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气体溶解度
1)影响气体溶解度得外因◎压强:气体得溶解度随着压强得增大而增大,随若压强得减小而减小。
②温度:气体得溶解度随着温度得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得降低而增大。
2)应用气体溶解度得知识来解释得现象
①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当打开瓶盖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得溶解度减小,因此大ft得一氧化碳就会逸出而B出大量得气泡。
(圧强)
②喝汽水后会打隔,就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得溶解度减小。
(温度)
③烧开水时,刚开始会有许多小气泡不断上升,就就是因为溶解在水中得气体得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温度)
④不能用煮拂后得凉开水养鱼,因为温度升高,水中溶解得氧气减少,因而凉开水中儿乎不含氧气。
(温度)二、习题练习
1、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溶液中冒出,此时气体得溶解度变小就是因为 0
A.温度升高屿•温度降低
C •压强减小JD压强增大
2、下图就是开启后“XX牌”碳酸饮料得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饮料成分中属于氧化物得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启时大量气泡从罐内冒db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减小使气体得溶解度减(3)开启后可以闻到香味,请用分子.原子得观点解释该现象:
3、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水烧开了,揭开锅盖瞧到冒出得“白气”就就是水蒸气
B.水沸腾了,只要不断地加热,水得温度就可以不断地升高
C•被I (Xrc得水蒸气烫伤较严重,这就是因为水蒸气得温度高
D.降低温度,就是气体液化得一种方法
4、一个封闭得池塘,水体受大量生活污水得污染,出现S营养化,则其水中溶解氧含量得变化曲线就是()
FT
5、小明同学绘制了 A、B、C三种固体物质得溶解度曲线(如下图)4(1)曲线A与
C得交点表示得含义就是_____ 丄(2)t「C时将3 5gB物质加入5 Og水中,
经充
分溶解所形成得溶液就是_______ (选填“饱与”或“不饱与”)溶液」(3)tJC
时,将A、C两种物质恰好饱与得溶液降到t/C,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得关系就是A _______ C(填“厂、V 或 J j
rw
1・5题参考答案
3、A、口气”就是水蒸气液化后得小水滴;故A错误;B、水沸腾后,再加热,温度也会保持不变;故B错误;C、被lOOC得水蒸气烫伤较严重,这就是因为
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故C错误;D、液化得方法有:压缩体积、降低温度;故D 正确;
4、选D
a营养化就是指生物所需得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
1与3压强分子就是不断运动得
量死亡得现象。
大量死亡得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得
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得生存,大大加速了水体得a营养化过程。
5、1)由A与C物质得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C时,A与C物质得洛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得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t「C时,A、C得溶解度相等均为25 克。
A (2)在t「C时,B得溶解度就是4 0克,即在1 0 0克水中最多
溶解B20克,则在5 0克水中最多溶解20克B,因此将35gB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得溶液就是饱与溶液,故答案为:饱与
(3)山于A得溶解度随温度得降低而减小,因此将它得饱与溶液山tJC降到t /C 时,就会有晶体析出,而C得溶解度就是随温度得降低而增大,因此将它得饱与溶液由trc降到t「C时,它得饱与溶液就会变成不饱与溶液,虽然C与A 得溶解度在t rc时相等,它们得饱与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应该相等,但C已不就是饱与溶液,因此它们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A>c,故答案为:>
一、溶解度曲线得特点
1、大多数固体物质得溶解度曲线左低右高,呈“陡升型J溶解度随温度升奇而增大。
如硝酸钾等。
2、少数固体物质得溶解度曲线较平缓,呈“缓升型”,溶解度受温度得影响很小。
如氯化钠等。
3、极少数固体物质得溶解度曲线就是左高右低,呈“下降型”,溶解度随温度得升高反而降低。
如氢氧化钙等。
4、气体物质得溶解度均随温度得升高而减小,曲线也呈“下降型” O 二、溶解度曲线得含义
固体物质得溶解度曲线,就是在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得平而直角坐标系内所给出得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得曲线。
因此,同学们应从点、线、而三个方面去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得含义。
i•点:(1)^条曲线上得点,表示该点所示得温度下该物质得溶解度。
如点a表示A物质在t「C 时得溶解度就是mag;(2)两条曲线得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得温度下,两种物质得溶解度相同。
如上图中b点表示t「C时,A、B两物质得溶解度都为mb g °
2、线:不同得溶解度曲线表示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得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得趋势。
如上图中,A物质得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得影响最大,而C物质得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得影响最小Q
3、而:CL)曲线上面得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得溶液就是饱与溶液,且溶液中有未溶解得晶体。
如,上图中得C点表示在FC时A得饱打溶液,且有(mc-m)s未溶解得固体析出。
⑵ 曲线下而得各点,表示该物质在该温度下得不饱打溶液。
如,在上图中d点就表示在FC时A 物质得不饱与溶液,还需再加(m-md)gA物质,溶液才能达到饱与。
一、理解溶解度曲线图中点得含义
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得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例1.
