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邮电大学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重庆邮电大学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
A(有答案)
一、选择题
1、某机器的主存储器共32KB,由16片16K×l位(内部采用128×128存储阵列)的DRAM芯片字和位同时扩展构成。

若采用集中式刷新方式,且刷新周期为2ms,那么所有存储单元刷新一遍需要()个存储周期。

A.128
B.256
C.1024
D.16384
2、下列存储器中,在工作期间需要周期性刷新的是()。

A. SRAM
B. SDRAM
C.ROM
D. FLASH
3、在补码加减交替除法中,参加操作的数和商符分别是()。

A.绝对值的补码在形成商值的过程中自动形成
B.补码在形成商值的过程中自动形成
C.补码由两数符号位“异或”形成
D.绝对值的补码由两数符号位“异或”形成
4、float型数据通常用IEEE754标准中的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

如果编译器将float型变量x分配在一个32位浮点寄存器FR1中,且x=-8.25,则FR1的内容是()。

A.C1040000H
B.C2420000H
C. C1840000H
D.CIC20000H
5、对于相同位数(设为N位,且各包含1位符号位)的二进制补码小数和十进制小数,(二进制小数所表示的数的个数)/(十进制小数所能表示的数的个数)为()。

A.(0.2)N
B. (0.2)N-1
C. (0.02)N
D. (0.02)N-1
6、关于同步控制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握手信号
B.由统一时序电路控制的方式
C.允许速度差别较大的设备一起接入工作
D.B和C
7、在()结构中,外部设备可以和主存储器单元统一编址。

A.单总线
B.双总线
C.三总线
D.以上都可以
8、程序P在机器M上的执行时间是20s,编译优化后,P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70%,而CPl增加到原来的1.2倍,则P在M上的执行时间是()。

A.8.4s
B.11.7s
C.14s
D.16.8s
9、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
C.主机和应用程序
D.主机、外部设备、配套的软件系统
10、微程序控制器的速度比硬布线控制器慢,主要是因为()。

A.增加了从磁盘存储器读取微指令的时间
B.增加了从主存储器读取微指令的时间
C.增加了从指令寄存器读取微指令的时间
D.增加了从控制存储器读取微指令的时问
11、同步控制是()。

A.只适用于CPU控制的方式
B.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的方式
C.所有指令执行时问都相同的方式
D.不强调统一时序信号控制的方式
12、一般来说,变址寻址经常和其他寻址方式混合在起使用,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某机具有先间址寻址再变址寻址的方式,则这种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

A.EA=D+(IX)
B.EA=(D)+(IX)
C.EA=(D+(IX))
D.EA=D+IX
13、假设变址寄存器R的内容为1000H,指令中的形式地址为2000H:地址1000H中的内容为2000H,地址2000H中的内容为3000H,地址3000H中的内容为4000H,则变址寻址方式下访问到的操作数是()。

A.1000H
B.2000H
C.3000H
D.4000H
14、各种外部设备均通过()电路,才能连接到系统总线上。

A.外设
B.内存
C.中断
D.接口
15、禁止中断的功能可以由()来完成。

A.中断触发器
B.中断允许触发器
C.中断屏蔽触发器
D.中断禁止触发器
二、填空题
16、CPU能直接访问_______和_______,但不能直接访问磁盘和光盘。

17、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______,另一类叫______操作系统属于_______类。

18、PCI总线采用_______仲裁方式,每一个PCI设备都有独立的总线请求和总线授权两条信号线与_______相连。

19、相联存储器是按_________访问的存储器,在cache中用来存放_________,在虚拟存储器中用来存放_________.
20、广泛使用的_______和_______都是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它们共同的缺点是_______
21、在计算机术语中,将______和______和在一起称为CPU,而将CPU和______合在一起称为主机。

22、并行I/O接口_______和串行I/O接口_______是两个目前最具权威性和发展前景的标准接
23、流水CPU中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相关、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为此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对策,才能保证流水畅通而不断流。

