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3b819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a.png)
人类进化的证据
化石记录
生物地理学证据
化石记录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证据, 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 可以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人类的分布和迁徙 情况,科学家可以推断出人类进化的 过程和原因。
生物形态学证据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人类骨骼 形态,科学家可以推断出人类进化的 趋势和特征。
DNA证据
通过DNA分析,科学家发现现代人类的基因与某些灵长类动物的基因存在相似 性,这进一步证明了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02
人类的进化
早期人类进化
01
02
03
南方古猿
大约生活在距今400万年 前,被认为是人类的远古 祖先,具有一些与人类相 似的特征。
直立人
大约出现在距今180万年 前,直立人能够制造工具 和简单语言,是现代人类 的直接祖先。
建立和谐的人类社会
通过教育、文化交流等方式促进不同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建立和谐的人类社会。
THANKS
感谢观看
智人
大约出现在距今5万年前, 智人具有更高级的认知和 语言能力,逐渐取代了其 他人类物种。
现代人类的出现
现代人类的起源
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大 约在距今10万年前开始向 世界各地扩散。
文化与技术的进步
随着现代人类的出现,文 化和技术开始快速发展, 包括艺术、音乐、工具制 造和语言等。
遗传学证据
通过DNA分析,科学家可 以追溯现代人类的起源和 迁徙路线。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和 生态系统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和人类生存。
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bf716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8.png)
3Hale Waihona Puke 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和资源压力,需要采取可持续 发展的策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 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如通讯、交通、医疗等方面 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科技对环境的挑战
科技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对地球的生态环境 造成了负面影响。
人类多样性的意义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01
人类多样性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创新
与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
02
人类多样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有助于促进
经济发展和繁荣。
提高社会包容性
03
人类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包容性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与进步。
04 人类与环境的互动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03 现代人类的多样性
人类的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定义
指不同种群、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变异,包括基因序列、 基因型、基因频率等方面的差异。
遗传多样性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进化机制,以及 地理隔离、生态位分化等进化过程。
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进化的基础,有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 维持生态平衡,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遗 传资源。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 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目录
• 人类的起源 • 人类的进化 • 现代人类的多样性 • 人类与环境的互动 • 人类的未来发展
01 人类的起源
人类起源的传说
神话传说
宗教传说
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都有关于人类 起源的故事,如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 修斯造人、中国神话中的女娲造人等。
【新】部编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新】部编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eadf3d1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6.png)
(二)、探究新知 首先,认识常见的几种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
通过设疑: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引出关于人类的由来,有两种观点:一个是神创 论,一个是进化论。让学生介绍他们熟悉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课件展示 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以及女娲造人)。但是,需让学生明白,这些神话故事是 没有科学依据的,而我们今天重点讲述的是有证据的进化论。
C.森林古
课的最后,为学生呈现一个拓展延申活动:引用曹植的七步诗引发学生思考。人
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引出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通过资料了解达尔文,让学生知道《物种起源》 这一著作。在这一著作中达尔文比较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现代类 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强调这一部分为本节重点,也是学业考试考点。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首先通过资料和图片简单了解森林古猿的分布和生活方式。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七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板书
从猿到人的进化 树上生活→下地生活 森林古猿→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能够用 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人类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从猿到人的进化已经从直立行走到制造和使用工 具。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 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通过以上示例,最后和学生共同总结出人类进化的大致历程是这样的 。
(三)、课堂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e95615fbfc77da269b1b2.png)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3. 根据图片、资料等分析出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
1、认同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各种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分布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进化而来的,再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和语言的产生等都成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使人类能不断地适应环境生存下来。
达标练习提供检测题,让学生限时独立完成。
校对答案,补偿教学。
限时独立完成。
校对答案,补偿学习。
五、板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的起源和发展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的起源和发展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665a60b4c850ad02df8041fc.png)
化石图片分析
距今(jù jīn)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
1、就上“露肢西较”少细女的骨骼
下肢粗长 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xiàzhī
是否有区别?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
直立行走 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
方式 是怎样的? (fāngshì)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
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yǐ jing)很发达
7.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C.黑猩猩 D.长臂猿B
12/12/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8.判断:
× a.森林(sēnlín)古猿进化到人类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 b.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成人类。( )× c.人类和长臂猿的祖先都是森林古猿。( ) ∨ d.大猩猩和金丝猴都是属于类人猿。 ( )×
12/12/2021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 式有什么共同点?
