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下《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五组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五组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3dac52168884868762d655.png)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浔东小学四年级组王静一、提出自读要求,归纳课文结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生命生命》板书课题(一)打开课本第89页,请大家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课文谁来重复一次老师刚刚提出的读书要求?1、请你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回答老师对大家提出了什么读书要求(总分)老师这句话给了我们三个要求。
第一个是各自读,第二个是放开声音读,第三个是读一次课文。
2、再用先分后总的方式回答(分总)第一个是各自读,第二个是放开声音读,第三个是读一次课文。
老师这句话给了我们提出了这三个要求。
3、先总再分最后总结(总分总)(二)这就是总——分——总总起——分述——总结无论是总分、分总、还是总分总,都是我们常见的文章结构(三)下面请大家按要求自读课文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总起),它是用什么方法总起的(用提问题的方法)2、那么应该怎么读?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疑问句(二)过渡,引出三个例子1、谁能说说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活着,但怎么活着才算生命?2、课文举了几个例子?(课文举了三个例子)这就是分述(三)学习第一个例子(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个例子,回答:什么叫“骚扰”2、师现场打扰读书的学生,演示什么叫骚扰(使人不得安宁,扰乱)3、齐读,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讲的飞蛾骚扰“我”,再讲飞蛾的求生欲望令“我”震惊4、画出这一段里最能表现飞蛾生命力的句子,不要多画也不要少画。
你画的什么就读什么,我看你们读得一样吗?最重要的一句话,齐读: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你们很会读书,找得十分准确,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句话。
5、指名读,读出力量,有劲的。
指导:要读得铿锵有力。
6、这就告诉我们,读课文要找出关键句。
7、下面请大家找到这里面最重要的两个词?哪两个词最集中地表现出了飞蛾的生命力?“强烈”“鲜明”7指导突出重点朗读8、小结:生命是什么?(活着)怎么的活(强烈地活着)9、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学习这第一个事例我们所用的学习方法:先找重点句,再找重点词,就明白这一段的意思了(四)学习第二个例子1、指名读2、师提示:读完了接下来该干什么?(找关键句)师:不要多画,也不要少画,大家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的关键句。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736f3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f.png)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内涵,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揣摩词语的表现力 2.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展示文字(背景音乐《命运》响):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
——杏林子[台湾]《自己创造美丽人生》 2.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别人看来,她是个很不幸的人,她不能像常人那样生活走动,她的很多时光是坐在轮椅上度过的,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
但他自己却声称“活得十分富有”,为什么呢?因为她拥有一个丰繁博大的精神天地,而构成这个天地的,是她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悟。
她并未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放弃生命,相反的,是对生命更强烈的呼唤。
她曾经在一篇文中写道“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
”她就是杏林子。
她的文章《生命,生命》就表现了她对生命的态度。
3.出示文题、学习目标: 文题:生命,生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生命的感悟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录音(或泛读、指读) 2.指读书下注释。
三.研读、赏析 1.导读:下面我们就对文章的一些精彩内容进行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加以更深的理解。
2.自读、讨论: 1)本文共写了几个事例?作者从中分别感悟出什么? 2)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 3)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4)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5.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5.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34361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5.png)
2.互动探究,深入理解: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同伴互助,加深对生命主题的理解。
-教师适时介入,提供必要的解释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3.多元教学,提升能力: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生命的可贵,提高表达能力。
3.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5.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提升阅读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与生命主题相关的短片或讲述真实故事,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句子的掌握。
-进行观察日记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2.教学过程: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练习题,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纠正错误。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日记写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抒发真情实感。
(五)总结归纳
学生在此阶段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四年பைடு நூலகம்学生开始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59d5912f60ddccda38a0be.png)
人教语文版四年级下《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XXXXX一、【教材分析】《生命生命》这篇文章编排在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这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生命生命》写的都是寻常小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美好的人生。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小学生对生命这个沉重话题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较肤浅,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问题并且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所以教学时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自己生活中已有的对生命感悟的情感来体验文本内涵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重点。
三.【教学策略】此节课需要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完成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要品读领悟课文内容,理解生命的内涵,又因为我校开展“生本教学”的课题,提倡教学中要以生为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所以教学策略如下:1、指导学生朗读:生命是很难理解的,文本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表现生命的内涵的。
