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常常利用消毒剂的安全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常常利用消毒剂的安全利用
消毒剂是水产养殖中最常常利用的药物,用于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按化学性质可分为醛类消毒剂、碱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盐类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染料类消毒剂、氧化剂类消毒剂、重金属类消毒剂等八大类。
我国水产养殖动物品种繁多,不同类消毒剂对水产动物的毒性不同较大,用药不妥容易造成鱼虾中毒死亡。
但是我国目前还缺乏消毒剂毒性方面的标准数据,为此,环凯整理了我国30年来的相关研究,论述了生产上常常利用的消毒剂的安全浓度,并给出了一些利用方面的建议,以供广大养殖户和技术人员参考。
一、漂白粉
漂白粉中的主要成份次氯酸钙遇水产生具有杀菌力的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
次氯酸又可放出活性氯和初生态氧,从而对细菌原浆蛋白产生氯化和氧化反映,发挥其杀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均有不同的杀灭作用。
生产上常以m3~2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按照毒性大小,能够利用漂白粉对罗氏沼虾幼虾、倒刺鱼苗、广东鲂鱼苗、海南红
二、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俗称漂白水,是常常利用的化学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毒杀力,对生物不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可是这种药物不太稳固,使历时应注意有效成份。
其作用机制与漂白粉相同。
生产上利用,常以1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次氯酸钠对罗氏沼虾仔虾和幼虾安全浓度别离为L与L,远高于生产用量L),可用于其消毒。
对刺参幼体安全浓度为L,高于生产中的利用浓度L~L),故次氯酸钠也可作为海参养殖进程中的消毒剂。
三、二氯异氰尿酸钠
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机制与漂白粉相同,遇水产生具有杀菌力的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
杀菌谱广,对细菌的繁衍体、芽孢、病毒、真菌孢子等均有强杀灭的作用。
生产上常以 /m3~ /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能够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对罗非鱼、鲤鱼、草鱼、野鲮、麦鲮、鲢鱼、罗氏沼虾等进行杀菌消毒,但是该消毒剂对这些动物的安全浓度都较低,因此建议利用浓度不超过m3。
黄颡、鲶鱼都是无鳞鱼,对该消毒剂敏感,建议养殖中禁止利用该类消毒剂。
四、三氯异氰尿酸
三氯异氰尿酸又称强氯精,作用机制与漂白粉相同,有效期比漂白粉长4~5倍,是广谱型杀菌剂,对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都有显著疗效,对暴发性鱼病、白皮病、打印病、白头白嘴病等疾病均有极好效果。
生产上以m3~m3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按照水产动物对三氯异氰尿酸的敏感性,中华倒刺
五、溴氯海因
溴氯海因是高效、广谱消毒剂,应用pH范围比常规含氯消毒剂广,杀灭效果好。
在水中能够通过不断释放出活性Br-离子和Cl-离子,形成次溴酸和次氯酸,将微生物体内的生物酶氧化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生产上预防用药以 /m3全池泼洒,杀菌消毒常以m3~m3全池泼洒。
溴氯海因能够作为鲶鱼、黄鳝苗种、草鱼鱼苗、黄颡、文蛤、虹鳟鱼苗等杀菌消毒药物。
且溴氯海因对黄鳝鱼种、草鱼鱼苗、文蛤和虹鳟鱼苗的安全系数较高,因此利用溴氯海因作为这些水产动物的消毒剂是专门好的选择。
六、二溴海因
二溴海因水解速度相对较快,在水中能够不断地释放出HBrO(活性溴),并穿透微生物的细胞壁破坏菌体蛋白质,对其细胞内部结构产生不可逆的氧化和分解作用,最终起到杀菌效果。
生产上常规施药剂量为m3~m3。
秀丽白虾、草鱼鱼种、鱤幼鱼、匙吻鲟幼鱼、海蜇幼体、鲤鱼、白云山鱼、斑点叉尾鮰等水产动物安全浓度均高于常规用量,安全系数较高,是专门好的消毒剂。
七、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一般氯制剂作用机理不同,活化后的二氧化氯在氢离子的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新生态氧,能迅速附着在微生物的细胞表面,深切微生物的细胞膜,使微生物蛋白质失去活力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生产上常常利用量为m3~m3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丁鱥、湘云鲫、湖白鲑幼鱼、黄蚬、克氏原螯虾虾苗、日本沼虾虾苗、罗氏沼虾虾苗、青虾虾苗、黄鳝苗种、草鱼鱼种、文蛤、中华绒螯蟹等都可利用二氧化氯作为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对刺参幼参和匙吻鲟幼鱼毒性较大,刺参幼参易化皮死亡,这两种水产动物养殖进程中应禁止利用。
八、福尔马林
福尔马林是40%甲醛的水溶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凝固蛋白和溶解脂类,使蛋白变性,具有壮大的广谱杀菌和杀虫作用。
