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3章素养综合训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3题,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 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②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 第14题,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存在大规模上升流,因此 不存在大型渔场;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因此会出现荒漠景观;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会明 显;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 富。
解析 第7题,甲地纬度最高,水温最低,密度最高;丁地水温最高,盐度最高;甲 地水温低于丁地,所以甲地盐度小于丁地;乙地水温低于丙地,所以乙地海 水密度高于丙地。 第8题,磷虾主要分布在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而该海域南部有一股环 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其水温很低,它在极地东风的影响下向北流去并下 沉,而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流在南下时,遇到这股下沉的寒流, 就形成了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可将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使 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寒暖流交汇处成为磷虾摄食和栖息的理想场所,故②③ 正确;大陆冰川融化速度缓慢,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不大,①错误;西风漂流 为闭合的全球性环流,挟带的营养物质少,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潮差是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高度差。潮汐 发电是利用潮差推动水轮机进行发电的发电 方式。下图是英国周边海域潮差分布图。读 图,完成11~12题。 11.英国潮汐发电站主要分布在( B ) A.北部沿海地区 B.西部沿海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12.影响各地潮差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 A.海水密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温度 D.海湾形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磷虾主要分布在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其栖息海域的营养物质主要 来自( C ) ①大陆冰川融化 ②寒暖流交汇 ③深层海水上升 ④西风漂流挟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综合题 15.[2023·浙江6月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河上、中游蒸发的水汽会随大气环流输送,并在沿途形成降水。 径流深度是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近年来,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径 流深度变化影响显著。
1 2 3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浙江1月卷]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9~10题。
9.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 的影响是( D ) A.P沿岸降水增多 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C.Q沿岸降水减少 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10.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 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D ) A.洋流、洋流 B.纬度、洋流 C.径流、纬度 D.洋流、径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3题,降低植被覆盖率会导致气候失衡,生态恶化;为缓解中下游地区的缺 水问题应设法增加水源补给,进行生态调水补水;人工降雨只能解决短时缺 水问题,对中长期缺水问题影响很小;降低流域两端高差工程量大,且会破 坏地表生态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海冰分布的边界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西部海域海 冰分布的边界因受寒流、入海河流及海陆比热容不同的影响结冰快,使得西部 海冰分布的边界扩展速度快,且从近岸海域向远岸海域扩展;2月海冰分布的边界 比12月海冰分布的边界距西侧海岸远,故2月海冰分布的边界内海冰多。 第5题,图中a、b、c、d 4个海域中的d海域近岸有黑龙江注入大量淡水,且冬季 陆地降温快及附近有寒流流经,使得d海域最先结冰;a、c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 高,b海域与d海域纬度相当,但沿岸没有低温河水汇入,水温高于d海域。 第6题,每年的1—3月,气温逐渐回升,鄂霍次克海的海冰开始融化并形成流冰,之 后这些流冰随寒流南下,受北海道岛的阻挡在其附近堆积,使得2月的流冰数量多, 规模大,故游客在北海道流冰观赏区观赏流冰的最佳月份是2月;5月、8月气温高, 没有流冰;12月气温低,海水结冰,也不会产生流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浙江6月卷]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读 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四 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 较,正确的是( D ) A.甲密度最低 B.丁盐度最小 C.甲盐度大于丁 D.乙密度大于丙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山东泰安月考]在大尺度流域易形成复杂的水汽自循环。若流域两 端海拔差别较大,在温差和气压差的作用下,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 实际效果与“烟囱效应”类似,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下图为干 旱、半干旱区大高程差流域水循环模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2024·河南洛阳高一月考]阅读 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近海海域面积辽阔,受太阳辐 射等多种因素影响,海洋表层温度 具有明显的空间与季节变化特点。 