户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 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 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
纤、电话线、微波信道、卫星信道等。通信设备其 作用是为计算机转发数据,具体有交换机、集线器、 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
网络协议: 网络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时必须遵守的一套规
则和约定。
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链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必须装有支持通信协
议的网络操作系统,才能使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 传递。还应该安装相应的网络应用程序,如浏览 器程序、QQ、电子邮件程序等。
始电信号。 受信者(信宿):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
息,如扬声器等。
2. 数据、信号、信道
数据: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是表征事物的 形式,如文字、声音和图像等。数据可分为 模拟数据(如声音的大小)和数字数据(如 文本信息)两类。
信号:是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信号在通 信系统中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网络体系结构规定网络系统 5 4
的基本组成部分,说明各组成部 3 分的目的和实现的功能,以及各 2 组成部分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和结 1 合。
TCP/IP的网络体系结构有效地简化了网 络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底层网络的技术支持 上层应用,并给上层应用提供传输协议,使 上层的网络应用并不需要过多地考虑数据网 络传输中传输过程,只需要按照一定的应用 协议规范彼此交换信息。
6.1 网络基本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将计算机连接起来, 并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及资源共享的网络。
4个功能: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提高计算机
系统的可靠性 和可用性: 分布式处理
6.1.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1.组成
计算机: 服务器、客户机,上网的计算机一般需要装有
网络接口卡。
通信链路: 传输介质互连,具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
信道: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信道也分为传送模拟信号的模拟信道和传 送数字信号的数字信道两大类。相应地把通信 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3.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 息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 息的通信系统。
4.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
城域网:连接距离在几十千米左右。用做骨干网。 MAN以IP技术和ATM技术为基础,以光纤作为传输 媒介,将位于不同地点的主机、数据库及LAN等连 接起来,实现集数据、语音、视频服务于一体多 媒体数据通信。
广域网:也称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可从几百千米 到几千千米,用于不同城市之间的 LAN或MAN互连。
按传输介质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使用金属导体利用电流传输信息, 或者使用光导纤维利用光波传输信息。无线 通信通过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来传输信息。
(a) 非屏蔽双绞线
(b) 屏蔽双绞线
图6-8 光纤
5.分层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采用将计算机网络 按逻辑功能分成若干层,各层相对独立,每 层至少包含一个功能,各层协议界限分明但 又相互合作完成应用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