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路径研究地方政府执行力是一种态度,一种狠抓落实的责任感;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执行政府政策法令的合力。

我国是一个具有多层级地方政府的国家,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中央和地方政策法令的贯彻落实与否,关系着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与否,其执行程度又直接体现着政府执政能力的强弱,关系着社会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以及政府存在和执行的合法性,是政府建设的核心问题。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不执行、虚假执行、选择执行、死执行、乱执行等诸多问题,导致地方政府执行力呈现出整体顺畅但趋于弱化的现象,也就造成了国家和地方战略、政策的执行与落实不利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是我国公共管理实践和研究中必须面临并且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地方政府执行力有待提升意味着政府责任部分尚未得到充分落实,政府责任未落实也能够说明地方政府执行存在着诸多问题,政府责任落实必然能够推动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因此,通过分析、对比中西方关于政府责任相关理论研究,建构与时代发展、我国特色相适应,与政府执行过程相结合的地方政府责任体系,从意识责任、职权责任、结果责任、回应责任四个方面探究地方政府执行不力的责任根源,即意识责任淡薄、权责配置不协调、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奖惩机制不健全、监督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进而对症下药,寻求改善政府执行态度,提升地方政府执行能力的责任路径。

第一,强化意识责任,改善地方政府执行态度;第二,明确地方政府职权责任,理顺地方政府执行运行机制;第三,评估地方政府结果责任,考量地方政府执行结果;第四,贯彻地方政府结果责任,完善并实施奖惩机制,合理引导地方政府执行;第五,落实政府回应责任,加强地方政府执行监督。

这五个方面既涵盖了政府执行的主观责任又包含了客观责任,既注重过程又重视结果,保证政府责任的落实,从而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执行,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保证政府执行的有序、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