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四)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测试卷(四)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某某、科学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抗日救亡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 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
2.“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
次战争从此爆发。
”这里所指的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3.“日本帝国主义凶狠残暴,在中国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以下与材料相符的罪行是()
①某某大屠杀②凡尔登绞肉机③对后方城市进行轰炸④对国统区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⑤细菌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⑤
D.②④⑤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材料直接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直接抗击了德日意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重大牺牲④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①交战的双方是帝国主义国家②战争深层次的原因是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盛行③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某某事变与某某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两者相似之处包括()
A.X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B.中国共产党都做出积极的努力
C.国共之间都达成有利于和平建国的纲领 D.都预示着团结抗战的新局面到来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
A.通过《共同纲领》 B.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
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 D.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下列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20世纪30年代广为传唱②是《英雄儿女》的主题歌
③吹响了解放战争的进军号角④今天已经成为我国国歌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②③
9.20世纪历史的开篇,展现了一幅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图景,短短20年,非洲90%以上的大陆被列强瓜分,其中在非洲占据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0.百年前的一次灾难,“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利者”。
这场“百年前的灾难”指什么?灾难的转折点是什么?
A.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 B.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D.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
11.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拥有飞机和潜艇
12.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
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①主阵地是《新青年》②代表人物有李大钊、李鸿章、鲁迅、X之洞等③以“某某”和“科学”为旗帜④内容包括:提倡某某,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4.一名导游向游客作如下解说:“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领导在军事问题上犯了‘左’的错误,正是由于推行了这些错误主X,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造成红军在长征途中的重大牺牲。
的发言受到了与会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这群游客游览的会址最有可能是在()
15.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某某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16.一百年前的一场世界性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一场兄弟间的野蛮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真正的胜利者”。
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强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C.奥匈帝国皇储被刺
17.辜鸿铭曾在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觉得很怪异,都在发笑。
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
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呀!”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
后来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
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18.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某某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③“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④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解放战争时期,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某某)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20.20世纪40年代某某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
此处强调的是()
A.土地私有的必要性 B.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C.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50分)
2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某某先生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某某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1)指出“新的学说”名称。
该学说首先成为哪一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4分)
材料二: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2)这是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其“新”在哪里?(4分)
材料三:《人民日报》报道:“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
”
(3)那一天,民族新生。
对此,你怎么理解?(4分)
(4)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何联系?(3分)
17.(18分)图片是另一种历史语言,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抗战时期民众的什么心声?图二所
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这次战事对中国的抗日有什么
影响?(6分)
(2)概括指出图三中炮火中的阅兵式出现的背景。
这次红场阅兵有何意义?(6分)
(3)图四《联合圈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组织的建立?此后,签署宣言的国家加强了政治上的互相合作,军事上的互相配合。
请各举一史实。
(4分)
(4)以上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分)
18.(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学界全体宣言》(节选)(1)结合材料一,说说学生提出“外争主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
(6分)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的学生承担了怎样的社会责任?(6分)
材料二:1943年12月1日,(中关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破口中国东北、某某、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九年级上册(3)对比材料一、二,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5分)
1-5:ADCDD 6-10:BBCBA 11-15:CBDCD 16-20:BDCAB
16.(1)三某某义。
辛亥革命。
(2)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从中国国情出发;依靠工农力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等。
(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真正走上了独立、某某、统一的道路。
(4)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取得了新某某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17.(1)心声:军民联合抗战(或“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等符合图片主题即可。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它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2)德国突袭苏联,逼近莫斯科。
振奋士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3)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政治上:召开雅尔塔会议或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
(答出其中一个即可)军事上:诺曼底登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4)反抗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18.(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或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3)变化:从拒绝到承认。
(或由出卖中国的利益(领土)到维护中国的领土要求。
)原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中国人民长期的反帝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