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章第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影响(yǐngxiǎng)的利弊分析 结合数据变化的判读,观察湿地面积是增加还是减少,联 系所学内容,分析其产生的影响(yǐngxiǎng),联系设问要 关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答题要全面。
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速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shī dì),扩大耕地面积 第十四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解析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shuǐyuán)的作用。人 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 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三江 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在粮 食增产的同时也导致湿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答案 (1)B (2)D
第十九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对点演练(yǎn liàn)】 2.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是洞庭湖1825~
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第二十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 化 , 将 严 重 ( y án z h òn g ) 削 弱 其 _ _ _ _ _ _ _ _ 、 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等经 济价值。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十八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化经常(jīngcháng)会考查其治理的措施,要注
意两点: (1)保护不是不能开发,而是要合理开发。 (2)除退田还湿之外,还要注重管理和法制建设。
第二十九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第二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一、湿地的含义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天然湿地: 沼泽(zh、ǎozé滩) 涂(tā、ntú低) 潮时 2.湿地的分类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 水库(shu、ǐkù稻) 田 等
第三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加速
导致入湖__泥__沙__量_大__增_____ 使 湖沼 和 海滨滩涂 面积剧 减,乃至消失 造成入湖 营养物 增加,使湖沼 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 为加速的 富营养化过程
大量引水灌溉 湿地中水量 减少 、 河流的截流改向 干涸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 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 完全干涸
第十八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huó dòng)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 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人类活动
影响
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围湖(海)造陆
外部物质进入,填充 作加用剧__(j_iājù)
环境污染
内部富营养化加剧, 水草(shuǐcǎo)繁茂、泥炭化
第十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考点一 湿地(shī dì)资源的功能 【图解考点】
湿地(shī dì)资源的主要功能
第十一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融会贯通】
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tígōng)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
真题重组集
2.湿地的生态效益 “ ““生 鸟地命 类球的 的之摇 乐肾篮 园”” ”提 涵 美保供 养 化护水 水 环(bǎ资 源 境oh源 、 、ù)、生净调调化物蓄水多节洪中样气水污性候(染hó(wnūgrsǎhnu)ǐ物) 质
第五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三、湿地(shī dì)资源问题 1.成因与表现
真题重组集
【例】 (2011·新课标全国卷)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 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年份
1976 1986 2005
湿地斑块数 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2 251
88 893
3 721
39 639
1 973
第八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巧学易记 对湿地作用的理解 理解和记忆湿地的作用可从“水”、“生”“气”三个 关键字入手。湿地之所以湿的原因是因为水较多,首先想到 的就是“水”,这里水的含义包括提供水资源、涵养水源、 调蓄洪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wùzhì)。有了水才有“生”、 “气”,这里的“生”指的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 副产品等,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气”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及 治理措施,意在考查考生运用(yùnyòng)相关资料对某一环境 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推理的能力。第(1)题,统计图直观反 映了洞庭湖逐渐萎缩的趋势,其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 致的,要从当地、上游两个视角加以分析。第(2)题,注意区 分生态和经济价值,然后一一列举即可。第(3)题,洞庭湖湿 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对症下药,根据原因找对策,有的放 矢。
第十五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考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 【图解考点】
不同类型(lèixíng)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 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 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
第十六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3.湿地的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 陆地(lùdì)与水体 之间的过渡 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tǒnɡ)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
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第四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第2讲 湿地资源(zīyuán)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第一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最新考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 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权威解读】 1.了解湿地资源的含义及其生态(shēngtài)功 能。 2.了解并学会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 护湿地。
2.案例 洞 萎庭缩湖影 航原响 道因: 断:航洪泥及涝沙灾生(n害态í s环hā日境)严淤趋问重积题严,增重大多,规模 围湖造田
第六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四、保护湿地——案例措施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带来更多的综合(zōnghé)效益,
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下表为我国两地区保护湿地的具体
措施: 地区
具体措施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 洞庭湖 林、 退田还湖 、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
建镇、加固干堤疏、浚(shūjùn)河的道措施
三江平 原
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第七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误区警示 高原(gāoyuán)、山地地区没有湿地的分布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高原(gāoyuán)上的河流、湖泊、沼 泽、泥炭地等都是湿地。如长白山天池、青藏高原(gāoyuán) 上的青海湖、内蒙古高原(gāoyuán)上的呼伦湖等。
第九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归纳(guīnà)总结 (1)湿地保护的两个原则 ①保护与开发并重、协调一致;②湿地既是自然资源, 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的环境作用。 (2)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 ①现存的天然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已经围垦的湿 地:逐步退田;③已经退化的湿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wēihài)(以咸海为例)
