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回顾_拓展七》教学设计(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让学生在展示中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3、积累16个充满激励性的成语,丰富语言,加深对本组课文所表达的主题的感悟。

4、通过“展示台”提供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习整理和运用资料,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成语,并做到能理解、会运用。

难点:1、训练和规范学生的语言,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2、在展示的过程中学会评价。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

制作“日积月累”中词语的幻灯片。

2、学生准备:整理搜集的资料,以便展示。

准备本组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成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回顾教材,揭示主题。

导言: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的内心经受着一次次洗礼。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声音依然回响在我们的耳畔;乡村师生那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让我们热泪盈眶。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搜集了很多有关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
料,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大家共享。

二、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1、阅读教材“交流平台”的内容,弄清交流的内容和要求。

师生共同总结:
(1)交流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

(2)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方法。

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近代中国屈辱历史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的资料。

互相评议、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提示交流指南。

(从以下几方面介绍:①搜集资料的途径。

②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③资料保存和分类的方法。

④资料的整理与运用。


4、小组交流自己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好方法。

互相评议、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三、全班交流,共享成果。

1、交流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

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师生评议。

2、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做法与经验。

四、教师总结,提出希望。

同学们,搜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资料,为学习与生活服务。

同学们应该在平时多搜集一些资料,并把它们整理起来,在课堂交流和日常生活中恰当运用。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在这几篇课文中作者把民族的耻辱历史、侵略者们的残虐暴行、人民的沉重苦难、烈士们的光辉事迹等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这些课文中有许多好的词语值得我们学习积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收获。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些词语,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二、理解感悟,积累词语。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词语,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诵读。

2、利用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意思。

3、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4、小组内合作探究。

5、分组汇报交流结果。

(这些词语都具有激励性。

有表示团结一心的,如: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等;有表示勇敢顽强的,如: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等。


6、选择其中喜欢的词语,口头造句。

三、展示成果,共享资源。

1、阅读教材“展示台”,思考:本次展示的内容和主题是什么?
2、汇报总结。

(展示的内容:展示本组课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

展示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3、回顾自己学习本组课文过程中参加的语文实践活动,总结收获。

(搜集、整理有关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的资料;请老红军、抗日老战士讲故事,参观烈士陵园等;结合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七七事变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节日、纪念日开展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写一写,说一说。


4、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5、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展示学习成果。

全班同学交流评价。

四、布置作业,综合实践。

小组办一期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手抄报,同学们将写的读后感、演讲稿、搜集的历史资料(文稿、图片)展示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