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1
看云识天气1
![看云识天气1](https://img.taocdn.com/s3/m/86e062e1856a561252d36fd5.png)
⒈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概括说明天上的云,姿态万 千,变化无常的特点。
第二层具体说明天上的云,姿态万 千,变化无常的特点。
第三层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⒉“姿态万千‛是写云的形状 特点 变化无常‛写云的 。 ,‚
⒊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排比、比喻。 打比方 的 ⒋“云就像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 说明方法,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
小结 这篇文章采用生动说明,通过大量的 比喻、拟人、引用谚语及动态、静态的描 摹,在准确的基础上把事物说明得生动、 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读者提 供了相关的知识。
附有关天气的谚语供参考:
⑴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⑵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
⑶云交云,雨淋淋。
⑷乱云天顶变,风雨定不少。 ⑸满天飞乱云,雨水下不停。
晴天云彩简表
云名 形态变化 像羽毛绫纱,丝 丝缕缕地飘浮着 位置 最高 厚度 最薄 很薄 天气 征兆 象征 晴朗 无雨雪
卷云
像水面的粼波,卷 卷积云 很高 云成群成行排列 积云 高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 出现,傍晚消散 像羊群,由扁球 状云块排列而成
两千米 左右
两千米 左右
较薄 较薄
阳光 温和 天晴
高 仿 佛 白 色 绸 幕
3、 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我 是 谁
卷云
我 是 谁 积云
我 是 谁
积雨云
我 是 谁
霞
文章把云分为八类,把光彩分为 四种来描述,这种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有什么好处?
说明方法: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
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面的异同,将 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
好处(作用):使读者更具体、更详尽、 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竺可桢
![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竺可桢](https://img.taocdn.com/s3/m/1935156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7a.png)
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竺可桢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这种云叫卷层云。
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
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
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这种云叫雨层云。
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e729f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8.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及教案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长期的观测和实践表明,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条件和大气运动的条件下进行的。
人们看不见水汽,也看不见大气运动,但从云的生消演变中可以看到水汽和大气运动的一举一动,而水汽和大气运动对雨、雪、冰、雹等天气现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
我们在这里将这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汇总在一起,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观察对照。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指钓卷云,这种云的后面,常有锋面(特别是暖锋)、低压或低压槽移来,预兆着阴雨将临;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
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象江猪的云飘过银河#39;也是有雨的先兆。
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最新【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doc
![最新【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8918d893af45b307e9719726.png)
【主持词大全】《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看云识天气》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这种云叫卷层云。
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
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
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看云识天气》阅读附答案_4
![《看云识天气》阅读附答案_4](https://img.taocdn.com/s3/m/b4974ee9a76e58fafbb00363.png)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8分)看云识天气①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小题1:、文中的说明顺序是( ). (1分)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总-分-总顺序小题2:.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2分)小题3:.文中“往往”和“常常”去掉行不行?为什么?(3分)小题4:.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__”来说明的。
(4分)小题5:.“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小题6:.《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
(一条课文内,一条课文外) (4分)参考答案:小题1:C (1分)小题1: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原题)(2分)小题1:不行,用“往往”和“常常”让我们更觉得有准确性,而且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况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分)小题1: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变题)(4分)小题1: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原题)(4分)小题1:课内(略)课外示例: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见导学59页)(4分)小题1:此题的选项C应该为“逻辑顺序”,总分总是说明文的一种组织结构。
七上语文《看云识天气》
![七上语文《看云识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ed9709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0.png)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优美流畅,运用了大量 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 文章更具艺术感染力。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剖析
01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 云和天气的关系,然后分别介绍 不同种类的云及其对应的天气状 况,最后总结全文。
02
写作特点方面,文章运用了生动 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原本 枯燥的气象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文学风格与特点分析
文学风格
观察细致入微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而 富有韵味。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 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朱自清对云彩的观察非常细致,能够准确 地描绘出云彩的形态和变化。
