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尊师重教思想的特点及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尊师重教思想的特点及当代价值
我国古代一直尊师重教,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之一。

这种思想强调师生关系,认为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启蒙者、知音和朋友,老师教导学生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品德
和行为的楷模。

这种文化不仅贯穿了古代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深刻影响了我们当
代。

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教育,尊师重道
中国教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非常看重传道授业。

《论语》中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便是孔子对于教育的崇高礼教的表达。

对于古人来说,
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标志,也是一种宝贵的情感交流,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命运。

古代师父们除了传授技艺,还会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文
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引导他们遵守社会公德和人伦道德。

二、强调师德
在尊重教育、重视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社会强调师德,师德的高低与否关乎
教育的质量。

古代教育家们认为教书育人是一种神圣的职业,老师应该以身作则,慎言慎行,言行一致,把自己作为学生的典范和楷模,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给学生以榜样,
引导学生修德养性,培养成就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强调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教育主要依靠师生之间的传承,由此形成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古代,老师把他们积累了一生的智慧和功夫传授给下一代,学生也会将所学的知识和价值
观传承下去,这种人才辈出、传统不断延续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不可替代。

与此同时,这种强调师德、重视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思想在当代也是有着重要的价
值的。

对于当今社会,尊师重教的思想可以在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上提供借鉴和启示。


对当下快速发展的科技和不断变化的形势,我们更要注重教育的综合培养,引导孩子们掌
握人文和自然科学的知识,积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
才。

在当代,我们更应该尊师重教,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吸纳古代的教育理念,强调师德、传承传统的文化和人文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于教育的传承和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