24、总线仲裁部件通过采用________策略或________策略,选择其中一个主设备作为总线的下次,接管总线控制权。

25、汉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计算机用于汉字输入、内部处理、输出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

三、名词解释题
26、主存:
27、多重中断:
28、EPROM:
29、指令周期:
四、简答题
30、简要说明CPU与I/0设备之间传递信息可采用哪几种联络方式,他们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31、在DMA方式预处理(初始化)阶段,CPU通过程序送出哪些信息?
32、Cache做在CPU芯片内有什么好处?将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分开又有什么好处?
33、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

五、计算题
34、设有主频24MHz的CPU,平均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为两个机器周期,每个机器周期由两个时钟周
期组成,试求:
1)机器的工作速度。

2)假如每个指令周期中有一个是访存周期,需插入两个时钟周期的等待时间,求机器的工作速度。

解:
35、一个16K×16位的存储器,有lK×4位的DRAM芯片,内部结构由64×64构成,试问:
1)采用异步刷新方式,如果最大刷新间隔为2ms,则相邻两行之间的刷新
间隔是多少?
2)如果采用集中刷新方式,则存储器刷新一遍最少用多少个存储周期?设
存储器的存储周期为0.5us,“死区”占多少时间?“死时间率”为多少(刷新周
期为2ms)?
36、现有64K×2位的存储器芯片,欲设计具有同样存储容量的存储器,应如何安排地址线和数据线引脚的数目,使两者之和最小,并说明有几种解法。

六、综合题
37、下图为由8片2114芯片构成的4K×8位的存储器,与8位的一个微处理器相连,2114芯片为lK×4位的静态RAM芯片。

试问:
1)每一组芯片组的地址范围和地址线数目。

2)4KB的RAM寻址范围是多少?
3)存储器有没有地址重叠?
38、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微指令字长为24位,采用水平型字段直接编码控制方式和断定方式。

共有微命令30个,构成4个互斥类,各包含5个、8个、14个和3个微命令,外部条件共3个。

1)控制存储器的容量应为多少?
2)设计出微指令的具体格式。

39、在表中的第2列、第3列填写简要文字对CISC和RISC的主要特征进行对比。

CISC和RISC的主要特征比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A
5、B
6、B
7、A
8、D
9、D
10、D、
11、B
12、B。

先间址后变址,这里需要理清“先间址”的这个间址指的是D,而不是1X,如果是IX的话那就变成了寄存器间接寻址了
13、D
14、D
15、B
二、填空题
16、cache 主存
17、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
18、集中式中央仲裁器
19、内容行地址表段表、页表和快表
20、SRAM DRAM 断电后不能保存信息
21、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22、SCSI IEEE1394
23、资源数据控制
24、优先级公平主方
25、输入编码内码字模码
三、名词解释题
26、主存:
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件实现,速度较高、成本高且当电源断开时存储器的内容会丢失。

27、多重中断:
多重中断即指CPU在处理中断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中断请求,此时若CPU暂停现行的中断处理,转去处理新的中断请求,即多重中断。

28、EPROM:
可擦写可编程的ROM,可以被用户编程多次。

靠紫外线激发浮置栅上的电荷以达到擦除的目的。

8,EEPROM:
电可擦写可编程的ROM,能够用电子的方法擦除其中的内容。

9,SDRAM:
同步型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在系统时钟控制下进行数据的读写。

29、指令周期:
从一条指令的启动到下一条指令的启动的间隔时间。

四、简答题
30、答:CPU与I/0之间传递信息常采用三种联络方式:直接控制(立即响应)、同步、异步。

适用场合分别为:直接控制适用于结构极简单、速度极慢的I/0设备,CPU直接控制外设
处于某种状态而无须联络信号。

同步方式采用统一的时标进行联络,适用于CPU与I/0速度差不大,近距离传送的场合。

异步方式采用应答机制进行联络,适用于CPU与I/0速度差较大、远距离传送的场合。

31、答:向DMA控制器及I/0接口(分离模式或集成模式均可)分别送出如下信息:A、测试设备状态,预置DMA控制器工作方式;B、主存缓冲区首址,交换量,传送方向;C、设备寻址信息,启动读/写。