福尔马林既能够作为杀菌消毒剂,还能够作为杀虫剂,生产上一般以
10g/m3~30g/m3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进行鱼类病害防治,以15g/m3~20g/m3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进行虾蟹病害防治。
能够作为中华倒刺鲃幼鱼、双锯鱼稚鱼、暗纹东方魨水花、网纹石斑鱼、苏丹鱼、罗氏沼虾幼虾、罗氏沼虾仔虾、罗氏沼虾虾苗、赤眼鳟、倒刺鲃鱼苗、广东鲂、海南红鲌、湖白鲑幼鱼、黄姑鱼、锦鲤、月鳢、美洲鳗、南方大口鲶鱼苗、西施舌稚贝、双棘黄姑鱼、澳洲宝石鲈稚鱼、金鱼、银鲈、杂交鲟稚鱼等水产动物的杀菌消毒药,毒性较小。
甲醛浓度在m3时,对九孔鲍面盘幼虫发育无影响,可续利用,并能提高其存活率;甲醛对脊尾白虾各期蚤状幼体(Z1~Z6)的安全浓度别离为30mg/L、32mg/L、11mg/L、4mg/L、9mg/L,因此利用甲醛防治聚缩虫等病,在Z4前是安全的浓度,Z五、Z6期使历时刻太长可能是不安全的。
由于丁鱥鱼种、唐鱼、方斑东风螺面盘幼虫、长吻鮠苗种、淇河鲫、翘嘴红鲌等水产动物的安全浓度小于常常利用剂量或相近,谨慎利用或不宜利用。
曾有人在海参养殖中利用福尔马林,致使海参全数化皮死亡,因此在海参养殖进程中应禁止利用。
福尔马林在生产上作为遍洒药物用量大,经济上不划算,一般用作防治鱼病的浸洗药物,能够用于细鳞鱼鱼种、河鲶、金鱼、黄颡鱼种等水产动物,防治鱼病较为安全。
九、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水溶液与有机物接触,能释放出新生态氧,迅速使有机物氧化,使酶蛋白和原浆蛋白中的活性基团和巯基(—SH)氧化变成二硫链(—S—S)而失活,从而起杀菌作用。
生产常常利用剂量为2g/m3~5g/m3全池泼洒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
鳗苗以1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成鳗以3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防治虾病以m3~5g/m3浓度的药液浸洗4小时~6小时后大量换水。
高锰酸钾对中华倒刺鲃幼鱼、河蟹幼体、大黄鱼、锦鲤、欧洲鳗鲡、美洲鳗、南方大口鲶稚鱼、沙塘鳢等水产动物毒性较小,能够在疾病防治进程中利用,但鳗鲡给药应谨慎。
另能够利用高锰酸钾对广东鲂鱼苗、红螯螯虾幼虾、鲑点石斑鱼鱼种等进行药浴消毒。
高锰酸钾对黄鳝苗种、丁鱥鱼种、唐鱼、网纹石斑鱼、方斑东风螺面盘幼虫、苏丹鱼、罗氏沼虾幼虾、罗氏沼虾虾苗、刺参幼体、赤眼鳟、草鱼鱼种、杂色鲍幼鲍、淇河鲫仔鱼、翘嘴红鲌、华鲮鱼苗、黄鳝苗种、金鱼、梭鲈鱼种、秀丽白虾、虹鳟鱼苗、杂交鲟、银鲈等毒性较大,在生产上慎用或禁用。
高锰酸钾浓度高于,对泥螺胚胎产生较强毒性,致使胚胎死亡,浮游幼虫对高锰酸钾的安全生活浓度为,但浓度超过2ppm,会对匍匐幼虫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泥螺养殖中注意用量。
十、生石灰
生石灰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钙,是一种来源方便、价廉高效的消毒药物。
与水混合时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能快速溶解细胞蛋白质膜,使其丧失活力,从而杀死池中的病原体和残留于池中的敌害生物等。
用于杀菌治病时要注意水体pH值的转变,不能过量,因为当水体的pH值大于以后生石灰能迅速提升pH值形成强碱性,容易引发死鱼。
生产上常常利用的遍洒浓度为15g/m3~30g/m3。
对虾池以m3~27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能够作为广东鲂鱼苗、海南红鲌、泥鳅、南方大口鲶鱼苗、翘嘴红鲌等生产消毒用药,但是生石灰在广东鲂鱼苗、泥鳅、翘嘴红鲌等的安全浓度低于常常利用浓度,在使历时注意利用剂量。
生石灰对沙塘鳢和罗氏沼虾幼虾、罗氏沼虾仔虾敏感性很强,在生产上应禁止利用。
十一、氯化钠
其水溶液可作高渗剂,通过浸浴法以改变病原体或其附着生物的渗透压,使细胞内外液体发生平衡失调而死亡或从固着处脱落,在冷水性鱼类养殖中被普遍利用。
利用氯化钠作为浸洗药物,能够作为唐鱼、长吻鮠、赤眼鳟、倒刺鲃鱼苗、广东鲂鱼苗、湖南红鲌、湖白鲑幼鱼、细鳞鱼鱼种、月鳢、翘嘴红鲌、沙塘鳢、梭鲈鱼鱼种等水产动物的消毒剂
十二、聚维酮碘
聚维酮碘是由分子碘与PVP结合而成的水溶性能缓慢释放碘的高分子化合物,二者间维持动态平衡。
其杀菌活性是由表面活性剂PVP提供的对菌膜的亲和力将其所载有的碘与细胞膜和细胞质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
质等氧化或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为广谱,对大部份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鱼卵、水生动物体表消毒。
生产上常常利用1%聚维酮碘全池泼洒,使池水终浓度达到:鱼虾类m3~m3,鳖、蛙类m3~m3。
在赤眼鳟、丁鱥鱼种、杂色鲍幼鲍、银鲈等水产动物养殖进程中,利用聚维酮碘都是很安全的。
聚维酮碘对虾夷扇贝、海湾扇贝、牡蛎的壳预期幼虫和牡蛎的眼点期幼虫的安全浓度别离为:L,L,L,L,因此,都可用聚维酮碘作为这些水产动物的消毒剂,但要注意各幼虫期的安全浓度。
本文这些数据多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出的,而水池养殖环境复杂得多,用药效果往往要受水温、水质、pH值、硬度、浮游生物和有机质等诸多因子影响,而且在疾病防治中,常将消毒剂与杀虫剂或抗菌剂一路利用,这种情形下,药物之间的拮抗协同作用常常会致使药物毒性的改变,因此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要按照具体情形用药。
建议最好不要超过安全浓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