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附录】:2017年3月9日枣庄市第41中学八年级27班实录各生态小组的发言稿:
森林生态系统(小组长:孙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是森林生态系统——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
以我们枣庄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我找我组的蒋姝芳同学介绍里面的生物特点。
(蒋姝芳同学回答: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以高达的乔木为主,也有灌木和草本。
还有众多的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如野兔、鸟、爬行类等。
所以森林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森林的作用由我们组的胡安奎同学回答。
(胡安奎同学回答:1.经济效应:木材,林副业产品,像我们喜欢吃的松子、榛(zhen)子都来自森林。
2.生态效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大气等,有“地球之肺”,“绿色水库”之称。
)森林是人类的老家,人类就是从这里起源和发展起来的。
从整体来说,全球森林仍以每年0.3%的速度下降。
我国是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森林覆盖率21%,而日本森林覆盖率70%,我国人均森林面
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水土流失,风沙肆虐,气候失调,旱涝成灾,都同大规模的森林破坏有关。
破坏森林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破坏全球的生态平衡,使我们从吃的食物到呼吸的空气都受到影响。
我们要制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最有效的帮手就是森林。
3月12日我国的植树节马上就到了。
让我们携起手来,每人多种一棵树,筑起保护我们家园的绿色长城!
草原生态系统(小组长:周舒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代表。
草原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四十,首先让我们组的黄小倩同学回答一下我们的分布: (黄小倩同学回答:较干旱地区,在我国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
草原的特点:物种较少,结构简单,常发生剧烈变化。
让我们小组的李慕坤同学介绍一下草原的生物特点。
(李慕坤同学回答: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少量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
动物:以植食性动物为主。
如兔、黄羊、羚羊等。
)
草原的作用由周彤同学回答,(周彤同学回答:1、经济效益:畜牧业生产基地,我们常喝的伊利、蒙牛牛奶大都来自草原。
2、生态效益: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原因,我国的草原的沙化、退化现象较为严重。
我倡议加强草原保护,遏制草原退化,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荒漠生态系统:(小组长:吴再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我是荒漠生态系统。
我们的分布由张永奇同学回答(张永奇同学回答分布在干旱地区)。
特点由赵蕊同学回答(赵蕊同学回答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环境恶劣。
动植物种类十分稀少。
)。
生物特点由岳欣茹同学回答。
(岳欣茹同学回答:植物:耐旱植物仙人掌、沙棘等。
动物:骆驼和蜥蜴、蝎子、蛇等。
)荒漠可以提供沙子作为建筑材料;另外提供矿产资源,如石油、黄金等。
但是土地沙漠化引起草场退化、良田丧失,沙尘危害人民健康。
我倡议要用用我们的双手把沙漠变成绿洲!
海洋生态系统:(小组长:谢亚彤)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们是海洋生态系统。
我的分布非常广泛: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我们的生物特点让我们组的李军宇同学回答:(李军宇同学回答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另有大型藻类如海带、紫菜等,动物的种类繁多,以浮游动物为主,另还有珊瑚、贝类、鱼类和哺乳类。
)海洋的作用:可以调节全球气候;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工业原料、能源等。
大幅度提高鱼产量后海洋还可能是我们未来的粮仓;海水温差发电潜力无穷。
预计2030年中国海洋经济GDP的比重将超过15%。
生命从海洋开始,善待海洋从你我开始!
淡水生态系统:(小组长:华宇)
分布: 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请我们小组贾森同学说一下我们周围的淡水生态系统都有哪些?(贾森同学回答有东湖公园、周村水库、微山湖、台儿庄的运河等)。
动植物特点请娄惠同学回答
(娄惠同学回答植物:芦苇、香蒲、荷等。
动物:淡水鱼、虾等)淡水生态系统不仅是人类资源的宝库,而且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请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点珍贵的生命之源吧!
