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颜色》课后培优练(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
第9课美丽的颜色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炼.制(liàn) 炽.热(zhì) 骤.雨(zhòu) 猝.至(cù)
B. 窒.息(zhì) 吹嘘.(xū)领域.(yù) 镭.(léi)
C. 搅.动(jiǎo)简陋.(lòu) 闪耀.(yào) 钋.(pō)
D. 熔.化(róng) 沸腾.(téng) 清晰.(xī)踱.着(duó)
【答案】A
【解析】【分析】“炽”应读“chì”
故答案为:A
【点评】本小题考查形近字的读音辨析,涉及的汉字基本是形声字。
形声字可以根据“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原则来推测字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要查看字典。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它们在词句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规律辨别读音。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的同学写作文,文不加点
....,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让人头疼。
B. 爷爷在田里干了一天活,累得筋疲力尽
....。
C. 小李和颜悦色
....地对老人说:“老人家,不要怕,我们和你们是一家人!”
D.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共同商讨科技的前途。
【答案】A
【解析】【分析】“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写成,不用涂改。
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故答案为:A
【点评】判断成语是否误用通常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语意重复、望文生义、色彩失当、对象与范围失当。
做题时,必须结合语境释义,不仅要掌握该成语的本义,而且要分析理解它在具体语境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
对于“词语的感情色彩”,特别要关注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现象。
平时学习中要多加练习使用并朗读修改,包括写作、造句、说话等。
还要多读书,学习他人的对成语的灵活使用,并最终形成个人能力。
3.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是他们人生的精彩旅程。
我们学习语文,也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 ⑤①④⑥②③
B. ⑥⑤①③②④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⑤①⑥③②④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中,“我们学习语文,也是一段精彩的旅行”是总起句,⑥句中的“在旅行中”与总起句中的“旅行”相衔接;③句是分说⑥句中的“走进小说天地”;②句是分说⑥句中的“登上戏剧舞台”;⑤①句是具体将课文描述为“美味大餐”;④句是总结句。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以按如下步骤: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首届进博会,不仅包含了二十国集团全部成员,全球44个不发达国家中也有超过30个左右前来参展。
B. 我一进屋就听到了优美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 《居里夫人传》对于我非常熟悉,可以说,它是激励我成长的一本读物。
D. 今年10月,德国数百名学生罢课上街游行,呼吁改革教育体系,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语意矛盾,“超过”与“左右”矛盾,应该去掉一个;
B项,搭配不当,“舞蹈”不能与“听”搭配,可删去“和优美的舞蹈”;
C项,主客体颠倒,应是“我对《居里夫人传》非常熟悉”。
故答案为:D
【点评】病句类型常见的有表意不明、语意重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赘余等。
一般来说,做病句题一要多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二要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
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
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
三是类比,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
四是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
B. 居里夫人原籍波兰,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C.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
D.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的节选,作者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这是不科学的。
因为人物传记主要是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话,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更能表达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宁静、专注生活的热爱,以及她执着的工作态度,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因此D 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课文内容的理解包括作家作品简介、主要内容以及写法的把握。
尤其后者,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写作目的去考虑和分析。
二、填空题
6.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
(1)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________)
(2)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
(________)(3)“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________)
【答案】(1)外貌描写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方式。
“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是外貌描写。
“穿上外衣”“挽臂步行”是动作描写。
“看哪……看哪!”是语言描写。
故答案为:⑴外貌描写;
⑵动作描写;
⑶语言描写。
【点评】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语句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
7.判定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________
②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________
③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
________
【答案】拟人;比喻;比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
第①句从“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可以看出把镭人格化了,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②句把“她”比作“一家工厂”,是比喻的修辞;第③句也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种谈话”是本体,“提神剂”是喻体。
故答案为:拟人;比喻;比喻
【点评】识记常见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的句子准确判断。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引用、对比等。
三、综合题
8.(2018·贵州安顺中考)为了重视汉字书写,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
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
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
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取代。
材料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
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
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修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
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4)汉字中有一类字叫作“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
”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有“光亮”的意思。
【答案】(1)材料一:汉字既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完全被电子输入取代的。
材料二:写好汉字的关键
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
(2)小岚,你好!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中学生,处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活动。
(3)写苍劲有力的方块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4)①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因此,“从”有“跟随”的意思。
②吠,由“口”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③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休”有“休息”的意思。
④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因此,“炙”有“烤熟的肉”的意思。
⑤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田中长出植物,因此,“苗”有“初生的植物”的意思。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材料一鲜明然是在谈汉字传承着中国文化,见字如见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点面子输入所取代;材料二则是关于”诉求“的重要性的,回答时一定要扣住”诉求“的地位和重要性,需要我们怎样等方面回答。
(2)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根据小岚的态度,采取对方容易接受的态度进行劝说,首先要有称呼,其次举出对方容易接受的理由,可以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中学生的职责等方面进行劝说,语言要诚恳。
(3)本题考查学生宣传语的书写。
要根据汉字结构具有丰富意思或独特审美来拟写宣传语,最好做到句式工整,运用对偶的修辞,做到言简意赅,有鼓动性。
(4)本题考查学生对会意字的理解和语言表达。
会意字就是”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并根据例句”X“字由……构成+每个字的意思+整个字的意思进行解析。
故答案为:⑴材料一:汉字既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完全被电子输入取代的。
材料二: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
⑵小岚,你好!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中学生,处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活动。
⑶写苍劲有力的方块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⑷①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因此,“从”有“跟随”的意思。
②吠,由“口”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③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休”有“休息”的意思。
④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因此,“炙”有“烤熟的肉”的意思。
⑤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田中长出植物,因此,“苗”有“初生的植物”的意思。
【点评】⑴解答此题可分两步:第一步审清题目,读懂材料。
第二部分析材料,提炼要点。
细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提炼概括。
一般的答题思维是“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⑵劝说类的题目语言要委婉,根据材料有理有据进行表达。
⑶拟写宣传语一定要根据材料内容写成上下两句话,上句为行动,下句为目的和意义。
最好写成对偶句。
⑷语言表达类的题目,要读懂题意,按照例句进行阐述,语言要简洁明了。
四、现代文阅读
9.阅读课文《美丽的颜色》,回答问题
(1)居里夫妇的工作是“极端艰苦”的,但他们在工作中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
“极端艰苦”具体指什么?(2)编者将本文节选内容标题“伟大的发现”改为了“美丽的颜色”,你更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3)判断下面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并说出其表达作用。
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4)赏析句子。
①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②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5)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有何作用呢?