所以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本节课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恰当,初步读出语气,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力求使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在读的过程中才能领会文本其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辨析作者选材的精当,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小组交流,讨论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三个关于生命的故事中找出意义深刻的句子,联系生活及所读的文章理解其含义,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设计策略】(教学方法)针对文本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表现生命的内涵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加之我校开展“生本教学”的课题,提倡教学中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所以设计本课的教学策略是:1、以读为主,以读引读,以读引写:“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范读及学生自由读、默读、对比着读、边读边做批注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写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2b561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8.png)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
3. 珍惜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案例教学法:分享典型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分组讨论的准备。
3. 典型事例的收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一个简短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特点,阐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 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价值。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以及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 设计一份生命主题的手抄报,展示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
九、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思考深度等。
十、板书设计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3. 珍惜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内在价值,以及生命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生命伦理观念,使其能够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对待他人的生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dd828b7327284b73f24250bf.png)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课题内容简介:《生命生命》是人教课标版第八册第五单元教材中的课文。
本单元教材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为专题,由《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时候,无不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触摸春天》的主人公安静是个盲童,她用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
作者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永生的眼睛》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花的勇气》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历,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而《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作家杏林子,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生命是如此的痛苦,尽管这样,她从动物、植物、自己无不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生命生命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一、教学目标1.走进文本,感悟作家笔下的语言,体悟作家用词之精妙。
2.运用联系上下文、整合单元资源、走进作家等方法,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内容分析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冒出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篇文章,作者构思精巧,从动物到植物,再到人,由生的欲望、生命力的顽强写到人生的思考,层层递进。
在这么多的动物与植物中,作者却单单选择了小小的飞蛾和小小的香瓜子。
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就是要通过飞蛾与香瓜子那小小的形体与它们的“力量”与“精神”形成巨大的反差,而这一反差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珍爱生命,风雨兼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与评析
![珍爱生命,风雨兼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与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73df3feefdc8d376ee3265.png)
定要 活下 来 !
1 教学重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 拔
2复 杏林子的资料。 集
教 学 过 程
第 二 课 时
一
师 : 是 , 是 … 只 不 会 说 话 的 飞 蛾 可 你 一 呀 !你 要 怎 样 才 能 把 求 生 愿 望 传 达 出 来 呢 ?你 会 — —
评析 : 四川省 广元 市利 州 区东城 实验 学校 权 友慧
教学 目标 1正 确 、 利 、 感 情 地 朗 读 课 文 , . 流 有 积 累好 词 仲 。 2耳 . 芙系 下 文 和 生 活 文 际 , 解 含 理
命 的 看 法 呢 ? 利 用 学 生 的好 奇 心 激 发 学 ” 习本 文 的 兴 趣 , 一 方 面 , “ 读 书 的 另 用 会
人 能 透 过 文 字 阅 读 心 灵 ” 引导 学 生 理 来
读 f来 的 ? ¨ 生 : 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 , 只 它就 不 能 动 弹 了 。 ”
解 文 字 , 后 面 的 精 读 感悟 奠 定 良好 的 为
基础 。
师 : 读 书 , 出 了 文 字 背 后 的 含 会 读 义 : 注 意 : 动 掸 ” “ ” 读 轻 声 = 凄 “ 的 弹 要
一
义深 刻 的句 子 3感 悟 作 者 对 生 命 的 思 考 , 迪 . 启 生懂 得 尊 重 生 命 、 生 命 、 赞美 热爱 生命
教 学 重 难 点
二 、 读 课 文 。 清 文 理 速 理 1 择 自己喜 欢 的方式静 渎课 文 , . 选 要求 : 字 音读 准 确 , 添字 , 减亨 ? 把 不 不 学 生 自由读 , 师巡 视 , 教 相机 指 导 2交 流 }容 : 中写 了 哪 几 件 小 事 , . 人 J 文 引 发 了 沓 林 子 对 生 命 的 思 考 ? 尘 答 板 ( 书 : 蛾 求生 、 缝 瓜 苗 、 受 一 f ) 砖 感 El ,1 , 点 评 : 第 二 学 段 中 , 的 教 学 是 重 在 段 点 。 利 用本 文结 构清 晰的 特点 , 学生 教师 让 概 括 文 中讲 了哪 几件 小 事 , 助 学 生理 清 帮 文章 结构 , 括 段落 大意 , 非 常必要 的 概 这是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882b9576eeaeaad1f330b9.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阅读教学要树立文体意识——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生命生命【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围绕“热爱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并学习一些品词析句的方法,体会含义较深的词句。
