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冲刺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
下面诗句中写的是什么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第二题
先补充诗句,再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填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启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渠”在这里指的是________,“清如许”的意思是________。

所填诗句告诉我们只有________,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

第三题
下面是两首名人藏头诗,请你指出他们分别是谁。

周公吐哺天下心,李唐立基三百年,
恩义相辅霸业成。

世代谁堪比贞观。

来清明花如海,民能载舟亦覆舟,
方知后继再无人。

谁怜哀帝空叹天。

人物:________ 人物:________
第四题
能力提升。

《普罗米修斯盗火》和《开天辟地》都是脍炙人口的神话,我知道的神话故事还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请选择一个,简单介绍一下吧。

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
故事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题
课文再现。

(1)我平时注意观察和思考,读懂了大自然的许多语言:蚂蚁忙着搬家,那是在告诉我们________;数一数大树
的年轮,我就知道________________。

(2)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如________________的“没头
脑”,________________的锡兵,_________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的小英雄雨
来,________________的许世友。

我们也收获了许多道理,如:从小麻雀普季克身上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从《金奖章》中,明白
了________________;从《大拇指汤姆》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

第六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填空。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创作的,诗歌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鲁迅,但是我们能从感受到鲁迅就在诗歌的字里行间。

比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化用的是鲁迅《_____________》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让我们联想到鲁迅的散文诗
集_____________;“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让我们联想到鲁迅以笔为刀枪、战斗一生,被誉为“ _____________ ”。

第七题
和词组“举世闻名——臭名远扬”类似的一项是()
A.兴高采烈——欢欣鼓舞B.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C.呕心沥血——处心积虑
第八题
下面三个句子,加点的词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朋友说送我一件礼物。

第二天我果然收到了礼物,真是大吃一惊。

B.放眼望去,浓密的绿叶在阳光之下闪闪发光。

C.弟弟一本正经地站在舞台中央,好像一名主持人。

第九题
下面是小军写的人物风云榜的评价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足智多谋,以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大军,解除了危机。

B.蔺相如处心积虑,智斗秦王,保全了赵国尊严。

C.孔子诲人不倦,弟子三千,美名天下扬。

D.发现蟠桃盛会没有邀请自己,孙悟空气急败坏,大闹天宫。

第十题
有些俗语和成语说法不同,却能表达相同的意思。

下列各项中,俗语跟成语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A.小军很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追着妈妈刨根问底。

(打破砂锅问到底)
B.我们要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不能畏首畏尾。

(前怕狼后怕虎)
C.这次合作没有谈成,双方都有责任,毕竟孤掌难鸣。

(一山不容二虎)
D.我们要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铭记为今日之幸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饮水思源)
第十一题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战争年代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过不上安稳的日子。

②我把妈妈新买的花瓶放安稳后,就去写作业了。

B.①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②记者对新鲜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洞察力。

C.①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

②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腻生动。

D.①松鼠的窝,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②突然降温,去年买的羽绒服已经偏小,只能勉强穿一下了。

第十二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恩惠理索当然颓败(tuí)酬谢(chóu)
B.平衡震天动地凛冽(lǐn)间隔(jiàn)
C.夜幕不计其数勉强(mián)冤枉(wàng)
D.消毁迎接不瑕酵母(jiào)嫉妒(jì)
第十三题
秋天到了,小明想把家乡枫树林的美景写进作文里,你会推荐哪组词语给他,让他笔下的枫树林更加吸引人?
( )
A.一叶知秋五谷丰登B.秋高气爽层林尽染
C.秋风习习硕果累累D.金桂飘香春华秋实
第十四题
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不可以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做懂得感恩的人。

(饮水思源)
B.东西好不好要大家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没有用的。

(直言不讳)
C.人活着要有理想,有作为,切不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得过且过)
D.像这样前怕狼后怕虎,我们必将一事无成。

(畏首畏尾)
第十五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感受老舍“京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语段一: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北京的春节(节选)》
语段二:
①她也劝祥子把钱放出去,完全出于善意;假若他愿意的话,她可以帮他的忙:
②“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
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

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赌窝掏;不还钱,新新!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
好,放出去,海里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准保没错!”
③祥子用不着说什么,他的神气已足表示他很钦佩高妈的话。

