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水域救援专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流水域救援专题研究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洪涝灾害越发频繁,极易引发备种次生灾害,急流遇险人员被困事故也随之增多,其救援形势越来越严峻。

国外对此类救援的研究相对成熟,但国内,由于起步较晚、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目前急流水域事故救援能力不足且救援技术相对薄弱,本文结合南平地区地处山区地势、急流水域事故救援多发的特点,对山区急流水域救援进行分析并提出多种救援方法,进行优化和比较。

在不同的急流水域事故情形下,帮助指挥员选择相对合理的救援方法,提升指挥员科学决策的能力,以期提高救援的成功率和救援人员的安全保障系数。

一、山区急流水域事故救援特点分析
山区急流水域事故是指发生事故水域的水流速度在0.8m.s-1以上,人员被困在河流、洪水或山涧激流的孤岛上,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灾害事故。

在急流环境中对被困者进行救助,情况复杂且非常危险,已成为消防救援队伍在应急救援中所面临的一个难点。

(一)低温使救援危险性增加
河流温度通常低于人体的温度,低温会导致溺水者判断能力下降,且容易造成溺水者疲惫乏力,若长时间浸泡在急流中,还会造成体温迅速下降。

据调查,在时速为2.2m.s—l的流水中,体温散失速率为静水中散失速率的250倍,在这种低温环境中,溺水者很难自救,同时救援人员也面临危险。

(二)障碍物加剧救援难度
河道中的大树、桥墩、建筑构件等障碍物在救援过程中不易被发现,会给救援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

河水受到障碍物阻挡时水流流速会降低,但会导致水流局部压力升高,在障碍物的上游形成堆积,而在障碍物后方通常会形成尾流。

由于负压的作用,四周的河水便向尾流填补过去,把人员和漂浮物牵引至涡流中心,且不易脱离,此区域水流形态较为紊乱,无论人员踩水或游泳都很难掌握身体平衡。

另一方面,有些障碍物表面尖锐锋利且不规则,水面以下的部分甚至无法判断其形状,对救援人员和溺水者而言非常危险。

(三)暗礁与断层可能形成旋涡
当水流冲击暗礁(河道中的岩石)时,会形成一股强劲涡流,它会陷住舟艇或溺水者。

断层在其下方通常形成深潭,与瀑布类似,其深度可达十米,倘若河道进人洪水时期,会形成强劲涡流,水域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不利于救援的展开。

二、急流救生人员应有的认知
水域救援是当前我国消防救援任务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于起步较晚、专业化水平低等原因,当前的消防救援队伍的水域救援能力与实际救援能力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对此,我就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技术进行了分类分析,发现其影响因素,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积极探讨并不断提高水域救援的技术应用水平。

(一)、水域救援专业技术分类
水域的救援技术大体可以分为静水救援技术、急流救援技术、潜水救援技术、冰域救援技术和沼泽救援技术。

静水救援技术是救援人员自救和救人的基础技能,也是其他救援技术的基础和前
提,包含各种实用游泳技术和接近、解脱、拖带等专业救援技术等。

急流救援技术相对于静水救援技术,具有大的危险性和更强的专业性,包括岸上和入水救援、船艇救援技术、涉水救援渡河技术和救援绳索技术等,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考核。

潜水救援技术包括基本和特殊环境潜水技术、潜水沟通技术、救援意外技术等,另外由于救援形式特殊,对搜索与救援程序和成员分工合作有着较高的要求。

冰域救援是发生在较大结成冰层或者流淌有相当数量浮冰环境的救援,又分为冰上救援技术和冰下救援技术,救援过程中应用到香蕉船、冰上救援板、充气浮桥、冰下潜水设备等,还要注意克服低温寒冷环境。

沼泽救援技术多通过浮力设备进行,如充气浮桥、浮力救援板、竹梯、6米拉梯等,还可以采用绳索救助技术实施救援。

(二)影响水域救援技术发挥的风险分析
1.水域环境风险。

一是水域环境复杂且存在某些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持续的水量增大、加上高低落差,很容易产生漩涡流或者沸腾线等危险水流,另外水域底部的礁石、高低坡也是水下看不到的“隐形风险”;水域中夹杂的泥石、电线、树木、生活垃圾、动物尸体等,很容易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

二是风险隐患无法预知和难以控制。

灾害性天气可以在短时间内就会形成水位暴涨、水域面积快速扩大且水流湍急的危险水域,难以提前预测和防范控制。

2.人体失温风险。

人员落水后,热量会快速流失,对生命安全和救援行为极为不利。

特别在冰域救援过程中,失温是导致落水人员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3.救援行动风险。

造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既要应对水域环境带来的危险,还要面对自身机能变化、装备设施使用,以及意外干扰等方面的风险。

例如身体发生肌肉抽筋、寒冷低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救援设施故障、被困人员的不配合等,都可能会导致救援过程中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消防水域救援技术不足的原因
1.对水域救援技术的认识及定位不够准确。

