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化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的形式,
多元化教学法的出现,为初中物理教学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主要从采用
互动教学法,活跃课堂氛围;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直观呈现教学内容;运用生活
化教学法,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增加实验教学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
文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运用
前言
多元化教学法是在多个元素参与下的综合方法。
其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成长为有用的人才。
因此,对多元化教学法在初中物
理教学中运用的探讨有着其重要的教学价值。
1.
采用互动教学法,活跃课堂氛围
据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的物理成绩呈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学生的物理成绩
较为出众,部分学生的物理成绩较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数是因物理学科
的课程知识理论性强,公式繁琐,以至于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课程极为排斥。
在物理课堂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学之初班级的氛围就较为压抑,在压抑的氛围下,学生又怎能好好学习呢?因此,物理教师在长时间地探索中,采用互动教学
法来活跃课堂氛围,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1】。
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中蒸发这一知识点时,我会在课堂先向学生提出
一个问题:“同学们,夏日炎炎,我们在家离不开电扇和空调,那你们知道人吹
风扇为什么会觉得凉爽吗?”。
我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陷入思考之中。
两分
钟过后,我说:“赵俊同学,你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吗?”。
赵俊同学回答:“老
师,我不知道。
”。
让赵俊坐下后,询问其他学生的意见。
当学生回答不出后,我说:“同学们,我们在吹风扇时,风速的流动加快了我们身上汗液的蒸发,而蒸发是需要吸热的,我们身上的热量被吸收后,人体温度下降,就会感到凉快。
具体的原理,就在本节课堂中,大家要认真听讲。
”。
通过课前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有助于后续的课堂教学,从而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直观呈现教学内容
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采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不仅能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到学生面前,还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所以当下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将多媒体的使用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2】。
例如,在教学《电压》这一章节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会在备课期间,用电脑搜集社会中用电的事物,如高铁、电脑、手机等,再将它们与电压表的连接和读数汇总到一起,制成幻灯片,以便课堂教学所用。
在开始教学后,我用多媒体播放高铁、电脑、手机等设备的图片,然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仔细观看图片内容,稍后我会提出问题。
”。
当图片内容播放结束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说同样的电流,手机能正常运行,电脑和高铁能运行吗?”,李敏同学回答:“老师,不能。
”。
在李敏回答完毕后,我说:“那你说为什么相同的电流量,手机能运行,电脑和高铁不能运行呢?”。
李敏回答不出后,我用多媒体设备继续播放电压表的连接和读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本内容,还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中。
1.
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能与物理知识相连接,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加以重视,这使得学生学习知识的速度较慢,还不能很好地灵活运用。
因此,物理教
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应注重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率,还能使学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大有帮助【3】。
例如,在教学《变阻器》这一章节时,我会在备课期间准备滑动变阻器、电池、小灯泡、开关、导向和示教板,将他们带到课堂,给学生创设一个家用电灯
的工作原理。
在开始教学后,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灯是什么工作原
理吗?为什么有一些人家的电灯能调节明亮程度呢?”。
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
陷入思考之中,一分钟后,学生依旧不能回答出正确答案,我说:“同学们,今
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此有关。
”。
我的话说完后,我拿出准备的教材,在班级
中向学生演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我吸引。
当实验结束后,我说:“同学们,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体现了这样的理论呢?”,这时学生就
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赵华同学说:“老师,电扇也能通过开关调节
风速。
”。
刘天同学说:“老师,手机屏幕的亮度也能调节。
”。
通过将生活因
素引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代入感,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1.
增加实验教学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据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在动手过程中,能有效记忆其中出现的内容,教师在
教学时,应抓住这一特点,将增加学生实验机会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进
行有效的结合。
例如,在教学《显微镜和望远镜》这一章节时,我先和领导报备我这边教学
要用实验室,以便出现“乌龙事件。
”。
在开始教学后,我引领学生来到实验室,并让学生带上鞋套,在前期工作都做好后,我给学生每人发一片树叶,然后说:“同学们,接下来你们用显微镜来观察一下树叶,看看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树叶有
什么区别。
”。
学生听到我安排的任务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两分钟后,我说:“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区别了吗?”,这时王晨同学回答:“老师,肉眼看不
到树叶的纹路,但是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王军同学回答:“老师,在显
微镜下能看到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显微镜与望
远镜有了清晰的认知,这对后续的教学极有益处,也更符合新课标对初中物理的
课程要求。
结语
初中多元物理课堂的打造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调整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创设情境的策略、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策略等,从多方面推动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原会兰.巧借多元化教学法,助力初中物理教学[J].华夏教师,2020(11):83-84.
2.
张悦.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J].祖
国,2018(17):263-264.
3.
路文鑫.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试题与研
究,2021(1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