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亲情化服务在PACU小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术期亲情化服务在PACU小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实施围术期患儿“亲情化服务”的优质护理模式,探讨亲情化服
务模式对缓解患儿术后疼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以及缓解患儿家长焦虑和提高
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方法:按照非同期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
1月—2017年10月收治入院的外科手术患儿160例,以方便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
干预组为80例,对照组为80例,两组患者均施以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
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亲情化服务”的优质护理模式,分别用护理质量、遵医嘱配合行为、状态焦虑情况、疼痛行为评估评价两组临床护理服务的效果。
结果:干预组
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2%提高
到99%。
结论:“亲情化服务”的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减轻手术患儿的心理、生理
应激反应,可显著降低患儿父母围术期的焦虑情绪,提高家长满意度,高超护理技
术与"亲情化"服务相结合对提高优质小儿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299-02
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是针对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
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
现代护理学发展要求手术室
护理要适应和满足小儿手术期的需要,贯穿术前、术中、术后直至此次手术有关
治疗基本结束为止[1]。
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不仅限于配合医生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针对小儿患者围术期护理需要,科学护理患儿,在患儿围术期发挥着重
要作用。
因此,完善手术室整体护理是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2]。
笔者
所在科自2017年1月在围术期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中融入亲情化服务,使每一位
小家伙都能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亲人般关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介绍
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手术小儿患者160例,男85例,女75例:年龄:12岁以内。
2.围术期的亲情护理
2.1 每一位护士都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主动真诚全方位为患儿服务
的意识。
爱与奉献是白衣天使永恒的主题,是护士职业道德的集中表现,将亲情
护理服务贯彻患儿围术期,赢得了患儿及家属的信任,促进了良好的沟通。
2.2 术前亲情护理术前一天访视患儿,首先给予患儿像父母般的关爱,恰当
称呼患儿,给患儿或家属良好的第一印象,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其次自我介绍,告诉家属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自己会全程陪护,让患儿的心贴近自己,再根据患儿
年龄、性别、理解能力程度、生活背景进行交流,心与心的沟通,进一步了解患
儿内在的心理活动,这时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儿排斥心理。
与
患儿交流时和蔼友善、礼貌诚恳、耐心专注并注意其语言的语调与表情,“小朋友你好我是明天替爸爸妈妈照顾你一小会的护士阿姨,很高兴认识你,明天有任何
不舒服的告诉阿姨好嘛,阿姨会帮助你哒”,等小朋友和自己熟悉以后,轻轻握住患儿的手,根据患儿的年龄、理解能力,一般在6周岁以上患儿我们会教会患儿“使劲抓住阿姨的手好嘛,阿姨看看你的力气有多大”,“咳嗽一下好嘛,”“眼镜瞪
大阿姨看看宝宝的眼睛有多漂亮”。
告知患儿家长明日手术苏醒时需要患儿配合这几个简单的动作。
2.3 了解家属的心理动态,针对不同的患儿提供有效的身心护理。
告知家属
术前注意事项:禁食水时间,明日手术可以穿简单易脱的衣服,不佩戴贵重物品
等,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的护士会替患儿更衣、我们会将室内温度调到合适患儿
的温度,会注意保温避免患儿感冒。
介绍麻醉医生、参加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
治疗经验,增加家属及患儿对手术有一个初一步的了解,减轻家属及患儿对手术
治疗的神秘和恐惧。
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办法。
如咳嗽时用手压住伤
口可减轻疼痛和预防并发症等。