《生命生命》是本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作者杏林子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三个事例: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这几件小事,从动物、植物、人类自身这三个角度,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文章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整篇课文境界高远,积极向上,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生命生命》这篇优美散文是对生命存在的诗意表达,由于作者感情丰富,充满激情,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互动交流,在交流中表达独特的感受,升华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生命生命》内涵深刻,很有张力,值得品读的细节很多,要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句子,巩固品词析句的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体会 品味 升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体会 品味 升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ce0b7131b765ce050814e2.png)
进去 , 一起来读—— 《 生命 生命》
[ 阐述 : 真情 实景 的导入 , 下子抓 一 住 了学生的心 ,把 学生 带入 对生命 的感 悟之 中。营造一定 的教 学情 景 、 围, 氛 让 学生“ 身临其境” 唤起 他们 的体 验。 了 , 有
刻, 我们失去了我们 至亲的同胞; 那一刻 , 牵动着 l 3亿人 民的心 。面对灾难 , 埋在 废墟下 的孩子 , 在等待救援 的同时 , 也在 用 勇气 和坚强 , 传递着生命的信息 。 看着 这一 张张感人至深 的照 片 ,你对生命 有
哪些感受 呢? 2 引导 :一起把 我们 此时 的感受送 .
对生命的感悟 。
[ 阐述 : 阅读是一种 自由的、 精神 的 、
味。 在教 学中, 执教 者注意从 细节上去落 实。引导学 生品词 、 句、 品 品读体会作 者 如何表达飞蛾强烈求生欲 望的方法。] 3 小结 学习方法 :抓 重点词句 体会 . 情 感。( 教师相机板书 : 强烈 ) 4 创设 情境 ,体会 飞蛾 的险境 以其 . 强烈求生 的欲望并 练习说话 :亲爱 的 同
简练的语言把它概括起来 。
3 通过导读 品悟 ,让学生感 悟作者 . 对生命 的思考 ,懂得珍爱生命 、尊重生 命 、 待生命 , 善 让有限 的生命体 现出无 限
的价值 。
设 计 思路 :
() 2 品读句子 。 首先让学生充分 自主 地读 , 建议学生按 自己的理解 , 不同的 用
2 学生 自由读课文 , 师巡 视 , . 教 相机
指导 ,同时请两个学生 到黑板上 概括事 例 ,由学生 的生成 作为教学 资源 展开教
学。
《生命 生命》教案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2c8f6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7.png)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介绍生命的概念、生命的基本特征。
2. 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强调生命的宝贵性,分析生命的独特性。
3.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谈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4. 延伸生命的价值:探讨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5. 口语表达训练: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延伸生命的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宝贵性和独特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宝贵性和独特性。
3. 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心得,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命含义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阐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学生是否能够表达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
3. 学生对于延伸生命价值的方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建议是否具有思考性和实用性。
4.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生命的定义、特点、宝贵性和独特性的图文并茂的介绍。
2. 具体案例的资料,用于分析生命价值。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5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af841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8.png)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5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篇1】【教材介绍】:《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方法】:朗读法(朗读、诵读、品读、悟读)、谈话法、体验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杏林子的资料、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自由读文,感知内容;记忆生字,指导书写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感知生命:1、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欣赏画面,说说听到这段音乐、看到画面的感受。
板书:19、生命生命2、回想:作者从哪些事例中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列出小标题。
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设计理念: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十岁左右,最有效的注意力在课堂前15-20分钟,导课不宜过长,从音乐、画面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直接点题,与将要学习的文本进行接轨,铺就*的情感基调。
列小标题,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理清脉络,提炼语言,在四年级渗透学习,养成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二、导读赏析,品味语言:1、飞蛾求生;1)、生读第一个事例,边读边画出含义深刻的语句,思考体会到什么。
2)、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经历生命的蜕变——《生命生命》磨课之路教案
![经历生命的蜕变——《生命生命》磨课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2b6be5360cba1aa811da8f.png)
经历生命的蜕变——《生命生命》磨课之路经历生命的蜕变——《生命生命》磨课之路作者/王瑞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在厦门落下了帷幕。
我有幸作为一名参赛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也因这次活动,我经历了工作6年以来第一次真正的磨课。
活动过后,回头去看那条磨课之路,我充满了留恋,磨课使我在一次次自我改变中成长。
于是整理思绪,记下这难忘的磨课经历。
一、在教材解读中叩问生命的内涵1.正确的教材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
本文作者主要是借用三个故事来书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而这三个故事都是小而短的。
利用这个特点,在学生正确读文后,我引导他们用文中的词语讲三个小故事,既学习了概括一段话主要内容的方法,又试着开始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来进行表达。
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明确了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结构,而且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清楚了文章的结构——提问+三个故事+感悟。
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在理清了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后,我将三个故事当作孤立的三件事来讲,努力引导学生逐段抓住语言文字,分析文中三个故事中分别写了三个怎样的生命: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这是一株怎样的瓜苗?作者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结果试讲后发现这样的设计使课变得十分理性,学生的读书似乎只是在为了寻找一个结论而进行,他们总是“置身文外…置身情外”,导致这堂课失掉了应有的语文味。