联想丰富
语言优美
文章通过云彩的变化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 世事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 考。
雨天
天空阴沉,云层厚重且低矮, 伴有持续或间歇的降水。
晴天
天空晴朗,阳光明媚,云彩稀 少且高远。
阴天
天空阴暗,云层低垂且厚重, 遮挡阳光。
雪天
天空阴沉,气温较低,云层中 含有大量冰晶和雪花,地面有 积雪。
云彩分类及形态特征概述
01
02
03
04
高云族
包括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 ,高度较高,云体轻薄且透明
预测方法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云识天”多依赖于经验和直觉;而西方国家的天气预测则更多地依 赖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科学方法。
文化内涵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云识天”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内涵;而西方对云彩和 天气关系的认识则更多地体现了科学精神和实证主义思想。
06 实践活动设计:观察云彩 预测天气
THANKS FOR WATCHING
《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
![《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a0d04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2.png)
《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
看云识天气。
我们常常要研究天气,要预测雨露,有时还要预报天文事件。
怎样研究天气,预测雨露?一种重要方法是利用云的现象。
云是决定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云的变化对天气的变化大有帮助。
只要认真观察云的形状,就能了解大自然的变化。
根据不同的云的形状,我们可以推测出接下来两到三天的天气情况。
云种类多样,有云朵缭绕,有乌云密布,有白云拖长,有小分裂云,又有移动高速,团状下垂等。
这些云的形象很容易识别,只要认真观察,就能知道那是什么云,它表示什么天气,往往准确无误。
云的观测,正确识别,分析推测是研究天气预报的有效方法。
只要把看云和识天气作为一种习惯,就能得到准确的天气预报数据,为研究天气及其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看云识天气》知识讲解
![《看云识天气》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5ea08831a37f111f1855bc5.png)
《看云识天气》知识讲解责编:王军霞积累运用作者与背景朱泳燚,1940年春生于上海,1960年夏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
现任江苏省常熟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
1962—1965年间,作者参加农业中学语文课本编写工作,还负责编写了十几篇语言短文和说明文课文,本文即是作者根据有关资料编写的。
知识积累1.峰峦.(luán):山峰和山峦。
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2.一霎.(shà)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3.预兆.(zhào):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4.轻盈.(yíng):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5.弥.(mí)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6.天幕:笼罩大地的天空。
7.进袭:侵袭过来。
8.丝丝缕缕..(lǚ):形容一条条连续不断。
9.谚.(yàn)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是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某种经验和道理。
10.推测:指根据已知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1.猜测:指根据不明显的线索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2.崩塌..(bēng tā):崩裂而倒塌。
13.姿态万千: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14.变化无常:形容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则,使人无法捉摸。
15.朱泳燚.(yì) 16.鳞.(lín)波 17.绸.(chóu)幕 18.冰雹.(báo)19.棉絮.(xù) 20.肆虐.(nüè) 21.点缀.(zhuì) 22.绫.(líng)纱23.匀称.(chèn) 24.月晕.(yùn) 25.倾.(qīng)盆 26.顷.(qǐng)刻考题例析1.(2015•浙江丽水中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时间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zhǎng ⑴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候鸟的一次次迁徙中,在小孩子xīxì⑵的笑声中。
《看云识天气》语文
![《看云识天气》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5b47c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1.png)
《看云识天气》语文《看云识天气》语文《看云识天气》语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l.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
二、重点难点重点: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难点: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进行说的比赛,其中还可以培养观察能力。
2.听音乐,描述可能出现的画面。
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
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
四、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变化。
(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
(-)明确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
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二)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2.读课文,第1段老师范读,第2段全班女生齐读,第3、4两段分别由两名女同学朗读,第5段、第6段分别由两名男生朗读,第7段全班男生齐读。
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看云识天气》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看云识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ec77e7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8.png)
纬度位置
不同纬度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导致云彩的形成和分布也存 在差异。例如,低纬度地区由于太阳辐射强烈,容易形成积云和卷云;而高纬度地区则多 出现层云和雾。
文学艺术作品中描绘云彩之美
高积云
如果天空中出现像棉花团似的高 积云,并且云量不大、云块较小 时,通常预示着晴朗天气;若云 量逐渐增多、云层增厚,则有可
能变阴或下雨。
卷积云
卷积云像小朵的鱼鳞状,常排列 成行或成群出现,一般预示着晴 朗天气。但如果云层变厚、云块
增大,则可能转为阴雨天气。
雨层云
雨层云是一种均匀幕状的云层, 常布满天空,颜色灰白或灰暗。 这种云层往往预示着连续性降雨
高层云
在阳光或月光照耀下,看上去像灰色的幕幔。如果湿空气条件较好,云底常伴 碎雨云。
低云族:层积云、雨层云等
层积云
低而厚的云层,覆盖全部天空,颜色灰暗,云层看上去像层 叠的波浪。
雨层云
厚而均匀的降水云层,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布满全天 ,常有连续性降水。
04 天气预测方法与技巧
观察云彩形状判断天气趋势
或雪。
结合风向、风速进行预测
风向
北风通常带来晴朗天气,南风则可能带来阴雨天气。东风和西风对天气的影响则 因季节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风速
一般来说,风速较大时,云层容易被吹散,有利于晴朗天气的形成;而风速较小 时,云层容易聚集,可能导致阴雨天气。
民间谚语中关于看云识天气智慧
1 2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当天空中出现钩状的云彩时,往往预示着即将下 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e2601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0.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课文及教案课文梗概:《看云识天气》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男孩子叫小明,他非常喜欢观察云彩。
