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我告诉明天的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天的我告诉明天的你
作者:黄凌
来源:《职业》2009年第01期
每天都有莘莘学子准备迎接来自社会的审视和考验。

下面几位去年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讲述各自的求职故事,倾诉了他们毕业一年来点点滴滴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定位好是关键
覃媛溪,国家公务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法律专业。

两年前,面对汹涌而来的求职大军,很多同学变得无所适从,在参加了不知道多少场人才招聘会,也面试了不知道多少次之后,还是有很多人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苦苦寻觅却一无所获的情况下,我决定先把找工作的事情放一放,让自己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究竟自己又适合去做些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给自己作了一个定位——做一名公务员。

接下来我静下心来复习,参加了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现在,经过了试用期,我已经正式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在生活和工作上也已经稳定下来。

而看看身边的一些同学,在过了一年之后,仍然在为找工作而整日地奔波,其中更是不乏抱着“人往高处走”的想法而不停跳槽的。

如今回头想想,当时我对自己如果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没有给自己以及今后的职业作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的话,我想我现在可能还是终日哀叹没有伯乐发现自己,并因为没能拥有一份收入更高、更体面的工作而整天混迹于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会,最后,则因为迷失了自我而被日益汹涌的求职大潮所吞没。

选择一份有利于
职业生涯拓展的工作
周舟,2007 年中医美容专业毕业,现任某大型化妆品公司直营店主管。

开始求职时,我也想过要更高的薪水,但多次碰壁后我发现,在学校学的东西,不可能马上就能用到实践中去,所以,尽管我当时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可实际操作能力却十分有限。

我记得一个来招聘的老总曾让我给一个要他出高薪聘用我的理由,我举了很多,可他后来又反问我,我所说的那些究竟能为他们公司创造多少实际效益,我想了很久也没能答上来,因为当时的我真的太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了。

那位老总最后还是因为我的真诚而聘用了我,只是工资比我要求的少很多。

虽说当时的工资是太低了,有被剥削的感觉,不过现在想想,在那家公司里我学到很多课本所没有的,那些经验帮助我获得了今天的成绩,并将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工作了一年之后,我越来越觉得刚毕业的大学生,首先要选择一份能让自己学到很多实践经验,并且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有拓展性的工作,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加入那些虽然起薪偏低,但却处于积极成长阶段的团队中去,因为在那里你可以更容易学到东西,可以更快地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

因此不必把眼光局限在一些薪水高的工作上面,因为一个是不太现实,另一个是为了当前的高薪而工作会得不偿失。

忍耐并时刻准备着
赵巍,2007 年毕业于广西大学中文系,现任某著名IT 公司广告文案策划。

一开始我就很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广告策划上,所以在毕业的时候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找一份能够施展自己策划能力的工作。

可是,在我好不容易进入那家在IT 业有着赫赫声名的公司时,上面分给我的工作却并不是自己想做的广告策划,而是负责后勤,其实说得难听些自己当时也就是个打杂的,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传递文件、复印图纸、端茶倒水等等鸡毛蒜皮的事。

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忍受,工作也挺用心,想想自己毕竟还是个新人嘛,电影里好像也都是这么演的。

可时间一长就有些烦躁不已,心想我一个大学生难道整天就做这些根本不用大脑的工作吗?
直到有一天,当我像往常一样在麻木地复印东西的时候,无意间拿起一份打印好的文件来看才发现,原来这是公司为一个大型促销活动而做的策划案。

看着看着,自己的心里就越来越没底,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一个策划案做得那么好。

于是,从那以后,我便耐着性子认真地做好每一样工作,并且在工作的时候,我还特别留意那些别人做好的策划案,在一边学习别人怎么做的时候,一边想想这个策划案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又或者还有没有别的思路等等,然后下班回家就自己尝试着做出另一个策划案来。

这样几个月下来,我边学边做,受益颇丰。

或许真是印证了那句“机会永远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话,策划部的经理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现了我做的一个策划案,于是他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他非常高兴地告诉我,我将可以提前通过试用期,因为我的策划案做得不错,说明我还是能够从一些看似“没用”的工作中主动学到有用的东西。

后来,我从其他同事口中得知,原来让新人去做那些很多人以为学不到东西的琐事是公司故意那样安排的,因为公司一方面想考察这些新人的忍耐力是否够强,而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要考察这些新人能不能主动地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学到有用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