农田生态系统(小组长:李亚伦):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是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由赵元一同学回答:(赵元一: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离开人的作用,农田将会被其他生态系统代替。
植物以农作物为主。
动物:昆虫、土壤微生物、鼠、鸟及少量其他小动物。
)作用由徐志成同学回答:(徐志成回答:提供粮食、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
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成本高等问题严重。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倡议: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城市生态系统:(小组长:刘敬欣)
我们是由钢筋、水泥、混凝土筑成的铮铮铁骨。
我们国家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像北、上、广属于国际化大都市。
我们的特点让我小组的周凡同学回答(周凡同学回答: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依赖性强,像我们吃的蔬菜、水果、粮食来自农田生态系统,喝的水来自淡水生态系统,呼吸的氧气主要来自海洋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我们的生活垃圾和废水又进入其他生态系统。
植物:植物种
类少。
动物:动物以人类为主。
)城市有现代化的工业, 建筑, 交通, 通讯, 文化娱乐设施及其他服务行业, 为居民的物质和文明生活创造了优越条件. 但是城市人口密集, 工厂林立, 交通阻塞等, 而使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倡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让社会更文明。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文明行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丽!
【设计生态校园设计方案】:
一、小组代表吕冬同学:我们学校整体布局很和谐、很美观。
但是受空间的限制:绿色植物比例太少。
我建议:既然种树种草把平面上能利用的地方都利用了,我们可以发展立体的空间,像这座假山上种上花木,效果肯定就不一样。
比如我们的墙面,可以做成绿色的生态墙,最省钱的种法是种爬墙虎,我们的楼顶可以做成空中花园。
让我们为我们的城市多一点绿色贡献一份力量。
二、小组代表刘远鑫同学:我们学校是用电大户,电费肯定很高。
我们组的建议:分布式光伏建在学校屋顶,光伏发电,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通过光电转换发电,不产生污染,没有噪音,更没有人们担心的辐射等问题。
在屋顶安装光伏电站,可以有效降低楼下室内温度3-5度,一方面节省了夏天的空调的电费开支,又可以让同学们凉快地的上课学习。
另外光伏发的电不光能满足我们学校自己的用电,剩余的电还可以卖给国家电网,给我们学校创收。
光伏电站建设在学校屋顶,就像是一部生动的环保教育课,可以迁移默认的教育我们: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以及生态系统内各种成分的作用及相互作用。
学生对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非常熟悉的,会经常见到池塘、湖泊、河流、海洋、林地或草原等,并能通过媒体了解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
但是他们对于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各种生态系统类型的特点、作用等,缺乏理性的认识,因此本节选取了生态系统的七种代表类型进行学习。
效果分析
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既定的三维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有较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所获。
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创设,以及重难点的突破上都可圈可点,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各生态系统的类型。
教材分析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生态系统中的一节内容。
环境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在特定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
不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环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本节内容是对生态系统知识的拓展,具体介绍了生态系统的七种代表类型,感性知识较多,学生易于理解。
评测练习
A类:
1、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
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动植物种类较少
C、群落结构简单
D、自我调节能力强
2、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3、下列属于荒漠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A、气候湿润,动植物种类稀少
B、气候干燥,动植物种类稀少
C、气候湿润,动植物种类繁多
D、气候干燥,动植物种类繁多
5、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陆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
6、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①稻田放养蜘蛛②剧毒农药治虫③多施农家肥料
④捕杀毒蛇⑤大面积单一种植⑥严禁捕捉青蛙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④⑤
D.①③⑥
B类:
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模式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
请据图回答: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 关系。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 .
3、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属于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4、桑叶中传递到蚕的能量约占桑叶总能量的 。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效率。
C 类:了解生态农业:
1、概念:运用生态学原理,保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应用现代科技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2、特点:原料→产品→原料→产品(减少废料环节)
3、原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的资料。
猪
沼
气 池 沼渣 玉米 鸡 沼气(燃烧) 粪便等弃
人
教学反思
1、《生态系统的类型》这节的知识内容并不难,让学生将生活中熟悉的、感受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深入探究、分析,将其知识化、系统化,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内容,同时通过合作研究、自主探究的过程,使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为全体学生的展示与参与提供了机会。
通过这种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自主研究,切实感悟到现存的生态危机等问题,让学生自己发自肺腑地进行了一次情感教育,比教师讲更真实更生动。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课前明确研究性课题,及时汇总、反馈各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随时调控,适时、适当地组织全体学生课上研究、展示。
2、这节课实践效果为:学生的研究成果给教师开阔了视野,提供了许多备课资料,同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更加理解学生的思维和心理过程。
另外,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资源共享的优点,感受现代教学的快乐。
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强烈,并能从身边小事想起、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不足:
例如: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研究条件不是很理想,时间不充裕,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研究问题不够透彻等问题。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活动建议: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对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
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