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27710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4.png)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整体说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和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1.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大家认识这些野生动物吗?【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讨论能回答出是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
师:同学们真棒。
这些都是我国湿地的珍稀野生动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课件出示)师:说说你们从表中都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鸟类有271种,爬行类有122种,哺乳类有31种。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学情预设】有——师:观察统计表,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情预设】预设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预设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预设3:我国湿地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师:同学们根据统计表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表现非常不错。
这些问题都与今天我们要重点探讨的三位数加法有关。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1)]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给单调的计算赋予了活力,为引出新课提供了背景,能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中去,进而引出课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d2ce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d.png)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保护、热爱野生动物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
二、探究新知1.读统计表,提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统计表】师: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预设1:我知道了我国湿地三种动物类群的种数。
预设2: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
预设3:我知道了爬行类有122种。
师:根据刚才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我国湿地有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共多少种?预设2:我国湿地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共多少种?……2.教学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1】(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师:题目中要求的是什么?根据题意,应该怎样列式呢?预设:题目要求的是“我国湿地有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共多少种”,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71+122。
(2)探讨“271+122”的笔算方法。
师:你会列竖式计算吗?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预设: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我们之前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预设:与我们之前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都是从个位加起。
(3)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的第1排。
3.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2】(1)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出算式:271+31。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课练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课练](https://img.taocdn.com/s3/m/33f8b24f52d380eb62946df5.png)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1.列竖式计算。
381+503= 753+135= 138+241= 546+101=671+228= 290+102= 454+324= 354+133=3. 一台收音机售价为146元,一台微波炉售价为452元,买一台收音机和一台微波炉一共要花多少钱?(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1.竖式计算。
319+68= 412+179= 458+741= 118+973= 2.连一连。
84+423 217+426 568+341 142+957 446+527643 909 507 973 10993.用3、4、7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多少?第3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1.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连一连。
540 724 123 607393 877 460 2762.算一算,连一连。
457+368 398+506 584+357 374+126941 825 500 904 3.竖式计算。
497+603= 405+398= 357+569=第4课时:练习八1.竖式计算。
342+75= 168+154= 646+354= 592+109= 2.算一算四至六年级集邮的总枚数分别是多少。
3农民伯伯今年共收了多少千克南瓜?第5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1.竖式计算。
565-32= 398-272= 485-181= 936-614=2.连一连。
398-132 345-115 235-111 366-122244 266 230 1243.某商场搞促销活动,水壶原价为268元,现价为205元;微波炉原价为478元,现价为370元,这两种商品现价比原价各便宜了多少钱?第6课时:练习十1.选一选。
(1)三位数加三位数,和是()。
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2)一个数减去329差488,这个数是()。
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 上册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 分课时)
![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 上册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 分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92a6140192e45361066f575.png)
1.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一、列竖式计算。
58+73= 64+45= 49+82=265+179= 209+891= 79+983=二、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3 5 9 6 5 8+ 8 7 + 7 9 41 2 2 9 1 3 5 27 6 2 6 9 4+ 5 9 8 + 3 0 61 3 6 0 9 9 0三、果园里有桃树368棵,梨树比桃树多57棵,梨树有多少棵?1.加法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2)一、计算并验算。
2 7 53 8 6 8 0 6 3 5 4+ 6 4 5 + 5 5 7 + 1 9 5 + 4 8 8二、1. 607与998的和是多少?2.甲数是785,它比乙数少125,乙数是多少?三、把下面的算式按照得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195+345 182+558 167+284 216+725四、李叔叔家的果园今年收梨389千克,收桔子567千克,收的苹果比梨和桔子的总和多95千克,李叔叔家今年收苹果多少千克?2.减法第1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1)一、列竖式计算。
654-288=514-187=912-493=728-349=563-187=432-218=902-674=600-472=655-428=二、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 743-=3652. 604-=537三、小平正在看一本书,这本书总共有605页,他已经看了256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2.减法第2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2)一、判断下面的题做得对不对,不对的请改正过来。
6 0 0 4 6 6 6 3 0 8 0 4- 2 6 3 - 4 2 - 2 9 3 - 3 7 53 4 7 1 6 3 4 7 4 2 9二、我会填。
被减数400 700 700 900 800 减数68 679 564 804 695差三、原来有1吨南瓜,我运走了567千克,还剩余多少千克。
四、副食店运来40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还剩多少千克?第3课时解决问题一、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解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cf02a66c175f0e7cd137fc.png)
第四单元《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材解析一、教材分析《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主要包括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两部分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学过“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标准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一单元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阶段。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更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编排特点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
本单元的例题编排按照整套教材计算教学的编排思路,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
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
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
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渗透数学思想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如,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