更甚之,分析来分析去,文字变得支离破碎,并造成了课堂上只见飞蛾、只见瓜苗但不见作者的结果。
仔细思考,发现原因在于我忽略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角度。
它是以作者所看所听为视角,借助这三个小事例来阐释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重点不应是飞蛾、瓜苗怎么样了,而是看到这些现象的作者想到了什么,有了哪些思考。
有了准确的文本解读,在教学设计中,我就开始关注语言本身,而不是事物怎么样了。
仔细研读,我发现,三个小故事的构段方式基本一致,都是写了作者看到的现象和由此产生的感慨。
体会 品味 升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体会 品味 升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3219b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9.png)
体会品味升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温洁英
【期刊名称】《广西教育》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导读品悟,让学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总页数】2页(P40-40,44)
【作者】温洁英
【作者单位】贵港市荷城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珍爱生命,风雨兼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与评析 [J], 晏兴林;权友慧
2.感悟生命热爱生命说写生命——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习作指导 [J], 鲁江
3.扬起生命之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片段及点评 [J], 林珊(执教);刘永胜(点评)
4.体会品味升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J], 温洁英
5.新课程主题单元模块教学分类专题讲座(二)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生命的真谛——人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五组阅读教学设计 [J], 郭根福;钟群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文公开课《生命,生命》的教学设计
![语文公开课《生命,生命》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4eb0e95727a5e9856a61dc.png)
语文公开课《生命,生命》的教学设计(通用3篇)语文公开课《生命,生命》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
2、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悟①导人新课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
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
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
去掉一个不可以。
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a794c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9.png)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生命生命》是一门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的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现象,了解生命的起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科学探索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生命的起源、结构和功能,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树立保护生命和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生命的起源:包括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进化论等内容。
2.生命的结构:包括细胞结构、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内容。
3.生命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呼吸、消化、循环、神经和免疫等功能。
三、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通过生物现象和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观察昆虫的繁殖现象、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知识讲解:以生命的起源为出发点,讲解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的起源。
3.实验探究:设计生命科学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生命科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6.总结归纳: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实验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
3.知识考核: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进行评价。
4.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表现、实验和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很大,对观察和实验也比较感兴趣。
但是,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完成所有的实验和案例分析。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第二课时EEPO教案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第二课时EEPO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a169569dc5022aaea00b0.png)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课型:要素组合+平台互动式
课时:标准课
听+想+讲
同学们,请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19课,请大家回忆一下,作者是从哪三件事例中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教师相机板书。
(二)瓜苗生长。
1、默读第三段,用上刚才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小伙伴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出示要求。画气泡图。2、学生交流。3、小结。
(三)静听心跳。1、齐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2、交流反馈。3、小结。
听+想+讲+做+动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单元组合作,交流感受,完成气泡图。
3、汇报。
4、交流分享。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看+讲+做+想+动
(一)飞蛾求生。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飞蛾强烈求生欲的句子,读一读,看看哪个词语打动了你?并在旁边写出感受。
2、反馈检查。抓关键词理解“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指名,谈感受,读句子。(出示句子)3、出示气泡图,小结学法。
想+做+听
1、写写你对生命的感言。交流。
2、作业。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学校:西二校班级:四年级学科:语文备课人:张彦日期:
课题: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
授课人:张彦
科目:语文
反思:
反思:
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3b74d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1.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研究本文,意在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感悟生命的珍贵,做到珍视生命,善待生命。
同时,通过抓关键句,关键词的导读解析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对比,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潜移默化之中学会运用对比加以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同步训练。
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8个生字,正确读写“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等词语。
