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专练课本素材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专练-------课本素材类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青年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

闻一多的《红烛》借“蜡烛”赞扬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表达年轻一代的心声。

《峨日朵雪峰之侧》营造了凝重而壮美的氛围,展现了青春之时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

《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用知识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班里要举行以“青春的价值”为主题的班会。

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读了上述材料产生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天堂里不事雕琢的欢乐强音,青春也是雪峰之侧的痛苦挣扎和寂然快慰;青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张扬,青春也是苍茫大地主沉浮的使命担当;青春是“放号”的“号”,是毁坏创造无问西东的情感强力,青春也是“红烛”的“红”,是灰心流泪只要灵魂放光的理性坚决;青春只有在于“一分钟”,这一分钟是相遇新世界的五彩缤纷,青春总有“第一次”,每一次都能听见拔节生长的声音:青春一定是花样年华,枪管里也有野菊花在摇曳……
正值青春年华的你,对自己的青春有怎样的认识、想象或期待?请合理运用教材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总喜欢充满幻想的去生活,活出诗意,活成自己期望的模样。

《沁园春·长沙》中,“同学少年”们具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

《红烛》中,“蜡烛”象征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和青春模样。

《峨日朵雪峰之侧》展现了青春之时渺小却强韧的
生命力。

《哦,香雪》是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想要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在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时尚而美丽,有的人因奉献而光彩,有的人因知识而动人,有的人因自信而进步……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青春模样”。

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是怎样的?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呢?请以“青春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红烛啊!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出快乐的果。

——闻一多《红烛》材料二:袁隆平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袁隆平给予了中国乃至全世界伟大的贡献——被西方世界称为“东方魔稻”的杂交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奉献”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感情真实,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以青春之我,助力青春之中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以青春之我,助力青春之中国”。

青春韶华,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满身朝气的青年,站在人生的晨光里,展望未来,就像看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既光彩耀眼,又充满无数的可能。

愈是美好,愈是珍贵。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一定要珍惜这青春时光,追逐梦想,实现价值。

青春的价值就是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勇气。

100多年前,五四运动的爆发就像一道闪电撕裂了窒息的黑暗,像一星炬火引燃了燎原的烈焰。

直到现在,五四运动的光芒还照耀在神州大地,灼灼其华,“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青年们对祖国的谏言,“誓死力争,还
我青岛”是他们对政府的呼吁,废除二十一条是他们对列强的憎恨。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政府的打压,中国近代的青年无所畏惧,他们试着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将中国带进一个新的时代。

青春的价值就是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的毅力。

也许我们不会知道,在我们的爷爷那一辈,青年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莫言十几岁下乡支教,因为没有正规书籍,他只能把一本字典翻来翻去看上几十遍;韩少功16岁到汨罗插队,一呆就是六七年,平常只能看仅有的两本杂志。

但是那个艰难贫瘠的时代,有多少人从边陲乡村走出国门,成为连接国内外的纽带,成为科研项目地拓荒人,对知识的热爱与不懈追求是中国现代青年对抗贫穷与苦难的武器。

青春的价值就是为国立功,为民请命的担当。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放眼眺望中国,现在也不失这样的青年,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批九零后、零零后的青年人自告奋勇支援武汉,虽深谙此去,山高水深,他们仍然选择告别安全的后方奔赴战场。

今年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成功的背后是那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科研团队竭尽全力的付出。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民族复兴迫在眉睫。

我们这一代青年。

更是应该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青春价值观,应该与国同行,与时俱进,为中国发展科学技术而尽一己之力,为中国打开国门而自豪欢呼,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担当,应该成为中国的脊梁。

李大钊说过:“以青春之我,铸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江山不负青春泪,且把利剑破长空,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助力青春之中国,实现青春之价值!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语式材料,第二部分是情景写作要求,第三部分是一般写作要求。

第一部分:几首诗歌,都围绕“青春”这一主题展开。

《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青年人的凌云壮志,可以围绕青年的理想和抱负来谈;《红烛》讴歌了奉献精神,可以围绕青年的价值在于奉献等来谈;《峨日朵雪峰之侧》展现了生命的力量,可以围绕青年即使力量弱小,也要体现不屈的生命力来谈;《哦,香雪》展现了青年人对“远方的世界”的追求,用知识改变命
运,可以围绕青年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来谈。

第二部分是情景写作要求,主要有三点。

一是召开主题班会,写作应注意班会的受众、场合等要求。

二是以“青春的价值”为主题,要紧紧围绕此主题展开论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思考在“青春的价值”这个主题之下,把前面诗歌的内涵与“时代之下的我”“时代之下的我们”建立起联系,放在当今的时代之下去思考。

第三部分为作文的一般要求,这里要注意的是选好角度,意味着有多个角度可以选择,可以根据以上分析,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论述,当然,只要在“青春价值”这一话题范围内均为切题。

比如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用三个分论点论述,青春的价值在于进取之心,青春的价值在于行动之实,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之爱。