因此,本单元在编排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与两位数加、减法类比,推出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一过程中,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2024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
![2024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https://img.taocdn.com/s3/m/344f1d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6.png)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 要从前一位退1。
易错点:计算退位减法时,从被减数哪 一位上的数退1,计算这一位时,都要 先减去退位1,再进行下一步计算。
随堂练习
1.列竖式计算。【课本P42 做一做 第1题】
844-21= 823 353-123= 230 278-75= 203 406-102= 304
532+379=911(个)
答:这个网店当天的订单还有693个未发货,全 天共接了911个订单。
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 一年级比四年级少捐多少本图书?
探究新知
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 【课本P41 例1】
276 - 124=________
276 -1 2 4
怎样列竖式?从 哪一位减起?
152
从个位减起。
探究新知
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课本P41 例1】
276 - 124=_1_5_2_(__本__) 276
261 - 52
209
随堂练习
2.先说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计算。【课本P44 练习九 第1题】
. 438
- 256
. 392
- 178
.. 940
- 59
. 105
- 42
182214Fra bibliotek8 81
63
随堂练习
3.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开。 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 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课本P44 练习九 第2题】
892-265+403 =627+403 =1030(人)
易错点:“这时园内有多少 位游客”,不包括离开的;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精品教案(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369266d0d233d4b04e6995.png)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精品教案(详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本单元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2.地位与作用:这一单元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更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课时安排:建议用9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内容:教材P36~37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材P39~40“练习八”第1、3、8题。
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三位数加法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归纳概括的方法和策略。
3.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加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一次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做一做。
师:大家还记得怎样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吗?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也有学生会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国家物种丰富,有许多珍奇的动植物。
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观察,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师:大家的知识面可真广!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
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研组备课全部教案(共6个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研组备课全部教案(共6个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557d6eaa6c30c2258019e33.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共6个课时)第1课时三位数的加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进位算理,掌握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不进位、进位加法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难点:理解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出示例题:光明小学一年级有学生243人,二年级有学生315人,三年级有学生282人。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知道了什么?师:你能提出一个你想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生1:一、二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315生2:二、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315+282生3:一、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282师:这三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相比有什么不同?生:以前学过的是两位数加法,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加法。
师:三位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的加法。
二、探究新知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加法算式243+315,先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后进行汇报。
生1:从个位加起进行口算。
生2:百位加百位,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再把三个结果加在一起。
生3:列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对于竖式的方法进行重点汇报指导。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三位数加法呢?(生说)为什么喜欢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比较简便、清楚,应该注意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太了不起了,这就是计算三位数加法的方法,你们觉得这个方法熟悉吗?生:熟悉,和两位数的加法相同。
师:谁再来说一说三位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小结方法:三位数加三位数,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95988580216fc710afd1e.png)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利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经历三位数笔算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方法策略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树立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4.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加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课件、计算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
(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提问: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些什么信息?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师选择主要的两个问题板书或课件出示:(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271+122=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合作探究。
试算第一题:271+122,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应该怎样算。
2.汇报交流。
(1)学生交流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2)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例1的内容,指名学生说说教材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相应竖式,并作重点讲解。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
3.计算271+31。
学生先试算,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十位上7+3=10,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在十位上写0。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独立完成竖式。
出示例二例二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1.读一读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445+298=)(二)探索新知1.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445+298得多少呢?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课件PPT (1)
![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课件PPT (1)](https://img.taocdn.com/s3/m/77d1fea152d380eb63946d6a.png)
单元复习
知识网络
万 以
加法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及加法的验算
内
的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不连续退位)
加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
法 和
减法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中间有0)
减
减法的验算
法
解决问题
(二)
复习回顾 知识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698+275=973
698
+121 71 5 973
706. -.489= 217 706
- 489 217
分析 不管哪一位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一。
并写上进位“1”; 不管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 一位借一,并点上退位符号“·” 。
复习回顾 知识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的网上书店上午接了279个订 单,下午接了395个订单。
今天要准备多少张快递单才够?