2、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4、了解课文对比的写作方法,初步做到在口语及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内容:1、反复品读课文,理解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个事例,结合作者杏林子的经历,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内心,体会课题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反思自己,懂得生命的珍贵,做到珍视生命,善待生命。
2、通过三个事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体会对比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运用对比加以表达。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
课前谈话: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
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写的一篇文章——《生命生命》。
我们都知道生命是非常宝贵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珍爱生命呢?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2013年四下《生命_生命》教学设计
![2013年四下《生命_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8b2722915f804d2b16c151.png)
二0一二学年第二学期《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四(2)班李光明教学目标1、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人生观。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作者通过三个事例对生命的感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资料,了解台湾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激发体验。
1、出示课件。
(教师在课题后加上不同的标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生命?生命?生命!生命!生命…生命…2、师小结:从刚才题目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生命”这个词语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
那么,生命是什么呢?师板书课题生命生命二、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有关杏林子的资料。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合作、讨论,师生共同交流问题。
这篇课文作者例举了几个事例?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这几个事例。
(不要求答案的统一,鼓励学生多发言,注重学生对事例的个人理解)四、精读课文,理解分析。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飞蛾求生。
1、学生齐读课文。
合作、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A:从那句话可以看出飞蛾的生命危在旦夕?B:如果你就是那只握在别人手中的飞蛾,你想说什么?C:遇到这样强大的对手,这样危险的处境,飞蛾放弃求生的欲望了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D:“极力”、“挣扎”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E:我有个想法:把“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改成“那样强烈和鲜明”不是更简洁吗?请学生对比读。
(不行,“那样强烈!那样鲜明!”生命的力量更强烈)F:小飞蛾尚且如此对待自己的生命,那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呢?(教师总结并板书:珍惜生命顽强拼搏)(二)、学习第三自然段——瓜苗生长1、分小组读课文。
2、合作、讨论,师生共同交流问题。
(课件出示)A:一连使用了两个“竟”字,说明什么?(出乎意料,丝毫没有想到)B:为什么,哪颗种子不发芽呀,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的吗?C:困难?什么困难?你怎么能知道?(扎根砖缝而非泥土,神奇!没有阳光,“阳光、空气、水”可是植物生长三大要素啊,哪怕有一线光明也要长,神奇!是“掉”而非“种”,神奇!难怪用了两个“竟”字!)D: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瓜苗害怕吗,退缩吗?(不!冒!冲!不屈!茁壮!)E:同学们,闭上眼,假如你就是那粒香瓜子,会怎么想?(我要出去迎接光明,我要长!)F:小瓜苗,别长了,你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温暖的阳光,你会夭折的,你能活几天呀!师:冰心老人也曾说过:“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生命生命
学习目标
①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④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课前准备
①搜集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
②预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生字生词卡片。
★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①谈话导入: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了两棵葵花秧苗。
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
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②简介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
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①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②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③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主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②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①自读自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②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互相交流、质疑、辩论、研讨,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予以个别指导。
③全班交流:请学生先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抓住每一部分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提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
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①自主品读:轻声吟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反复诵读。
②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③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①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①举行朗读比赛: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得好。
教师引导学生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议,并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成功秘诀。
②练习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深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下面请同学们练习背诵课文。
③积累名言:
a.投影出示: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这段话是著名作家冰心对生命的感悟。
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关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诉给大家?
b.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摘录的名言,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④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