第十七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融会贯通】 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 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 湿 地 减 少 本 身 是 一 个 自 然 演 化 ( y ǎ n h u à沉) 的积过物程 , 如 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 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 的时间尺度看,湖一泊切(hú pō)和沼泽 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 性现象。
3.语言的合理组织 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学会合理地组织语言答题。如 (2011·北京文综)读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第二十六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大气 水文 土壤 生物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 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东北三江平原湿 主要目的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
地
_保__护__生__物__多_样__性___
黄河三角洲湿地
净化水质 ,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 质量;蓄滞 洪水;保护 生物多样性 和生态环境
第十二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对点演练】 1.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shī dì)气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答案 (1)变小 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2)调蓄洪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供水(蓄水) 水产业(航运(hángyùn)) (3)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 降水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第二十七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吸收……”可总结为“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降 低……,吸附……”可总结为“防风固沙”;“蒸腾水 汽……”可总结为“调节气候(qìhòu),增加降水”;“根 系固持土壤”可总结为“保持水土”;“……吸收一定量的 降水”可总结为“涵养水源”;“……物种提供栖息地”可 总结为“保护生物多样性”。
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
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 内陆干旱区湖泊
主要目的调是蓄洪水(hóngshu,ǐ) 减洪轻水(hóng威shu胁ǐ)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 ,防止 土地荒漠化 等 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如我国 三江源湿地)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 生态环境和_水_源___
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第十三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1)图中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湿地(shī dì)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
量曲线分别是
(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shī dì)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
湿地资源(zīyuán)变化图表的解答方法
湿地资源(zīyuán)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考点,考查的角度主要是以表格
的形式进行判读分析。综合近几年高考,判断方法归纳如 下: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1.数据的对比分析 结合表中所列举的各项数据,逐一分析归纳,观察其变 化。例如:下图(2011·安徽文综)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 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对比数据可 以判断,湖泊面积明显(míngxiǎn)缩小。
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影响(yǐngxiǎng)的利弊分析 结合数据变化的判读,观察湿地面积是增加还是减少,联 系所学内容,分析其产生的影响(yǐngxiǎng),联系设问要 关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答题要全面。
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速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shī dì),扩大耕地面积 第十四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解析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shuǐyuán)的作用。人 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 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三江 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在粮 食增产的同时也导致湿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答案 (1)B (2)D
第十九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对点演练(yǎn liàn)】 2.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是洞庭湖1825~
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第二十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 化 , 将 严 重 ( y án z h òn g ) 削 弱 其 _ _ _ _ _ _ _ _ 、 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等经 济价值。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十八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化经常(jīngcháng)会考查其治理的措施,要注
意两点: (1)保护不是不能开发,而是要合理开发。 (2)除退田还湿之外,还要注重管理和法制建设。
第二十九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第二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一、湿地的含义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天然湿地: 沼泽(zh、ǎozé滩) 涂(tā、ntú低) 潮时 2.湿地的分类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 水库(shu、ǐkù稻) 田 等
第三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加速
导致入湖__泥__沙__量_大__增_____ 使 湖沼 和 海滨滩涂 面积剧 减,乃至消失 造成入湖 营养物 增加,使湖沼 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 为加速的 富营养化过程
大量引水灌溉 湿地中水量 减少 、 河流的截流改向 干涸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 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 完全干涸
第十八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huó dòng)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 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人类活动
影响
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围湖(海)造陆
外部物质进入,填充 作加用剧__(j_iājù)
环境污染
内部富营养化加剧, 水草(shuǐcǎo)繁茂、泥炭化
第十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考点一 湿地(shī dì)资源的功能 【图解考点】
湿地(shī dì)资源的主要功能
第十一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融会贯通】
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tígōng)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
真题重组集
2.湿地的生态效益 “ ““生 鸟地命 类球的 的之摇 乐肾篮 园”” ”提 涵 美保供 养 化护水 水 环(bǎ资 源 境oh源 、 、ù)、生净调调化物蓄水多节洪中样气水污性候(染hó(wnūgrsǎhnu)ǐ物) 质
第五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三、湿地(shī dì)资源问题 1.成因与表现
真题重组集
【例】 (2011·新课标全国卷)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 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年份
1976 1986 2005