分析
在估算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估
算。如:购物时,应准备多于所买物品的
钱。
复习回顾
知识点2:解决问题
我的网上书店上午接了279个订 单,下午接了395个订单。
今天要准备多少张快递单才够?
395≈400,279≈280 400+280=680(张) 答:今天要准备680张快递单才够。
实战演练 知识点2:解决问题 练习
329元
282元
(1)妈妈想买一辆自行车和一辆滑板车,应该准
备多少钱? 把85看成100,282看成300,100+300=400
(答元:)应该准备400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https://img.taocdn.com/s3/m/abc9e15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b.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
2. 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学习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三位数加三位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三位数加三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知识,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
4. 应用:让学生运用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2. 计算方法: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3. 例题:示例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过程4. 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题目。
2. 提高题:让学生运用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同时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加法问题,让学生快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在新课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方案(共5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方案(共5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ab62bb7336c1eb91b375dbe.png)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解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整数加、减法学习的最后部分。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单元是按三个部分的内容安排的。
第一部分是三位数加三位数。
例1、例2和例3三个例题中的第一个加数均是271,但另一个加数不同,就形成了不进位、一次进位的情况。
因此,教学时要层层递进,通盘考虑三个例题。
让学生自主完成,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
例3连续进位加法,是这一部分的学习难点,学生很容易理解算理,但错误率较高。
因此,对于计算中出现的易错点要特别关注。
通过针对性的习题,提醒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第二部分是三位数减三位数。
例1不退位减法,结合小精灵的问题,强调“相同数位对齐”,提示计算顺序。
例2连续退位减法,是这部分的学习难点。
前两个例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探究,算出结果。
针对例2小精灵的问题“十位怎样算?”重点研究“十位上的得数为什么是4,而不是5”。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理解算理,突破难点,从而掌握算法。
例3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退位减法中的难点。
“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可以借助计数器的演示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关键问题,弄清楚算法算理。
第三部分例4是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提出不同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解决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能在交流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估算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https://img.taocdn.com/s3/m/bec4d1111711cc7930b7163f.png)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加减法的验算。
3.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
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
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
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加强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如,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
因此,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大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计算法则,完善认知结构。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限,为机械记忆,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提供探索法则的线索,为学生经历法则的形成过程提供空间。
3.将“验算”分散编排改变原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10f8c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a.png)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万以内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例题1、2,练习八1、2、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教学步骤: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71+45= 24+43= 35+47=52+20= 32+59= 53+28=2、笔算430+260= 570+380=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引入新课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2板书:271+1223探索算法;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2 7 1+ 1 2 2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例2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2板书:271+31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2 7 1+ 3 1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师: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师:与例2的算式相比,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法则尝试笔算;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板书:2 7 1+ 9 0 37 4提问: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比较好写,大家都做得很对可是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2、完成“练习八”第1题;在竖式中相应的位置写下结果,然后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八”第3题;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的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五、作业设计1、123+361= 456+533=2、367+626= 426+382= 