文章可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列举奋斗的江梦南、80后星空摄影师叶梓顾、诗词大会中的才女陈更、进取的中国航天团队等事例来充分论证中心论点。

立意:
1.青春不荒芜,价值无限量。

2.绽放青春光芒,实现青春价值。

3.青春逢盛世,跨越正当时。

4.以青春之我,逐华夏之阳。

5.以奋斗为楫,扬青春风帆。

2.例文:
莫让青春付水流
青春是人生中扬帆的起点,是美好未来的基石。

莎士比亚说“青春是不耐久藏的宝藏”。

它是宝贵的,也是有限的,正值青春的我们,有责任和担当让它焕发绚丽的光彩。

战争年代的小战士为保护担架员,无私奉献自己年轻的生命,青春在硝烟和烈火中熠熠闪光;贫困地区的香雪为追求一个自动铅笔盒夜行30里山路,渴望追求知识和改变家乡面貌的她,也因为责任和担当,呈现出动人的青春追求。

而身处和平时代,小康社会的我们,又该怎样谱写自己的青春篇章呢?
正青春,读好手中书。

高尔基说:“青春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限的。

”我们要以短暂的青春,学习无穷的智慧。

青春是一个人学习的黄金时期,把握当下,努力奋斗是我们每个人应达成的共识。

读书、学习并不是简单充满乐趣的事,也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多时候,读书需要付出努力和艰辛,古人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奋努力,奋斗进取才是青春最亮丽的风采。

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少年时被老师提问因何而读书,他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个答案不仅令老师欣喜,直至今天,也令我们为他击节称赞。

当今世界局势复杂,新冠疫情将中国小康计划打乱,让我们飞奔的脚步缓迈,我们也不能置身事外,将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使命,更加努力地学习。

趁青春年少,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有学无止境的意识,就会等来学有所成的一天。

正青春,追逐心中梦。

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是生活的动力,缺乏理想的人往往少了对青春的激情,2016年,奥运会在里约举行,第一局塞尔维亚用暴力的发球,大力的扣杀,打得中国队喘不过气,给球迷一种绝望的感觉,对手怎么这么强?赛场上第一场失利,女排的姐姐们情绪压抑低落,但是这群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女排队员,凭借着青春的激情,靠一腔热血克服困难,夺得冠军。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青春易逝,好好珍惜,莫付时光于虚无,莫付青春于流水,拼搏进取,一生无悔,让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谱写出自己最动人的的青春之歌吧!【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本次作文应围绕“青春”来写。

材料中关于“青春”的感悟全部出自课本,“欢乐强音”出自雪莱的《致云雀》,“痛苦挣扎和寂然快慰”出自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说明青春既有欢乐,也有痛苦寂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张扬”“苍茫大地主沉浮的使命担当”出自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说明青春既有个人的生命飞扬,更需要有国家民族的使命担当;“是毁坏创造无问西东的情感强力”出自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明青春有情感强力,可以毁坏旧世界,更可以创造新世界;“灰心流泪只要灵魂放光的理性坚决”出自闻一多的《红烛》,表明青春为了理想不惧牺牲奉献;“一分钟”“相遇新世界的五彩缤纷”出自铁凝的《哦,香雪》,表明青春有拥抱新世界、追求新生活的向往与勇气;“第一次”“拔节生长的声音”出自《喜看稻菽千重浪》,说明青春应该有袁隆平那样脚踏实地的求索;“枪管里也有野菊花在摇曳”出自茹志鹃的《百合花》,说明青春即便是在困境之中,也不会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总之,我们可以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课文中得到很多关于“青春”的理解和提示,这些可以作为我们打开思路、深度思考的导语。

作文要求谈自己对青春的认识,并“合理运用教材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可以
写记叙文,通过写自己的青春经历、青春感悟书写你对于青春的独特认识,“合理运用教材内容”,可以把教材中某个令你感触最深的人物、事件写进去,作为升华认识、情感的依托。

也可以写议论文,通过课本中这些关于青春的人物,以及历史、现实中令你印象深刻的青春人物,发掘青春的价值、青春的意义,并得到如何对待、展示青春的正确做法。

立意:
1.挥洒青春激情,展示青春价值。

2.用奋斗谱写最美的青春华章。

3.让青春与祖国同行。

3.例文:
青春的模样
青,即生生不息、锐意萌发的颜色;春,即四季之源、展招力量的符号。

青春的模样,便是锐意拼搏、多彩多元与有包秉天下的气魄的你我。

青春的姿态是拼搏。

伟人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青春,便是可以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一生事业的最佳时机。

很多人小时候畅谈自己长大后的梦想,然而大部分只是“嘴上谈谈”而不付诸行动。

青春本就是辛勤耕耘、孕育理想硕果的季候,我们不能夸夸其谈却是行动上的矮子,孔子认为“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即是。