2.4 告知家属手术当天可携带患儿最心爱的玩具、安抚奶嘴、贴身毛毯(部
分阶段的宝宝习惯闻被褥或毛毯寻求安全感),手术后巡回姐姐会将随身物品交
接与我们,患儿在复苏室苏醒时我们会为他盖上自己的小毛毯,让他闻着自己熟
悉的味道慢慢醒来,我们还会将他心爱的玩具放在他头侧,让他第一时间醒来看
到他最心爱的小伙伴,患儿醒来后我们会将他的安抚奶嘴用温水打湿,既可以湿
润口腔又可以安定患儿的紧张恐惧情绪。
了解患儿的生活背景“平时都是谁带宝宝”,避免患儿经历不必要的心理创伤,避免家属回答尴尬。
了解患儿平日哭闹时家长的安抚方法,比如最爱看《小猪佩奇》、《光头强》动画片,告知家长手复
苏室里有电视,我们会为他专门下载好他爱看的动画片,如果患儿哭闹我们会先
尝试他感兴趣的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尝试失败,在合适的条件下会请患儿
的家长进入复苏室陪同。
2.5 患儿进入手术室时要到手术室门口亲切热情接待,告诉患儿“手术结束后
我会第一时间一直陪在你身边,哪里难受都可以告诉阿姨,不要害怕,这里都是
帮助你的人”,同时安抚家属的情绪“术中有什么情况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和你保持
联系,请您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会先给他闻一口麻药等他睡着了再给他
打针插管不会强行操作,会给他足够的镇痛药把患儿的疼痛降到最低,我们那里
有很多适合他这个年纪玩的玩具,这里的护士大部分都是为人母了对孩子很有耐
心很有爱心,如果宝宝哭闹适当的机会会请爸爸或妈妈进入手术室陪同”。
护士亲切的微笑、和蔼的话语,都向患儿及家属传递着浓浓的关爱之情,患儿及家属受
到尊重而感动、建立起和谐、愉快、亲切融洽的护理服务氛围,患儿精神上得到
的放松、消除了恐惧心理、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2.6 患儿手术结束后进入复苏室,护士要根据患儿语言沟通能力告诉患儿“手
术结束了,你做的很棒,很勇敢,手术做得很顺利,再呆一会会就可以看到爸爸
妈妈了”,如果患儿一直哭闹询问患儿想让谁进来陪,让患儿有自主选择权,然后让父母穿事先准备好的隔离衣、帽、鞋套,让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得到轻松,用
温水擦拭嘴唇,用手轻轻抚摸患儿额头、耳朵、后背等部位,穿好衣服预防感冒,护士要守护在患儿身边,必要时轻轻握住患儿的手,避免患儿哭闹导致管道的脱落、抓挠伤口引起手术感染,语言亲切,语调适中,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介绍
环境,消除陌生感、紧张感。
做各种操作前介绍操作的目的,轻声的说“宝宝不要害怕,阿姨是在帮你,口渴嘛?给你擦点水好不好”,充分得到患儿的理解时方可实施操作,操作失败时要善于说对不起,以取得谅解,细小的护理环节要让患儿
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体贴。
2.7 手术结束后,护士亲自护送患儿回病区,第一时间告诉家属手术结束了,患儿很配合很勇敢,让家属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
搬动时动作轻柔注重保护伤口
及各种管道切勿脱落,尽量减轻患儿的痛苦,搬动时切勿拖、拉、推、轻抬轻放,摆好位置后,向病区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同时热情的向家属交代患儿术后观察
事项及患儿随身物品的交接清点工作。
2.8 术后随访中的亲情护理
手术后24小时内回访患儿,对术中实施的护理计划是否妥当进行评估,观
察患儿有无体位不当引起的神经、肢体损伤。
看到患儿病情好转时为他们高兴,
使患儿及家属体会到他们当中自己的亲人,护士还要耐心热情地对患者进行康复
指导、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让患儿及家属真正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3]。
在离开
病房时送给患儿及家属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宝宝加油、好好吃饭、阿姨祝你早早出院。
3.结果
将亲情护理运用于围术期,使本组患儿在心理和生理上均有改善,因心理因
素引起的心率加快由原来的8%降到1%,无因手术中护理不妥而发生并发症:术
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到99%:全科无护理差错发生。
实施了亲情护理服务以来,麻
醉科护理工作出现了零投诉、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并打造了医院服务品牌。
4.结论
通过围术期的亲情护理,麻醉科全体护理人员一致认识到:提供人文的关怀
的服务,以患儿为中心,视患儿为亲人,是护士与患儿沟通的最高层次,因为“我”是在给亲人做治疗,一定把痛苦降到最低,把舒适提高到最高程度,从而提高了
麻醉科护理质量和护士自身素质,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使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上升到感动。
【参考文献】
[1]房静,李霞.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08,5(30):16.
[2]马伶俐,蒋全风,苏芳.人性化护理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2008,5(30):23.
[3]何燕.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09,6(3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