长臂猿生活 猩猩生活在亚 大猩猩生活 黑猩猩生活在
(shēnghuó)在南亚、 洲的加里曼丹 在非洲西部和 非洲中部和西
东南亚地区以 和苏门答腊的 东部赤道地区 部的热带(rèdài)
及我国的云南 热带森林中 (dìqū)一带
同
生活在森
林
进化
展人 类
地球环境
森林(sēnlín)
古猿
发生变化
生活在稀树 进化 草原
(rénlèi)
的
起 源 和 发
类露
(
使西
用时
人类的发展: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f1bc00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7.png)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3-
2.下列有关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异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B) A.有共同的祖先 B.运动方式相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的程度不相同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4-
3.图一表示人类的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的 比较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猕猴
B.黑猩猩
C.长臂猿 D.大猩猩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8-
知识点2 从猿到人的进化
4.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上生活的原因是( C )
A.其他生物的驱逐
B.流星撞击
C.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D.扩张领地
5.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D )
A.垦荒种地
B.烧制陶瓷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5-
(1)图一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排序为
④②①③⑥⑤ (填序号)。
(2)从图一所示的人类进化历程中可知, ④ (填序号)是人类
的祖先。
(3)图一中的②具备 AB 。
A.直立行走的能力 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C.使用火的能力
D.使用语言的能力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3-
知识点2 从猿到人的进化 4.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 东非大裂谷 地区,原因 是古人类学家在这一地区发现了许多早期 古人类化石 。 5.森林古猿进化到古人类的历程: (1)直立行走:从距今300万年前的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出 ,露西的 髋骨 较宽阔,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已经发生了 变化, 下肢骨 更粗壮,有利于直立行走。由于森林大量消失,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 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 直立行走 的方向发展。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c6d3cedd3383c4ba4cd201.png)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课时)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b43f13a45177232e60a21c.png)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过程与方法:1.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难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
这说明了什么呢?生:只有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师: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生:(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师: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们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
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
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二、小组讨论,探究新课师: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
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生:(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师: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c182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3.png)
直立行走
森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林 环境变化
古 森林减少
猿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产生语言
人类 类人猿
共同祖先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例1.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的原因是( C )
A.树上的天敌多 B.出现了森林火灾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D.为了扩张领地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人类与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2)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3)古人类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她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 (4)人类的线粒体DNA信息向前追踪,可以追踪到20万年前的
非洲女性。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事实:(1)(3)(4) 支持
观点:(2)(5)
约20万年前周口店用火遗迹
思考:火的使用对人类的进化有什么意义?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从猿到人的进化
4.原始文化和意识, 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语言。
甲骨文
楔形文字
约1.5万年前 拉斯科洞穴壁画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从猿到人的进化
直
使用
能
大
产
立
和制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人类起源的观点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 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主要内 容的生物进化理论。
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 相似之处后,达尔文提出人类和 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进化论 达尔文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690212524de518974b7da6.png)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发源和发展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论:教师评论:知识目标:概括人类发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渐渐进化来的。
(要点)能力目标:1.对照察看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发源与发展过程的表示图,概括人类在发源和过发展程中自己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参加资料剖析和技术训练等活动,与同学沟通自己的见解。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概括人类发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渐渐进化来的科学是不停发展的看法。
难点: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可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久斗争中进化来的看法。
导学纲要:察看书中3页图形回答以下问题:这些类人猿今日散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类人猿在形态构造上的确与人有很多相像,但终究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差别呢?人类的数目在急剧增添,而类人猿的数目日趋减少,为何会这样呢?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先人是()。
5.借助P4的资料剖析和有关文字,解决以下问题:(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能否有差别?依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如何的?2)“先人类”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断,“先人类”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拥有什么能力?【链接资料】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域;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域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依赖从森林中获得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品生计。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良生计环境的能力,也不可以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沟通。
【达标训练,】达成稳固训练,进行自我检测。
(1)人类最先发源于()A.类人猿B. 黑猩猩C.森林古猿D. 金丝猴答案:C以下不属于人类独有的特点的是()A.有复杂的语言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大脑发达答案:B( 3)A.C.在人类发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由是(因为其余动物入侵 B. 为了闪避敌害为了扩大领地 D. 因为地形随和候的变化)答案:D(4)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要点的阶段是()A南方古猿 B 强人C 直立人 D 智人答案:C填空;1、进化论的首创人是__________,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先人是同一类古猿。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4.1 人的由来教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4.1 人的由来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53ba9cfc4ffe473368abbe.png)
