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自主赏析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练习(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情怀。
(2)《李凭箜篌引》
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 ,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
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 艺术想象力。
(3)《虞美人》 此词堪称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 问人而到自问,作者通过对 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 命落空的悲哀。 (4)《苏幕遮》 此词以咏 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思念朋友的情怀。作者面对着象征江南陂塘 风色的荷花,很自然地会勾起思乡之情。 答案:(1)忧国忧民 (2)比喻 (3)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 (4)雨后荷花
第 8 课 自主赏析 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
1.字音
记一记
(1)催短景( ) (2)霜雪霁( ) (3)渔樵( ) (4)寂寥( ) (5)箜篌( ) (6)女娲( ) (7)神妪( ) (8)瘦蛟( ) (9)虞美人( ) (10)雕栏玉砌( ) (11)应犹在( ) (12)燎沉香( ) (13)溽暑( ) (14)窥檐语( ) (15)小楫轻舟( ) (16)芙蓉浦( ) 答案:(1)yǐng (2)jì (3)qiáo (4)liáo (5)kōng hóu (6)wā (7)yù (8)jiāo (9)yú (10)qì (11)yīng (12)liáo (13)rù (14)kuī (15)jí (16)pǔ 2.词义 (1)三峡星河影动摇 动摇: (2)人事音书漫寂寥 人事: (3)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 (4)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 (5)露脚斜飞湿寒兔 湿: (6)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 (7)春意阑珊 阑珊: (8)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堪: (9)燎沉香,消溽暑 溽:
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 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
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咏物诗 乾坤。”(王冕的《墨梅》)诗中的墨
(3)《虞美人》

实写:春花秋月何时了

虚写:往事知多少
实写:小楼昨夜又东风
虚写: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下 虚写: 抒情: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故国凄凉
李凭出场情态 、 手法 神话浪漫主义
惊天地 泣鬼神
亡国之痛 物是人非
(4)《苏幕遮》
室内
托物言 志
说明
典例
又称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人、事、物、景等表明爱憎态度的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
一种抒情方式,包括直抒情感、直 轼《江城子》)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
接表达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等。 直接抒发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
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 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
想一想 1.词曲节拍,划分时要注意语意相连,不要读断,下面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C.雕栏/玉砌/应犹/在 D.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A 项,应是“何时/了”。B 项,应是“故国/不堪回首”。C 项,应是“应/犹在”。 答案:D 2.补写出句中空缺部分。 (1)杜甫的《阁夜》中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创造了一种气 象雄浑的意境,被人称赞写得“伟丽”的两句诗句是“ , ”。 (2)《阁夜》的主旨句是“ , ”。 (3)成语“石破天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 ”。 (4)《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 。 (5)《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 。 (6)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桃花依旧,但 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1.作者简介
填一填
(1)杜甫(见第 2 课杜甫介绍) (2)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字 ,世称李长吉、鬼才、 诗鬼等,与李白、 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 宜阳县)。李贺是中唐 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3)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 年~975 年在位,字 ,号钟隐、 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 年)继位,史称 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 死。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王国维《 》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被称为“ ”。 (4)周邦彦(1057 年~1121 年),字 ,号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著名词人。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 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 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 ”,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 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答案:(2)长吉 李商隐 浪漫主义 (3)重光 人间词话 千古词帝 (4)美成 清真居士 北宋 词中老杜 2.文化常识
答案:(1)手法不同:《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 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 法,兼有侧面烘托。 (2)风格的不同:《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太多诗人情感的寄托,风格冷艳 浪漫。《琵琶行》是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风格平易感伤。
