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17年•省达州市】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与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与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假设有作奸犯科与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外异法也。

(《出师表》)
19.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仅标一处)(1分)
今齐地方千里
20.以下加点字词语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外异法也。

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1.翻译以下句子。

(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质疑探究】邹忌和诸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3分)
23.【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

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2分)
【答案】
19今齐地/方千里20.C21.(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像集市一样。

(2)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

22.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承受意见。

(1分)
第二问: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与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1分)诸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

(1分)
23. (2分)略。

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容即可。

二、【2016·省龙东地区卷】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那么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
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巨。

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n〕:丰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时时而间进
..孜孜____
..____ 〔2〕故夙夜
12.翻译以下语句。

〔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分〕
译文:
〔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
译文:
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11. (1〉间进:供然进谏.〔2)夙夜:早瞍,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

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

12. (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人。

(2)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评分标准:〔4分〕毎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

13. 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评分标准:〔2分〕毎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三、2017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

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

大抵不义无赖与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

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

伏伽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

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释】①伏伽: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②子姓:子,子辈。

③僚友:指官职一样的人。

④帝:指唐高祖。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3分〕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15.以下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达,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承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与“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

〔5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译文:
17.劝谏有多种方式。

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的结论;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8.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4分〕
王曰:“善。

〞乃.下令……大悦,即.诏……
答:
17. 王之蔽甚矣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4分,各2分〕 18. “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

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

〔4分,由字义引发理解2分,人物形象2分〕
四、【2016·省卷】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与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与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仔细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缺点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D.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然
11.以下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相与步于中庭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万钟于我何加焉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13、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局部断句〔限断3处〕。

〔3分〕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选自《古文观止》〕
10.〔2分〕B11.〔2分〕D12. 〔1〕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2〕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4分〕13.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3分〕
五、【2016·省龙东地区卷】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那么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
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巨。

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n〕:丰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时时而间进____ 〔2〕故夙夜孜孜____
12.翻译以下语句。

〔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分〕
译文:
〔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
译文:
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11. (1〉间进:供然进谏.〔2)夙夜:早瞍,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

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

12. (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人。

(2)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评分标准:〔4分〕毎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

13. 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评分标准:〔2分〕毎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六、〔2014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好戈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

②主:掌管。

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
B. 时时而间进〔间:偶尔〕
C. 数烛邹已毕〔数:数量〕
D. 寡人闻命矣〔闻命:承受教诲〕
1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2.以下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

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奉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

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13.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分〕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3分〕
10.C;11.A;12.C;
13.(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重点词语“面〞“刺〞〕〔2〕让我们的君王因为鸟的缘故杀人。

〔重点词:“使〞“以〞〕
七、〔2014黄冈市〕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那么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ěn〕:丰收。

25.选出以下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2 分〕
A. 虽欲言〔虽然〕皆朝于齐〔向〕
B.意犹不足〔还〕遂致亡灭〔于是〕
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乃下令〔于是〕
D. 燕、、、闻之〔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
26.选出对以下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2 分〕
A. 门庭假设市〔门前、院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2 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那么枝叶茂荣。

28.将以下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29.【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2 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

〔2 分〕
25. A26. D
27.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那么枝叶茂荣。

28. (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

〔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

29.【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能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八、〔2014市〕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帝尧者,放勋①。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

乃命羲、和⑤,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信饬⑥百官,众功⑦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注释】①放勋:尧的名。

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

③便章:治理。

④百姓:百官族姓。

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

⑥饬〔chì〕:约束,整顿。

⑦功:事情。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

〔2分〕
〔1〕期年.之后〔〕
〔2〕众功皆兴.〔〕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一样的一组是〔〕〔3分〕
A.其.仁如天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楼记》〕
B.就之如日.停数日.〔《桃花源记》〕
C.以亲.九族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
D.乃命.羲、和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13.比拟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

〔4分〕
9.〔1〕满一年〔2〕兴办10.A
11.〔1〕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定四季。

12.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13.〔1〕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2〕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

【参考译文】帝尧,就是放勋。

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

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

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

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

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慎重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

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方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九、2008年市: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朝服衣冠,窥镜(观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10.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徐公来,孰视之B.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
11.下面对本文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答:
9.C〔2分,蔽:受蒙蔽的意思〕
10.B〔2分,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11.D〔2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12.〔1〕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2分〕
〔2〕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2分〕
13.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1分〕,寓治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分〕。

〔意思一样即可〕
十、襄樊市:
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⒓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⒔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楼
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⒕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⒖课文容理解填空。

(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与其结果。

⒗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2分)
⒓⑴穿戴⑵偏爱(2分。

解释正确一字给1分)
⒔B(2分)
⒕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2分。

“期〞“虽〞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0.5分)
⒖切身经历齐王纳谏(2分。

一空1分)
⒗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

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承受意见。

(2分)
十一、、市: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那么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助的人。

②小孺子:年轻人。

③三旦:三天。

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⑤务:一心,一定。

1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 2 分〕
13、与“那么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
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干士
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14 、解释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2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
〔2〕期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题3 分〕
(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
16.请比拟两篇短文的一样点。

( 2 分〕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12 .门庭假设市或从谏如流螳螂捕
蝉,黄雀在后
13 B
14〔1〕当面指责〔2 〕满一年〔“一年〞也可〕
15.〔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翻译时大意得1 分.“谤讥〞“闻〞译对得1 分〕
〔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与后面的祸患。

〔翻译时大意得1 分,“前〞“顾〞译对各1 分〕
16.〔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

〔2 〕都能承受进谏,并付诸行动。

十二、市:
比拟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1-14题。

〔15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叔敖为楚令,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

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1.以下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以下加点词的含义。

〔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叔敖为楚令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5分〕
11.〔2分〕〔D〕
12.〔4分〕①偏爱②实在、确实③担任④离开
13.〔4分〕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14.〔5分〕答: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承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叔敖进言。

直接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十三、2009年市
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以下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以下句中加点词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