他通过观察云彩的形状、颜色等特点,预测天气情况。
小明发现,不同形状、颜色的云彩与不同的天气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飞马云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大朵白云则表示晴天。
小明不仅通过观察云彩预测天气,还通过观察草丛中的倒蚂蚁、室外的蚂蚁行为等现象预测天气变化。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云彩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我们观察和预测天气的能力。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和预测天气的能力;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天气的观察和预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2.难点:学会观察和预测天气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天气现象,让学生出示课堂口号“观察天气,预测未来”。
2.呈现:播放一段关于云彩与天气关系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的云彩,并提问“你们平时在生活中是否也曾观察过云彩呢?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云彩可能预示着什么天气呢?”3.讲解:以小明在课文中观察云彩和预测天气的经历为例,讲解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怎样根据云彩来预测天气,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
4.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观察现在的云彩,并根据云彩的形状、颜色等特点预测天气。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预测。
5.展示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观察和预测,并与全班进行交流,比较不同小组的观察结果,并对观察错误的地方进行讨论和纠正。
6.巩固提高:通过设计云彩观察和预测天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并进行个人评价。
7.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预测天气,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下节课分享。
四、学习反思:通过观察云彩来预测天气是一个生活中实用的技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天气的观察和预测能力得到了提高。
【《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
![【《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5ca1c90722192e4436f63f.png)
【《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教学目标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检查预习①导入新课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
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
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②检查预习生字情况整体感知①出示学习目标。
②听读课文,思考: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①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重点研讨① 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第1段概述,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
看云识天气口诀
![看云识天气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d12df83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f.png)
看云识天气口诀天上灰布云,下雨定连绵(雨层云)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毛卷云)黑猪过河,大雨滂沱(大块碎雨云)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星星眨眼天要变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月亮生毛,大雨冲壕(“毛指晕或华)西虹跨过天,有雨在眼前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卷积云)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透光高积云)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卷云)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恶劣天气下的碎雨云) 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天上扫帚云,三五日内雨淋淋(密卷云)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积雨云)炮台云,雨淋淋(堡状高积云)棉花云,雨快临(絮状高积云)云绞云,雨淋淋。
云下山,地不干。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云绞云,雨淋淋。
云下山,地不干。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eea0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9.png)
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农作物 的生长和收获,有助于提高农产
品的产量和质量。
对航海的影响
航行安全
航海员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变化,预测出海上的天气状况 ,如风速、风向、降水等,从而制定安全的航行路线。
航速和航程安排
根据云彩的变化趋势,航海员可以判断出未来的天气走势,从而合 理安排航速和航程,提高航行效率。
学习看云识天气的技巧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掌握通过观察云 的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
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02
CATALOGUE
云的形成与分类
云的形成
01
云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 的,当太阳照射地面时,水蒸发 形成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冷凝结 形成云。
短期天气变化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 影响,如局部风向、地形、水汽分布 等,这些因素难以通过看云来准确判 断。
受地理位置和季节影响
看云识天气的方法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季节可能会有所差异 。例如,在热带雨林地区,由于常年多雨且云层厚重,看云 识天气的效果可能就不如在一些干燥地区。
在不同的季节,由于气候特点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云层的变 化规律也会有所不同,这会影响看云识天气的准确性。
积云是由水滴或水滴和冰晶混合 组成的,有时会发展成雷雨云。
当积云发展成雷雨云时,可能会 伴随雷电、大风和阵雨等天气现
象。
层云与阴雨天气
层云是一种低沉、均匀的云, 通常覆盖整个天空。
层云由水滴或水滴和冰晶混合 组成,有时会带来连续的降水 。
层云通常出现在阴雨天气中, 有时也会出现在雾霾天气中。
04
不同云的特点
看云识天气(教师) 1
![看云识天气(教师) 1](https://img.taocdn.com/s3/m/7b969cec524de518964b7d5e.png)
课题: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A/B案)主备人:复核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2.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品味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
4.激发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难点:品味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知识链接:说明文相关知识介绍:分类: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结构:总分式(1)总——分(2)总——分——总(3)分——总。
