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氧气-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知识点
一、氧气的性质
(一) 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氧和固态氧为淡蓝色。
(二) 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具有氧化性;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无可燃性。
1、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S+O 2SO 2 )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注意: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SO 2防止污染空气。
此处的水不能用沙代替。
2、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3Fe+2O 2 Fe 3O 4 )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瓶中装少量水或铺一层沙的目的:防止溅落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3、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4P+5O 22P 2O 5 )
现象:生成大量白烟。
注意:P 2O 5 会污染空气;集气瓶中装水,吸收五氧化二磷。
4、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C+O 2 CO 2 )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 、化合反应:(多变一)A+B=A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2 、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氧化反应分类
(1)剧烈氧化:如燃烧、自燃、爆炸。
(2)缓慢氧化:如食物的腐烂、酿酒、铁生锈、呼吸作用等。
注意:
①、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错)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对)
②、氧气中含有氧,但含有氧的物质不一定是氧气。
③、判断氧化反应的一般标准就是看反应物中是否有氧气。
如何正确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
描述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烟”与“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形成的;
“雾”:是液体的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形成的。
如红磷燃烧产生的是白烟,即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而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的是白雾,即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到水蒸气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2)光和火焰的区别
光:一般是沸点高的固体燃烧产生的,如铁丝燃烧、镁条燃烧、木炭燃烧等。
火焰:是沸点低的固体、气体或液体的蒸气燃烧产生的,如硫燃烧、酒精燃烧、蜡烛燃烧等。
(3)现象与结论不能混为一谈
实验现象是指感官能够感觉到的,如颜色、状态、气味、热量等,而结论是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得到的。
如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而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
只有通过分析黑色固体的成分,才能确知是四氧化三铁。
(4)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要有所区别
同一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如硫、碳等;有些物质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因此,在描述现如铁丝。
这是因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
..............................
象时一定要注意区别。
【教材知识点一】教材P34页:讨论
【答案】木炭和硫在空气中燃烧均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教材知识点二】教材P35页:讨论
【答案】(1)
(2)上述三个反应的共同特征:(1)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2)都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有;(3)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教材知识点三】教材P34页:
例1.(2022湖南娄底中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生成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教材知识点四】教材P33页:
例2.【2022湖南长沙中考】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 氧气极易溶于水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 氧气能供给呼吸
【答案】D
【解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就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选项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错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占了78%,氧气才有21%,选项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正确。
故选:D。
【教材知识点五】教材P35页:
例3.(2022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一模)在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选项不合题目要求;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选项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 的特征,但该反应也不符合氧化反应中“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的定义,故C选项不合题目要求。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D选项不合题目要求;故选B。
【变式练习1】【2022天津中考】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答案】B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
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故选B。
【变式练习2】【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C. 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
D. 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的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答案】A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空航天,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
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式练习3】(2022年江苏省徐州中考一模)化学中的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
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B.混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
C.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缓慢氧化和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答案】D
【解析】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二者是并列关系,错误;B、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二者是并列关系,错误;C、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的反应;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二者属于交叉关系,错误;D、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和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正确。
故选D。
1.(2022湖南邵阳中考)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点燃能剧烈
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红磷B.铁丝
C.木炭D.硫
【答案】B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在氧气中点燃发出白光,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氧气能供呼吸是因为氧气有氧化性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答案】C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A错误;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B错误;C、氧气能供呼吸是因为氧气有氧化性,故C正确;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溶解程性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3.(2022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下列物质燃烧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砂或水的是()A.木炭B.铁丝
C.硫D.红磷
【答案】B
【解析】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砂或水;错误。
B、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炸裂集气瓶,因此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砂或水,以防止炸裂集气瓶;正确。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水进行吸收,但是不能加入细沙;错误。
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水进行吸收,但是不能加入细沙。
错误。
故选B。
4.【2022湖南邵阳中考】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红磷
B. 铁丝
C. 木炭
D. 硫
【答案】B
【解析】A、红磷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2年北京市东直门一模)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 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D
【解析】鉴别不同物质时,所选择的用品或药品一定要适当,现象明显,操作尽量要简便。
燃着的木条在三瓶气体中会有不同的现象,虽然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但是会在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熄灭,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够高;三种气体都不会与水发生明显现象;三种气体都是无味的,所以通过闻味的方法无法鉴别。
A、因为三种气体都没有气味,用闻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此项错误;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故此项错误;C、因为三种气体都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此项错误;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使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的是氧气,没有变化的是空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明显不同,方法简单,故此项正确。
故选D.