下图示意某年10月中旬我国近海 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 题。 13.洋流( D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4.受图示洋流影响( B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有专家认为,“南水北调”西线引水有利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种植业发展。 你是否赞同?试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你的理由。 赞同。“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增加黄河中上游水量,进而增加中游流域内的 地表径流,有利于区域内的种植业进行灌溉;中上游河流流量增大,蒸发量 加强,区域内水汽增加,降水量增加,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地区南部区域支流较多且落差较大, 因此径流深度较深;而北部区域支流较少,水量较小,落差相对较小,因此径流深度 较浅。影响两个时期径流深度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 不断增加,导致径流的水量减少,因此深度变浅。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上游流域蒸发的水汽,会形成再次降水。太行 山位于黄河中上游以东,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太行山西侧处于迎风坡上,且太行 山地势较高,地形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因此降水量较大;黄土高原四周相对陡 峭,将会阻挡黄河中上游水汽的进入,导致其降水量较少,且距离海洋更远,气候较 为干旱,降水难度相对较大。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水引入黄河,增加了黄河中上 游的水量,为沿线的农业增加水源,同时增加了区域内水汽的蒸发量,使得区域内 的空气更加湿润,更易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的水分吸收;同时区域内的雨水灌溉 增多,也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9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附近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 海域,为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Q附近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 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第10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海域有寒流流经,水温降低,海水的蒸发作用减 弱,海水盐度升高;Q海域有亚马孙河注入,带来大量的淡水,使海水盐度降 低,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因此主要因素分别是洋流和 径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西部沿海地区的潮差为7—8米,潮差较 大,有利于潮汐发电,因此英国的潮汐电站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第1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的密度、盐度和温度与潮差无关。从图中 可以看出,英国不同的海岸形状与当地的潮差有一定关系,引起各地潮差差 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题,“烟囱效应”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气流流动的方向 以水平方向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而大气的流动会挟带一 定的水汽,所以“烟囱效应”会增强水汽输送;地表蒸发是水汽在垂直方向上的 运动,不能体现流域内气流的水平运动;大气降水是水向下运动;地表径流是 由高处向低处流。 第2题,“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挟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而中下游地 区海拔较低,植被蒸腾的水汽向高海拔地区流动会导致本地区水汽减少,从而 导致地表水分减少,呈现干裂化现象;水汽向较高海拔的上游地区输送,上游水 汽的补给量会增加,且上游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深,地下水蒸散发量相对较小,对 中下游地表干裂化影响小;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会导致气候变 湿润,降水增多,地表不应出现干裂化;“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挟带水汽从低海 拔向高海拔流动,上游较下游地势高,水分不会向下游输送。
1.“烟囱效应”直接加强了( C ) A.地表蒸发 B.大气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2.随着流域地表植被的增加,中下游地区地表反而呈现干裂化现象。对此 解释合理的是( A ) A.中下游地区水分因蒸腾迁移而失衡 B.上游地区地下水蒸散发量大于补水量 C.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 D.“烟囱效应”将上游水分输送至下游 3.要缓解局部干裂缺水症状,中下游地区适宜( B ) A.降低植被覆盖率 B.进行生态调水补水 C.增加人工降雨量 D.降低流域两端高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材料二 图1为黄河中上游流域略图。图2为黄 河中游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黄河中游地区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南深北浅 , 造成径流深度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生产生活用水 。 (2)黄河中上游流域蒸发后的再降水,太行山西侧明显多于黄土高原,分析 其原因。 太行山西侧受西北风影响,属于迎风坡的位置,黄河中上游蒸发的水汽受太 行山地形抬升的作用,降水量较多;而黄土高原受边缘地形阻挡的影响,内 部降水量少,且距海较远,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少。