【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 1.《阁夜》中,诗人围绕哪几个方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请结合诗句简 要分析。 答: 答案:诗人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 人事,从眼前现实写到千古历史。气象雄阔,有俯仰古今之感。 2.从全词看,《虞美人》是如何逐步展现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的? 答: 答案:《虞美人》开篇以“春花秋月何时了?”自问,看似不合常理,却在情理之中。
燎香图
过渡
风荷图
故乡
忆乡图
答案:(1)五更鼓角 星河动摇 宇宙永恒 人生无常 (2)夸张 通感 侧面音乐效果
(3)韶光易逝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鸟雀呼晴图 室外
2.主题提炼
(1)《阁夜》
本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通过雪霁寒宵的冬夜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
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空啼。”(李华《春行即兴》)诗中所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抒乐情,哀景 写的尽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
抒哀情,但也有乐景抒哀情或哀景 的宜人之景,但如此佳境却是“鸟
抒乐情的写法。
空啼”,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委婉抒
发了安史之乱后的无限寂寞之感。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
1.思路归纳 (1)《阁夜》
首联
岁暮短景 寒宵雪霁
理一理
时光易逝 人生短暂
颔联 颈联
千家哭 夷歌数处
尾联
古人黄土 今人寂寥
(2)《李凭箜篌引》
客居天涯 自伤漂泊 感时伤世 怆然泣下
1~4 句
侧面烘托音乐
5~6 句
正面音乐效果
7~14 句
接着以“往事知多少”自叹,表明词人沉入对往事的回忆,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然后写眼 前景物“小楼昨夜又东风”,词人登楼遥望,“故国不堪回首”,词人痛苦不已。下片开始是 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词人想象着“故国”图景,把“雕栏玉砌”和“朱 颜”对照着写,突出了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词人以水喻愁,展现了内心愁情的复 杂与深沉。
(10)侵晓窥檐语 侵晓: 答案:(1)摇曳不定 (2)交游 (3)演奏 (4)引 (5)使动用法,使……湿 (6)了结,终止 (7)将尽,衰落 (8)经得起,忍受 (9)湿润,潮湿 (10)快天亮之时
辨一辨 1.一词多义 (1)应 ①雕栏玉砌应犹在( )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 )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④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 (2)举 ①一一风荷举( ) ②众议举宠为督( ) ③举动自专由( )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 答案:(1)①副词,应该 ②动词,回答 ③动词,响应 ④对应,适合 (2)①擎起,举起 ②推荐,举荐 ③行动,举动 ④攻克,占领 2.倒装句式 (1)天涯霜雪霁寒宵(正常语序为“ ”) (2)野哭千家闻战伐(正常语序为“ ”) (3)夷歌数处起渔樵(正常语序为“ ”)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常语序为“ ”) (5)吴丝蜀桐张高秋(正常语序为“ ”) 答案:(1)天涯寒宵霜雪霁 (2)千家闻战伐野哭 (3)渔樵数处起夷歌 (4)月明中故国不堪回首 (5)高秋张吴丝蜀桐
二、细节探究 3.《阁夜》颔联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阁夜》颔联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放在 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悲凉,星 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深 沉悲壮的情怀。 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联从什么角度描写箜篌之声?表现了声音的 什么特点? 答: 答案:“昆山玉碎凤凰叫”以声写声,表现了琴声起伏多变、华丽悦耳的特点;“芙蓉 泣露香兰笑”以形写声,表现了琴声或悲抑或欢快,感情丰富的特点。 5.《苏幕遮》中“一一风荷举”的“举”字写出了风荷怎样的神韵? 答: 答案:“举”字写出雨后荷花的动态美,使人联想到雨后在阳光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 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颤动的情形,突出了风荷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神韵。 三、思维发散 6.阅读《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都在描写音乐方面为人称道,请从手法 和艺术风格方面说说他们的不同点。 答:
【虞美人】 关于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 兵败 乌江,听到 ,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 刎,香消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 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创作词曲,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 此逐渐成为词牌名。 答案:西楚霸王项羽 四面楚歌
, ”,由此勾出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7)《苏幕遮》中被王国维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两句是“ ,
”。 (8)《苏幕遮》中的“ , ”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
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答案:(1)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2)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3)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7)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8)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技法指导】 一、技法讲解
鉴赏诗词的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在高考中考查频率很高。诗歌常借助抒情手法,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 哀乐等主观感情,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 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 (一)常考的抒情手法类举
类型 直接抒情
借景抒 情
间接 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