湿地斑块数 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2 251
88 893
3 721
39 639
1 973
第八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巧学易记 对湿地作用的理解 理解和记忆湿地的作用可从“水”、“生”“气”三个 关键字入手。湿地之所以湿的原因是因为水较多,首先想到 的就是“水”,这里水的含义包括提供水资源、涵养水源、 调蓄洪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wùzhì)。有了水才有“生”、 “气”,这里的“生”指的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 副产品等,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气”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及 治理措施,意在考查考生运用(yùnyòng)相关资料对某一环境 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推理的能力。第(1)题,统计图直观反 映了洞庭湖逐渐萎缩的趋势,其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 致的,要从当地、上游两个视角加以分析。第(2)题,注意区 分生态和经济价值,然后一一列举即可。第(3)题,洞庭湖湿 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对症下药,根据原因找对策,有的放 矢。
第十五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考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 【图解考点】
不同类型(lèixíng)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 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 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
第十六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3.湿地的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 陆地(lùdì)与水体 之间的过渡 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tǒnɡ)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
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第四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第2讲 湿地资源(zīyuán)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第一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最新考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 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权威解读】 1.了解湿地资源的含义及其生态(shēngtài)功 能。 2.了解并学会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 护湿地。
2.案例 洞 萎庭缩湖影 航原响 道因: 断:航洪泥及涝沙灾生(n害态í s环hā日境)严淤趋问重积题严,增重大多,规模 围湖造田
第六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四、保护湿地——案例措施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带来更多的综合(zōnghé)效益,
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下表为我国两地区保护湿地的具体
措施: 地区
具体措施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 洞庭湖 林、 退田还湖 、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
建镇、加固干堤疏、浚(shūjùn)河的道措施
三江平 原
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第七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误区警示 高原(gāoyuán)、山地地区没有湿地的分布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高原(gāoyuán)上的河流、湖泊、沼 泽、泥炭地等都是湿地。如长白山天池、青藏高原(gāoyuán) 上的青海湖、内蒙古高原(gāoyuán)上的呼伦湖等。
第九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归纳(guīnà)总结 (1)湿地保护的两个原则 ①保护与开发并重、协调一致;②湿地既是自然资源, 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的环境作用。 (2)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 ①现存的天然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已经围垦的湿 地:逐步退田;③已经退化的湿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wēihài)(以咸海为例)
第十七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融会贯通】 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 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 湿 地 减 少 本 身 是 一 个 自 然 演 化 ( y ǎ n h u à沉) 的积过物程 , 如 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 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 的时间尺度看,湖一泊切(hú pō)和沼泽 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 性现象。
3.语言的合理组织 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学会合理地组织语言答题。如 (2011·北京文综)读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第二十六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大气 水文 土壤 生物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 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东北三江平原湿 主要目的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
地
_保__护__生__物__多_样__性___
黄河三角洲湿地
净化水质 ,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 质量;蓄滞 洪水;保护 生物多样性 和生态环境
第十二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对点演练】 1.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shī dì)气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答案 (1)变小 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2)调蓄洪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供水(蓄水) 水产业(航运(hángyùn)) (3)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 降水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第二十七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吸收……”可总结为“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降 低……,吸附……”可总结为“防风固沙”;“蒸腾水 汽……”可总结为“调节气候(qìhòu),增加降水”;“根 系固持土壤”可总结为“保持水土”;“……吸收一定量的 降水”可总结为“涵养水源”;“……物种提供栖息地”可 总结为“保护生物多样性”。
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
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 内陆干旱区湖泊
主要目的调是蓄洪水(hóngshu,ǐ) 减洪轻水(hóng威shu胁ǐ)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 ,防止 土地荒漠化 等 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如我国 三江源湿地)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 生态环境和_水_源___
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第十三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1)图中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湿地(shī dì)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
量曲线分别是
(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shī dì)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
湿地资源(zīyuán)变化图表的解答方法
湿地资源(zīyuán)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考点,考查的角度主要是以表格
的形式进行判读分析。综合近几年高考,判断方法归纳如 下: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1.数据的对比分析 结合表中所列举的各项数据,逐一分析归纳,观察其变 化。例如:下图(2011·安徽文综)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 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对比数据可 以判断,湖泊面积明显(míngxiǎn)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