516+703=教学反思: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例题3,练习八4、5、6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76+84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教学例3.1、列算式;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板书:445+298=比较:445+298与复习题76+84有什么不同小结:前者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者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谈话: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这节课也同样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今天所学得内容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教学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你觉得它的竖式计算方法会是怎样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2、口算;提问: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口算一下结果应该是多少同位讨论并全班交流;汇报过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先计算445+300=745,再计算745-2=743;3、笔算;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4 4 5+ 2 9 8提问:1个位上相加是几5+8=13个位上怎么写写3,向前一位进1,为了不遗漏进上的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2十位上相加是几4+9+1=14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么办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十位上应该写几4 3百位上写几2+4+1=7板书:4 4 5+ 21 91 87 4 34、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5、验算;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生:用验算的方法;师: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那么,加法该如何来验算呢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老师在黑板上演示验算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 9 8+ 41 41 57 4 3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三、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解计算过程;2、完成“练习八”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八”第2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4、完成“练习八”第9题;教师先给予学生知道,然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订正;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五、作业设计1、练习八第3-8题.2、笔算并验算348+564 457+293 881+139教学反思: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八7、8、9、10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2、培养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教学步骤:一、复习1、口算;43+25= 530+290= 35+49= 450+280= 45+30=6+84= 540+360= 380+430= 74+9= 46+24 =470+160= 400+120= 70+480= 49-28= 74-47= 950-540= 350-260= 67-46= 53-36= 560-380= 460-170= 42-25= 57-28= 820-430= 810-690= 810-460= 650-230= 80-12= 480-150=二、练习过程1、笔算376+28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如果要验算,你认为用什么方法2、完成P40 7先算一算,再用铅笔和直尺连一连;3、完成P40 8先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照第1小题完成后两小题;4、完成P40 9小组讨论可以怎么走,哪条路近,汇报;5、引导学生思考完成P40 10三、作业设计1、加法运算;1467+354 2563+761 3158+2804365+918 5348+736 6486+7347294+48 857+467 9383+2742、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1527+173 2806-428 3459+164二、万以内减法第4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一例题1、2,练习九1、2、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并掌握笔算减法的算理;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算理;教学步骤:一、导入大家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现在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愿意看,我这里有张统计表,大家来看看;二、探究新知出示P41统计表观察统计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1、我也来提个问题,看大家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怎么列算式竖式会列吗从哪一位算起请你自己算一算;4 3 5- 3 2 21 1 32、这个问题大家很容易解决了,再出个问题,看大家还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引导学生读题列出算式435-864 3 5- 8 63 4 9这个算式能不能像刚才那样直接减个位不够减怎么办注意:借位要在对应的十位数上打退位点做记号,表示借一当十和个位上的5相加再来减6得9,现在十位上因为借了一个十,还剩下2又不够减,怎么办再像刚才一样,找更高位百位在4上打上退位点,借一当十,并和十位上的2相加再来减8得4,此时百位上剩3,3减0还是3;3、以上两题做完了,你有什么话想说小组讨论:笔算万以内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4、及时练:完成P41 做一做请学生上黑板板演,集体订正;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计算减法,特别是退位减法一定不要忘记打上退位点,退1当十来用;四、作业设计1、完成练习九第1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九第2题引导学生读题列算式解答3、完成练习九第3题先说说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再针对每一空说说如何求;4、计算451-235 540-107 600-409767-235 600-382 842-758830-678 407-168 900-241教学反思:第5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二例题3,练习九4、5、6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熟悉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法则,并会验算;3、培养学生计算认真仔细的态度;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教学难点:掌握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法则;教学步骤:一、导入算一算:768-527 327-15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今天继续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二、探究新知1、出示问题: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问题谁比谁多,列算式:403-158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好竖式,数位对齐;2、探究计算法则:这道题能直接减吗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小组讨论并汇报板书:小结方法:个位3减8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这时先算个位13-8=5,再算十位9-5=4,最后算百位3-1=2;多请几个学生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403-158的最后让学生自己对着黑板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3、探究验算方法:减法怎样进行验算1加法验算:可以用减数加差看等不等于被减数的方法2减法验算: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等不等于减数的方法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算,教师巡视并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验算过程;4、巩固练习完成P42 