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
音调与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特征,但是对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

音调:声音的高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从语文的角度看“强弱”与“高低”是两近义词。

1、音调也称音高,是指人耳所感觉到声音的高低。

音调越高的声音听起来越“尖”或越“清脆”,音调越低的声音听起来越“低沉”。

音调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则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低则音调越低。

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发声体材料、长短、粗细、松紧程度有关。

发声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

发声体振动得越慢,频率越小。

例如:男低音歌唱家可以低到每秒65次,而女高音歌唱家可以高达每秒1180次。

“高”指的是声音听起来嘹亮、尖锐;“低”指声音听起来沉闷、稳重。

例如:笛声听起来尖锐,号声听起来嘹亮,就说它们的音调高,而鼓声听起来沉闷、稳重,就说它的音调低。

2、响度也称音量或声强,是指人耳所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是指人耳所感觉到的音量的大小)。

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

一般说来,发声体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例如,轻轻击锣听起来声音较弱,是响度小;使劲敲锣就会震耳欲聋,感到声音很强,是响度大。

响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源振动幅度的大小。

例如:轻轻击鼓,响度小,如果在鼓面上放在小纸屑,会看到纸屑跳得很低,说明振幅小,响度小;如果,使劲击鼓,响度大,同时看到纸屑跳得很高,说明振幅大,响度大。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

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如果能够想办法减小声音的分散,就可以使声音响度更大些。

例如:打雷时,雷声的发生地离我们较近时,响度就很大,发生地离我远时,就不很响。

医用听诊器,就是利用塑料软管将声能集中起来,避免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能分散而响度减小的。

从语文的角度看“强弱”与“高低”是两近义词。

虽然平时的说法中声音高低有时指音调,也有时指的是响度,而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唯一,不能产生歧义。

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声音“大小”只用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平时的有些说法。

“男低音、女高音”、“这歌曲音太高,唱不上去。

”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高低。

“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低指的是响度的大小。

3、音色又叫音质、音品。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

4、归纳总结:
1.音调表示的是声音的高低。

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响度表示的是声音的大小。

它取决于发声体振幅的大小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远近这两个因素。

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反之越小。

3.音色是是声音的特色。

它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振动方式。

若两个声音在音调、响度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把它们区分开,这就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的缘故。

◇要点训练
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答案:振动音调空气
解析:二胡是弦乐器,它是靠琴弦的振动来发声的。

演奏中,小明不断用
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了发声的音
调。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到我们耳朵的。

2.男低音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
(填“大”或“小”),女高音的音调 (填“高”或“低”).
答案:大高
解析:男低音主唱,女高音伴唱,这说明男低音的声音大,响度大,女高音的响度小。

男低音的声带宽而厚,振动频率低,所以发声的音调低;女高音的声带窄而薄,振动频率高,所以发声的音调高。

3.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

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D.音量
答案:C
解析:对此问题,一些教辅书上存在着不同的答案。

有的说: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音色好时,碗的质量也好。

故选C。

有的认为:两只碗相碰振动发声,它们的振幅是差不多的,所以响度、音量区别不大;好碗、坏碗音色是相差不大的,唯一有较大区别的是振动的频率,即音调,故选A。

对此问题的讨论,显然要依据乐音的三要素来加以判断,“响度”和“音量”在此问题中,已可排除,问题的焦点显然集中在是依据“音调”,还是依据“音色”呢?在此,只要我们观察同一型号的碗,因制作过程中工艺水平存在偏差,碗的厚薄一般存在差异,因此,既使是两只完好的碗,我们轻击让其发声,即会发现音调一般亦有高低之分,故我们不能从音调的高低去判断一个碗质量的好坏。

而坏碗同好碗相比,发声明显发沙沉闷,好碗不管音调是高还是低,发声均显得清脆,这正是“音色”的基本特性,可见,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第一种。

4.“高声呼叫”“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B
解析:日常用语提及声音时用的“高”、“低”,有时指响度,有时指音调,如,唱歌时常听人说“这个音太高了,我唱不上去”,这儿的“高”指的是音调高,而本题中很明显指的是声音响,即响度大小。

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

但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我们可结合其所在语言环境去理解。

5. 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每秒平均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

其辨别的主要依据是( )
A.声音的响度不同ﻩB.声音的音调不同
C.声音的音色不同ﻩD.蜜蜂飞行的高度不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音调和决定音调的因素。

发声体的音调由其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由于蜜蜂飞回时翅膀的振动频率比飞出时小,所以它的音调比飞出时低。

有经验
的养蜂人就是通过音调的高低辨别蜜蜂是飞出还是飞回的。

故应选B。

6.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放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
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答案:D
解析:当我们将听诊器和被测的振动物体接触时,振动物体的振动就会传给听诊器皮管内的空气,皮管内的空气也随着振动了起来,由于这部分空气是在皮管内,振动不易被分散,而直接被传如医生的耳朵。

使得听诊器就减小了声音的分散,加之皮管细窄,使空气振动的幅度增大,所以使得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故应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