(6)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居里夫妇哪些可贵的品质?
【答案】(1)“极端艰苦”是指居里夫妇的工作条件。
残破的小屋;夏天,里面燥热得像一间温室;在冬天,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若是下雨,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桌上;连续几小时搅动冶锅里的沸腾材料等。
(2)示例一:喜欢“美丽的颜色”,因为标题语意双关,既指居里夫妇发现的镭具有美丽的颜色,又指他们
的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热爱科学等精神品格的美丽。
示例二:喜欢“伟大的发现”,因为文章叙述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此题目揭示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同时“伟大”一词又高度赞美了居里夫妇了不起的科学贡献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3)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4)①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是如此之艰难。
同时也使语言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5)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6)意志坚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忘我工作,对科学充满热爱,对工作充满热情。
【解析】【分析】⑴ “极端”突出艰苦的程度之深,从不同季节(夏天,里面燥热得像一间温室;在冬天,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不同天气(若是下,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桌上;)等方面对残破的小屋进行细致的描写,来反映条件的“极端艰苦”。
⑵题目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和概括,学生先要选择题目,然后阐述理由,只要理由能支持自己的观点,语句通顺流畅即可。
“伟大的发现”直白一些,“美丽的颜色”含蓄一些。
⑶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此句是对居里夫人工作环境的一处细节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这句描写使玛丽热爱科学、勇于为科学献身的形象更加突出。
⑷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
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
本题没有运用修辞,就要抓住字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由“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不希望人类认识它”可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了。
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中“是”是比喻中的暗喻,一般工厂人都是很多的,但是这里玛丽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说明人手缺乏,她的工作负荷大,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⑸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
引用玛丽的话是为了真实地再现传记主人当时的生活、工作和思想的实际情况,走进传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同时可以显示传记本身的真实性、生动性和行文的多样性。
⑹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学习他们意志坚定,不畏艰难,以苦为乐的精神;“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居里夫妇早已把艰苦的提炼镭的过程当成一种美好的追求,一种美丽的梦境,学习他们乐观、坚定、执着的品质。
故答案为:⑴“极端艰苦”是指居里夫妇的工作条件。
残破的小屋;夏天,里面燥热得像一间温室;在冬天,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若是下雨,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桌上;连续几小时搅动冶锅里的沸腾材料等。
⑵示例一:喜欢“美丽的颜色”,因为标题语意双关,既指居里夫妇发现的镭具有美丽的颜色,又指他们的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热爱科学等精神品格的美丽。
示例二:喜欢“伟大的发现”,因为文章叙述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此题目揭示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同时“伟大”一词又高度赞美了居里夫妇了不起的科学贡献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⑶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⑷①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是如此之艰难。
同时也使语言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
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⑸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⑹意志坚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忘我工作,对科学充满热爱,对工作充满热情。
【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阅读词语的前后内容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
先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再掌握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先判断运用的描写方法,在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作用。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可以从修辞、重点词语、描写方法、包含的哲理等方面入手。
(5)本题考查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
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要结合具体的情节和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进行分析。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梁衡
①1998年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
②100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
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惫的夫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她叫玛丽·居里,就是后来名扬于世的居里夫人。
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又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③为了提炼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弄到一吨可能含有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
居里夫人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废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终于,经过三年零九个月,他们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它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④破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
这项开辟科学新纪元的伟大发现好像不该落在一个女子的头上。
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
只要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
莫泊桑在他的名著《项链》中说:“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
”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
当她还是个学生时就显示出上帝给她的优宠,漂亮的外表已足以使她讨得周围所有人的喜欢。
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漂亮的金发剪得很短。
她本来是住在姐姐家中,为了求得安静,便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
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求得一点温暖的感觉。
这种心无旁骛、悬梁刺股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
她以25岁青春难再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
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美才具有永开不败的美丽。
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⑤本来居里夫人完全可以换另外一种活法,但是她没有,她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值钱、更重要的东西。
居里夫人发现镭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她直接引发了后来卢瑟福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引发了原子弹的爆炸,引发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
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在赤壁望月时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己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
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
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居里夫人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已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