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音乐课件乌苏里船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式分析
第二乐段为主体部分(展开乐段),由一段简短间奏引进, 使旋律从自由的节拍进到节奏感较强的2/4节拍,像是一位摄影 师将镜头从烟波浩淼的江面移到一只跌宕摇曳的渔船,船上赫哲 渔民摇着船桨,引吭高歌。表现了赫哲族人民对家乡山水的热爱, 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曲式分析
第三乐段为尾声(再现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 现,表现了满载欢乐的渔船渐渐远去,直到消逝在遥 远的天边。全曲犹如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描绘了赫 哲族人民的新生活。
乌苏里江鱼产丰富,江面宽阔,水流平稳,是赫 哲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背景介绍
赫哲人世居乌苏里江一带,以捕鱼、狩猎为生, 是中国北方现存唯一的渔猎民族。赫哲族人口数为 5354人(2010年)。
背景介绍
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反映 赫哲人生产、生活习俗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民歌曲调。
妇女爱唱“嫁令阔”(民间小调)老头爱唱“伊玛 堪”(说唱艺术)。赫哲族的小调优美动听,无论是曲 调和节奏,都会使人感到江波的起伏和渔船的摇曳。
知识扩展
(1)是赫哲族每四年一次的“乌日贡”文体大会的主题歌; (2)在1980年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亚太地区音乐 教材。这是赫哲族人民的光荣,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歌曲小结
作品 人物 地点 风格 演唱形式 旋律
乌苏里 赫哲 乌苏 船歌 渔人 里江
船歌
男高音领 唱混声合
唱
江波起 伏渔船 摇曳
乌苏里船歌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导入新课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里,我们赞美每一座山, 我们歌唱每一条河。
导入新课
甚至是那片荒凉又热情的沙漠……
背景介绍
我在这里
背景介绍
我在这里
背景介绍
乌苏里江发源于吉林东海滨的锡赫特山脉,是黑 龙江的支流。原为中国的一条内河,1860年清政府与 沙俄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以后,成为中俄界 河。它全长909公里,向北流至抚远岛与黑龙江合流, 直入太平洋,流域面积18.7万㎞²。
学习乐谱
问题思考
1.歌曲分为几部分?
三部分,引子+主体+尾声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景象? 在烟波浩淼的乌苏里江面上,渔民们在愉快地劳 动的生动画面。 3.作品在演唱形式上有何特点?
男高音领唱+混声合唱
曲式分析
《乌苏里船歌》曲式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第一乐段为引子部分(呈示乐段),6/8节拍,节奏比较 自由,歌词为衬词,表现了乌苏里江清晨的宁静。
赫哲族民歌有歌在船头、唱在浪中的传统,其中 《乌苏里船歌》更是赫哲族民歌的代表性作品。
歌曲简介
郭颂(1931-2016) 男高音歌唱家
《乌苏里船歌》 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 的赫哲族民歌,1962 年郭颂等人在吸收了 《想情郎》《狩猎哥 哥回来了》等最具代 表性的赫哲族传统民 间曲调之后,创作完 成了《乌苏里船歌》。 后由瞿希贤改编为混 声合唱。
节奏
平稳 摇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