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习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实习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
作者:陈秀娟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3期
摘要:阐述了实习医师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对策。
提出了实习医务人员应提高艾滋病知晓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艾滋病职业防护意识,在医疗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使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实习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加强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R192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随着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在不断地上升,在临床中实习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时有发生。
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医生、护士、实验室检验人员、护理员、警察、监狱管理人员等),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1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原因
在艾滋病咨询过程中发现实习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常见以下情况发生。
1.1 艾滋病的知晓率偏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在咨询过程中了解到实习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缺乏系统的认识,存在艾滋病职业暴露认知方面的缺陷,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总体知晓率50.0%[1],防护意识薄弱,直接暴露在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环境之中情况较多[2]。
与学校和医院在该方面教育有缺失或不完整有关[3]。
医生知晓率和防护意识高于护士,这与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对艾滋病的认识越高。
1.2医疗操作技能不熟练及不规范对于刚接近临床的医生、护士,一些医疗操作技术还未掌握并且不规范,在诊疗操作中时常有意外发生。
如医护人员为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处理伤口、清创缝合或穿刺、注射等医疗护理时有时不戴手套、口罩,易造成被感染者的分泌物或血液意外溅入医护人员的眼、鼻、口中或其它锐气损伤皮肤或破坏黏膜完整性;用完后的针具回扣针帽不规范操作易被针刺等情况。
1.3医务人员工作量、心理压力较大在医院面对大量的患者,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身体和心理压力较大。
特别是护士每天完成大量的注射、输液及取血工作,对于实习生不能细心认真的讲解和指导,而实习护士稍有不慎就被针刺或血液污染。
在我们综合医院时有发生。
1.4管理因素
1.4.1教育方面在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是一项空白。
目前护士学校均未设置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课程,也无相应的教材[4]。
这对走入临床的医护人员没有心里准备。
1.5.2医院方面医院缺乏系统的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培训是造成医务人员职业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张洪[5]对199名医护人员调查发现,85%医护人员最近因1年未参加过艾滋病职业防护专门技能的培训。
对于实习的医护人员更不注重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注重的是技术培训,就更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2防护对策
2.1提高艾滋病的知晓率,加强防护意识高等医学院校和护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必须学习有关的职业防护知识,掌握HIV职业安全防护和暴露后如何正规处置等知识。
2.2进行规范的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实习生是HIV职业暴露高危人群,针对他们对HIV及职业暴露重视程度不均、相关知识知晓欠缺、防护意识薄弱、职业暴露时有发生的现状,加强实习医护人员的HIV职业安全教育、培训以提高实习医务人员HIV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我国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实施安全防护教育使艾滋病职业暴露率降低[6]。
2.3熟练正规操作,改变不良个人习惯实习医护人员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认真学习操作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普遍性防护措施和标准预防措施。
2.4正确处理实习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如果不幸发生HIV职业暴露,首先应立即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处理方法按照我国卫生部2004年下发的《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并立即告之带教老师,由老师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同时做好保密工作,以免造成实习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者的身心受创。
作为医院应建立医务人员心里支持小组,由具有一定经验的临床心理医师或健康教育工作者担任。
不仅对本院的医护人员给予支持与帮助,还可对实习的医护人员解除因HIV职业暴露带来的担心和恐惧心理以及泄密导致歧视等问题。
职业安全关系着我们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
艾滋病虽然是不可治愈的一种疾病,但艾滋病职业暴露是可以预防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实习医护人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有关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在医疗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使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金润,袁寿红,杨艳,等.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干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10):34-35.
[2]陈润阶.艾滋病职业暴露原因及预防措施[J].职业与健康,2011,27(11):1303-1305.
[3]王哲敏.实习医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281-1282.
[4]邓敬.临床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新进展[J].当代护士.2008,7:9-11.
[5]张洪.医务人员预防HIV职业暴露与减少歧视的调查报告[J].江苏医学院,2006,17(3):25-26.
[6]徐英,周芳.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及研究新进展[J].齐齐哈尔学报,2010,31(14):2285-2287.
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