曲线上Q点表示___ 。
解折:溶解度曲线图中不同位置得点代表得意义各不相同。
曲线下方得任意一点对应得溶液就是一左温度下得不饱勺溶液;曲线上得任意点对应得溶液就是一左温度下得该溶质得饱与溶液;曲线上方得任意一点代表该温度下得饱与溶液与未溶晶体(溶质)得共存。
两条溶解度曲线得交点则表示在该温度下,这两种溶质得溶解度相同。
答案:2 OC时,A、B两物质得溶解度相等
掌握结晶方法得使用范围
例2、 下图就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得溶解度曲线。
.,可配制溶质得质量分数相等得甲、乙两种物质得饱与溶 (2 )我国西北部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得NaCl 、Na^COs ,那里得人们冬 天捞碱•夏天晒盐。
据此■您认为图中(填“屮”或“乙” ) _________ 得 溶解度曲线与纯碱得溶解度曲线相似,其理山就是 _____________ O
解析:对于第(2 )问,首先要考虑得就是温度对物质得溶解度影响得大小。
蒸发 溶剂就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得物质■冷却热饱与溶液就是从溶 液中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得物质。
山题意可知.NnCl 得溶解度受温度影 响不大,所以可通过蒸发溶剂(夏天晒盐)使其结晶■而Na2CCb 得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较大•所以可通过降温(冬天捞碱)使其结晶。
因而图中屮得溶解度曲线与纯 碱得溶解度曲线相似。
答案:(I )rc
(2)中 纯碱得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三、认清溶液得状态
例3、 下图就是M 、N 两种物质得溶解度曲线。
在t2°C 时;往盛有lOOg 水得烧杯中先后加入ag M *J agN (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就是M 、 N ),充分搅拌。
将混合物得温度降低到tic,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温度降低到t l°C 时,M 、N 得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 、N 得不饱与 温度降低到11€时・"、N 得溶解度相等,得到M 、N 得饱与溶液 (1
)在
液。
A 、 t 2 C 时,得到M 得饱与溶液
B 、 t 2
C 时■得到N 得不饱与溶液
C
、
D 、
解析:本题易错选D 。
山图中两种物质得溶解度曲线可知用得溶解度随温度 得升高而增大、得溶解度随温度得升高而降低。
在10 Og 水中加入a gM 与a gN, 在t 「C 时,M 、X 溶液均为不饱与洛液,在t/CW.得到N 得饱与溶液■而M 溶液仍就 是不饱与溶液。
所以当温度降低到t 「C 时,M 、N 得溶解度虽然相等,但M 、N 得 溶液依然就是不饱与溶液,故正确选项就是C 。
例4. 20 r 时,取相同质量得a 、b 、c 三种物质得饱与溶液分别置于三个 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得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至4(rc ■固体得溶 解W 况如图1所示。
图2为4 b 、C 三种物质得溶解度曲线。
请仔细阅读图1 与图2回答下列问题:
I'. WWW 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得比较一定正确得 就是 __________ O
D 、乙(状态3)>丙(状态3)
四、 读懂溶质质量分数得变化
A 、 屮(状态2 ) >屮(状态1)
B 、 乙(状态1)>甲(状态3)
C 、 甲(状态2)=乙(状态2)
总
益
水
) a
解析:本题就是一道图像观察综合题。
解题得关键就是要瞧tr两幅图得内在联系■以及在不同状态下各物质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得变化悄况。
山图1 可知,向屮、乙、丙三个烧杯得饱与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得固体溶质后,升温到 4 or,甲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多,表明该溶液中溶质得溶解度随温度得升高而降低,故为图2中得曲线C;乙烧杯中加入得物质全部溶解,丙烧杯中加入得物质部分溶解,说明乙烧杯中加入得物质得溶角度随温度得升高而增大■丙烧杯中加入得物质得溶解度随温度得升高变化不大,故加入乙烧杯中得物质为图2中得a,丙烧杯中得物质为b。
所以在状态1与状态2时,即2crC
时.3、b、C三物质得溶解度得大小为:b>a=c.状态3时,即4CrC
、b、
时,a、b、c三物质得溶解度得大小为:a>b> C,故正确选项应为BC。
答案^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