递进式说明方法:举例子: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打比方:可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作比较: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2、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分类别:将说明的对象,有序的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引资料: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列图表: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案一、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语。
峰峦.():预兆.():轻盈.():弥.()漫:征兆:千姿万态:变化无常:二、作者简介朱泳燚(yì),1940年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
当代科普作家、教师,先后在教师进修学院、中等师范学校等多所学校任教,现为特级教师,发表了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文章200篇;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于1988年获得全国首届优秀教育图书评比一等奖。
看云识天气 (1)
![看云识天气 (1)](https://img.taocdn.com/s3/m/7fdbad6358fafab069dc02d7.png)
二、快速阅读,划分课文结构, 找出一些优美的语句
1. 课文结构划分
(1):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2—6):怎样看云识天气。 (7):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总——分——总
2. 划出文中描写的较优美的语句
例如:它们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卷云丝丝缕缕的飘浮着,有时像……,有 时像……
中心:本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 及云上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 云识天气。
]
五、作业 1. 观察这一周的云的情况,并预测天气,写成观察记录 2、造句 例如: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 马……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像…… 月光照在地上,像…… 3、积累一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如:天上鲤鱼斑,地上晒谷不用翻。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要到。 炮台云,雨淋淋。
看 云 识 天 气
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 的云彩
一、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luán shà zhào yí ng 峰峦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yúnchèn mí yùn • 匀 称 弥 漫 日晕
• 薄[báo][bó][bò] • [báo]1.厚度小的:~片。~饼。2.冷淡,不热 情:~待。3.味道淡:~酒。4.土地不肥沃:~田。 • [bó]1.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 薄”,“浅薄”,“尖嘴薄舌”等。2.轻微, 少:~礼。~产。~命。~寒。~酬。菲~。3.不 庄重,不厚道:~夫。~幸(负心)... • [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有清凉香味, 可入药。
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就像…… 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 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
三、语段精读
1.阅读课文第一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理清文章结构。
看云识天气原文
![看云识天气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1740f748d7c1c709a14500.png)
看云识天气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
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这种云叫卷层云。
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
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
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
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出现积云。
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语文教学课件-看云识天气
![语文教学课件-看云识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080129d476eeaeaad0f33001.png)
上页
返回
下页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 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 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 作诠释、打比方 • 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 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这种云叫雨层云。 作诠释
上页 返回 下页
• 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 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作诠释、打比方 •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 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 圈叫做晕。 作诠释
•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 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作诠释、作比较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看云识天气
朗读感知
阅读1
阅读2
阅读3
巩固练习
看云识天气
上页
返回
下页
峰峦(luá n) 一霎间(shà ) 预兆(zhà o) 轻盈 朦胧不清
丝丝缕缕(lǚ) 崩塌 bēngtā màn 弥漫 mí
征兆 千姿百态
匀称yún chèn 变化无常
峰峦(luá n):山峰和山峦。 一霎间(shà ):一会儿,形容 时间极短。 预兆(zhà o):事前显露出来的 迹象。 轻盈:形容动作、体态轻巧优 美。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结构层次
1. (第1段)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2. (第2~6段)怎样看云识天气。 3. (第7段)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 意事项。
上页
返回
下页
• 本文具体介绍了哪些种类的云呢?它们各有 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0《看云识天气》课件(1)人教版(新疆专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0《看云识天气》课件(1)人教版(新疆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408dd2c733d4b14e8524681f.png)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山戴帽,大雨到”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清晨浓雾重,天气必久晴。
早上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
满地大雾盖,当天日头来。 雾大不见人,大胆洗衣裳。
晚雾不散,细雨淋淋
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 • • • • • • •
自读3--6自然段,试试:
用方框“□”框出依次介绍的那些云 和光彩的名称(即对云和光彩的分类), 用波浪线"﹏﹏"画出云和光彩的形态特征 及位置(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言材料), 用横线"__"画出云和光彩的天气征兆。
阅读第一层,讨论完成表格。 种类 卷云 形状 像羽毛像绫纱 位置 最高 天气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 地面,天气晴朗
早晨出现火红般的云,表示会 下雨。傍晚出现,则会天晴
卷云:呈条纹状。天空出现卷 云,表示低气压接近,半天或 一天后将会下雨
层云:又称雾云。夏天早晨, 山 麓的层云,逐渐上升,消失不见, 表示天气将转好
卷层云:是薄云的一种。常 在太阳、月亮周围形成昙。 半天后,可能会下雨
积云:成绵花状。此云出现, 天气不会很快转坏。夏天最 常见此种云