与其磨破嘴皮,不如用实际去证明自己。

80后星空摄影师叶梓颐从小就有飞上虚空的梦幻,她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探寻并学习相关知识,用十年时间去浇灌自己的星空之梦,终于成为星空摄影师,拍下属于自己的那颗“夜室中最亮的星”。

青春,便是上下求索地拼搏进取。

青春的整体是多元。

不知何时起就有了“学生综评系统”,它宣示着“博时代”的到来。

同样,自2020届高考便有了“六选三”的全新政策,以往的理科生与文科生从此便不再有了鲜明界线。

青春,本就应发现世界、发现多样的自我,没有谁是简单的平面,人人都是立体而饱满的综合体。

我们在年少之时就应吸纳无限知识,这些营养便会辅以我们更加多彩的青春。

《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陈更表面看来是“诗词才女”,但她的真实身份实为北大理工科研究生,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为统一,我们在生活中的所学并非为某一事专门服务,而真正的博学才可达到融会贯通。

殊不知生物学家达尔文酷爱美术,而物理怪杰爱因斯坦亦沉醉于小提琴的曼妙音符。

青春的我们应像那黑洞一样,在世界认清我们的真面目前不断吸纳能量与知识、认识全新的自我,之后便可让世界为我们绽放出的多彩绚烂的光华所点染。

青春的胸怀是包秉天下。

人们常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得便是不要
学成书呆子。

青春不止于你的成绩与学习,更在乎培养完善的人格与关怀天下、勇挑大任的品格。

23岁战地记者杨瑧曾说:“每次采访,我都从来没考虑过自己是否勇敢这件事,我只是害怕,我所做的配不上他们的苦难。

”是啊,世界无边广阔,没有谁有相同的经历,更不会处处是平安与快乐。

我们青年的模样,应用炽热关怀的眼神去包秉天下,更应怀有赤诚的济天下之心去运用头脑中的知识。

青春是箭,风雨兼程地射向远方的青云之志;青春是画,浓墨重彩地铺陈多样的恣意年华;青春是火,熊熊燃烧着点亮广阔的世界之光。

青春的模样,便是这奋斗路上不断拼搏、不断饱满、不断拓荒的你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

材料的内容源于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对“青春”的思考,启发我们思考青春该有的样子。

青春应该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青春应该有奉献的模样,青春应该有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青春应该迸发出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青春应该是奋斗的姿态,青春应该有心怀天下的梦想……
青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一段时光,一定要倍加珍惜,不可荒废;青春是人的能力增加、见识开阔的关键期,要好好把握,努力学习,为未来奠基;青春不仅仅是一段美好的年华,更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时期,要树立远大理想,勇敢担当时代重任,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青春的模样是什么?青春的模样是奉献、担当、进取、奋斗的样子。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文章的立意一定要体现正能量,以展现青春积极向上的样子。

试题要求以“青春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对此,写作内容可围绕“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可写自己眼中他人青春最美好的样子;也可围绕“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写出自己想活出什么样的青春。

如写成议论文,文章的开头简短引入中心论点,如“青春的模样是积极向上”;正文部分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用三个分论点论述,青春的模样是心怀天下的样子,青春的模样是积极进取的姿态,青春的模样是奋斗的样子。

文章可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列举奋斗的江梦南、拼搏的苏翊鸣、进取的中国航天团队等事例来充分论证中心论点。

若写成记叙文,则可通过记叙描写某个青春少年的言行举止,从而展现他在其中体现出的“青春模样”。

立意:
1.向上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2.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3.青春的模样是奋斗的姿态。

4.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话题是“奉献”。

“奉献”意思是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奉献就是“恭敬地交付,呈献,不求回报”。

材料一引用闻一多的诗句,呈现出红烛的生命价值和奉献情怀。

材料二展现袁隆平伟大成就,表现他生命的巨大奉献价值,两则材料分别从个体到群体、从科学家到普通人,展现出奉献精神在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

两则材料共同引导考生对“奉献”这一主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帮助考生打开写作思路。

题目要求考生议论自己对于“奉献”的思考和感悟,文体为议论文。

因此,结合材料,考生可以思考生活中看到的或经历过的有关“奉献”的片段、场景,注意取材,要注意奉献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奉献最亮丽的色彩,是所选材料的高度所在,考生所论之事要有奉献的故事内容,所写之人要含有“奉献”精神这一正能量。

再次,文章主题要积极向上,彰明人性中的奉献美,具有教育和感化意义。

行文构思上,可以列举有关“奉献”的事例,构成排比,引出观点;接着从为什么奉献的角度分析,如“为社会、为别人”,如“一方面共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精神境界”;最后联系当下,发出呼吁,如“贡献爱心,构建和谐社会”。

立意:
1.放弃专利,公开成果,奉献大爱。

2.除夕牺牲,为救居民,奉献生命。

3.昆仑之上,战士守护边关,奉献青春。

4.面馆老板向环卫工提供面条,奉献热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