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远县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又参与神经调节。
某人因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那么会导致()
①不能产生痛觉②体温发生变化③血糖浓度发生变化④血压不能维持正常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 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时培养液的3000倍。
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A.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B.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3.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
C.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
D.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为三倍体
4. 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根的呼吸作用有关,下列哪种条件更有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A.疏松的土壤B.板结的土壤C.水淹的土壤D.缺氧的土壤
5. 异体器官移植中会发生排异反应,依赖于细胞识别。
这种识别功能的物质基础是()
A.磷脂B.氨基酸C.核酸D.糖蛋白
6.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B.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C.培养至5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
D.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度过程中
7.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乳酸菌⑤水绵⑥青霉菌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⑥
8. 科学家以萤火虫为材料,分离出了发光物质—荧光素以及荧光素酶。
在有氧的条件下,只要有ATP,荧光素酶就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而发出光。
从萤火虫中分离得到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一直用于ATP的定量检测。
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TP的分子简式可以表达为A—P~P~P,任意一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P~P为二磷酸腺苷
B.在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和ATP的含量都较多
D.人体内ATP中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最终来自植物吸收的光能
9. 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 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 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 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 条
10. 人们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从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
质到最终认定“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中的探索过程非常耐人寻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格里菲斯的实验建立在艾弗里实验基础之上,证实了“转化因子”的存在
B.艾弗里的实验创造性的引入了DNA酶,说明开阔的思路与严谨的思维是成功的必备条件C.赫尔希和蔡斯根据病毒的组成及独特的增殖方式完成了实验证明,充分体现了实验选材的重要性
D.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是对“遗传物质内涵的补充,体现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11. 发酵是指()
A、微生物的呼吸过程
B、一种微生物的繁殖过程
C、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D、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和菌体的过程
12. 将长势与质量相同的玉米和小麦幼苗分别种植在质量相等的两个盛有完全培养液的小容器中,并将其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中,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若用一个大型玻璃罩罩住整个实验装置(注意完全密封),并给予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请预计几天后天平的倾斜方向及造成质量不平衡的主要生态因素分别是()
A.玉米、二氧化碳B.小麦、二氧化碳
C.玉米、水D.小麦、水
13.
14. 科学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食用后人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这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
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B.含有某些抗原决定簇
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D.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15. 下列有关酶和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不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主要由光合作用提供
C.DNA分子上具有限制性内切酶的多个位点,体现了酶的多样性
D.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二、主观题(共55分)
1. 某兴趣小组为了检测某品牌酸奶中乳酸杆菌的数量,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培养基中的碳源是指_ 。
对未倒平板前的空培养血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 法。
(2)图示实验中进行接种的方法叫做法,①过程中10g酸奶相当于被稀释了___倍。
若培养基灭菌合格,培养适宜时间后A、B、C三个培养皿中的乳酸荫菌落数依次为45、48、42个,则该品牌酸奶中每10g样品巾的乳酸杆菌数量约为_ 个。
(3)接种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目的是。
(4)培养乳酸杆蘭时,培养啦需置于无氧环境中培养,原因是_。
2. 近年来,随着含Cu污染物的排放增加,Cu对植物的毒害与日俱增.科研人员用水培法研究了Cu对脐橙幼苗的影响,得到下面甲、乙图示曲线,其中气孔导度大小与气孔的开放程度正相关.请回答: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2)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Cu浓度会发生变化,因此需随时将各组的Cu浓度分别调到,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甲图中A点时,如提高CO2浓度,叶绿体中ATP的含量将.B点时,如降低光照强度,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A→C净光合速率发生如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4)0.1 μmol•L﹣1的Cu处理使脐橙叶片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根据乙图曲线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此外,研究表明低浓度Cu还能促进叶片光合色素的形成,有利于.3. 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2n)植物有窄叶和宽叶两种表现型,其中窄叶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
茎的粗细受另一对等位基因D、d 控制,基因型DD 表现为粗茎,Dd 表现为中粗茎,dd 表现为细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体是指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其染色体条数可以用2n-1 来表示,单体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人工构建该种植株的单体系(窄叶)应有种单体。
将宽叶植株与该种植物单体系(窄叶)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时,则可将宽叶基因定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2)若两对等位基因B、b 与D、d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已知电离辐射能使D、d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B、b 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
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高度不育。
现将右图基因型为BbDd 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进行判断(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①若出现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出现,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D、d 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 d 基因连在 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 基因连在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别针对玉米的不同性状进行了实验探究。
请分析回答:(1)已知玉米非糯性(B)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b)花粉遇碘液变棕色。
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
(2)已知玉米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丙小组为了探究纯合高茎玉米植株所结果穗的所有子粒
全为纯合、全为杂合还是既有纯合又有杂合,他们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的两粒种子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结果发现子代植株全为高茎,由此他们判断该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
可老师认为他们的结论不科学,原因是。
请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①;②单独隔离种植(或自交);③。
结果预测:
Ⅰ.如果,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全为纯合子;
Ⅱ.如果,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全为杂合子;
Ⅲ.如果部分子粒的后代全为高茎,另一部分子粒的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