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荷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北师版九年级全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通常情况下,原子中的电子数和质子 数是相等的,所以,物体呈现不带电 状态。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 体会失去一些电子,而另一个物体则 能得到一些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就 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则带负电。
原子的结构
03 验电器
实验室里常用一种叫验电器的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构造如图所示。
当起电盘转动起来后,两个金属球就会带上异 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两球间就会 产生火花放电。
手摇起电机
如图,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 带电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产生的 大规模放电现象。
实验表明:
云层间、云层与大地 间的放电现象
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
电从哪里来? 我们知道,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
(a)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b)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02 两种电荷
视察与思考
将两个气球充气后挂起来,让它们 碰在一起,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 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用图(a)、(b)、(c) 所示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1) 如图(a),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相互靠近时,情况怎样呢 ?
2.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验电器( D) A.不带电荷 B.带正电荷 C.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
3.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 其主要原因是 ( B)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静电的应用
静电防护 防护方面
解决办法
①静电喷涂 ②静电植绒 ③静电除尘 ④静电复印
防止电荷积累,产生火花放电, 防止电荷的产生或积累,或
酿成事故
及时将静电用铁链引人大地
防止雷电造成的危害
安装避雷针
放电现象
静电也会造成危害。如雷电这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有时会造成建筑物的损毁和人畜伤亡事故,必须 设法避免。人们利用物体尖端容易放电的现象, 在建筑物的高处装置避雷针(如右图),就可以避 免雷电直接袭击建筑物。
新知学习
01 摩擦起电
活动 1 视察摩擦起电现象
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或用丝绸摩擦玻 璃棒后,将棒靠近纸屑、头发或其他轻小 的物体(如右图),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摩擦起电实验
归纳与小结
1.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 就说硬橡胶棒或玻璃棒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视察与思考
1.擦拭镜面的时候,为什么玻璃面上会有一层绒毛? 抹布与镜面摩擦,使镜面带了电,能够吸引轻小的绒毛。
2.为什么电风扇用的时间久了,扇叶上会有灰尘? 电风扇工作时与空气摩擦带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 体,所以扇叶上会有灰尘。
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1)正电荷: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的带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可用“+”表示。 (2)负电荷: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可用“-”表示。
当带电体接触未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 电器的金属箔(或金属指针)上,这两片金属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推斥 而张开,如图所示。带电体所带的电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 度就越大。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04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静电现象在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给物质微粒带上某种电荷后,这 些带电微粒就能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根据这一原理,给喷出的雾 状油漆带上电,它们就能飞向带异种电荷的待喷涂物件,这就是“静电喷 涂”;给烟囱或空气中的尘埃带上某种电,它们就能飞向带异种电荷的金属 网上,这就是静电除尘。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也是利用了静电现象。
同种电荷互相____排__挤_____; 异种电荷互相____吸__引_____。
摩擦起电的原因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原子结构
质子(带正电)
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电中性) 核外电子 (带负电)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束缚电子 能力弱
电子
束缚电子 能力强
带正电
带负电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活动 3 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
右图是手摇起电机的示意图。 摇动起电机手柄,当起电盘转动越来越快时,你看 到两个金属球之间产生了什么现象?你能解释一下吗?
带电橡胶棒相互排挤 (a)
(2) 如图(b),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相互靠近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
带电玻璃棒相互排挤 (b)
(3)如图(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情况又 怎样呢 ?
带电的玻璃棒跟橡胶棒相互吸引 (c)
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可得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3节 电荷
新知导入
一道闪电,像一把利剑,划破沉寂的长空,催动着滚滚雷声…… 人类对电的认识始于闪电。那么,电是什么?闪电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摩擦起电。 2.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避雷针
课堂总结
1.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
4.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5.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课堂练习
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D)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