说明的语言可生动;
说明的方法有打比方、分类别等。
主旨: 本文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修辞手 法,运用描写等方式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 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
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 的方式对它作自我介绍。介绍要求:Ⅰ、充 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Ⅱ、让别人明 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二、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 要特点,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 三、说明文的分类 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以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四、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 顺序。可以综合运用。 五、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九种: 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 作诠释、作引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云识天气
大同市广灵县斗泉九年制学校亢秀峰设计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提出的要求是:在阅读中了解说明的表达方式;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分析其写作特点。
(2)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打比方和分类别。
(3)复习巩固比喻的修辞手法,体味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行性。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观察与联想,鼓励学生说出有创意的见解;图表概括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朗读法——观察与联想——图表概括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天气预报”片段)同学们,天气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每天看“天气预报”几乎成了人们的“必修课”。
大家想,我们刚才欣赏的天气预报是根据什么报道的呢?如果不借助媒体,我们可以靠什么来识别天气呢?(生答: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搬家要下雨:乌云密布说明雨要来了……)大家的生活经验很丰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看云识天气》,它将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天上漂浮的“云”来识别天气。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要求学生标示段序,勾画疑难
字词,并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字词障碍。
指名学生投影自己找到并解决的生字词:
峰峦(luán)一霎间(shà)点缀(zhuì)绫纱(líng)
弥漫(mí)月晕(yùn)崩塌(bēngtā)晕头转向(yūn)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圈点勾画,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1)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云?分别是什么?集中在课文的哪几个段落?
(2)除了介绍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之外,课文还介绍了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集中在课文的第几个段落?云的光彩可分为几类?
(3)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它与后文有什么关系?
(4)相对课文主体部分对云和天气关系的具体细致的介绍来说,第1段的概述在语言运用上的显著特点是形象生动的比喻的运用,试具体分析其作用。
(5)归纳课文思路。
学生独立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
(1)课文介绍了八种云: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集中在课文的3、4、5自然段。
(2)云的光彩可分为四种:晕、华、虹、霞。
在课文的第6自然段。
(3)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
它是后面三段的“纲”。
第3段对应第2段中的“薄云”“晴朗”;第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云”“阴雨风雪”。
(4)第一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鲜明而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招牌”一词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比喻使整篇文章富有文采,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5)第一段概述“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第二到六段具体写了云的形态和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第七段写看云识天气的意义。
3、品读全文,体会课文层次清晰的特点。
三、研讨探究,图表概括
1、师引路——投影显示薄云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同时精读课文第三段,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填写下表,成果如下:
晴天云简表
2、生探路——请学生仿照第3段的分析以图表的形式分析4、5、6自
然段。
多媒体显示,学生合作完成: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的光彩简表
学生完成后,教师纠正总结评价。
3、思考:
(1)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表现出来的?
(2)第三段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那么现象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1)分类别。
(2)现象是说明云的形态,本质是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
四、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本文语言。
1、课文第二段中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说明了什么?
2、 课文第三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3、 记叙文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是一种说明方法,即打比方。
请从课文中找出运用打比方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进行仿写。
学生小组讨论作答,代表发言:
1、 这两个词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这样,排除了特殊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平实说明:如“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
生动说明:如“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3、 打比方的句子:如“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 造句:如“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
4、摘抄文中有关谚语,了解识别天气变化的常识,课下收集相关谚语积
累。
五、 联系生活,情感表达
请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利用今天学的有关知识,模仿天气预报播报的形式,给全班同学介绍今天的天气情况。
生表情表演,其他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六、 布置作业
1、 收集、整理有关天气方面的谚语。
2、 运用比喻的方法,以通俗明白的语言,以“天空不空”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说明宇宙中有些什么。
七、 板书设计
看云识天气
天气的“招牌”(总括)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晴朗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阴雨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