4.图示海域海冰分布的边界( B ) A.大致与经线的走向平行 B.西部海冰的边界扩展速度快 C. 2月海冰边界内海冰少 D.从远岸海域向近岸海域扩展 5.冬季,图中a、b、c、d 4个海域最先结冰的是( D ) A.a B.b C.c D.d 6.游客在北海道流冰观赏区观赏流冰的最佳月份是( A ) A.2月 B.5月 C.8月 D.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重庆高二开学考试]鄂霍次克海是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海水结冰期 长达7个月。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据此完成 4~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3题,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 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②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 第14题,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存在大规模上升流,因此 不存在大型渔场;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因此会出现荒漠景观;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会明 显;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 富。
解析 第7题,甲地纬度最高,水温最低,密度最高;丁地水温最高,盐度最高;甲 地水温低于丁地,所以甲地盐度小于丁地;乙地水温低于丙地,所以乙地海 水密度高于丙地。 第8题,磷虾主要分布在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而该海域南部有一股环 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其水温很低,它在极地东风的影响下向北流去并下 沉,而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流在南下时,遇到这股下沉的寒流, 就形成了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可将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使 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寒暖流交汇处成为磷虾摄食和栖息的理想场所,故②③ 正确;大陆冰川融化速度缓慢,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不大,①错误;西风漂流 为闭合的全球性环流,挟带的营养物质少,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潮差是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高度差。潮汐 发电是利用潮差推动水轮机进行发电的发电 方式。下图是英国周边海域潮差分布图。读 图,完成11~12题。 11.英国潮汐发电站主要分布在( B ) A.北部沿海地区 B.西部沿海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12.影响各地潮差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 A.海水密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温度 D.海湾形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磷虾主要分布在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其栖息海域的营养物质主要 来自( C ) ①大陆冰川融化 ②寒暖流交汇 ③深层海水上升 ④西风漂流挟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综合题 15.[2023·浙江6月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河上、中游蒸发的水汽会随大气环流输送,并在沿途形成降水。 径流深度是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近年来,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径 流深度变化影响显著。
1 2 3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浙江1月卷]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9~10题。
9.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 的影响是( D ) A.P沿岸降水增多 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C.Q沿岸降水减少 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10.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 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D ) A.洋流、洋流 B.纬度、洋流 C.径流、纬度 D.洋流、径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3题,降低植被覆盖率会导致气候失衡,生态恶化;为缓解中下游地区的缺 水问题应设法增加水源补给,进行生态调水补水;人工降雨只能解决短时缺 水问题,对中长期缺水问题影响很小;降低流域两端高差工程量大,且会破 坏地表生态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海冰分布的边界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西部海域海 冰分布的边界因受寒流、入海河流及海陆比热容不同的影响结冰快,使得西部 海冰分布的边界扩展速度快,且从近岸海域向远岸海域扩展;2月海冰分布的边界 比12月海冰分布的边界距西侧海岸远,故2月海冰分布的边界内海冰多。 第5题,图中a、b、c、d 4个海域中的d海域近岸有黑龙江注入大量淡水,且冬季 陆地降温快及附近有寒流流经,使得d海域最先结冰;a、c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 高,b海域与d海域纬度相当,但沿岸没有低温河水汇入,水温高于d海域。 第6题,每年的1—3月,气温逐渐回升,鄂霍次克海的海冰开始融化并形成流冰,之 后这些流冰随寒流南下,受北海道岛的阻挡在其附近堆积,使得2月的流冰数量多, 规模大,故游客在北海道流冰观赏区观赏流冰的最佳月份是2月;5月、8月气温高, 没有流冰;12月气温低,海水结冰,也不会产生流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浙江6月卷]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读 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四 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 较,正确的是( D ) A.甲密度最低 B.丁盐度最小 C.甲盐度大于丁 D.乙密度大于丙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山东泰安月考]在大尺度流域易形成复杂的水汽自循环。若流域两 端海拔差别较大,在温差和气压差的作用下,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 实际效果与“烟囱效应”类似,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下图为干 旱、半干旱区大高程差流域水循环模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2024·河南洛阳高一月考]阅读 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近海海域面积辽阔,受太阳辐 射等多种因素影响,海洋表层温度 具有明显的空间与季节变化特点。 