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鉴赏 游山西村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 第37首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从今若许闲乘月⑤,拄杖无时⑥夜叩门。 译文:从今以后如果允许(我)趁着月明来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在夜 里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课下注释:⑤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⑥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人物形象:一个热爱乡村生活,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写出了诗人对重游山西村的期望之情, 以及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向往(热爱)之情。 炼字:“无时”是“随时”的意思,写出了诗人对山西村以及田园生活的喜 爱,流露出诗人悠闲惬意的心境。
七年级下册 第37首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箫鼓追随春社④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译文: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穿着简朴,古人的风 尚仍然保存。 课下注释:④春社:古代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 祈求丰收。 内容:(由自然入人事,)描摹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作用:描绘乡村春社日前夕的热闹场景,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表现了山西村淳朴的风土人情。 修辞(情感):对偶。写出了热闹的乡俗民事,既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乡土民 风的赞美,又表达了诗人对吾土吾民的喜爱之情。
七年级下册 第37首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又出现了一个柳 绿花明的小山村。 内容: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 炼字:“疑”字用得传神,点明“山重水复”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重”“复”二字突出了山与水的幽深曲折;“暗”字突出了绿柳的繁茂浓 密,“明”字则突出鲜花的娇艳明丽。
七年级下册 第37首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作作品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记游抒情诗)。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该
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然而他 并未心灰意冷,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注到自 己的诗歌创作里。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游”,游兴十足, 游意不尽。
七年级下册 第37首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诗歌主旨 本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赞扬了乡民的热情好客,
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以及对吾土吾民的热爱。
七年级下册 第37首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 请解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
七年级下册 第37首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写法:◎“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疑无路”和“又一村”,两两相 对,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山阴道上自然景物的特点,表达出诗人找到出路的 喜悦之情。◎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 境界的人生思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 长变化的哲理。 哲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 化的。(或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来衍生的意义。
【答案】 诗句原意: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 然又出现了一个柳绿花明的小山村。 衍生意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 消长变化的。
七年级下册 第37首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诗歌精讲 莫笑农家腊酒①浑②,丰年留客足鸡豚③。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所酿的酒浑浊,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备足鸡肉、 猪肉。 课下注释:①腊酒:腊月所酿的酒。②浑:浑浊。③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内容:以劝说的口吻,间接抒写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 炼字:◎“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现了农 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作用:写农家的好客习俗,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表现了村民的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