及至独自一盘算,他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
稳当。

不错,这么着是死的,钱不会下钱;可是丢不了也是真的。

把这两三个月剩下的几块钱——都是现洋——轻轻地拿出来,一块一块地翻弄,怕出响声;现洋是那么白亮,厚实,起眼,他更觉得万不可撒手,除非是拿去买车。

——《骆驼祥子(节选)》
1.(词语含义)下面这些词语是方言词汇,需要写注释,请你结合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秃尾巴鹰:_______(填序号)(A.比喻一无所获B.比喻借钱不还的人)
(2)赌窝掏:_______(填序号)(A.趁着发薪的日子上门要债B.去赌徒的家里要钱)
(3)海里摸锅:_______(填序号)(A.形容事情像海底捞针一样困难B.心里没有底乱放债)
2.(内容理解)请你阅读语段,关注加点词语,说说“京味儿”语言是如何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赏析)说说上述两个语段中的“京味儿”语言,带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六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只差点儿变成狼和狐狸的小鸭
这是一只很可爱,不过有时又有点调皮的小鸭。

小鸭每天都会背着书包去上学,他的学校离家不远,但是要过一条马路。

这天早上,小鸭起晚了,他吃完早餐就急匆匆地出门了。

小鸭走到马路边上时,路对面的红灯亮了,小鸭发现周围没有警察,就急急地向马路对面走去。

这时来来往往的车辆猛按喇叭,小鸭根本不理,径直向前走去。

快到路中间时,小鸭觉得头上有点痒,他用手一摸,自己的脑袋两边怎么长出了一对毛茸茸的耳朵,再一看身子,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狼。

小鸭想,粗暴的狼过马路是不管红灯、绿灯的,我可不是狼,我得遵守交通规则。

于是,小鸭便退回路边,他发现自己又变成了一只小鸭。

这时,马路中间已经没有车子了,可是绿灯还没有亮。

小鸭想,现在过马路不会有危险了,他又急急地向马路对面走去。

走了没几步,小鸭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一只狐狸了。

小鸭不想当爱钻空子的狐狸,遵守了交通规则。

正在这时,一辆救护车从路中间快速驶过。

小鸭说:“好危险!”
小鸭抬头一看,绿灯亮了,他不慌不忙地过马路。

小鸭美滋滋地走着,。

1.读完题目,我猜测这篇短文的主角是________,讲的是他_______的故事。

2.读到“ ”,我猜测小鸭(会不会)退回路边(用“√”选择),因为。

3.( )时,小鸭过马路,结果差点儿变成了狼;( )时,小鸭过马路,结果差点儿变成了狐狸。

A.红灯亮着,来来往往的车辆猛按喇叭
B.绿灯亮着
C.马路中间已经没有车子了,可是绿灯还没有亮
4.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与下面哪句名言表达的意思最接近?()
A.不迁怒,不贰过。

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5.接着“小鸭美滋滋地走着”续写一句话,使故事更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替小鸭为路边的交通安全宣传栏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题
阅读短文,并按照要求答题。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短文围绕“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述了赵州桥的长和,这里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请在正确的答案上划“√”)
3.在“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指的是()
A.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B.桥下面没有石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C.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4.用“——”画出文中点明“这种设计”优点的句子。

5.根据文字介绍,请你简单画出赵州桥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
第十八题
阅读
剃头大师(节选)
①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
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②“嗬!”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③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
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④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⑤“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⑥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1.“我”称自己为“剃头大师”是因为_____________
2.“我”给小沙剃头的结果是什么?用“——”画出相关语句。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 “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中“好像”一词写出了“我”对自己剃头手艺的信心满满。

( )
(2)语段中“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写出了“我”剃头时的细心认真。

( )
(3)“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衬托了“我”剃头的糟糕结果。

( )
4.经历了这次剃头后,你觉得小沙再剃头时,会选择找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九题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


1.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2.文中杨氏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小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品读上文,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精妙。

试着读读下面的话,你能否像杨氏之子一样用精妙的语言回答。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

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临!”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题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钟氏之子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A。

”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B。


1.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填入文中A、B两处。

A._______ B.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________________
(2)卿何以不汗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文,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这篇文章,简单分析两个孩子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