下图示意某年10月中旬我国近海 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 题。 13.洋流( D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4.受图示洋流影响( B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有专家认为,“南水北调”西线引水有利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种植业发展。 你是否赞同?试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你的理由。 赞同。“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增加黄河中上游水量,进而增加中游流域内的 地表径流,有利于区域内的种植业进行灌溉;中上游河流流量增大,蒸发量 加强,区域内水汽增加,降水量增加,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地区南部区域支流较多且落差较大, 因此径流深度较深;而北部区域支流较少,水量较小,落差相对较小,因此径流深度 较浅。影响两个时期径流深度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 不断增加,导致径流的水量减少,因此深度变浅。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上游流域蒸发的水汽,会形成再次降水。太行 山位于黄河中上游以东,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太行山西侧处于迎风坡上,且太行 山地势较高,地形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因此降水量较大;黄土高原四周相对陡 峭,将会阻挡黄河中上游水汽的进入,导致其降水量较少,且距离海洋更远,气候较 为干旱,降水难度相对较大。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水引入黄河,增加了黄河中上 游的水量,为沿线的农业增加水源,同时增加了区域内水汽的蒸发量,使得区域内 的空气更加湿润,更易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的水分吸收;同时区域内的雨水灌溉 增多,也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9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附近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 海域,为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Q附近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 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第10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海域有寒流流经,水温降低,海水的蒸发作用减 弱,海水盐度升高;Q海域有亚马孙河注入,带来大量的淡水,使海水盐度降 低,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因此主要因素分别是洋流和 径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西部沿海地区的潮差为7—8米,潮差较 大,有利于潮汐发电,因此英国的潮汐电站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第1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的密度、盐度和温度与潮差无关。从图中 可以看出,英国不同的海岸形状与当地的潮差有一定关系,引起各地潮差差 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题,“烟囱效应”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气流流动的方向 以水平方向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而大气的流动会挟带一 定的水汽,所以“烟囱效应”会增强水汽输送;地表蒸发是水汽在垂直方向上的 运动,不能体现流域内气流的水平运动;大气降水是水向下运动;地表径流是 由高处向低处流。 第2题,“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挟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而中下游地 区海拔较低,植被蒸腾的水汽向高海拔地区流动会导致本地区水汽减少,从而 导致地表水分减少,呈现干裂化现象;水汽向较高海拔的上游地区输送,上游水 汽的补给量会增加,且上游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深,地下水蒸散发量相对较小,对 中下游地表干裂化影响小;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会导致气候变 湿润,降水增多,地表不应出现干裂化;“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挟带水汽从低海 拔向高海拔流动,上游较下游地势高,水分不会向下游输送。
1.“烟囱效应”直接加强了( C ) A.地表蒸发 B.大气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2.随着流域地表植被的增加,中下游地区地表反而呈现干裂化现象。对此 解释合理的是( A ) A.中下游地区水分因蒸腾迁移而失衡 B.上游地区地下水蒸散发量大于补水量 C.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 D.“烟囱效应”将上游水分输送至下游 3.要缓解局部干裂缺水症状,中下游地区适宜( B ) A.降低植被覆盖率 B.进行生态调水补水 C.增加人工降雨量 D.降低流域两端高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材料二 图1为黄河中上游流域略图。图2为黄 河中游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黄河中游地区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南深北浅 , 造成径流深度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生产生活用水 。 (2)黄河中上游流域蒸发后的再降水,太行山西侧明显多于黄土高原,分析 其原因。 太行山西侧受西北风影响,属于迎风坡的位置,黄河中上游蒸发的水汽受太 行山地形抬升的作用,降水量较多;而黄土高原受边缘地形阻挡的影响,内 部降水量少,且距海较远,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少。
4.图示海域海冰分布的边界( B ) A.大致与经线的走向平行 B.西部海冰的边界扩展速度快 C. 2月海冰边界内海冰少 D.从远岸海域向近岸海域扩展 5.冬季,图中a、b、c、d 4个海域最先结冰的是( D ) A.a B.b C.c D.d 6.游客在北海道流冰观赏区观赏流冰的最佳月份是( A ) A.2月 B.5月 C.8月 D.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重庆高二开学考试]鄂霍次克海是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海水结冰期 长达7个月。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据此完成 4~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