做一做指名上黑板板演三、小结说说怎样计算像这样的连续退位减要注意哪些问题四、作业设计1、完成P44 4先算一算,再连一连2、完成P44 5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先用竖式计算再填写3、完成P44 6做在作业本上教学反思:第6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课练习九7、8、9、10、11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2、能较熟练计算连续退位减法;3、培养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较熟练地进行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步骤:一、复习笔算下列各题;690+30= 287+73= 320-280= 473-178=说说两道加法题有什么区别两道减法题有什么区别说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二、练习过程1、验算上面的第2小题和第4小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完成P45 7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完成P40 9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再在书上用铅笔连一连;4、完成P40 10看谁完成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与差又对又快,请学生上台板演;5、完成P40 1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铅笔填一填,然后小组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三、作业设计1、算一算;1507+24 2762+159 3267-280 4805-4692、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1548+173 2206-128第7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题4,练习九12、13、14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3、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竖式笔算三位数的连加;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步骤:一、导入“十一”黄金周各大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小红一家三口到商场去买东西,选好了商品拿到销售单据来到收银台;出示销售清单:二、探究新知1、三位数连加精算出示问题:1收银员应收多少钱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解决第一个问题,你需要哪些信息如果你是收银员你认为该怎么算才恰当列出算式:558+225+166=你准备怎样计算三个数的连加其实也可以使用竖式将这三个数同时加起来;写出竖式让学生自己算一算,试一试;5 5 82 2 5+ 1 6 69 4 9大家以后计算连加题也可以使用长竖式进行计算;2、三位数连加估算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和第一个问题一样使用精算吗为什么只需要知道准备的钱够不够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所以使用估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同位互相说说如何估算,指名说理由;板书:560+230+170=560+400=960元3、总结方法: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个问题采取的是不同的计算方法,什么情况下使用精算,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估算呢三、巩固练习完成P46 12理解题意后,想一想这里是用精算还是估算,交流想法后让学生算一算;四、作业设计1、完成P46 13先让学生猜想两人摆出的三位数,和与差分别接近多少,再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多组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想;让学生体会如何根据数据特点进行估算;2、完成P46 14开放题,学生的方案合理就行;教学反思: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P47 1、2,练习十1、2、3、5教学目标:1、复习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3、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重点: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步骤:一、导入第四单元学习完了,我们今天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二、复习过程1、完成P47 1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2、完成P47 2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3、从以上加法和减法题中各选一题进行验算,并说说验算的方法;4、完成P48 1 左边4小题学生上黑板计算,集体订正;5、完成P48 2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算式解答6、完成P48 3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说错误的原因,集体订正三、作业设计1、完成P48 1 右边4小题2、完成P48 5 第一行四、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一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笔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3、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二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二P47 3,练习十4、5、6、7教学目标:1、能熟练运用计算法则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并会估算;2、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二、复习过程1、完成P47 3 1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请学生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2、完成P47 3 2让学生明白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估算的方式,并将过程写在每小题下方;3、完成P47 3 3两个问题选择的计算策略是不一样的,问题1可以使用估算,问题2使用精算;4、完成P49 6第1问采取估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第2问先让学生自己将要买的商品打上勾,再列算式计算;5、完成P49 7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把问题写出来,列算式解答;指名汇报结果;6、引导学生完成P49 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用铅笔填空,请学生说说这样填的理由;三、作业设计1、完成P48 42、完成P48 5 第二行3、学生课下整理全单元知识导图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万以内的加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万以内的加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f14256964bcf84b8d57b0e.png)
第四单元第 1 课时共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例1,例2的内容。
【教材分析】主题图为本单元提供情境主线,本节的计算问题都来源于主题图。
课前可以布置让学生了解有关湿地动物的知识,上课时进行简单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主题图中的“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组织学生根据三类动物数据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例1是根据前面学生所提问题得到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算式,可组织学生尝试计算,得出三位数笔算方法和之前两位数笔算方法一样。
例2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同时教材以小组讨论方式梳理笔算三位数加法的法则,明确笔算加法需要遵循的一般步骤和要点。
做一做就是巩固学生对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巩固。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本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
本节课主要介绍三位数加三位数中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学生掌握起来也会相对容易一些。