由于水域救援占消防工作的比例很小,以南平市为例,2018到2021年间,水域救援占全部出警数的
2.33%,且多为辅助救援,所以很多时候,对待水域救援无论是从思想重视上还是设施装备上都明显不足。

另外,水域救援技术在日常训练和培训学习的力度也不够,实战历练较少,经验不够丰富,救援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2.装备设施配备不足和缺少更新。

水域救援类装备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加强救援设施的配备和更新换代,有助于救援技术和救援效果的提升。

救援设施缺少常态化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影响救援活动进程,甚至对人员产生二次伤害。

3.水域救援技能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支队定期组织和开展水域救援培训,来提高队伍的救援技能,但当前的救援能力同救援任务需求还有明显的差距。

水域救援相关领域的认证标准未能完全建立,水域救援的训设施还很欠缺,相关认证标准也不完善,救援能力的培养存在速成的现象,部分救援队员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能,但在组合操作以及实践运用上仍有欠缺,另外缺少多团体的协同作战能力。

三、急流救援个人装备技术及救援中的紧急避险
(一)岸际救援技术
岸际救援技术一般可以分为接触救援技术、抛投救援技术和拦截救援技术三种。

被困人员距离岸边不远时,接触救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岸边的徒手救援或者递物救援,也可以抛投绳包、救生圈等浮具或利用救生抛投器、无人机抛投等进行抛投救援。

拦截救援技术则根据水域环境的不同,通过架设拦截网、利用充气带拦截、救生圈(浮标)拦截及制作网帘拦挡进行水面拦截,实施救援。

(二)水面救援技术
1.绳索救援技术。

在水面上方架设绳索,以垂直方向上的“T”型、“V”型以及水域横渡救援等方式转移被困人员。

首先要仔细侦查现场地形、考虑气候、视线因素,选择稳定可靠的架设点,过程中要随时确保绳索握位及自身稳固,还要观察下方情况。

水域横渡则是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和浮力,顺水沿绳索转移到岸边。

2.舟艇救援技术。

主要采取舟艇、充气式橡皮艇、冲锋舟等运载设备,依靠人力或动力驱动,靠近被困人员,通过抛投方式实施救援。

(三)入水救援
1.涉水救援技术。

涉水救援适用于浅滩、水深不超过腰际,且水流速度不快的水域。

救援人员利用绳索、救援杆进行辅助,互相固定支撑,以碶形队形涉水实施救援。

2.活饵救援技术。

在离岸较远或者绳索救援技术无法实施时,救援人员在安全绳和专用救生衣保护下,必要时使用救生圈或者救援浆板辅助,快速接近被困人员实施救助。

3.桥降救援技术。

适用于溺水人员距离岸际较远,且水域岸边环境不理想,人员、舟艇无法下水或水流湍急无法快速接近的情况下,在横跨水域的桥面上选择适当位置(入水点尽可能靠近溺水者),架设绳索系统,救援人员沿绳下降至水面上方适宜位置(一般距离水面不超过2m),待被困人员接近时,迅速释放绳索入水实施救助。

该技术对救援人员的经验、技术等要求比较高,地理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

4.潜水搜救技术。

主要是对沉船、落水车辆及水域失踪者搜索与打捞。

水下搜救一般采取扇形搜索、平行搜索、圆形搜索、射线型搜索、导轨搜索和自由搜索等模式。

搜索到被困人员或沉车、沉船等目标后,救援人员利用水下破拆器材、浮力袋等救助装备进行破拆、救助和打捞。

(四)救援方法的选择使用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灾害形式,复杂多变的抢险救援环境,单独采取一种方式救援已经很难满足救援实际需要。

因此,需要根据急流水域情况,灵活采取合适的救援方法,将岸上救援、舟艇救援、人水救援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备种救援方法的优势。

通过一种甚至几种救援方法相结合,才能使救援效率最大化,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最大保障。

下面根据急流水域事故的几种情形,列举了几种救援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详见表1,为急流水域事故救援人员提供科学的参考。

(五)紧急避险与紧急情况处理
一旦发生意外紧急情况或者需要紧急避险,救援人员应立即通过对讲机、高音哨、手语发出信号,提醒遇险人员采取防御姿
势漂浮,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开水下障碍,寻找利用水面漂浮物或者回流区进行避险。

岸上拦截人员根据情况选择抛投或者活饵救援的方式进行快速救助,如岸上拦截救援失败,启动紧急救助小组(拦截艇),在下游位置利用舟艇实施紧急救助。

四、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灾害事故救援形势越发严峻,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的救援任务更加繁重,急流水域事故救援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但我国急流水域事故救援投术相对落后,加强此类事故救援的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急流水域事故救援分为岸上救援、舟艇救援、入水救援三种形式,深入阐述了多种救援方法,并进行优化和方案的选择,有利于提高急流水域事故救援的科学性,为指挥员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

表1:急流水域事故救援方法对比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