人的由来教学目标: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能力目标:1.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教学难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
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们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
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从而引出课题。
任务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借助相关图片及文字,进行自主探究,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借助资料,共同分析、感悟、提升。
【链接资料】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展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展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c0e3c9bd64783e08122b46.png)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
3、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人类进化历程:
早期猿人(距今200~175万年前);
晚期猿人(距今175~20万年前);
早期智人(距今20~5万年前);
晚期智人(距今5~1万年前);
现代人(距今1万年前~至今)。
人类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中的大事件:
早期猿人: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石块,木棒作为工具。
晚期猿人:使用天然火取暖,躲避猛兽,吃熟食。能制造简单工具,脑容量逐步上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人类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动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好奇心,逐步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起源;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认识到古人类化石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早期智人:脑容量超过1000毫升,语言逐步丰富,工具进一步发展,能围捕大型猛兽。
晚期智人:体质特征接近现代人,文明开始显现。
朗诵: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
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带着思考进入这一节的学习。
解说:人类对于自己由来探寻已久,提出过很多观点。较早期是一些神造人的故事。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d195b0ad02de80d5d8407e.png)
4。
1。
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哪类动物?(2)说出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准确区分事实和观点.【预学任务单】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哪位科学家?2、现在的类人猿有哪几种?、、、3、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4、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5、在距今1千万到2千万年前,我们的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森林产生了什么影响?森林古猿的运动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预学检测单】1.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A.类人猿 B.黑猩猩 C.森林古猿 D.南方古猿2.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 )A.用火来驱赶猛兽 B.用火来攻击敌人C.用火来御寒 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提高了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3.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A.直立行走 B.骨盆变短增粗C.下肢增长 D.脊柱由弓状变成“S”形4.除能制造石器外,还会制造长矛、标枪用以狩猎、捕鱼的原始人类是()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5.在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变化是( )A.造山运动活跃,山脉隆起 B.气候变化加剧,出现冰川C.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 D.森林毁灭,草原稀疏【合学任务单】1、直立行走对人类进化有什么意义?2、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自信检测单】1.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东非人"及其遗物,他们用过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说明“东非人"已具备( )A.使用工具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制造工具能力 D.用火能力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的程度不同3.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的“露西"骨骼化石显示,“露西”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由此特征可以推测A.“露西”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树栖生活 B.“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C.“露西”能够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 D.“露西”能用火烧烤食物,改善身体的营养4.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5.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为了扩大领地 B.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环境变化C.受到外来物种的驱逐 D.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6.能够像现代人一样奔跑,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制造石器,具有语言能力的是(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7.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知识目标: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重点)
能力目标:
1.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导学提纲:
1. 观察书中3页图形回答问题: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 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3.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4.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5.借助P4的资料分析和相关文字,解决以下问题: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2)“古人类” 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古人类”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链接资料】
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达标训练,】
1.完成巩固训练,进行自我检测。
(1)人类最初起源于()
A.类人猿
B.黑猩猩
C.森林古猿
D.金丝猴
答案:C
(2) 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
答案:B
(3)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为了躲避敌害
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答案:D
(4)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答案:C
填空;
1、进化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同一类古猿。
即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 。
2、现代类人猿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它们同其祖先一样,过着以___ ____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1、人类是如何进化的?
由于________的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一代一代向着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不仅能够_______工具,还能制造工具。
经过若干万年,它们的__ ____越来越发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丰富的
________,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却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不同的__________ 中造成的。
3、一般人认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直立行走 B 手足分工
C会使用天然工具D、会制造工具
4、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拉玛古猿
B、森林古猿
C、南方古猿
D、古代猴类
师课堂总结:这节课我和大家在课堂上一起经历了我们人类进化的历程,目睹了用高科技模拟的几百万年前我们的远祖的生活情景。
我们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现在我们清楚的知道了我们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而不是神或其它什么创造的。
那么现代人是否还在进化呢?未来的人类将变得怎样呢?在这里,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人类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梳理总结,反思升华】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将本节知识进行梳理。
2.谈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3.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请你们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