注意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从而掌握新知。
【学习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能用竖式计算不进位和进位的三位数加法,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
【核心学习任务】迁移、类推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材料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其他湿地野生动物。
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主题图。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
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课件出示教材表格。
师:这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生1:知道了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鸟类、爬行类、哺乳类。
2022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堂作业设计第1-4单元
![2022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堂作业设计第1-4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b9b7ad4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0.png)
2022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堂作业设计第1-4单元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减法第2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2)一、判断下面的题做得对不对,不对的请改正过来。
600466630804-263-42-293-37534716347429二、我会填。
被减数400700700900800减数68679564804695差三、原来有1吨南瓜,我运走了567千克,还剩余多少千克。
四、副食店运来40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参考答案:一、某600-263=337某466-42=424某630-293=337√二、3322113696105三、1吨=1000千克1000-567=433(千克)四、400-152=248(千克)第1单元时、分、秒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一、看谁填得快。
1.1分=()秒1时=()分2.120分=()时3.1分30秒=()秒4.1小时15分=()分5.95秒=()分()秒二、我会比一比。
40秒○1分1时○61分2时○90分140秒○2分1分12秒○80秒4时○240秒三、小明晚上6:35开始吃晚饭,6:50就吃完了,明明吃饭用了多长时间?四、小琴早晨7:30到校,中午11:40放学,她上午在校多长时间?参考答案:1.4的3倍是();2的4倍是()。
2.()的3倍是33;3的()倍是9。
3.3的6倍是()个(),算式是()。
4.4个3可以说成()的()倍;5的3倍可以说成()个()。
二、列式计算。
1.5的8倍是多少?2.9的6倍是多少?三、妈妈买了4千克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5倍,妈妈买了多少千克梨?参考答案:一、1.1282.1133.363某6=184.3453二、1.5某8=402.9某6=54三、4某5=20(千克)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一、列竖式计算。
650-280=180+440=290-170=700-250=二、在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独立思考列式。
3.学生交流:
列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二)读题思考。
学生交流汇报: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这样就是15减6,结果个位上的得数是9;同时十位上的3还剩2,2减8不够减,继续从前一位(百位)退1再减,这样就是12减8,结果十位上的得数是4;同时百位上的4还剩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435-322 =113 435-86=349
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记先减去退掉的“1”。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存在细节处理不够严密,就是每一个环节之间不是很紧凑,总感觉联系不是很紧密。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交流时要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发言同学的观点形成的原因。课后发现学生对于连续的退位减法还有一些问题,需在今后多加练习,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互帮互查的学习习惯。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小组交流并汇报。
相同点: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不同点:第一道题计算时不需要退位,第二道题需要退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4页第3题。
1.学生独立解答,集体纠正。
2.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老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
2.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1.学生认真聆听。
2.明确本节课内容。
1.口算。
650-230= 390-180=
850-720= 280+470=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立足亲身体验。
数学学习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提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亲身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2.减法
第1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课题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连续退位减法是在前面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学习的。“连续退位减法”是对前面学习的几百几十数减几百几十数的退位减法的延伸,也是减法计算汇总的一个难点。教学本节课时,应遵循知识的迁移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连续退位的减法。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新知。
老师小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记先减去退掉的“1”。
(三)比较两道题的异同。
(一)学生交流汇报。
1.学生1:我知道了从2004年这几年中,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2011年的数量最多;
学生2:在这几年中优秀国产动画片的数量2004年最少;
教师点评和总结: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并从表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3.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答案:420 210 130 750
2.采蘑菇。
笔算减法要记住:相同数位要(),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
答案:1097 421 127对齐个退1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答案:6 0 3 5 8 6 2
(答案不唯一)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一)出示教材第41页例1。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2.解答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3.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
(二)出示教材第41页例2。
1.提问: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引导学生列式,尝试用竖式计算。
老师板书:
3.结合以上计算,在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1.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也就是说要从学生的具体生活中或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中寻找学习内容,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