32、答:Cache做在CPU芯片内主要有下面几个好处:
1)可提高外部总线的利用率。

因为Cache在CPU芯片内,CPU访问Cache时不必占用外部总线。

2)Cache不占用外部总线就意味着外部总线可更多地支持I/0设备与主存的信息传输,
增强了系统的整体效率。

3)可提高存取速度。

因为Cache与CPU之间的数据通路大大缩短,故存取速度得以提高。

将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分开有如下好处:
1)可支持超前控制和流水线控制,有利于这类控制方式下指令预取操作的完成。

2)指令Cache可用ROM实现,以提高指令存取的可靠性。

3)数据Cache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支持更为灵活,既可支持整数(例32位),也可支持
浮点数据(如64位)。

33、答:时间上讲,取指令事件发生在“取指周期”,取数据事件发生在“执行周期”。

从空间上讲,从内存读出的指令流流向控制器(指令寄存器)。

从内存读出的数据流流向
运算器(通用寄存器)。

五、计算题
34、1)主频为24MHz的意思是每秒中包含24M个时钟周期,又因为执行一条指令需要4
个时钟周期,故机器每秒可以执行的指令数为24M/4=6M条(600万条)。

2)插入两个时钟周期,即执行每条指令需要6个时钟周期,故机器每秒可以执行的指令数为24M/6=4M条,即400万条。

35、解析:不论采用何种刷新方式,刷新都是从单个芯片的存储容量着手。

1)采用异步刷新方式,在2ms时间内把芯片的64行刷新一遍,相邻两行之间的刷新间隔=2ms/64=31.25μs,可取的刷新间隔为31μs。

2)如果采用集中刷新方式,则存储器刷新一遍最少用64个存储周期,因为存储器的存储周期为0.5μs,则“死区”=0.5μs×64=32μs,“死时间
率”=32μs/2000μs×100%=l.6%。

36、解析:不妨设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目分别为x和y。

只需要满足2x×y=64K×2,有如下方案:
当y=l时,x=17:
当y=2时,x=16;
当y=4时,x=15;
当y=8时,x=14。

(可不用讨论y等于3、5、6这些情况,不然x就没法计算了)后面的就不用
计算了,肯定比前面的引脚数目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数据线为1或2时,地址线和数据线引脚的数目之和
为18,达到最小,并且有两种解答。

六、综合题
37、解析:先由两片2114芯片构成lK×8位的芯片组,再由4个芯片组构成4K×8位的存储器。

从图3-48可以看出,地址线A13~A10在图中没有出现,说明采用部分
译码方式。

1)芯片组的容量为1024B,需要10根地址线(A9~A10),故地址范围为000H~3FFH。

2)根据图3-48所示的连线,各芯片组的片选端由地址线Ais、A1s进行译码。

芯片组内地址线为A9~A10,A13~A10空闲,即为任意态。

假设A13~A10为全0,
4KB RAM的寻址范围分别是:第0组为0000H~03FFH,第1组为4000H~43FFH,第2组为8000H~83FFH,第3组为C000H~C3FFH,可见这4KB存储器的地址空间是不连续的。

演示第2组的计算过程,其他类似。

第2组的片选信号应该是10(A15、A14),接下来A13~A10为全0,剩下的全1,即1000001l11111111,十六进制为83FFH。

3)由于A13~A10没有参与译码(部分译码),因此存储器存在地址重叠现象。

38、解析:微指令字长为24位,操作控制字段被分为4组,第1组3位(表示5个微
命令).第2组4位,(表示8个微命令),第3组4位(表示14个微命令),第4组2
位(表示3个微命令);判断测试条件字段2位,下地址字段9位。

1)因为下地址字段有9位,所以控制存储器的容量为29×24位。

2)微指令的具体格式如图所示。

39、解析:
填写后的表如下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