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温习 集合与经常使用逻辑用语单元讲评教案 文 新人教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讲评教案一集合与经常使用逻辑用语
一、试卷分析:
本试卷考查的要紧内容包括集合的运算、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且”与“或”等逻辑联结词.为了突出能力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
二、教学目标:
1.把握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概念.会由信息给予题解决简单的集合运算.
2.把握四种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3.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集合的运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集合之间的运算,逻辑联结词的运用.
2.难点: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四、教学进程:
课题引入:温习回忆本章的重要结论
1.集合的描述法的一样形式是什么?
2.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性如何判定?
3.分类讨论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典题讲解:
类型一集合之间的运算
例题1(以本卷中第4题为例)
由M={x|x2-3x+2≤0}={x|1≤x≤2},
N={x|2x-3<0}=,
∴M∩∁U N={x|1≤x≤2}∩,应选A.
反思:在处置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时,关键是解对不等式,然后准确画出数轴来求交或并集即可.在本试卷中,能表现这一思路的题,还有第1,3,15题.
类型二逻辑联结词的应用
例题2(以本卷中第9题为例)
由a·b<0,知|a||b|cos<a,b><0知cos<a,b><0,故a与b的夹角为钝角或平角,故命题p为假命题;举反例函数f(x)=可知不知足f(x)在R上为增函数,故q为假命题.故命题p或q为假命题,p且q为假命题, p为真命题, q为真命题.
反思:考查函数的奇偶性要严格依照函数概念求解.“p∧q”的判定依据是同真时为真,其余情形均为假,“p∨q”的判定依据是同假时为假,其余情形均为真.要想做对此题,必需准确判定出p,q两个命题的真假.此类型的题目本试卷中还有第16题.
类型三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定
例题3(以本卷中第6题为例)
解答进程见本试卷中第6题
反思: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若是p⇒q,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即观看一下前⇒后,假设能行,那么前是后的充分条件;假设不行,那么不是充分条件.然后,再由后⇒前,看看行不行,假设行,那么前是后的必要条件;假设不行,那么不是必要条件.因此,判定关系时,前、后两个方向都要判定一下.本试卷中,还有第10,21题.
类型四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例题4(以本卷中第22(3)题为例)
解答进程见本试卷中第22题
反思:系数带有字母时,应分等于0或不等于0两种情形进行分类讨论.在进行此题运算时,还用到不等式的解法,有移项通分,化为整式后再解不等式.可是学生在处置本问题时,往往大意,考虑不全面,易犯错误,因此,平常教师要增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小结:
1.研究一个集合,第一要看集合中的代表元素,然后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当集合用描述法表示时,尤其要弄清元素的表示意义是什么.
2.判定四种命题的关系时,第一要弄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再判定每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3.复合命题是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组成的,简单命题的真假决定复合命题的真假,“且”与“或”的命题应记扎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