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复习巩固第五十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自然而
然的情感流露复习巩固第五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但并没有像你
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
B、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
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C、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沙乡年鉴》,作者是具有“近代环保之父”之称的美国作家,生态学家,
土地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作者之手。
D、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吮吸着我们的心灵,啮噬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
的毒液。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月亮是诗人抒情达意竞相选取的一种意象,。
“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对家乡深切思念的外观。
①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③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
④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
⑤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
⑥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
A、⑥②⑤①④③
B、③④①⑥②⑤
C、③①④②⑥⑤
D、⑥⑤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虽然生在北平,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但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
B、故乡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C、在瓦尔登湖,我一边划船,一边看着盘满葡萄藤的树、婉转悠扬的鸟鸣声和圣洁清澈的湖水,心
里惬意极了。
D、我们可以想象: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人摇得东倒西歪,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
苦。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
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
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如此?写秋颂秋的文字同样也不少。
B、“2008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今天对外公布,人选综合类十大流行语的分别是:汶川
大地震、生命、爱心、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南方雪灾、众志成城、油价上
涨、节能减排。
C、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
阔别,已算万幸。
D、宋代散文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多样,形式更加广泛,并且更长于议
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
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
八岁的心情。
B、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C、“没问题!”小朱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
D、你突然问我:“妈妈,你觉得进入理工的世界再兼修人文?跟从事人文研究再兼修理工?哪一种
可能性比较大?”
【答案】:
【解析】:
第7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故乡的沉沦
耿立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
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
“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
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
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
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
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
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
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
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
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彻肤彻骨,透到了骨髓。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
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
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
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
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
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
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
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
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
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
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
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有删改)
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
""
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
""
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
”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
识和感悟。
""
【答案】:
【解析】:
第8题【默写】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
(庄子《逍遥游》)
【答案】:
【解析】:
第9题【默写】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
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定风波》)【答案】:
【解析】:
第10题【默写】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
【答案】:
【解析】:
第11题【默写】
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默写】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
(李白《蜀道难》)
【答案】:
【解析】:
第13题【默写】
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 【答案】:
【解析】:
第14题【默写】
故《易》曰:______,差以千里。
(《太史公自序》)
【答案】:
【解析】:
第15题【默写】
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