6.如图是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I、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任何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D.Fe在I、II 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答案】D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没有白烟,故错误;B、II类反应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不是可燃性,故错误;C、不是任何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D、铁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氧化铁,故正确。
故选D。
7.(2022年5月苏州市苏州新区中考模拟)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B.氧气易溶于水,水中生物靠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生存
C.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燃料
【答案】C
【解析】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但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故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错误;C、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D、氧气不能作燃料,只能作助燃剂,故错误;故选C。
8.下列均为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若从安全角度考虑其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B.铁丝燃烧
C.硫燃烧D.蜡烛燃烧
【答案】B
【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造成集气瓶炸裂;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高温熔融物溅落,会造成集气瓶炸裂,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C、硫在氧气中红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不会造成集气瓶炸裂;故选项错误;D、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造成集气瓶炸裂;故选项错误;故选B。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的光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答案】D
【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抢救危重新冠病人时,呼吸机起了重要的作用,给病人长时间呼吸纯氧
B.硫在空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生成三氧化硫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红棕色的铁锈
【答案】D
【解析】A.抢救危重新新冠病人时,给病人呼吸的不是纯氧,因为纯氧浓度过高,氧化性太强,容易伤害肺而中毒,故A错误;B.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产生二氧化硫,只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而使燃烧现象不同,故B错误;C.燃烧时生成固态物质能看到烟,生成液态物质时能看到雾,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所以看到的现象为产生白烟,故C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红棕色的氧化铁铁锈,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采用呼吸机能帮助患者增加氧气吸入量。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化合反应也可以制得氧气B.氧气既可燃烧,又支持燃烧
C.氧气与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D.供人呼吸的氧气,越浓越好
【答案】C
【解析】A、氧气是单质,通过化合反应,无法制得,故A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C、体内营养物质和氧气反应,释放能量,故C正确。
D、供人呼吸的氧气,不是越浓越好,如果人吸入的是纯氧,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此选项错误;B、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此选项错误;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正确;D、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3.(2022年辽宁沈阳一模)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
A .水通电氢气+氧气B.石蜡+氧气加热水+二氧化碳
C .碱式碳酸铜点燃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D.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答案】D
【解析】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氧化反应,同时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
C.食物的腐烂D.酒和醋的酿造
【答案】B
【解析】A、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则包含缓慢氧化,故A错误;B、蔗糖的溶解则不包含缓慢氧化,故正确;C、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故错误;D、酿酒是粮食与氧气、水等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制成的,则包含缓慢氧化,故错误。
故选B。
15.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气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钙+ 水—→氢氧化钙B.镁+ 氧气——→氧化镁
C.过氧化氢———→ 水+ 氧气D.氯化氢+ 氨气—→氯化铵
【答案】B
【解析】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根据概念可知,A.C.D的反应物中均不含氧气,故不选;选项B中,是镁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16.(202四川成都一模)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说法恰当的是()
A.氧化反应都能释放出热量B.只有燃烧等剧烈的氧化才放热
C.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D.氧化反应都进行得很快
【答案】A
【解析】A、氧化反应都能释放出热量,故符合题意;B、氧化反应都能释放出热量,和剧烈程度无关,故不符合题意;C、氧化反应不一定都属于化合反应,例如: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D、氧化反应不一定都进行得很快,例如:缓慢氧化就进行得慢,故不符合题意。
17.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二氧化锰
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答案】D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物质不是三氧化二铁,而是四氧化三铁。
错误。
B、硫燃烧,生成的气体是有刺激性气味的,错误。
C、铁、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都只有一种,确实属于化合反应,但酒精燃烧,生成物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错误。
D、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氧可以是氧单质即氧气,也可以是化合物中的氧,也就是说,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确实属于氧化反应,氧气也是具有氧化性的,而且氧气是最常用的氧化剂。
D正确。
18.如图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已略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在做该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其作用是
_______,硫的用量不能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
(2)检验反应②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方法是___,酒精灯燃烧时,外焰温度最高,其原因__。
(3)X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答案】(1)+→
硫氧气二氧化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点燃
(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外焰部位的酒精与氧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最充分;(3)四氧化三铁
【解析】(1)反应①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硫氧气二氧化硫;
点燃
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在做该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硫的用量不能过多的原因是:防止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检验反应②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酒精灯燃烧时,外焰温度最高,因为外焰部位的酒精与氧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最剧烈;(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故X的化学名称为:四氧化三铁。
1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
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表格:乙中生成物的名称是______,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分别是
______、______。
【答案】(1)化合;(2)五氧化二磷;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铁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解析】(1)硫和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三个反应均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均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铁丝燃烧的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填:五氧化二磷;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3)甲集气瓶是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且能溶于水,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铁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铁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0.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
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是;B是;C是;D是。
【答案】氧气;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
【解析】根据题中的叙述“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可知A为氧气;B是铁丝,C为四氧化三铁;根据“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